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岩-第7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孝庄皇太后毕竟十三岁嫁到皇太极后,现在已经有十七八年,皇族的勾心斗角,大清的南征北战,在心智上锻炼了孝庄皇太后。现在。摆在孝庄皇太后面前,是自己带领的这一支七千人的队伍的生死存亡的问题。一定不能使这一支部队白白地牺牲!不能使自己还仅仅只有七岁的孩子死亡!
还有,如果上面大顺军队是说的假话,也只有保留生命,才能有机会被清军抢回去。
现在,最重要的是保留这一支队伍的生命!
孝庄皇太后马上大声喊旁边车上的太监:“小李子,快喊话!”
哪个叫小李子的太监,马上跑到孝庄皇太后的车前,大声回答:“奴才在!”
孝庄说:“小李子,我说一句,你喊一句!”
小李子说:“喳!”
孝庄皇太后用汉语说:“大顺的兄弟们听着!”
小李子也大声用汉语喊叫:“大顺的兄弟们听着!”
孝庄皇太后继续说:“我们愿意谈判!我们愿意谈判!”
李岩听到下面开始答话了,就注意听,下面喊道“愿意谈判”,肯定不能答应。李岩接过话筒,亲自喊话:“清军兄弟们,你们被包围了。现在,你们已经没有谈判的资格。要么打仗,要么投降,二者只能选一个!”
孝庄皇太后见城墙上面有人答话,答话的时候,城墙上的大顺军队鸦雀无声,看来这就是上面部队的将军,甚至是李岩。他们被关在里面,实际就是待宰的羔羊,根本没有谈判的资本。
孝庄皇太后咬了咬牙,说:“我们愿意投降!我们愿意投降!”
李岩喊:“你们答复愿意投降的是什么官职,我们好命令关内的清军一起投降!”
孝庄皇太后这个时候,也只得不顾羞耻了,说:“答复他们:我们决定愿意投降的,是大清国孝庄皇太后!我们决定投降的是孝庄皇太后!”
李岩一听是孝庄皇太后,心里大喜!说明大清国的皇帝也被关在了瓮城里面。李岩喊:“孝庄皇太后是不是命令关内的清军一起投降?”
孝庄一听,心想,人家能够巧妙地让我们进山海关,说明出关的二千多清军也被他们包围了,不能给他们屠杀关内清军的借口。马上说:“回答他们:我们孝庄皇太后说,请转告关内的清军,孝庄皇太后命令,他们也一起放下武器投降!”
李岩知道,只有先解决了关内的二千清军,才能够解决瓮城的清军投降。马上派人去传达“孝庄皇太后下达的投降命令”。
李岩见孝庄皇太后已经到南面的瓮城里了,也就走到山海关的南面。到了南面,也好指挥南面的战斗。
李岩见出了关的二千清军,也不敢靠近山海关的城墙,上面有大量手持弓箭的大顺战士。还有红衣大炮也在移动炮口。南面,李岩的一万五千人,也形成了一个大包围圈。他们只等李岩一声令下,就要对这二千多清军展开屠杀。因为,在他们经历过的战斗中,对清军的汉族军队,一般都是很客气的,生怕多伤害了一个清军的汉族士兵。对清军的女真士兵,则十分不客气,能够在战场上多杀一个女真士兵,就多杀一个,绝不留情。只是俘虏兵,因为有纪律,不得虐待俘虏,不得杀害俘虏。这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出来传达孝庄皇太后命令的士兵,接过话筒,开始喊话:“清军的弟兄们听着,刚才,你们的孝庄皇太后已经下达命令,命令清军不得抵抗,快快放下武器,投降大顺。”
李岩说:“再喊一下,李岩总司令命令:对放下武器的清军兄弟,我们优待俘虏,保证生命安全!”
喊话的战士,马上接着喊:“清军兄弟们,我们大顺李岩总司令命令:对放下武器的清军兄弟,我们优待俘虏,保证生命安全!”
