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李岩 >

第14章

李岩-第14章

小说: 李岩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老师!至少要五两银子。还占到我们这里离产铁的地方近,价格便宜。其他地方恐怕要七两银子。”
    李大亮说:“五两就五两银子。我另外还要打三根一分厚,一寸宽,长二尺一寸的铁条。上面打上眼,钉钉子,再打三十颗一寸的小钉子。”
    老板说:“这个小东西,徒弟就不好收钱了!”
    李大亮说:“收钱吧,该多少就收多少。下次我可能还要打很多。”
    老板说:“以后还要打,这一次就不收钱了,以后再议。老师一定要照顾徒弟的生意。”
    李大亮说:“以后就不要算高了,自然老师要照顾你的生意。”
    铁匠房的老板说:“徒弟一定一定,绝不比人家的价钱收高了。”
    李大亮又留了两个人看着。三根铁条打好后就立即送到木工房。
    李大亮说好两个李岩图纸要求的东西。就到驻军将军府去找驻军的将军。火药是军事物资,外面买不到。到驻军将军府门前,李大亮说:“去告诉你们将军,李大亮将军求见。”
    门卫说:“李将军,请稍等一下,小人马上报告陶将军。”
    一会,陶将军就从将军府出来迎接。说:“李将军,小将正要抽时间到贵府拜访。李将军还亲自来了。请请请!请进!”
    进了将军府,分宾主坐下,李大亮与陶将军的级别一样。
    李大亮说:“陶将军,本将有一事相求,我们军事训练,需要火药的原料,和铁砂子。”
    陶将军说:“好说!好说!”
    李大亮说:“看是买还是领?”
    陶将军说:“我们接受的原来明朝的库房,就有许多已经碾好了的火药原料和没有碾的火药原料。也有很多铁砂子,铁砂子都生锈了。明朝的军队用得多,我们的军队基本没有用火药。都是我们大顺军队,你要好多,我发好多。只是领了东西,给我们一张收条。以后本将军好报账就行了。”
    李大亮说:“我们这一次领几十袋,先试用一下。如果好,还要来领。”
    陶将军说:“下一次需要,李将军你只需要派士兵来,拿上将军的名片,来领就是。多领一些,我们少保管一些。”
    陶将军又说:“李将军,上次我到城外祭拜李岩侯爷、李牟侯爷的灵柩,回来,我还哭了一场。”
    李大亮有些吃惊:“哦!”了一声。
    陶将军说:“小将几次立功,都是在李岩将军指挥下,获得的功勋。打潼关后我才提拔为将军。说起来,没有李岩将军指挥的好,我还当不上将军。祭拜了李岩侯爷、李牟侯爷。回来,我和我的夫人提起李岩侯爷,都哭起来。李岩侯爷对我有恩那。”
    李大亮听到这些,点点头,“哦!”了一声。
    陶将军继续说:“听到李岩侯爷被牛金星毒死,我们军营也哭成一片。许多人还是灾民的时候,四处要饭,就是唱着李公子的《劝赈谣》去求赈。后来李岩将军到闯王那里,开仓放粮,不知救活了好多人。以前我们以为李公子是明朝大官李晶白的公子。到了河内,我才知道。李岩侯爷的嗣父也叫李晶白。不过你们的祖父就是大官,也应该称呼为李公子。”
    陶将军说:“我有好多次做梦,都梦到李岩侯爷在指挥我打仗。我多希望有机会再在李岩侯爷指挥下打仗,也好多得立功劳啊!跟李岩侯爷打仗,死人也少,即使不能全胜,都是胜仗。还没有打过败仗。”
    陶将军摇摇头:“再也没有机会了。可恶的牛金星,没有良心的人。不是李岩侯爷推荐他,他当得成丞相吗?”
