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三國旗楊 >

第12章

三國旗楊-第12章

小说: 三國旗楊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为什么,还是不行。”杨奇疲惫的看着面前的木桩,深深的感到了挫败。一股不甘的情绪的在杨奇的心中蔓延。
    杨奇见自己扔到地上的长矛边上有一杆长枪,就捡了起来,随手刺了几下。
    “咦,不对。”杨奇突然感觉到了不同,一下从地上蹦起。
    杨奇站好,双脚微分,右手用力向前刺去,收回,刺去……“嗤嗤”的破空声不断响起,但是杨奇这一段时间用惯了长矛,却总是感觉到两者有些不同。按理说长枪和长矛应该没有什么不同,但是杨奇就是感到长矛和长枪有些不同。这绝不是因为用多了长矛而引起的错觉,而是实实在在的不同。
    杨奇手拿长枪来到木桩的前面,深呼吸,脚跟发力,经腰部,手臂,而后经过手传达到枪身和枪尖。整条枪犹如一道虚影没入木桩之中,杨奇抚着长枪停了下来,脸上的神色却变来变去。最后叹了一口气,松开了右手。长枪离开了杨奇,却没有掉下来。依然静静地和木桩成一个直角,木桩的后面露出了长枪的枪尖,整把枪就这样镶在了木桩之中。
    杨奇捡起地上的长矛,来到另一处木桩前,用了三分力刺去。长矛弯起了一个弧度,枪尖在木桩上画出一道深深的划痕。“原来是这样,手还是不稳。”
    长矛过长,四米长的矛身,再加上沉重的矛头。使得长矛容易弯曲,而再刺击的时候因为手臂的晃动,经常会引起长矛的晃动。虽然手臂每次都是小幅度的晃动,但是传到长矛上,到达矛尖的时候,幅度就已经扩大了数倍数十倍了。因此杨奇每次刺木桩的时候,手臂同样是会晃动,毕竟以前也没练过,手臂不稳也就可以理解了。但是传到矛尖的时候就造成了枪尖的晃动,所以传递到枪尖的力量也就不断地变化,造成不能准确的刺中目标,还有力量的分散,当然就会造成不能刺穿木桩。木头可不是人的身体那么柔软。
    可是这种事情也不是短时间就能做到的,仍然还是要大量的练习。杨奇知道为什么,但是做到却不是那么简单的。只是现在有了方向总是比以前好,杨奇不停的刺着木桩,这一次杨奇开始注意起自己的手臂的稳定,同时也每次都争取长矛矛身的笔直。让力量可以完全的传达到矛尖。
    一次,两次,三次……杨奇依然是不知疲倦的练习着,刺着木桩。
    杨奇刺的次数越来越多,杨奇也记不得自己究竟刺了多少下。从开始的小心翼翼,到现在的麻木,双臂也没有自觉。只是靠着自己的毅力不停的刺着,刺着……杨奇收矛,盯着眼前的木桩,可能是因为过度劳累,产生了幻觉,突然感到眼前的木桩大了起来,上面的条纹是那么的清晰。好像每次的刺击都能准确的击中木桩上的纹理。
    经过千百次的刺击之后,双手自然的跟着自己的感觉走。在收回长矛的时候,自然而然的长矛在空中小弧度的转了一下,而后双臂发力,双臂从来没有这么稳过,没有一丝一毫的变动。心中也没有一丝的犹豫,就见长矛和杨奇的双臂成了一条直线,绷得笔直,举手向着木桩刺去。
    “轰”的一声就见那根木桩已经变成了两块,木桩被从中间整齐的切成两块、被切断的部分虽然粗糙无比,但是木头的纹理却是一点都没有被破坏,就像是木桩自己裂开的一样。木桩的裂开也让杨奇清醒了过来,见到自己做到了,杨奇脸上也浮现出开心的笑容。一阵火辣辣的疼痛把杨奇从思索中拉了出来。杨奇展开双手,就见到双手的虎口和掌心已经是被磨烂了,伤口处犹如被火燎一般。
    杨奇拿出自己随身带的两块绷带,自己给自己的双手包扎了一下。然后杨奇捡起长矛,来到另一个木桩的前面。双手握矛,心中回忆刚刚的感觉,眼睛紧紧的盯着木桩上“咽喉”的部位。这一次杨奇的心中不再犹豫,不再有“差了一点,改一下”等等念头,心中一片空明。前刺收矛动作连成一贯,一气呵成。杨奇手中的长矛突然从中间断裂开来,没有一丝的兆头。
    抬眼望去,木桩上有洞,可通月光。杨奇欣慰的笑了。
    翌日清晨,校场之上,千余新兵站与其中。胡屯长站在高台上看着下面整齐的新兵队列,心中产生了一股自豪,这是我亲手练出来的。半月时间成军,胡屯长确实有他自豪的地方。
    胡屯长看向下面的时候,不由自主的看向了校场一旁散落的木桩。思绪有些发散,竟然真的让他做到了,没有人指导的情况下让他完成了,真有他的。想到这里胡屯长也不得不对杨奇产生了一丝激赏,心中感慨道:“凭他的力量,现在可以力透铁甲了,不简单啊!”
    胡屯长放弃继续思考杨奇是不是有才能的问题,眼神重新望向下面的千余新兵。说的更具体也跟实际些是,高台下的“军官们”。二十个队率,一百多个什长,其中队率都是老兵,以前也都是军队中的什长、伍长,因为立功而被提拔上来,至于什长就是从新兵中挑选了。他们站在最前面,就在胡屯长的前面。这是为了这些军官能够听到胡屯长的声音。
