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财迷抗日记 >

第51章

财迷抗日记-第51章

小说: 财迷抗日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他军阀的地盘,平安联运也不会比别的商家混得差。通关的钱,还是要交一些的,不过比其它过路商人要少得多,还安全。
    这中间黄宏林还在搞副业。现在他的副业开拓要容易多了,共济会,洪帮的分支。带了手枪、收音机,去送礼。基本上是平安联运发展到哪儿,共济会也发展到哪儿,只是会员多多少少的区别。
    ………………………………
    财迷已经决定要转移到“好看文学城(香港文学城)”,非常感谢这儿的各位朋友们!希望以后继续关注财迷!
5
第七十章 黑口罩
4    西北军新到上海的士兵单独编了二个大队,以前在财迷的教导队里训练过的人,放进去当官,还在原保安队中抽了些优秀士兵去当临时班长、排长。等训练三个月后,再来重新考核,军官的升、降,根据考核结果来定。三个月后,保安队全部重新编队,重新抽人设立教导队。
    一共四千八百多人,三个大队,加上一个教导队,统称保安纵队。财迷算是队长,章芝春、傅保田是副队长,他们俩还各兼一个大队长,另一个大队长是傅保国。教导队由财迷和叶子雄带。
    奉贤小港的军营是个很好的射击场。自己生产的侧把子驳壳枪都在这儿试射击,在四百米外,驳壳枪的射击精度不如三八枪;但在四百米内,二者射击精度就基本一样了!而驳壳枪可以连发的性能,是三八枪没法比的。如果是三百米内,一支侧把子枪能当几支三八枪。但五百米外,侧把子枪就要挨三八枪的打了。
    财迷的其它军用装备,也有异于当时别的军队,也有别于二十一世纪的部队。这个时空,别的部队的军装,特别是裤子,都肥肥大大的。财迷的服装厂做成窄的、合身的,只比以后的牛仔裤大一点,反正现在的人普遍瘦。原来做一套衣服的布,现在可以做一套半。
    保安队的制服是黑色的,有点像学生装。还有一套“作战服”,是到印染厂定的布料,自己服装厂生产的迷彩服。还有一套城市特别作战服,就是各式便衣。二种作战服,平时都不许穿。
    在小港村找了些妇女,办了个织网厂。不是织渔网,而是伪装网。单兵伪装网是用细棉绳织成一米五见方的网,还在网上缝上绿色、黑色、灰色的不规则的破布。
    妇女们直奇怪,缝些破布就能多打鱼?只有网合起来后当围巾用,这些破布才有点挡风作用。
    橡胶厂有余力,就生产胶鞋、胶布。生产的胶鞋就像老土的解放鞋,不过在现在就是很好的鞋了。胶布也被人叫做雨布,涂有橡胶的一面是黑色的,另一面是草绿色的布。一部分用来生产民用的雨衣,或直接出售。
    军队里不发雨衣,每人发一块一米六乘二米的胶布。四边都穿了几个孔,可以用绳子把几块胶布拼起来。这样,下雨时,战士用这块胶布当雨衣,睡觉又可以铺在地上,几个人还可以合搭帐篷……。
    财迷不知道绑腿有什么用,本来准备不发绑腿带的。可西北军的人很奇怪,行军、站岗,没有绑腿怎么行?!财迷只好发了绑腿带。一九三二年财迷自己到东北打仗,也用了绑腿,发现在长时间行军和站岗中,绑腿确实能减少小腿肌肉的疲劳!只是小腿的肌肉处,越绑越瘦。(想减肥的读者,不用试,不绑了以后,就会恢复。)另外绑腿还可当绳子用,爬墙、爬山,都可以用。
