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李岩 >

第3章

李岩-第3章

小说: 李岩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过人,精于骑射;因为武艺娴熟,还考中了明朝的武举人。
    祖大寿相当器重吴三桂,一直将他留在身边。祖大寿镇守宁远时,吴三桂为中军。吴三桂善于治军,麾下兵强马壮,每战必捷,大名传遍关外。
    松山之战,洪承畴大军被围。吴三桂献计说:“兵法云:‘置之死地而后生。’我愿奋勇当前,经略可率众随后,何为坐以待毙乎?”洪承畴同意了。吴三桂于是故意向清兵的重兵处突围,竟然由此而走。洪承畴不敢跟上,结果被围松山,不久后投降,辽东丢失。
    吴三桂见崇祯封了自己平西伯,又命令自己到北京商量京城防务。自己安排一些自己走后的防务问题,以防清军佇槎搿?br /》

    吴三桂还没有走,大顺的李自成的军队,就摧枯拉朽似地向北京攻来。
    崇祯又命令吴三桂所有军队撤进关内勤王。宁远的军队是明朝精锐中的精锐,是久经战火考验的军队。撤走宁远的铁骑,崇祯已经不顾明朝对清朝前线的防务了。
    吴三桂接到这个命令,只好撤退。关外有大量屯垦的汉人,有军官的家属,有地方的官员,也要撤退。有人说吴三桂有意拖拖拉拉。我看也不能完全怪吴三桂。这样一支军队加上老百姓军官家属地方官员,也走不快。
    崇祯皇帝在北京急得冒火,也没有办法。他今天杀这个,明天杀那个,得力的军官,不是战死在前线,就是被他杀了。明朝的官员中军队中,谁愿意来保卫这样一个昏君。
    一月李自成大顺军队东征北京,突破宁武关,杀守关总兵周遇吉,攻克太原、大同、宣府等地,明朝官吏姜瑞、王承胤纷纷来降,又连下居庸关、昌平。
    三月十六日大顺军队的刘宗敏李过的先锋军队,兵临北京城下,随后,十七日李自成带领的大军也到了北京城下,并完成了对北京城的包围。如果北京城要认真抵抗,皇上与官员,军队和老百姓,上下一心,军民一心。利用北京城的高大城墙,利用城内的火炮。吴三桂的军队像袁崇焕一样带兵来英勇拼杀。李自成也难于进北京城。
    三月十七日半夜,守城太监曹化淳率先打开外城西侧的广甯门,农民军由此进入今复兴门南郊一带。
    十八日李自成对自己能否打下北京城持怀疑态度。就派在昌平投降的太监杜勋入城与崇祯秘密谈判。
    李自成的条件是:
    一、割让河南、陕西、四川为大顺国。在西北由李自成自由发展。
    二、封李自成为大顺国王。但是不接受明朝皇帝的诏书、不朝见皇帝。
    三、犒赏大顺百万军队。
    作为回报,大顺军队将:一、退回河南。二、压制群寇对明朝的侵犯。三、大顺派精兵,帮助明朝剿灭辽藩。
    明朝的大臣们都同意这样的条款。原因是,马上就可以解除北京的危机。还可以一同剿灭辽东的满族叛乱。
    崇祯皇帝否认了这个不接受诏书、不朝见的条件。谈判失败。
    如果崇祯作为一个临时的解除危机的办法,马上就可能去进攻清军,大明大顺一同去剿灭清军叛乱。明朝的日子就会缓过来。历史怎样发展,还是一个未知数。
    常常有人说,历史发展有一个必然性。其实,许多时候是偶然的。如果这个时候崇祯皇帝接受了李自成的要求。历史就会向另外的方向发展。
    李自成见杜勋从北京城出来,报告了谈判的经过,谈完已经是天黑,准备第二天上午,召集文武官员商量对策。
    十九日清晨,兵部尚书张缙彦一夜没有睡,见崇祯这样武断,丧失了改变危机的机会,北京城一定会被大顺军队攻下来。就主动打开正阳门。迎接刘宗敏带领的大宋先锋部队进北京。
    崇祯皇帝接到宦官的报告,才知道大顺军队已经进入北京。就去敲宫内的大钟,召集大臣们派兵来护驾。敲了半天,竟然没有一个大臣到来。崇祯的女儿,抱住皇帝,问,“皇上,我们怎么办?”
