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财迷抗日记 >

第62章

财迷抗日记-第62章

小说: 财迷抗日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八月二十五日,上海飓风暴雨,多处水深数尺。而武汉传染病流行,每日死者约三百人。财迷不得不把为抗日战争作准备而集训的医疗队先派往武汉,药厂优先生产救灾用药。
    过了几天,冯庸方面终于来了消息,说八月初开始行动,他们东北空军已经有大部分转场到了北平和天津,而且准备扩大二个在河北的机场,准备下一批的转场。这让财迷稍微放心了一点,他的提醒总算有点效果。
    不过,财迷觉得东北的消息也来得太慢一点了。他决定派傅保国带人到东北,以便掌握第一手材料,而且看能不能做点什么事。
    八月三十一日,傅保国带了一个班的特种兵,一个班的城市侦察兵,另外一台电台及通讯人员,一行三十五人,出发去沈阳。同一日,日喷“在乡军人”在奈良集会,叫嚣以武力解决满蒙问题。也在这一天,汪精卫从香港回到广州,要准备出师北伐!
    回家来参加李小姐葬礼的黄宏林,也与傅保国一起去了辽宁,平安联运已经发展到辽宁,共济会也发展到了辽宁,有一些当地的“红枪会”“大刀会”,还有一些绿林好汉,都在与共济会接洽。辽宁已经搞得差不多了,黄宏林还想到吉林去。
    …………………………
    小野次郎看到盼望已久的沈阳侵华事件行动在即,就通过一夕会的板垣征四郎等人的活动,于八月中旬调到了东北军,在参谋部任参谋。一夕会的人现在好多是关东军中更大的一个法西斯组织“满州青年联盟”中的骨干。
    小野曾经想把他训练出的那个大队带到东北去,但军部的人不肯。他训练的久留米大队确实优秀,上司要用在关键地方。而现在军部的人还在控制关东军的异动,政府的高官们也在要求陆军控制关东军,所以,不可能同意他把这支部队带去。不过以小野的历史知识来看,九一八沈阳事件以及后来占领整个东北中,日军根本没有遇到什么像样的抵抗,这支精锐部队还是留到上海战事时再用好。
    小野次郎到了沈阳,兴奋地等待九一八侵华事件的到来。关东军高级参谋板垣征四郎、日喷驻沈阳之特务机关长土肥原贤二等人正在策动浪人在东北各地闹事,以制造中日事变的借口。
    九月二日起,日军在沈阳北大营边上军事演习。军国主义分子认为入侵中国已经势在必行,只是日喷国内有些掌权的大臣等认为现在形势还不成熟,准备工作还不充分,特别是国内正在经济困难时期,军费开支不够。
    不过军国主义分子有办法让这进程加快的。军费本来是个实质问题,不过有了小野君,这个问题已经不成问题了。根据小野君的情报,打下沈阳后,日军从沈阳得到的工厂、武器,价值一百多亿!可得到的现金就可达一亿几千万大洋!别说有说这么多,就算只有几千万大洋,也比所需的军费多得多!
    小野说是他收买的东北人提供的情报,实际上他是从二十一文学出发前的集训中学到的。他从历史记录中知道,光事变的第二天,从张学亮家里抢到的硬通货就价值八千万大洋!从银行又抢到八千多万!这东北,可真是一块大肥肉啊!
    现在唯一需要的,只是一个可以向国际和日喷国内政客说得过去的借口了。不过狼要吃羊,还愁找不到借口?
    …………………………
    在东北这种紧张形势下,蒋中才的中央政府命令东北军要忍让,要配合日喷调查中村事件,要以外交方法解决争端。
    张学亮和一些东北军的将领,不知道是不是中了蒋中才的毒,或者是太怕日军了?也害怕与日军冲突,又判断日军不过又是搞一些小的事件,想沾点小便宜。于是,命令东北军忍让。
    日军在万宝山打死这么多中国人,忍了!
    日军演习时故意越界横冲直撞,忍了!
    日军任意抓捕中国人,忍了!
    在中村事件上,东北军配合了日喷人,可日喷人根本没有得到直接证据。九月十三日,调查结果出来,反而调查出这中村是以军人冒充学者,入境手续极不完备。而是否被害,则未能证明。把日喷军国主义者气得要命,他们要当面审问团长关瑞玑。东北军方面也同意了,说关瑞玑可以在十八日左右到沈阳。
    其实关东军应该也想到了,事实就是这样,就是审问关瑞玑,这事恐怕也达不到他们入侵大华的借口的地步。看来还是要另外制造一个借口!
    …………………………
    关东军的不正常举动,连瞎子也能看出他们在制造冲突借口。日喷部分掌权的政治家担心现在萧条的日喷经济不能支撑一场大的军事冲突,想等条件成熟、准备充分后再侵华,所以想控制一下关东军。九月十五日,日喷参谋本部作战部长建川美次奉命前往沈阳,制止关东军行动,预计九月十八日到关东。
    但这事只是促进了军国主义分子行动的步伐。不就一个借口?这有什么难的。要就找一个大一点的、死人多一点的事件,当然,死的最好是中国人。于是,他们决定搞一次列车出轨事件,并以这事为借口,占领沈阳、占领东北。
    火车上可能会有一些日喷旅客,不过为了帝国的事业,日喷军人要流血牺牲,日喷平民当然应该承受伤亡。至于火车上大量的中国人,是不在考虑之列的,死得越多,影响越大。
    目标已经选定,是长春到沈阳的旅客列车,每天晚上十点二十分经过东北军北大营的边上。地点选在北大营边上是希望东北军能派人来查看现场,这样,如果日喷军队再在现场打死一些中国军人,让中国人怎么也说不清了。破坏手段是爆炸,动静大,更像是军人干的。而选晚上的火车,是希望中国军人出来看现场的时候,伏击的日喷军人不会被发现。
