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李岩 >

第103章

李岩-第103章

小说: 李岩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红娘子就被太监引到外面的大臣里面去参加登基大典的仪式。
    李岩就被引到大殿旁边的小屋里面,先泡了一杯茶,让皇上坐着先休息着。
    李岩被一道帘子遮住了,外面的情形只能靠听了。
    只听得宋献策在高声宣布:“大顺继任皇帝登基大典现在开始!”
    外面就是放炮。后面鼓乐齐鸣,在大顺朝廷大殿外面是怎么搞的,他也不知道。
    后面就是宋献策宣布:“继任皇帝李岩上殿!”
    李岩就被太监牵出了小屋,一直牵到大殿上,牵上了龙椅,端端正正地坐下。
    宋献策宣布:“继任皇帝第一次朝会现在开始!”“叩见新皇帝!”
    大臣们就在大殿上,三跪九叩,三呼万岁!
    太监就宣布:“现在宣读新皇帝诏书!”
    首先,给李自成上称号为:“大顺太祖武皇帝。”
    接着,封高皇后为仁慈皇太后。
    再是:“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李家陈氏夫人,为人贤淑,堪为天下女性之楷模。特封为大顺皇后。钦此!”
    接着:封红娘子为懿贵妃。
    再是太监宣布:“请各位大臣议政!”
    马上就有大臣出列说:“臣有本上奏!”
    李岩一看是顾君恩,就说:“爱卿请讲!”
    顾君恩说:“先皇帝不幸为国家为民族捐躯。现在杀害先皇帝的首恶阿济格已经被现任皇帝捉拿归案。首恶吴三桂的尸体也运至京城。望皇帝替先皇报仇雪恨,严惩阿济格吴三桂。”
    李岩说:“顾爱卿所奏合符朕心。请刑部尚书谈一谈惩办意见。”
    刑部尚书出列说:“阿济格是杀害先皇帝的元凶罪不可恕。查该犯,参加组织叛乱,多次侵入长城,杀害了大量的老百姓,抢走了老百姓无数财产,抢走大量的汉族人与他们做奴隶。”
    “按大顺法律,应该凌迟处死,诛灭其九族。鉴于该犯的九族,我们现在鞭长莫及。应该凌迟处死,枭首示众。以安民心,以雪先皇大仇。”
    “吴三桂作为汉族将军,置自己父母家族的安全不顾,投靠清军,打开山海关,引叛乱的女真族入关,就是十恶不赦的大罪。他又伙同女真人杀死我大顺将士达七万之多。在我军撤退后,一直紧追不舍。后又会同女真军队杀入陕西北部。与阿济格一起对我先皇进行炮击,致使我先皇民族为国家捐躯。被我们圣上捉拿后,还妄图逃跑。虽然他已经死亡,但一死不足以抵消他的罪行,建议先将尸体示众三天,再焚尸灭迹,挫骨扬灰。再将其罪行布告天下,以杜绝以后再出现出卖祖先,出卖民族的败类出现。”
    李岩问:“这样处理,大臣们还有没有意见?”
    大臣们七嘴八舌地喊:“这样处理,也难消我们心头之恨!”
    李岩说:“那就这样处理吧!你们刑部就去下布告。这个布告要张贴到各县和下面的场镇。也去解一解老百姓的心头之恨。”
    刑部尚书大声地说:“臣遵旨!”
    宋献策出来报告说:“臣还有本上奏!”
    李岩说:“宋爱卿请讲!”
    宋献策说:“先皇帝为国捐躯,现在我们朝廷已经为先皇帝报了仇,雪了恨。但是先皇帝的灵柩还存放在延安的寺庙了。本应该高规格地安葬。但现在天下还没有统一,国家还没有税收。我们议定按八十万两银子进行设计陵墓。控制在不超过一百万两银子之内。”
    李岩说:“同意宋爱卿所奏。陵墓按八十万两银子设计,控制在一百万两银子的水平之内。设计请工部负责,礼部派人参与设计。”
    李大亮出来上奏道:“先皇的陵墓地方选择好后,陵墓设计好后,应该有一个代表朝廷的大臣负责施工。臣建议李过王爷负责这项工作。”
    李岩问:“李过王爷,你是否同意监督先皇帝的陵墓的施工?”
