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打飞机 >

第44章

打飞机-第44章

小说: 打飞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喷出了一股夹着海水的巨大火舌,连整个“列克星敦”号都猛然地抖动起来。随后,几乎在同一个位置又中了一条鱼雷。这样一来,使其锅炉舱有三处进水。紧接着日本俯冲轰炸机又俯冲而下,一颗重磅炸弹正好落在左船舷前炮位三门127毫米高炮中间,把那里的炮火全部炸哑,炮位的人也大都当场炸死,随即另一枚炸弹又命中了烟囱,舰面碎片横飞,血流遍地,情况惨烈。整个攻击持续不到13分钟,11点30分,日机攻击结束陆续离去。
  此时“列克星敦”号已有6处起火,左船舷隔舱进水,造成7度横倾。幸亏损管人员奋力抢救,耗时一个小不到,这才消除了横倾,并修复了三台主锅炉,令16台主锅炉全部工作正常。使“列克星敦”号恢复25节的速度与舰队保持相对位置。正当“列克星敦”号随舰队向北疾驶,舰上人员以为“列克星敦”号能挺得过来,刚松了一口气的时候。汽油舱发生了一连串的爆炸,一发不可收拾。原来是舰上几十个汽油舱在鱼雷爆炸时受到破坏,溢出的极易挥发的汽油蒸气着火,造成了爆炸。起浪把坚固的钢制水密门和舱口盖冲毁,水线以下几层甲板全被打通,汽油蒸气气流通过破口自由流窜,烈火越烧越旺。爆炸的频率和强度不断增加,加剧了“列克星敦”号的损坏程度。
  舰内爆炸摧毁了电话交换台和电话通讯设备,全舰的通讯联络受到破坏,军舰的航行已经受到干扰。随着舰上的主电缆的烧毁,由舰桥控制的电动船舵失灵。控制军舰的唯一办法只有使用驾驶室里的手动操舵轮。为了尽最后努力挽救“列克星敦”号,在舰桥与驾驶室之间,由一个一个人建立起来一条隔着四层甲板的100多米长的活“线路”,用口头传递舰长下达的命令。
  天不从人愿,14点30分左右,又一次猛烈爆炸彻底摧毁了锅炉舱和机舱的通风系统,锅炉舱的气温一下字上升到摄氏70度,人员开始眩晕以至休克。“列克星敦”号舰长谢尔曼上校不得不下达锅炉熄火和放弃机舱的命令。当16台巨型主锅炉里的高压蒸气从烟囱排放时,排气的长啸声如同翻江倒海,声传百里之外,更增加了无穷恐怖气氛。不久螺旋桨终于停止转动,失去控制的巨大舰体如同一条死鱼一样漂在海面上,随波逐流。
  鉴于存放在机械车间的20颗1000磅的炸弹和48条鱼雷,随时都有可能发生毁灭性爆炸。17时,谢尔曼舰长下达了弃舰命令。撤离工作在悲痛、隆重的气氛中有条不紊地进行,自始至终没有其他生灵再遭损。舰队指挥官菲奇海军少将及其参谋人员已早一本撤离到护卫的巡洋舰上。在确信除216名死者外,全部人员均已撤离后,谢尔曼舰长才最后已个攀下绳梯,据说连谢尔曼的狗也平安离舰了。
  随后“列克星敦”号又发生了一次大爆炸,显然是大火引爆了那些重磅炸弹和鱼雷。冲击波把停在甲板上来不及转移的飞机和船身的大块钢铁抛向几十米高空,巨大的火柱夹着黑色浓烟和白色蒸气直冲云霄。看来“列克星敦”号是彻底没救了。最后弗莱彻少将不得不命令“菲尔普斯”号驱逐舰对熊熊燃烧的“列克星敦”号,发射鱼雷将他炸沉。
  话说蒙特蒙特率领4架侦察机和11架鱼雷机给与“翔鹤”号致命一击后,便随机群一起返航。可以这么说,蒙特是最早到达日军战舰所在海面,而又差不多最后一个返航飞离。这样一来,蒙特就面临了一个难以避免的大难题:燃油不足。
