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李岩 >

第87章

李岩-第87章

小说: 李岩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金银要清点好数字放好,保管好。这是我们今后开支的重要保证。
    我们部队正准备向南,去打豪格!
    此致!
    大顺北方抗请前线军民总司令:李岩
    甲申年八月二十六日
    孝庄皇太后,在一路上,见沿途已经是大顺的士兵驻守,城墙上飘扬着大顺和李岩的旗子。原来还怀疑李岩要借机骗她们下令清军投降。李岩一点这个意思也没有。顺治皇帝孝庄皇太后也是顺便派四千部队押送。几百万两金银,也是这四千人运输。如果李岩没有占领北京,这周围还有清军的部队,李岩是不敢这样大意的。
    李岩与运输部队在丰润分手。李岩见天色还早,就命令部队继续行军。各部队都知道,这是去打豪格。应该辛苦一点,多走一点路,早日到达山东。又走了五六十里的路部队才休息。
    部队刚刚住下,侦查部队的战士,就送来了陈奏庭的信。
    尊敬的总司令:
    我与李怀仁的部队,我们收复昌平后,到居庸关,发现宣府已经被陈永福收复。我们只得按原计划到天津。后来我们想借机收复一些州县,刚刚收复静海,就接到情报,一支五六千人的女真部队正在向我们赶来。二十五日,我们在唐官屯包围、消灭了这一支女真部队。几乎全部活捉这些女真兵。
    为了安置这些女真兵,我们需要打下一个州级的城市。傍晚赶到离沧州约二十里的地方。遇到了李大亮的部队。他们收集后方部队,组织了一支六万人的部队。后来山东赶到禹城,与女真部队进行了一次决战。消灭了一万五千人的吴三桂的汉军部队。又用六十个热气球对女真部队进行了轰炸。一万多人的女真部队,经我们清点,下余四千八百人。他们也在追击这支女真部队,与我们在沧州会师。
    现在,我们大顺部队正在开展收复京师南部。
    我们预约在沧州会师!
    此致!
    属下将军:陈奏庭
    甲申年八月二十六日
第七十三章 自成阵亡
    我们知道,李自成得到了清军从陕北向陕西进攻的消息,调动二十万大军去抵御阿济格吴三桂等清军部队。清军先是在榆林对高一功打仗,结果没有捡到便宜。就派姜镶还有一些伤兵留下继续包围榆林。他们的主力就从相邻县打起,采用围三缺一的战术,很快拿下了佳县、米脂、子洲、绥德、吴堡、清涧、子长、安塞等地。但是由于采用赶鸭子的战术,就给延安提供了抗击清军的兵力。
    延安在北宋的时候;就建立了许多的营寨,作为防守西夏进攻的防线。现在延安手里有了清军赶来的兵力,就利用陕北黄土高原的沟坎,山包建立起一道防线。还没有等到李自成的部队到来,就把清军阻拦在延安以北。
    李自成又接受了宋献策的献计,敌人进攻的寨子,在阻击敌人后,有意主动撤退,再实行两面包围。清军什么中间突破,结果与李自成的两面包围战术配合,清军打了一个败仗。这极大地鼓舞了原来还害怕清军的大顺的士气。
    清军后来就在夜晚悄悄地撤退,撤退到有利余防守的安塞去。清军就变成了防守。吴三桂的军队对防守很有一套。这样双方的战局就形成了僵持状态。吴三桂在等十几门红衣大炮。为了红衣大炮早一点运到,吴三桂还派了三千军队去帮忙运输。
    直到八月中旬,红衣大炮才运到。红衣大炮运到后,吴三桂并没有马上安装,也没有使用到前线上。他知道,红衣大炮最远可以打十里远。双方的阵线只有几里远。要打就要一次打得狠,打得准。