    李过由于有案子在身,马上就站出来说:“本王同意监督先皇帝陵墓的施工!”有了这个借口,他也好逃出西安这个是非之地。
    李岩说:“好!王爷愿意监督陵墓施工。朕决定,将米脂先皇帝的行宫,作为李过王爷的王爷府。今后的俸禄,按王爷的标准,由朝廷按时支付。京城的王爷府就交给朝廷使用。”
    李岩的心思,还是想李过离开西安,免得他又想什么歪门邪道,给自己带来麻烦。搞掉李过,有可能被人议论,影响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
    李岩又问:“还有没有本上奏?”
    陈奏庭站出来说:“臣有本上奏。”
    李岩说:“陈爱卿请讲!”
    陈奏庭说:“皇上,牛金星在圣上还是将军的时候,利用将军出征送行的时候,毒杀还是将军的圣上和忠勇侯李牟。毒杀出征的将军,就是帮助要讨伐的敌人啊!这个事情,满朝文武百官亲眼所见,这是一个事实清楚,证据、证人齐全的案件。应该追究牛金星的法律责任,不能让他逍遥法外。”
    一会满朝文武,一齐站出来附议。连李过也首先站出来,要求惩办牛金星。
    李岩说:“那么责成刑部,将牛金星捉拿归案,按法律治罪。”
    李岩皇帝讲完。太监看时间也很晚了,就宣布:“有事上奏,无事退朝!”
    可能还要说的大臣,也就停止发言。见没有人说了。太监就宣布退朝。
    九月十九日,在西安热闹的十字路口。阿济格被凌迟处决,全城的老百姓,都去看热闹。吴三桂的尸体,也挂在西安的城门上,凡是过路的老百姓,人人都向着他的尸体吐口水。
    进了城的参加李岩登基仪式的将军们也回到城北自己部队的营帐里。向将士们报告李岩已经登基做皇上的消息。
    李岩知道宋献策们昨天晚上还在工作,就不召集他们来商量了。
    只是,李岩叫一个太监去把李怀功将军叫来。
    太监去招李怀功,当他看到李怀功还是一个孩子的时候,大吃一惊。李岩皇帝的家族真是出人才啊!听李怀功讲战斗故事,李怀功还亲自带领他的部队冲上安塞清军的山包,是最先占领山包的部队。大多消灭清军的战斗,他都看到了。可以说积累了丰富的战斗经验。
    太监去传李怀功去了,李岩把今天已经解决的问题记下来。有的问题,以后就可以按原来的决议去检查下面了。
    1、给李自成加了封号“大顺太祖武皇帝”。
    2、给高皇后加封号为:“仁慈皇太后”。
    3、给李岩的陈氏夫人封为:“大顺皇后”。
    4、给红娘子封为:“懿贵妃”。
    5、惩办了炮击李自成皇帝的元凶阿济格吴三桂。
    6、宣布由工部设计李自成的陵墓,规格是:设计八十万。不得超过一百万两白银。
    7、由李过侯爷负责李自成皇帝陵墓的施工。
    8、由刑部捉拿牛金星,按法律惩办!
    快到中午,李怀功来了,他连忙对李岩行三跪九叩之礼。李岩也连忙扶住李怀功,告诉他:“孩子,我们现在没有外人,又是私下见面。还是叫“伯伯!”
    红娘子也在那里,说:“就是!一家人在一起的时候,不是公开场合,就按家里称呼好了。”
    李怀功就改口叫:“伯伯,伯母。”
    李岩说:“这就对了!”
