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打飞机 >

第48章

打飞机-第48章

小说: 打飞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地方,可以提问。”
  “蒙特中校,如果我们的机群被日战斗机冲散或者出现混乱,彼此间失去联络,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处理。”鱼雷机中队长霍因斯少校举手发问,鱼雷机因为飞行速度慢,出现掉队失散的事是经常发生的,这是他最关心的问题。
  “一旦与机群失散,在一起的飞机立即组成临时分队,以军衔职务最高者为分队指挥官,必须继续执行对敌搜索攻击任务,不到燃料消耗警戒线,不得返航。一旦发现敌舰队,拍发无线电报告敌方位后,无论分队飞机架数有多少,都必须立即对敌舰队发动攻击。这是死命令,希望在座的各位中队长,把我的话转告给所有的参战飞行员。”蒙特一面严肃,挥动教鞭斩钉截铁地说到。这种现象蒙特自己也亲身经历过。这一空中作战指挥的主旨,早以在前天的太平洋舰队联席会议上,经蒙特提议,被尼米兹等高级将领所采纳,并要求各航空联队的联队长贯彻执行。事后证明这一飞机攻击战术,在即将到来的美日双方的海空大战中,起到了左右战局的作用,被日后军史学家称为“胜负的关键”。
  “要是大家没有疑问,从现在开始,参战飞行员实行战时两班轮值警戒制度。请各中队长回所属中队召开中队级战前简报会议。散会。”蒙特把早以整理好的,一叠叠的简报资料分发给各个中队长后,宣布结束联队级战前简报会议。
    正文 第六十四章 决战中途岛(一)
     更新时间:2009…2…1 19:42:48 本章字数:5706
  6月2日晚上,由弗莱彻少将指挥的美第17特混舰队(包括“约克城”号航空母舰,2艘重巡洋舰和6艘驱逐舰)顺利地到达预定海域,中途岛以北200海里海域,同已早一步到达的由斯普鲁恩斯少将指挥的美第16特混舰队(包括“大黄蜂”号和“企业”号航空母舰、5艘重巡洋舰、1艘轻巡洋舰、11艘驱逐舰)成功汇合在一起。准备伏击前来攻击中途岛的南云忠一的航空母舰编队(包括4艘航空母舰、2艘战列舰、2艘重巡洋舰、1艘轻巡洋舰、11艘驱逐舰。)
  在这里必须说明一下中途岛海战中日美双方的主要力量对比:航空母舰8:3(翔鹤、瑞鹤号退出作战),战列舰11:0,巡洋舰22:13,驱逐舰65:25,潜艇21:25,飞机700:400。
  在战役全局上,日军据有绝对的数量优势。然而从战役的主要作战方向-中途岛方向来看,双方即将投入交战的主要兵力虽然是日军4艘航空母舰对美军3艘航空母舰,但主要突击兵力却是日军261架舰载机对美军233架舰载机和100多架中途岛上的陆基飞机。美军在飞机数量上反而占有数量优势。这应该归功于战前情报准确,令尼米兹作出集中兵力于一点的正确兵力部署。
  “侦察机分队轮流起飞,采取双相搜索方法,对目标海域实施不间断侦察。”在6月3日黎明时分,日出前1小时,作为“约克城”号第五航空联队长,蒙特行使职权,立即执行作战计划,命令第一批3架侦察机起飞升空,向日军可能出现的海域进行侦察。1小时后日出时又命令3架侦察机起飞侦察。(双相侦察搜索法:即第一批侦察机争取在天亮时到达搜索半径的最外端,然后返航。首批侦察飞机启航后约1小时,在同一搜索扇面内派出第二批侦察机,其主要任务是搜索第一批侦察机在夜间未能搜索到的海区。这样可将发现敌舰队的概率提高一倍。)由于现在有来之中途岛的陆基飞机协助侦察,又是三艘航空母舰同时派机侦察,所以没次起飞3架侦察机便足够。这就为在战斗时一次起飞更多的俯冲轰炸机创造了条件。(美国的侦察机同时也是俯冲轰炸机。)