进了关内的清军,可能是一个头目吧,在那里用汉语喊:“我们不知道要我们投降的命令,是不是孝庄皇太后下达的,我们要请示孝庄皇太后!”
李岩说:“对他们说:我们总司令同意提起千斤闸,让你们亲自请示孝庄皇太后!”
接着,李岩下令提起南面瓮城的千斤闸,放他们去请示孝庄皇太后。
现在这两千与里面的五千人可以会面了。李岩想过,如果里面的清军不知天高地厚,一定要冲出来与大顺军队打仗,就怪不得我们痛下杀手了。
大顺打开瓮城千斤闸的事情,就相当于证明了孝庄皇太后的命令。
一会就冲进去几个人去请示孝庄皇太后。
他们冲进去,问孝庄皇太后有没有下达投降的命令?孝庄皇太后当然承认有这么一回事。这个时候,里面的军队的将军也跑到孝庄皇太后那里,要求借南面瓮城千斤闸打开的有利时机,杀出去。
孝庄对他们说:“他们宣传多铎、多尔衮已经为国捐躯,不知是不是骗我们的。现在如果我们主动打仗,我们就有全军覆灭的危险。为了大家考虑,为了皇上的安全,我们现在绝对不能打仗,听本宫的命令,全体军人,放下武器,暂时投降!”
哪几个请示孝庄皇太后的清军将军,出了山海关,就对清军大声用女真话喊话,一会,就全部放下武器了。
李岩派传令兵下到山海关的城墙下面,要他们把清军的部队按:军队、运输队、皇宫的人员分开。
传令兵下去,就带领几十个人在那里让清军的军队集合。接着喊瓮城的马车开出瓮城,把马车的队伍开到另一边。他们看出来了皇宫拉人的车和运输的车是有区别的。就把皇宫的人分在一边,把运输的人分在一边。最后的又是清军军队的人,把他们引到清军一起。
大清皇宫的人,也叫出了车子,站在外面集合。
运输的车子的队伍也集合。
清点了清军的人数,足足有五千人。李岩下令马上开到现在没有人住的军营。山海关的军营是很多的。另外派兵看管。
李岩叫参谋处的参谋去清点清军运输的物资,要有一个大概的清单。
清军的运输部队大约有一千五百人。
皇宫大概有五百多人。因为孝庄皇太后听说北京城的皇宫里,有很多太监、宫女,没有必要带上清宫所有的太监宫女。留下一些就伺候其他的太贵妃,还有一些皇族成员。带上的都是他们贴身的宫女太监。
李岩要岳虎找好一点的房屋,给大清的皇帝、孝庄皇太后暂时居住。
一会就找到一个好一点的房屋,让十几个太监宫女继续伺候皇帝、孝庄皇太后。另外派了一百多人去看着。
参谋们在清军运输部队的指点下,很快盘点出来了一个大概。马上就来报告李岩总司令。
据初步盘点:有黄金一百万两、白银三百万两。还有大量的皇宫珍宝。一些粮食。
李岩听说有黄金一百万两、白银三百万两,心中大喜。这就是与李自成争夺皇位的基础。还有清宫的大量珍宝,如果没有银子的时候,还可以出卖,变成银子。
其余的清军运输部队,也开到军营去暂时安置。太监宫女找地方让他们住下来。
李岩下令:部队去收集武器弓箭,送到武器库房。金银、粮食送到库房分开存放。战马送到马厩饲养。
那些收集大顺死亡将士尸骨的部队,听说打仗,纷纷派人来询问。李岩告诉他们,仗已经打完,他们要继续没有完成的任务。
李岩告诉岳虎:“岳将军,我们在这里俘虏了清军六千五百人。我们带上嘛?南面还有豪格还没有消灭。我就把他们交给你们。先就叫他们学一学我们宣传的一些文件,学习一下我们接连消灭的清军的捷报。让他们知道清军主力已经被消灭,清军必败的道理。”
“接着,就让人把他们看到,派他们去掩埋我们死亡将士的尸骨。”
“掩埋完后,就可以送到北京去,到北京集中。”
“那些太监、宫女,等两天,先让他们也学习学习形势。留着还要我们花银子养着。一人发二两银子让他们回辽东。”
“大清的皇帝皇太后,我就带到北京去。你要给那些太监宫女讲清楚,皇帝和孝庄皇太后,我已经带走了。有他们在山海关,山海关就多一些危险。”
“山海关的防守,你要向原来的战士询问他们原来防守的方法。他们的方法我们要训练。我们原来防守的方法,我们也要训练。一定要在我们没有出兵山海关前,不能出问题。”
岳虎说:“总司令,请放心,我们一定守好山海关,保证我们汉族的北部边境的安全。”
李岩点点头说:“对于你,我还是很放心的!”