    告别了怀庆府守军陶将军,李大亮去装了几十袋火药原料。又把制的两个东西去取来,就回营寨去。
    李大亮想:不要我是哥哥,就不服李岩,他对河南,山西老百姓有恩呢!在军队里又有崇高的威望。文官系统也是许多人佩服。今后,恐怕只要李岩一声令下,几个省的大顺军队就要听他的。要建功立业,要青史留名。还要靠这个弟弟。只有听弟弟的命令、指挥了。
    李岩李牟的亲军,人人都对李岩很熟悉,按说李岩也应该是很熟悉这些部下的。可惜这个李岩不是原来的李岩。李岩只能凭借着残存的记忆,来熟悉这些部下。对明朝、大顺的战士练兵,自己是一窍不通。
    下面的部将,见李岩来了,就请李岩下指示,去评价。李岩只能笑着说:“大家训练得不错,请继续训练!”
    看到这些部下使用的武器,全部都是弓箭、刀矛。在已经开始用火器的时代,是应该提高一下了。
第十二章 制造装备
    李大亮把木头的鸟铳、和良心炮拿回来;还驮回来几十袋火药原料、铁砂子。感到很高兴。
    李大亮告诉李岩,怀庆府的驻军将军,还希望在李岩将军指挥下打仗,今后可能会接受我们的指挥。至少不会来打我们。还有火药、铁砂子,驻军库房里堆了很多。驻军将军说,需要多少,就可以自己去提货。只需要打一张收条就行了。
    李岩笑着说:“我最担心的就是火药,不知道这么容易就解决了。二哥你辛苦了。”
    李大亮说:“没有!没有!”
    李岩说:“下午,我们就来试验我们这两个武器,看效果如何。”
    说实在话,李大亮也看过这两个东西,也不好看,不像武器。不过他也太相信李岩了,相信一定好使。
    李岩说:“哥哥,你们去把饭吃了,现在中午也过了!”
    李大亮点点头,就去吃饭。
    李岩就找几个战士,把伙房的秤拿来,按配方配好火药。又比了比良心炮的直径包了两包炸药包,放上铁砂子。又捆了一些导火索。
    他们做完了,李大亮一行饭也吃完了。李岩就带着这些人,到野外去试武器。先把鸟铳放在一个小土堆上,对着一个岩石。倒了一碗火药,抓了几把铁砂子,再在后面安上一根导火索。
    准备完毕,他还是害怕炸堂,就叫大家先躺着,命令一个士兵去点火。
    导火索嗤嗤地燃起来。“轰”地一声响。就打在对面地岩石上。李岩与大家都跑去看。铁砂子散开地距离足足有一丈宽。
    一个曾经用过明朝地鸟铳地战士说:“这比明朝地军队地鸟铳。厉害得多了。一个起码当他十个鸟铳。他们一支鸟铳要起码不止要十两银子。”
    李岩说:“去一个战士……去把伙房地秤拿来。我们还是搞一个标准出来。”一个战士马上跑回驻地去拿秤。
    李岩一行又去看木鸟铳。李岩看里面。基本没有影响。只是熏黑了一点。看地上放木鸟铳地地面。也没有受到冲击地样子。
    李大亮说:“这个武器。对准敌人冲锋地马队。有十几二十支。敌人就冲不起来了。”
    李岩问:“大家说说。我们这个武器还有什么不好地地方没有?”
    大家都摇摇头,有几个战士说:“我们看不出有什么不好!”