    李岩又说:“传膳!李怀功在这里,多打一点饭,”有太监就去传话去了。
    李岩说:“来,李怀功,在这里坐。”李怀功就顺从地坐下了。
    李岩说:“李怀功,今天,我们朝廷封在家的伯母为皇后。我就准备派你带领你的部队一千人,到怀庆的唐村去宣旨。把你妈妈和你伯母接到京城来。一路上,你要防止坏人的偷袭。特别是夜晚要加强警戒。一去一来二千多里路,对你对你的部队都是一个锻炼。”
    李怀功说:“侄儿愿意回家去宣旨!”
    李岩说:“回家,不要趾高气扬的。要夹着尾巴做人。对乡里乡亲的要客气,对家族的长辈,他们是什么辈份,你就要规规矩矩叫他们。特别是长辈。”
    李怀功说:“侄儿记下了!”
    皇帝的饭菜端上来了。李岩就叫李怀功一起用膳。
    李怀功也就乖乖地坐上了席。李怀功以为皇帝的膳食一定有很多花样,见与自己听传说的皇帝的膳食有天壤之别。可能仅仅比军营的伙食好一点。就一个荤菜,就是酸辣肉丝。一盘炒萝卜丝,一盘炒豆腐,一盘胡萝卜。那一个汤,就是白菜心做菜,上面漂着一些葱花。
    只是装这些食品的瓷器,都是明朝官窑烧制出来,专门供皇上使用的特别精致的东西。
    李怀功问:“伯伯,当了皇上,还像军营的伙食一样吗?”
    李岩说:“孩子,你读了《大学》这一本书。上面说: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现在,先皇宣布全国免税负三年。生财的路就少了。现在是生之者寡,食之者众。我们一要吃饱,二要开支少。皇帝自己就特别要注意。先就是每一顿要吃干净。不能摆上几十个菜,有许多菜,看也没有看一眼,就端去倒掉了。历来皇帝的花销在朝廷里占很大的比例,大多浪费在吃上。还有就是皇宫的太监宫女很多。要节约,皇帝就要在吃好吃饱,吃干净上去努力。吃好,就是营养要全面。光大鱼大肉,营养过剩,这就可能害心脑血管疾病。”
    李怀功问:“什么是心脑血管疾病?”
    李岩一想李怀功一个小孩子,说一说也没有问题:“我们吃的油多了,糖多了,就把血变浓了,就容易堵塞血管,心脏就只有增加压力去供血,血压就增加了。脑壳也会经常发昏。如果血管承受不了破裂了,就中风了。许多当皇帝的人,活不长,这就是原因之一。”
    红娘子说:“与皇帝在一起,我就知道了很多没有听说过的新道理。”
    李岩说:“只有皇帝花费得少,老百姓才能吃饱饭。一心只想自己高消费,老百姓就吃苦了。”
    李怀功说:“我回去,一定记下这些道理!记住伯父今天的话,为自己,为国家为老百姓都好啊!”
第八十五章 军队问题
    用了午膳。李岩说:“李怀功你这次回去,带一个圣旨。就是封你伯母为皇后的圣旨。并带回我的口谕:请你的伯母接到圣旨后,就准备到京城西安来。请你的母亲,一品诰命夫人也到京城居住。使您母亲好与你一起经常团聚。”
    “今天下午就回部队准备,明天就出发。”
    李怀功跪下说:“是!侄儿奉命!”李怀功身揣圣旨,奉口谕,就是钦差了。虽然不是钦差大臣。钦差是一定的了。
    李岩任命李怀功去执行这个任务,也是为了增加李怀功的历练,来回二千多里的路程,就是一个拉练。安排宿营,安排站岗巡逻。也够他学习的了。
    李岩又给他一个任务:“李怀功,在这一路上,你要记住道路的宽窄高低,要记住地名。还要看什么地方适合抗击外敌的进攻。什么地方有利于打埋伏。还要假设敌人占据了这些地方,你怎么去进攻。向东这一路,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重要的关隘,休息的时候你都要看一看。”
    李怀功说:“谢谢伯父的教诲!”
    接着李岩就叫来一个太监去与李怀功拿圣旨。李怀功就告辞了。
    下午,李岩到书房去办公。他想起朱元璋的方法,首先就是把需要解决的问题写成条子,想起一个什么问题,就写一个条子。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