    “三防”中,防毒面具已经生产出来。为了生产这防毒面具,财迷通过在南京的军需处黄将军,搞了一个德国产的防毒面具当样品。可这个防毒面具有根长长的橡胶管,通到可以挂在腰间的一个铝制活性炭过滤器。很笨拙、很费材料,这不符合财迷的风格。财迷设计了现代的“猪八戒”式面具,把过滤器直接连在鼻子前。
    当时橡胶产品都是天然橡胶,没有合成橡胶,所以成本比较高。军需处黄将军知道财迷生产了防毒面具,就来谈订购。不过,他出的价格本来就低,还要很大的回扣。最后,财迷以很低的利润,卖了一些给军需处。
    为此,财迷又设计生产了“口罩式”防毒面具。实际上就是一个厚厚的、大一点的布口罩,里面放入了棉花和活性炭混合的过滤层。由于生产时有活性炭粉,口罩总要被搞脏一点,所以就干脆用黑纱布做。发下去后,士兵就叫它为“黑口罩”。另外又用橡胶和玻璃做了小小的眼镜,像另一时空游泳运动员用的潜水眼镜,与黑口罩配合用。
    这黑口罩的优点就是便宜、轻而且体积小。缺点是在毒气中能坚持的时间短,视毒气浓度,只有二十分钟到四十分钟。不过怎么也比用蘸了水的毛巾强几十倍。
    与橡胶面罩比,士兵都更喜欢用黑口罩,因为无论是冬天还是夏天,戴黑口罩都比戴橡胶面具要舒服得多。更不用说携带方便了。有风沙时,单独戴个眼镜,也很有用。
    保安队没有军号,而是用哨子。以不同长、短声音组合,表示集合、警报、冲锋等。缺点是声音比军号轻,优点是不用训练,记住长短声后,人人都会吹。而且便宜、容易带。一支军号的钱,可以买多少个哨子!
    财迷到西北化了一个月,从西北回来,决定要沉下心来搞科研了。但欧洲又要开医学年会了!这次的会,主要议题是抗菌素!这一年抗菌素的应用下来,各类有关应用的论文多了,去年还不引人注意的先锋霉素和青霉素,今年成了医学大会的主要研讨目标。所以,医学博士、先锋霉素的发明人,肯定是要去出席会议的!在学会开之前一个多月,邀请信早就到了。
    科辉医院的院长任震宇因为二个新药(中成药)的论文,也受这次大会的邀请。这也是推销科辉药品的一个好机会。
    为了扩大平安联运海运分公司的航线,财迷以相当低的价格买下了英国生产的一条一万吨的新船。这条新船原来订货的美国公司在提货前就破产倒闭了,这船因此而拍卖。不过现在能买这么大的船的人很少,上海国货公司驻欧洲代表处的人只举了一次牌,以底价买下了船,让财迷占了个便宜。
    现在,平安联运用这船开通了上海到欧洲的航线。从上海到欧洲的首航日期与财迷到法国巴黎开会正好合得上。所以,财迷决定他自己就坐这条船去。并且,他让研究院中研究潜艇等武器的人员都一起坐船到欧洲旅游。而在船上他们也可以一起工作。
    财迷还乘机安排了五凤到巴黎去开时装推介会,这也是一队人马:缝纫师傅、服装模特儿。
    财迷还让所有可以去的二龙他们,都一起去。
    不过真正跟着去的小孩只有一半人。大龙和大凤,因为要管理科辉实业,走不开。小凤要拍电影,也不能去。三凤留下管理抗菌素生产,而且去年她已经去过欧洲了。女孩就二凤、四凤和五凤一起去,男孩有二龙、五龙、小龙和咪龙。咪龙还是在推掉了一个片约,才能去的。李小姐作为财迷一家的生活秘书一起去,当一家人在一起时,有点像妇主人的样子了。
    …………………………
    因为与“好看文学城”已经签约,必须在那边网站发新章。与那边编辑的交谈,似乎可以在那边发二章,这儿发一章。为感谢这儿的朋友的支持,就这样在这儿发新章。有性急的,请去那边看。
5
第七十一章 田中与财迷会面