  从实战中得出的经验,蒙特心里很清楚,“无畏”式俯冲轰炸机才是美军现时攻击日战舰的利器,1000磅的重磅炸弹只要1弹命中,便能重创敌舰。鱼雷机在没有新式鱼雷投入使用的前提下,对日舰队的威胁并不大。如何在战时集中尽量多的俯冲轰炸机,对日舰队实施攻击,是现在身为联队长的蒙特心中考虑得最多的问题。
  美日双方的军队虽然尚未正式交战,但在战场侦察和情报预警方面已经比拼了起来。
  就侦察手段和实力而言,美日双方旗鼓相当,互为对手。
  身兼第17特混舰队航空兵参谋一职,蒙特现在成了弗莱彻少将指挥作战的智囊之一。此时蒙特正同其他几个参谋与弗莱彻少将一起,围在标满了图标的大型海图前,分析战场形势。
  “潜艇警戒线上的潜艇发回警戒报告,有大批战舰进入警戒线范围以内,距离中途岛西北1000海里。”情报官把一份最新收到的电报译文递给了弗莱彻少将。标图官马上根据最新情报在海图上标出了敌舰队位置。
  “数量和战舰种类没有明确吗?”弗莱彻看完电文后把电报递给了蒙特,回头向情报官询问到。
  “警戒潜艇距离敌舰队距离较远,敌舰队庞大,没有冒险靠近侦察。”情报官马上回答。
  “距离中途岛1000海里,这个距离也实在远了点。”蒙特迅速地看完电报的全文,思考了一会才说到“根据战前情报资料及现在的情况分析,以敌舰队的航速,要两天后才能达到攻击中途岛的有效距离,这应该是敌压阵殿后的战列舰编队。”蒙特说出了自己的见解。
  “15节的舰队航速,基本上可以排除是航空母舰机动编队。”弗莱彻也点了点头,拿起红笔在海图上标注的图标上打了个交叉。
  “中途岛的陆基侦察机有最新的报告了吗?”弗莱彻又向情报官询问。
  “将军,还没有最新的报告。”情报官回答到,“但据截获的无线电得知,日军正在攻击白令海的我国阿留申群岛。”
  “阿留申群岛,日军这是什么意思。”弗莱彻皱了皱眉头,毕竟阿留申群岛也是美国的领土。
  “我认为这只是日军的牵制性攻击,无需理会。”声东击西的法子,蒙特也有得出售,一眼便看出了这是日军的佯攻。
  “看来我们必须加大侦察力度,既然日军的战列舰编队己经进入1000米海域,作为先头部队的敌航空母舰编队估计应该进入800…700海里的范围。密切留意中途岛陆基侦察机的报告。”弗莱彻说。
  “是的,将军。侦察机每次起飞的数量,将增加2架。”蒙特点了点头。
  可以这么说,美军在中途岛战时的侦察效率要比日本的要高得多。美军的主要侦察兵力包括20艘潜艇,30架岸基巡逻机,若干舰载侦察机,强有力的无线电侦听、破译部门。主要战役侦察行动包括对日军无线电通讯的侦听、破译,建立潜艇警戒线,岸基巡逻机与舰载侦察机的巡逻警戒和侦察监视。正是这种严谨的近乎天衣无缝的布置,令美军准确地掌握了日军的进攻企图和方向,而且在战中能及时发现并掌握日军的动向,为美军在即将到来的战斗中捕捉战机、用兵施计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
  相反,日军的侦察显得错漏百出。作为作为先期警戒的潜艇,竟然于6月4日才到达预定海域,美特混舰队早已通过该海域,潜艇警戒成了“马后炮”。作为战时战役侦察行动的k计划,居然没有计划预案,最后因为美军的行动不了了之。而值得一提的是,在战时原定在搜索扇面中央担任侦察任务的“利根”号和“筑摩”号两艘巡洋舰上的4架侦察机却因弹射器发生故障而未能准时起飞,起飞时间延误了整整30分钟。在搜索的过程中,“筑摩”号的6号侦察机,在搜索时出现引擎故障,被迫提前返航。这对于日军来说是一个严重致命的失误,美特混舰队刚好就躲在这架提前返航的侦察机的侦察范围之内。(呵呵,或许是有主角在战舰上吧,上帝帮了美特混舰队一把。)