    崇祯说:“怎么办?你错生进了帝王家,我们现在只能以身殉国了!”说完,举刀向公主砍去。公主一偏,没有砍到,再砍一刀砍了一只手臂下来。公主倒在了地上。
    崇祯又去杀自己的皇后妃子。杀了皇后妃子,又叫自己的几个儿子逃跑。
    城外的炮声停下来了,李自成的大军正在进城。崇祯望了望皇宫,这个朱家经营十几代的皇宫已经不能留恋了。只有一个叫王承恩的老太监在身边。王承恩扶着崇祯深一脚浅一脚地向煤山上跑去。
    煤山上有一个歪脖子的槐树,只有这一个歪脖子槐树,适合拴上吊的绸条,崇祯皇帝就在这个树上上吊自杀了。
    李自成进到宫里,见公主还在血泊里挣扎,叫宫女把她扶到她的住所休养疗伤。
    李岩进宫见张太后,知道是河南老乡,她听说崇祯已经自杀,正要自缢。李岩派兵送她回到她母亲家。回到母亲家,张太后最后还是自杀了。
    李自成的农民起义,由于有知识分子参加,改变了流寇方式,短短几年时间就使明朝灭亡了。
第三章 李岩献策
    三月十九日中午,李自成头戴毡笠,身穿箭衣,骑乌雅马,率牛金星、宋献策、刘宗敏、李岩等文臣武将和大顺军队,从得胜门进入北京城。城中百姓纷纷摆出大顺永昌的香案夹道欢迎。在北京明朝的文武百官以及吴三桂的父亲吴襄等,纷纷跪在午朝门外欢迎李自成,投降大顺军。
    城中的老百姓,对于大顺代替明朝,持欢迎的态度;老百姓各项生意照常营业,北京城秩序井然。
    下午,李自成以大顺王的名义,接受原来大顺和现在明朝的投降的文武百官的朝拜。
    李岩出列奏到:“大王,我们虽然进入了北京城,但是,长城的山海关,明朝关宁铁骑数万大军由崇祯所封的平西伯吴三桂率领。我们应该马上招降。一旦吴三桂投降了清军,我们北京城马上就会陷入危险之中。”
    吴襄出列说:“吴三桂是降臣的犬子,降臣愿意为新朝立功,写一封信,劝告犬子,投降大顺,保护北部边境的安宁。”
    李自成大喜,说:“爱卿愿意为我大顺出力,如果招降成功,保护我大顺北部边境的功劳不小。待本王登上皇位,你父子二人,都将封为侯爷,以酬谢你们保护北方边境的功劳。”
    李自成又说:“爱卿,现在就麻烦你立即回家书写家书一封。现在是关键时候,一定要抓紧!”
    吴襄说:“臣马上回家书写家书,写好就送来大王审核。”吴襄就离开了皇宫。
    李自成又说:“有谁愿意到吴三桂处去招降?”
    明朝投降的武将唐通出列说:“臣与吴三桂一起共过事,愿意解除大王的忧愁,为大顺朝的建立立汗马功劳。”
    李自成说:“爱卿与吴三桂共过事,愿意出面去招降吴三桂,是劝降吴三桂的最佳人选。为了获得吴三桂的信任,将军带上吴三桂父亲的信,带上慰问军队的四万两白银,我们李甲将军也一同前去。本王早就听说吴三桂在北部边境抵抗女真人,为国家民族立下了不朽的功勋。只要他归顺大顺,待本王登上皇帝之位,就封他父子为侯爷。将军也将记大功一次。”
    吴襄是一个军人出身。知道关键时候时间地重要性。回家马上书写家书一封。也不封口。马上送到皇宫。
    李自成由于事情很多。还在议论。还没有散会。见吴襄信已经送来。打开书信。马上就看。
    吴襄给吴三桂地信中写道:“你以崇祯皇上特别地赏识和提拔。才得以迅速爬上这样地高位。遇事不积极向前。却怯懦观望。使西兵长驱直入。现在改变事情地时机已经过去了。天命难回。从忠孝地角度来说。明朝地皇上已经去世了。忠没有了对象。现在你地父亲还在。盼望你能够尽孝。”
    “呜呼!时事既然如此。识时务者。可以知道变化地计策。惟今之计。早降大顺。不失有侯爷地封赏。还能获得孝子地美名。”
    李自成看了。从吴襄地角度来说。已经把劝降信写得不错了。就说:“吴爱卿。你辛苦了!”