  “这可真要命啊!”看着油箱指针指向黄色警戒刻度,蒙特看着前方下面茫茫的大海,头痛不而。难度自己和机组人员真的要来一趟鲁滨逊漂流记。现在离美特混舰队还有一段相当长的距离,并且蒙特已经从无线电中得知“列克星敦”号和“约克城”号都受到了日军飞机的攻击,“列克星敦”号已经不能再回收飞机了,弗莱彻少将已经下令返航的飞机尽量在“约克城”号航空母舰着陆。这就意味着自己必须多飞一段额外的距离,这可是难上加难啊。
  “对自己要有信心。”蒙特虽然在心里暗暗这样对自己说,但还是把这一情况告诉了自己的“无畏”式俯冲轰炸机座机上的机组成员,要求他们做好逃生的准备。
  “恶魔呼叫守望者和信天翁,尽量采取滑翔飞行,实在支持不住了就在海面上迫降逃生。愿上帝保佑我们。”虽然面临险景,但蒙特还是尽了他作为中队指挥官的职责。
  在缺少燃料的情况下,如何节约燃料,尽量飞得更远,是充分考验一个飞行员的技术高低的时候。蒙特尽量让自己身心放松,冷静下来。密切留意方向标和风速计,不时调整飞机在空中的高度和姿势。为了节约燃油,蒙特此时已经把发动机的动力大幅减少,尽量利用风力在空中滑翔飞行,虽然速度明显下降,但应该能飞得更久更远。滑翔飞行,讲究的是如何让自己的飞机在空中保持一定的高度,如何顺应利用空气的流动让飞机飞的更远一些。蒙特驾驶的轰炸机当然比不上专门用于滑翔飞行的滑翔机,每飞行一段距离,飞机便在空中自然下降一定高。自从采取滑翔飞行后,飞机已经从最初的5000米,下降到4000米,然后又进一步下降到3000米。
  “难到连我也迷航了?”蒙特看了看手表,已经在返航的路上半飞半滑翔地飞了接近两个小时了,飞机的油箱指针早就指向红色区间,几乎在零刻度上摇摆了。“无畏”式俯冲轰炸机在空中的高度已经下降到1000米了,但前方依然是茫茫的大海,看不到美特混舰队的影子。
  造成这种情况,是因为“约克城”号和“列克星敦”号的通讯室都遭到了轰炸的破坏,一段时间内,返航的飞机都与航空母舰失去了联系,而特混舰队已经不在机群出发时的位置了,造成很多美军飞机迷航。
  “蒙特少校,终于联系上了。”正当蒙特坐在驾驶位置上发愁的时候,坐在机尾的无线电发报员激动地向他报告到,“特混舰队已经向东南方向撤退,距离我们现在的方位,大概在四点钟方向三十英里处。”经过连续不断的无线电报呼叫,终于传来了经过紧急抢修后,恢复通讯的“约克城”号的无线电回答。
  “三十英里,希望我们能平安到达。”有了目标就好,蒙特重新振奋起精神,驾驶“无畏”式俯冲轰炸机缓慢地向“约克城”号所在的方向飞去。
  当蒙特驾驶飞机艰难地飞临“约克城”号上空时,油箱指针已经停在了0刻度上,蒙特马上向“约克城”号发出了紧急迫降的信号,“无畏”式俯冲轰炸机这次真的完全靠滑翔飞行了。着陆的机会只有一次啊。蒙特这才真正体会到生死一线间的滋味,让你既绝望又有希望,少点心理承受力精神都要崩溃。
  这个时候蒙特的心完全是一片空明,一切动作行云流水,机械而不失灵活地重复着平时降落训练时的动作。盘旋,侧飞,拐弯,进入航空母舰舰尾着陆空中航线,下降高度,观察甲板升降指挥官的桨形信号,微操作调整飞机的姿势,放下起落架,下降,着陆,沿飞行甲板跑道滑行,挂上拦机索,闭合前轮刹车,减速停下。“无畏”式俯冲轰炸机奇迹般顺利着陆成功,当蒙特和机组人员从飞机上沿悬梯爬下,站在甲板上时,人还处于极度亢奋的精神状态之中,连蒙特也不太相信自己竟然做到了。事后蒙特也不得不承认,要是让他再重来一次,也不可能办到,这天真是如有神助。
  经过一天的激烈战斗,美日双方的指挥官都下达了收束舰队,向后撤出交战海域的决定。虽然事后日本海军联合舰队司令部统帅山本五十六亲自下令日舰队实施追击,但为时已晚。5月9日再次日出时,一切已成定局,珊瑚海上空的战云终于烟消云散。