  6月3日,特混舰队的高级军官们在焦急的侦察、分析、等待中度过。蒙特也只是在深夜后匆匆地在船舱里睡了几个小时,便在黎明时分准时醒来,继续向侦察机中队下达起飞侦察的命令。
  “有消息了。”6月4日清晨,情报官兴奋地拿着一份刚从通讯密码室里接到的电报,向弗莱彻报告。
  正坐在舰桥指挥室的椅子里,闭目养神的弗莱彻立即跳了起来,伸手接过情报官手里的电报译文。这是一份由中途岛陆基“卡塔林娜”侦察机发回来的报告“敌战舰,方位262度,距离700海里,11艘军舰,航向090度,航速19节。”
  标图官马上把敌舰队方位标在了海图之上。特混舰队的参谋人员马上紧张了起来,立即着手分析新发现的敌舰队是否为预定要攻击的敌南云忠一所属航空母舰编队。几个参谋人员各执一词。
  “从方向、距离和航速上判断,我认为这依然不是我们需要攻击的目标,估计这只是日军的运输或者登陆部队。建议我特混舰队继续原地等待。”蒙特力排众议,向弗莱彻少将一再强调自己的推断。
  反复衡量后,弗莱彻少将最后采纳了蒙特的建议,暂时按兵不动。这个决定何其正确,仅仅相隔了大概半个小时,又收到了另一份来自中途岛陆基侦察机,美军艾迪中尉在距中途岛西北200海里处发回的报告:“2艘航空母舰和主要舰艇,方位320度,航向135度,航速25节,距离180海里。”紧接着不久,中途岛上也发出了遭受空袭的信号。
  “全舰队,最高航速,向日舰队方位前进。”由于美日双方舰队相对距离较远,作为战场总指挥的弗莱彻少将立即命令美第16、第17舰队火速向日军舰队接近。
  就在蒙特所在的特混舰队,不惜一切赶往战区海域,缩短距离,力争进入作战半径的时候。中途岛上已经进行着激烈的战斗。
  由日本南云忠一中将率领的日本第一航空舰队,于4日清晨5时左右从“赤城”号、“加贺”号、“苍龙”号、“飞龙”号起飞水平轰炸机、俯冲轰炸机、战斗机各36架,合计108架,对中途岛实施第一波攻击。
  凌晨6时整,日军第一波机群到达中途岛上空。由于中途岛的侦察机早一步侦察到日军的战舰,美军在中途岛机场上的100多架飞机已经升空转移,机场上空空如也,偷袭珍珠港的那种便宜再也没有了。中途岛的空袭战斗警报声,响彻整个基地。
  等待着日本机群的是26架早已升空,严阵以待的“野猫”式战斗机。但可惜的是,中途岛的战斗机飞行员都是些刚从训练学校出来的,没有实战经验的新兵。而日本战斗机的飞行员却都是久经战阵的老手。再加上日军“零”式战斗机的性能要优于美国“野猫”式战斗机的性能。短短15分钟的激战,日本战斗机便击落了15架美机,而自己却1架未损失。完全控制了制空权。日本轰炸机安全抵达中途岛上空,肆无忌惮地对包括东岛机场、机库、机场跑道及其他地面设施在内的目标进行了袭击和轰炸。岛上的设施大部分受损,但因为机场上的飞机早已转移,日军想消灭中途岛上的飞机的战斗目的没有达到。
  鉴于轰炸中途岛的情况不理想,日本第一波攻击机群指挥官友永丈市大尉向南云忠一的舰队发回了“需要进行第二次攻击。”的电报。正是这一电报,成了日军航空母舰出现指挥混乱的导火索。
  按照原定计划,日本航空母舰的舰载机,估计只对中途岛进行一波次的攻击便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