    狠,最重要就是把敌人的指挥机关打掉,才能显得狠。
    吴三桂已经知道,对方大顺军队的主帅是大顺的皇帝。打掉了大顺的皇帝,大顺军队一定会撤军。
    我们知道,吴三桂的军队是汉奸军队。吴三桂就从自己部队里挑选了十几个陕西人,穿着大顺的军服,到大顺占据的山包去侦查。可惜,不能深入进去。李自成在什么地方,还是没有弄清楚。就这样,时间就滑走了七八天。
    一天,吴三桂夜晚在自己部队去检查。发现阿济格的部队的帐篷“灯火辉煌”。李自成是皇帝,他的帐篷夜晚可能更亮。他就站在山峰上去看。还真看见大顺那边一个灯火辉煌的地方。一天晚上不能说明问题,第二天又去看,那个地方仍然灯火辉煌。第二天白天,他就派人把红衣大炮搬上了山上。叫炮兵测量了一下,是可以打到的。第三天晚上,十几门红衣大炮一齐开火。直打得大顺那个灯火辉煌的地方变成一片漆黑。
    第二天吴三桂并没有发现大顺部队有什么异常。现在,他们的红衣大炮已经开始使用,就准备对大顺军队开展进攻。
    吴三桂改变了防守的政策,派红衣大炮对要进攻的山头进行炮轰。一番炮轰,被炮轰的大顺部队就开始逃跑。清军主力就开始爬上山头。爬山头,清军的女真军队,还有蒙古军队,还有汉军八旗哪里比得过这些刚放下锄头的农民军队,就是大顺军队。
    原来大顺军队确实在向后逃跑。但是大顺兵并没有逃出各个山头,只是逃到后面躲起来。等清军爬山开始,两边的大顺军队也向两边杀来。三面一起进攻,又出现了原来曾经打过的仗的样子,清军处于半包围状态。陕北的山包,山高沟深,现在也无法用战马进行野战。清军也没有占大顺军队多少优势。现在他们的优势就是有红衣大炮。但是两支部队混战在一起,红衣大炮也不好开炮。实际红衣大炮防守还不错,要进攻一个山头,要敌人逃跑也行。远了就无法了。
    清军又只得逃跑。他们的人数,比不得大顺的部队。山地战骑马也跑不快。这样遇到训练有素的大顺军队,双方士兵一对一的,水平差不多。就看谁的人多。现在大顺人多,要攻破大顺的防线,看来很困难了。
    吴三桂与阿济格商量,吴三桂说:“攻山,我们的水平并不比大顺军队高。人数不比他们多。打起来远了红衣大炮也打不到。想向前用红衣大炮去打,一时又搬不了。红衣大炮最好还是守山。我们还是守山,他们来攻,我们就好防守了。”
    阿济格说:“这样延误时间,就看我们后方派没有派兵,打不打两面夹攻。如果不能两面夹攻,我们与大顺兵力拼消耗,粮食草料拼消耗。我们就拼不起。”
    吴三桂说:“我们在这里打仗,最好的就是速战速决。不能速战速决,我们如果牵制了敌人的主力,为后方的军队赢得时间也好。关键朝廷要派人来打他们。或者我们打得大顺无法招架,李岩回师来救援也好,围魏救赵,要我们攻敌人所必救。虽然打的是敌人所必救,但是我们把敌人没有耐何。在我们后方的敌人,也不会来救陕西。”
    阿济格说:“我们还是先利用有利地形,把进攻的大顺军队多杀一些。减少我方的消耗为好。”
    吴三桂就去安排部队撤退回到原来防守的地方。
    我们还是来说吴三桂用红衣大炮炮轰大顺的灯火辉煌的帐篷吧。
    吴三桂看到大顺有一个地方夜晚灯火辉煌。就对比阿济格的帐篷,认为这一定是大顺的高级将军或者就是李自成的住处,对准那个地方,就用红衣大炮去轰击。这个帐篷正是李自成的帐篷。一顿饱和攻击,大顺的将军们不知道发生了多么严重的问题。
    宋献策的帐篷离李自成的帐篷有一点距离。炮轰的时候,炮弹也有落到宋献策帐篷附近的。等炮轰一结束,宋献策就马上去看李自成的帐篷有没有损失。