    第二天。唐通和李甲带上四万两银子。带上吴襄地信。带领一队卫兵出发了。
    我们又来说吴三桂。
    崇祯皇帝命令吴三桂他火速将宁远军调到北京勤王。要知道。吴三桂的军队与号称“女真不过万,过万不可敌”的女真军队,长期进行着战争,是女真也不敢轻视的明朝军队。如果吴三桂在大顺军队包围北京前进入北京,北京的军事形势,马上就改观了。吴三桂的军队去守卫,谁敢开城门让大顺军队进城?只要崇祯皇帝这一面大旗不倒,各地勤王的部队一到,李自成还不是只有退回去。或者吴三桂保护崇祯皇帝到南京,也是有实力的。
    吴三桂这个时候边走边停,根本不顾崇祯皇帝接二连三的催促。到了山海关走到半路,见李自成已经包围北京,马上就退回山海关。有评论说:“他根本就是拥兵自重!”
    唐通李甲到了山海关,山海关已经是关门紧闭。唐通只得到关前去叫门;唐通喊:“本将军名叫唐通,请告诉吴三桂将军,朋友唐通求见。”
    士兵马上报告吴三桂:一个自称是平西伯朋友的唐通求见。
    吴三桂马上到城楼上去看,关门前,真是与自己一同共过事的唐通将军,就叫打开关门,把唐通一行放进山海关。
    吴三桂把唐通让进将军的官邸,在客厅分宾主坐下。吴三桂问:“将军来到山海关,有什么事情啊?”
    唐通问:“将军知道大顺军队已经占领北京,明朝皇帝朱由检已经在煤山自缢而亡了吗?”
    吴三桂说:“已经知道了!”
    唐通说:“没有办法,我们在北京的文武官员,都已经投降了大顺。”
    吴三桂焦急地问:“我的家庭在这次变故中,还好吗?”
    唐通说:“没有问题,您一家都好!这里我给将军带来了您父亲的一封信!”唐通就把吴襄给吴三桂的信递给了吴三桂。
    吴三桂接过信,看了起来。常言说:“战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在改朝换代的重大的变故面前,一封家书,太重要了。
    看了信,吴三桂神色严肃起来。父亲的信,前半部分,实际在批评自己,萎缩不前,明朝皇帝的亡故,吴三桂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后头将天命难回,就是讲明朝已经灭亡了,识时务者为俊杰,只有归顺大顺才能够保护自己的家庭,保护自己。
    唐通乘热打铁,对吴三桂说:“小弟观察李自成,真有礼贤下士的风范。他不像崇祯皇帝那样多疑、那样固执。真是一个圣明君主。他对将军十分仰慕,知道将军是抗击清军的英雄。知道山海关对中原王朝的重要性。小弟主动请缨,来劝说将军归顺。将军归顺后,大顺王亲口许愿,大顺皇帝一登基,将军和您父亲都将封侯啊。将军的才能,在新王朝一定大有施展的地方,一定会受到重用啊!”
    吴三桂说:“事已至此,只有归降大顺了。”
    唐通介绍了随行的李甲,送上李自成的四万两白银的礼金。大家把手言欢,现在已经是一家人了。唐通也很高兴,劝降了吴三桂,立了一大功。见吴三桂已经归降,唐通马上派人回去向大顺王李自成报告。
    接到唐通派士兵带回的吴三桂已经归降的消息,李自成大喜,北部边境的危险已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