  珊瑚海战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航空母舰之间的战斗,也是双方舰队都在双方视线距离之外进行的超视距交战。从战术得失来看,美方被击沉一艘大型航空母舰列克星顿号、一艘大型油轮、一艘驱逐舰、66架飞机、死亡543人,另一艘航母约克城号受伤;日本损失一艘轻型航母“祥凤”号、77架飞机、死亡1074人、另航母“翔鹤”号受重伤(虽然蒙特以为自己把它击沉了,但事实却是在蒙特率领的机群飞走后,日本人把“翔鹤”号在沉没的边缘中抢救了过来,后来拉回老家维修了几个月。要是蒙特现在知道了准把老天骂个透。),航母“瑞鹤”号严重减员,两舰都暂时失去再战的能力。
  从战术上看,珊瑚海海战可以说是日军略胜一筹。虽然日军飞机和伤亡人数多于美国,但他们以损失1。2万吨“祥凤”号和在图拉吉岛外围被击沉几艘小舰的较小代价,换取了击沉美国3。35万吨“尼奥肖”号油轮、“西姆斯”号驱逐舰和3。3万吨大型航空母舰“列克星敦”号的战果。在战术上美国是输了,但在战略上美国却赢得了胜利。成功遏制了日军的武力扩张,使日军进攻莫尔兹比港的作战计划搁浅,挫败了日本南下控制珊瑚海和澳大利亚的海上通道的战略计划。自从珍珠港事件以来,日本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第一次遭到沉重的心理打击,这是一个使战略力量对比发生重大变化的事件。
    正文 第六十一章 战云不散
     更新时间:2009…2…1 19:42:45 本章字数:5153
  战云尼米兹宣布珊瑚海战是“一个具有决定性深远意义的胜利”。意义究竟多么深远,甚至连尼米兹自己都不太明了。珊瑚海战胜利的消息传遍了全世界,产生了振奋人心的影响,给澳大利亚、新西兰以及美国带来了莫大的安慰和鼓舞。美国用一艘航母的沉没换取了日本两艘航母丧失战斗能力,这对即将到来的后续战斗意义重大。
  尽管珊瑚海战已经落幕,但太平洋上的战云并未散去,相反战鼓敲得更响,日美双方都意识到,必须来一场海上大决战。日本联合舰队总司令山本五十六对此更是志在必得,加紧调兵遣将,日本联合舰队几乎空巢而出。
  就在蒙特搭乘受伤的“约克城”号返回珍珠港的途中,美国太平洋舰队司令部已经下达了为下一步作战积极做准备的命令。
  “真头痛,又是关于‘AF’的日军无线电密码电报。”5月10日清晨,在“魔术”小组珍珠港分站的那栋其貌不扬的小楼,阴暗的地下室内,罗奇福特少校以熟练的手法和惊人的效率,迅速破解了刚监听到的一份日军的无线电密码电报。
  “是啊,确实令人心烦,关于日军‘AF’作战计划的情报文件,都堆满了我的桌面了。”丽莎手里转着铅笔,用眼撇了撇面前桌面上三个塞满关于“AF”情报资料的文件夹,甩了甩她的棕色卷曲长发。
  “时间紧迫啊,要是还确认不了‘AF’所代表的具体意思,那可能将会是一场灾难。丽莎你对此有什么好的提议?”由于丽莎的出众才能,罗奇福特少校已经把她提升为情报参谋人员,辅助自己整理分析日军情报。
  “我依然坚持我的看法,‘AF’所指或为目的地,或为需要特定装备的地点。”丽莎用铅笔敲了敲‘AF‘的文件夹,接着说“经过仔细的比较和分析,日军通常以A字头的字母组合标出我军在中太平洋海区的部署。以前就有这样的例子,日军曾以‘AH’代表1941年1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