    眼前的景象使他惊呆了。李自成周围的十来个帐篷,全部炸得帐篷也没有完整的布块。他又派战士寻找李自成的尸体。也只是找到了李自成的一块龙袍的布块。来证明一个死尸是李自成。这个尸体,也是极其地不完整。头也不知道炸到哪里了。
    如果把李自成战死的消息告诉全军将士,如果撤退,清军一追杀,不知要死多少人?这还会壮大清军的声势。如果有大顺军队向清军投降,陕西就危险了,西安就危险了。
    宋献策把前后思考了以后,就想到,现在只有隐瞒李自成死亡的消息。稳定军心,与清军相持在这里。在李岩那里去求李岩支援。
    大顺朝廷原来的丞相牛金星跑了。刘宗敏也不在前线。李自成皇帝也阵亡了,在陕北前线,在大顺朝廷,宋献策就是最高官员。现在,只有靠自己拿主意了。
    宋献策派兵包围了李自成的帐篷周围。
    派传令兵召集几个主要将军开会。
    几个在前线的主将召集起来,天也慢慢地亮起来。宋献策与他们一起参观了李自成牺牲的现场。现场真是惨不忍睹啊!
    有将军痛哭起来。几个将军没有哭的眼睛也忍不住掉泪。
    宋献策说:“大家也不要哭了。我们都是大顺的高级官员,我们现在要拿出主意,怎么办?”
    有一个将军说:“军师,我们还是撤退吧!”
    这个意见,马上就有人反对。有一个将军说:“我们二十多万人,敌人只有几万人。我们如果撤退,敌人一掩杀,我们就会有大量地伤亡。再一撤,就是西安。西安是京城,撤到京城,如果再出现一些人叛变,我们就完了。”
    宋献策说:“我也认为,不能撤退。虽然我们的皇上去世了。如果我们撤退,就会造成大溃败。”
    “现在。我们要严格保密我们皇上去世的消息。如果有士兵问起,就说皇上受伤在养伤。我们要守好我们的阵地。如果清军进攻,可以按照上次的战法。被进攻的部队向后撤退。两边向敌人进攻。敌人有红衣大炮。打仗的时候就要冲向敌人,与敌人拼杀,混战在一起,敌人的大炮就无法施展力量。”
    “我们的李岩侯爷正在京师一带与清军打仗,传到后方的都是捷报。我们一方面堵住敌人,与敌人打消耗战。另一方面,我们马上以绝密的八百里加急向李岩侯爷求救。让李岩侯爷派部队来消灭这一支清军。保证我们京城的老百姓的安全。我们不能惊慌失措。惊慌失措只能造成更大的困难,造成更多的伤亡。”
    “只要稳住了阵线,只要李岩侯爷来了,形势就会改观。”
    “至于以后谁来当皇帝,我们现在不要过多的考虑。现在首要的是打跑敌人,消灭敌人。”
    “稳住我们的阵线,大家做不做得到?”
    几个将军都说:“我们坚决守住自己的阵地!等待李岩侯爷的到来!”
    宋献策说:“大家回去,什么也不要说。要保守秘密!”
    几个将军就回去了。
    宋献策就派自己的警卫人员去收集李自成的尸骨。用棺材先装起来。一面自己马上就与李岩写信,说明李自成已经被清军的红衣大炮炸死,要李岩来改变危局。来主持朝政。
    主持朝政,现在没有皇帝,就是暗暗地告诉李岩,来当这个皇帝。
    宋献策命令将这封信从延川过黄河,找到驿站,马上八百里加急送到李岩总司令那里去。
    八月二十七日晚,李岩接到陈奏庭的信大喜。见李大亮已经在后方聚集起来了一支六万人的部队。还赶到了山东前线,消灭了清军的汉军八旗,豪格的部队也被他们消灭了一半。另一半的女真部队,又被陈奏庭的部队拦住消灭了。也就是说,清军的女真部队,在山西、京师、山东已经基本被消灭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