吃了午饭,李岩刚刚放下筷子,就有人报告,原来明朝屯垦的老百姓代表求见。
李岩说:“叫他们等着,我马上就来。”
在原来一个将军的会客室,李岩一个参谋去与这些代表说:“总司令说,大家稍稍等一下,总司令马上就来会见大家。”
这些代表都带着十分惶恐的心情。因为他们曾经帮助吴三桂与大顺皇帝李自成打仗。那漫山遍野的大顺将士的尸体,有许多也是他们砍杀的。北京城下,多尔衮进行圈地,把汉族老百姓的土地房屋霸占了。还把汉族人赶到圈占土地的女真人那里做奴隶。恢复明朝,替崇祯皇帝报仇,是不能实现的梦想了。关键是赶汉族人去做女真人的奴隶,这是汉族老百姓永远也不愿意接受的。
一声“总司令到!”代表们一起从板凳上起来,等李岩坐好,一起跪倒在地上,喊道:“叩见忠义侯!叩见总司令!”
李岩说:“好了!好了!各位乡亲,大家坐下吧!”
一个代表说:“有侯爷在这里,哪里有我们这些乡民的座位?!”
李岩说:“不必拘礼,既然你们代表乡亲们来反映大家的意见,就坐下来谈吧!”
旁边的参谋也说:“大家坐吧!大家坐吧!”
这些代表说:“谢侯爷!恭敬不如从命,小民们只有坐下了。”
第六十八章 孝庄求见
李岩说:“你们谁来先说,你们有什么要求?”
一个代表说:“我们本来是普通的老百姓,明朝官府,强迫我们在关外去屯垦,以支持我们汉族在关外的军队抵抗清军。后来关内明朝与大顺打起来了。我们只得跟随着部队入关。后来吴三桂反反复复,又与大顺军队打起来,他请来了清军。清军也打着替明朝崇祯皇帝报仇的旗号。结果占领了我们的北京。后来北京传来消息,占领北京的清军进行圈地,占据我们汉族老百姓的土地房屋,赶汉族老百姓去做女真人的奴隶。我们才真真看清,女真人不是来帮助我们的,是来占领我们汉族土地的;是来奴役我们汉族人的。据说,女真人还准备赶我们去做奴隶。这一次我们屯垦的老百姓,是真心实意拥护总司令带领的部队的。在汉族军队的保卫下,在汉族的朝廷管理下,比在异民族的统治下做奴隶不知幸福多少倍。这次总司令要女真人杀人偿命,夺回了被清军占去的汉族老百姓的土地房屋,解放奴隶,真是我们汉族老百姓的救星啊。”
“我们来这里向总司令反映,就是我们关外屯垦的老百姓,住在这里,没有自己的土地,没有自己的房屋,我们希望总司令能够解决我们接近十万老百姓的疾苦。”
李岩问:“你们有多少原来是关内的老百姓,有多少是原来关外的老百姓?”
有一个代表答道:“实际我们大多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