4    三龙和四龙本来是可以一起去欧洲的,不过三龙一听要坐十多天的海轮才到欧洲,吓得脸都绿了。他赶紧说他是要关注上海的情报,要不然劫狱的事泄密了,或者东洋鬼子想在上海搞事,就没人管了!而且他还要“训练几个新收的小鬼”(都是科辉学校学生,有的年龄比他要大),忙得走不开。
    财迷确实是想让更多的人去注意东洋人的情况,徐向西早就全部时间搞农业了,所以,另外请了二个留日回来的老师来教罗庆生他们学习日语。可是语言这东西,大人学总没有三龙等几个小孩学得好,而女孩学的又比男孩快。所以,财迷让三龙再多找一些小鬼来专门来干这方面事情。不光要他们学习日语,还要学东洋孩子的打扮,学他们的动作。让这些孩子打扮得像东洋孩子,到虹口去和东洋人一起混。
    后来,三龙、二凤他们还真的可以装得很像东洋孩子了。而且开始时与日本人一起,偶尔溜出一句上海话,也没什么关系,这儿的东洋小孩多半也是这样的。
    所以,三龙说他要训练这些“小鬼”,也算是个正当理由。
    四龙也说是要试验火箭炮,不去欧洲了。财迷不知道他是最近研究火箭炮着了迷,还是被三龙描绘的坐船这么可怕给吓的。
    关利清兄弟以平安联运负责人的身份,参加了首航。
    自己公司的船,首航还有不少空位,所以去的保安也多,傅保国、叶子龙他们也都去了。还带了几个留学欧洲的科辉职员去当翻译。为财迷当翻译是叫任伟绩的牛津大学毕业生,精通英语和法语,还懂一些别的外语。
    国货公司的王性尧也去了。因为他们要到欧洲去推出的产品不仅是五凤的时装,还有晶体管收音机、有声电影摄像放映设备、照相机等。新推出的收音机是有短波等多波段的,宣传口号是:随身携带到世界各地,都可收听到各国新闻。还有一些上海厂商也带了一些产品,一并前去推销。
    不知是因为船大,还是没有遇到风浪,船非常平稳地过了印度洋,过苏伊士运河,到达法国马赛港。
    财迷他们在船上主要还是工作,把船舱当成办公室,搞设计和技术讨论。所以他们这一块的船舱由保镖严密把守,别的旅客是进不去的。
    而五凤他们也不轻松,又改制衣服,又排练服装展示。不过她们的活动是对旅客们开放的,服装表演时,好多旅客都去观看。这些旅客直说这个航班真好,还有这样的表演。
    财迷他们偶尔也在船上放松一下,如看一下苏伊士运河两岸的异域风光。十多天一下子就过去了。
    商品推介由王性尧他们在马赛做,财迷去到巴黎开医学大会。
    这次大会上有许多论文是应用抗菌素疗效的病例,之前病到这个程度认为就要死了的人,现在救过来了。不过也有些是关于用了抗菌素后过敏的病例。现在生产青霉素的主要有三个厂家,科辉的、日喷田野的,以及英国弗莱明的。
    弗莱明公司的生产,到现在还没有用上生物反应器,还只是用在玻璃三角瓶里摇晃方法培养,所以产量还很小。青霉素产量最大的是科辉产品,而过敏反应率最低的也是科辉的。应用先锋霉素的过敏现象极少,一共只出现了二个疑是反应病例,其安全性得到了医生们的好评。
    产量居世界第二的田野公司科学家田中曾男先生也出席了本次大会。所以,经弗莱明先生的介绍,财迷在会场上碰到了田中。
    财迷觉得这个时空与另一个时空有较大的差别,而田中和小野感觉的差别没这么大。田中他们最奇怪的事,发生在去年七月田野公司的青霉素生产出后才知道的,欧洲的抗菌素怎么这么便宜?
    除了蝴蝶效应,他们后来还猜到了一个可能性:与他们一起出发的山本和冈村,会不会叛变,带了黄金和菌种到欧洲享福去了?二个人一起叛变的可能性非常小,不过其中之一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