    等了一会,一个战士说:“这样放在地上,没有土堆,就不好放,也不好瞄准。”
    李岩想了一会,在地上用一根树枝画了一画,说:“我们做两个木圆盘,再上面各打四个槽子,用四个柱子连接起来。上面的圆盘中间打个圆孔。我们去找一根树叉,鸟铳放在树叉上。我们再在鸟铳后面钉一根铁把子。鸟铳前面中间钉两个小钉子。这样我们就可以把鸟铳转动起来,对要打击的敌人瞄准。士兵半跪在后面,双手握铁把子,另一个战士点火。两个战士就可以操作了。特殊时候,一个战士也可以操作。”
    战士们拍起手来。
    拿秤的来了,又试了两次木鸟铳,把装药装铁砂子大概定下来。
    接着就试良心炮,先把中间装上火药,在后面安上导火索,又把炸药包的导火索按在里面的火药里。
    李岩叫大家在后面猫着,离一点距离。又叫刚才去点炮那个战士去点炮。“轰”的一声炸药包打出去了,烟子更大了。谁知道炸药包在空中散开了。
    李岩想起了《他改变了大宋历史》里,用的是铁丝。他说:“唉!试失败了。麻绳子不经冲击。要用牛皮绳子或者铁丝了。”
    李大亮说:“已经打出去了,如果不垮,里面的火药爆炸了,铁砂子飞起了,威力一定不小。”
    李大亮看了看良心炮,说:“这个炮也存在着不好放这个问题。”
    李岩说:“我刚才想了,打一个板凳腿腿一样的撑起来,后面的一个支点,前面两个支点。就是平地,放上炮马上就可以打了。”
    李岩想起如果自己的炸药包炸不好,还影响自己的威信。就说:炸药包我们从岩上丢到岩下去,就知道正常的威力了。”
    大家就到悬崖边上。李岩说:“点上丢到悬崖下面,大家躺在地上,要防止铁砂子飞起来伤人。”说完,自己亲自把炸药包点燃,丢在悬崖下面,自己也躺下了。
    “轰隆!”一声巨大的爆炸声响起来。不过,他们都在战场上看见过红衣大炮的爆炸,也不十分害怕。躺在地上的战士们,看见飞起的尘土石块,还有呼啸的铁砂子,也够吓人了。
    战士们说:“李将军,成功了,就是不用炮打出去。守城,可以从城墙上甩下去,威力大得很。在战场上打埋伏,从高处摔下去,要炸死多少敌人呢!”
    回到军营,李岩就画了木鸟铳架子的图纸。亲自蹲在地上把方便操作的高度找出来。底下两块大的板子。戳四个孔。上面一个小圆盘。四下打四个孔,用四根小圆柱连接起来。上面用一根树叉,下面放在圆盘的孔里,木鸟铳可以转动。打两个把子,钉在后面。再打两颗小钉子,钉在木鸟铳中间的前后上做准星,好瞄准。
    明天还需要买几张牛皮,划成小条,来捆炸药包试一试。
    他又想起热气球,如果现在有热气球,就好了。他把《他改变了大宋历史》里面制造热气球的经过想了一遍。最重要的是制螺丝杆螺丝帽、空心螺丝。要制这些东西,最重要的是制丝攻,有了丝攻,就可以制丝母、丝板。只要制出来,丝攻、丝母。以后就可以制热气球了。
    现在可能需要二十毫米的大丝攻、大丝母。需要十毫米的丝攻、丝母。
    在战场上要进行宣传,需要话筒,按说需要布壳做话筒。又需要望远镜,就需要眼镜的镜片。
    李岩叫人把李大亮叫来,对他说:“二哥,我需要几样东西,需要哥哥明天去采购。”
    李大亮说:“老弟,你说,我明天去采购回来。”
    李岩认为,需要对李大亮说清楚,对他没有需要隐瞒的。
    李岩说:“我准备以后在战场上加强宣传,这就需要话筒。明天你去采购几十张布壳,买一些针线,好做话筒。再就是买几种各不相同的镜片,我们试恰当的镜片,来做望远镜。”
    李大亮对话筒就没有听过,后面又是望远镜?更稀奇!问:“望远镜是什么?”
    “望远镜就是可以看很远的东西。二哥,你买回来,我做给你看,就知道了。你不要说我们做什么,只是买就是了。”
    “打仗除了打水平外,还要打武器,武器好的,就站着战争的优势。以前明朝骑射不行,有红衣大炮,比女真人强,还可以在辽东守卫。我们的骑射比明朝军队好,但是又没有女真人骑射好。他们现在有红衣大炮,我们却没有使用,或者很少使用。我们在骑射、火炮两方面比女真人差。但是红衣大炮笨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