    说干就干,时间定在九月十七日,赶在这个来控制关东军乱搞的建川美次到达沈阳之前。而且几十年前的甲午年九月十九日,日喷海军在黄海战胜了清朝海军,所以九月十七日也算是日喷军队的“吉利日”。5
第八十七章 九一八之夜
4    日军本来决定在九一七晚上炸坏北大营边上的铁路,制造发动战争的借口。但是,为了使破坏后的铁路能立即修复,以免影响接下来占领东北军事行动的运输,所以,他们命令河本在行动中要注意,对铁路的破坏不能太大。小野次郎提出,万一铁路爆炸后,火车没出轨,东北军又不来看,怎么证明是东北军干的?尽管别人都认为这是不可能的,但他们还是设了一个补充方案,就是找几个中国人的尸体,穿上东北军的军装,还找了几支东北军常用的步枪。为此,抓了几个中国农民,让他们穿上找来的东北军军装,然后杀死。
    随便杀几个中国人,在日喷军国主义者眼里,不算什么事情,但要找军装和枪,还是要花点时间的。这些准备工作,使行动计划推迟了一天。
    一九三一年九月十八日晚上,日喷关东军的南满铁路守备队柳条湖分队队附河本末守中尉,带领着六位全副武装的部属,前往北大营附近的铁路。在他们的背包之中,还夹带着炸药、引信以及野战电话机。在中国东北的九月夜间,已经是有着秋凉的寒意,但是对于这些出巡的关东军而言,心里则是充满了膨胀的杀机,他们知道他们准备要破坏铁路,造成关东军攻击中国军队的借口。假如中国的部队要想阻止他们的行动,他们将格杀勿论。
    他们也许没有想到,他们所准备进行的铁路小小破坏行动,竟然是引爆一场人类历史上最大战争浩劫的最初导火线。
    日喷人把这个事件称之为“满洲事变”,表示这只是涉及“满州”的事件,而后来的“七。七”事变才称为“中国事变”。但从历史的角度来说,这九一八事件应该称之为日喷侵华事件。
    这个重大的历史事件发生在一个连正式名字都没有的地方,最靠近的地方,地名叫做柳条湖。这儿的铁路是在平地上铺设的,但是在日喷记者发出事件的新闻号外时,擅自命名这地点为“柳条沟”,也有命名为“柳条桥”。
    而将这个无名地方,硬加上“沟”或“桥”的原因,是暗示被破坏的地方是一座铁路桥梁或涵洞,因此这个破坏铁路的行动,对于日喷所管理的南满铁路运输安全,造成重大的威胁,所以关东军不得不为护路而战。看看日喷人的脸皮,已经厚到无形了吧?
    于是,这个引爆中日大战前因的历史事件发生地点,明明是平地的现场,就被造谣成性的日喷军国主义者,最终无中生有地误称为“柳条沟”了。
    而出身工兵懂得爆破的河本中尉,被事件计划的关东军奉天特务机关辅助官花谷正少佐,特别被选为执行这个任务的领导者。
    关东军经过完整的参谋作业和多次的沙盘推演,早已经完成全面进攻中国东北的所有作战细部计划,而且关东军进行日以继夜的反复实兵演习,使得不断的枪炮声,已经的成为东北军民日夜都最为熟悉的噪音。
    同时,在沈阳北大营附近的日军南满铁路守备中队,已经由川岛队长下令,进行夜间出击演习,地点正在离北大营不远的文官屯附近,而川岛也非常的清楚,部队的演习只是一个军事活动的借口,而日军真正的目的是,等待爆炸的讯号出现,就开始对北大营的东北军发动攻击。
    九月十八日晚上十点,河本中尉在离中国驻军的北大营不到八百公尺的地方,下令部属在南满铁路的铁轨上,开始布置炸药。因为随后关东军的整个攻占南满的军事调动,还要使用这条铁路做为运兵的主要工具。
    河本认为,铁路炸了后又要抢修,当然是破坏得少一点好。铁路往往有一点破坏就能造成出轨的。也许只要造成重大的声光效果,这个爆炸的声响就能引起北大营中国守军的出外察看,他们在边上一开枪,不就有冲突的证据了?
    炸药很快就装置妥当,河本看表,等着从长春开到沈阳的夜快车经过,十点二十分,火车声音远远的传来,当火车通过埋置炸药的地点时,河本压下引爆开关,一声巨大的爆炸声震响了夜空,铁轨的一边受到了约略1…5米的破坏。
    不知道是不是菩萨保佑?这次爆炸并未引起火车的出轨,整列火车通过爆炸的现场时,只是摇晃几下,仍然安全的通过爆炸现场,而准时的在十时三十分,驶达沈阳车站。
    更令河本中尉感到意外的是,爆炸声虽然震动了北大营,但是却没有任何的中国军人出外察看。是不是因为这些天日军老在这一带演习,中国人早已把这爆炸声不当一会事了?
    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好在小野君英明,准备了备用方案。河本命令推出两具身穿军服的中国人尸体,并下令部属,朝向北大营开枪射击,一方面以野战电话向在沈阳城内的日喷奉天特务机关辅助官花谷正少佐报告状况,花谷正少佐是特务长官土肥原贤二的助手。土肥原贤二也于九月十五日从东京述职后赶回了沈阳。
    这时候,早就等在北大营旁边作好一切准备的日喷部队,在听到爆炸声与枪声之后,立刻按照预定的计划,开始向北大营进行正式的武装攻击。
    这样,拉开持续一场长达十几年战争序幕的枪炮声,开始响彻沈阳城的夜空。二门榴弹炮是打北大营的主要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