    一千多人就算是站的再整齐,甚至拥挤,也要占据好大一块地方。而人的声音能不能传那么长的距离,那就是一个问题了。毕竟不是每个人都是张飞,也不是每个地方都是天坛的回音壁。让所有人都听到那不现实。所以最常用的方法就是把要说的东西告诉下面的军官,然后由军官告知士卒。现在也是如此,只要下面的这一百多人听到了就行了。至于其他人不过是撑撑场面,增加气势而已。
    很多时候,宣布事情,都是在把军官叫道营帐告诉他们了事。至于在校场集合在宣布事情,更多的是将帅的自己的癖好而已。当然还有另一种情况,那就是事情重大,像大军出征,就要祭祀天地,那个时候军队也是完全集合的。集合就是告诉下面的士卒,这件事很重要,你们要注意。当然这些新兵知道不知道,胡屯长不清楚,但是那些“老人”是一定知道的,他们知道就行了。胡屯长在心中也不由的腹诽了几句,这种场面太累人了,下次老胡我可不干了。
    “半个月了,当然也有更长时间的,但是最后一名加入我们的时间是半个月。我们受训了半个月了,而且大家都是乡人,为什么招兵也都是知道的。我们为什么训练?为什么冒着随时战死的可能加入军队?你们说,为什么!”胡屯长双眼严肃的环视四周。
    “你们不说我说,报仇!对,就是报仇,我们之中多少人有过过家破人亡的经历?多少人失去亲人?又有多少人将要失去亲人?不知道,我也不知道,但是我知道很多。谁造成的,胡人,那些胡人造成的,现在那些胡人又要来了,已经有许多村子遭受损失了,我们其中又有多少人就是因为他们失去亲人。我们加入军队就是为了报仇,现在是我们报仇的时间了。”
    “报仇,报仇……”下面的军官中亲人死于鲜卑人之手的本就不少,那些“老人”更是曾经亲眼看到自己的袍泽兄弟被胡人杀死于面前。他们对报仇这两个字的理解更加深刻,在他们的带领下,后面的什长们跟随着他们高喊着“报仇”。其余士卒又跟随着什长喊了起来,一时间校场上声震四野。杨奇在其中感到自己冰凉的心也有些热了起来,四周传来的“报仇”的声音让他有了些热血沸腾的感觉。
    “是时候拿起我们的刀剑向那些胡人讨回血债的时候了……”胡屯长在一片沸腾中说道。
第十一章 巡查,逃避
    咸阳城外各处,已经是烽烟遍地。遍地都是一片焦土,村落城镇,都是一片残垣断壁的景象。便是在咸阳城外的城镇,街道上也都是一片萧条。能够进城的选择了进城,不过更多的人选择了离开,向着雁门郡迁去,甚至有的迁过常山关,进入冀州。虽然现在时间已经有些晚了,但是还是能够看到陆续离开的人群。
    现在云中郡中四处都是鲜卑的斥候,以队为单位,外出劫掠。东汉军制循秦例,每队五十人,而鲜卑人有袭汉制。五十人虽然不多,但是在云中郡这个地方却是够了,云中郡每个村落的人数多也就是二三百人,少的就是几十人而已。五十人,又都是骑兵,只要不去找县城还有郡城的麻烦,足够纵横云中了。毕竟云中的人口太少了,全郡在册的人口是数万人,就算是加上那些不在册的也不会超过六万人,这些人口在内地甚至只是一个县的人口。毕竟谁都不想生活在随时都可能丧命的地方。
    这些鲜卑的骑兵其实就是鲜卑大军前的斥候、探子,他们的目的就是为大军探明情况和消息。不过自从七年前夏育等人的大败后,这些鲜卑人就再看不起汉军,在汉军境内也大胆了起来。以前斥候都是一两个,利于隐蔽。但是从那之后,探子就是成群结队的出没,为了就是先大军一步劫掠村庄。
    这些东西都是胡队率在校场说的内容,然后就是命令新兵以队(新兵一队百人)为单位四处侦查,见到鲜卑人,就不用说了,只有一个字“打”。这也就是咸阳县的汉军对鲜卑人的一次反击,不过最后的结果如何,那就只有天知道了。胡队率站在咸阳县的城墙上,看着逐渐远去的新兵,心中一时间也有些拿不定主意,他已经做好了减员一半的准备。不过等他们回来的时候,每一个都是一个合格的士兵了,至少在边军是了。
    杨奇也在一个队伍之中,作为什长杨奇的待遇比普通的士卒要好的多,至少也是有了一个半身甲,虽然是皮制的但是比起普通士卒身上的布甲是好多了。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古代因为各种技术的落后,尤其冶炼和锻造,还有开采技术的落后。使得一件铠甲尤其是铁甲的制造受到了极大的限制。就算是在极盛时期的唐朝军队带甲率也只是百分之六十三而已。这也是古代地球上的两大帝国,唐王朝和罗马帝国军队带甲率的最大值。至于后来电视上士卒每人都有一件皮甲,那不过是后人的臆想罢了。
    杨奇并不知道这些,杨奇现在心中充满了即将杀敌的激动,还有马上就能够赎罪的轻松。是的,赎罪,在汪伯去世之前曾给杨奇说道:“阿奇,我不行了,在我死后,阿奇多注意北边,我总是觉得北边会出事的。你也知道人到将死之时总是会有些感觉的。”
    可是杨奇他没有在意,杨奇回家后也曾问过母亲,母亲当时说胡人确实有南下的,不过因为杨村的偏僻,很多次都避了过去,因此也不是很在意。杨奇见母亲态度,也就把这件事给忘了。
    在苏醒后,杨奇经常回想起汪伯所说的话。当汪伯所说的变成现实后,杨奇就面临着对自己的深深的自责之中。每到夜晚杨奇拼命的训练直到把,自己的最后一丝体力都榨干。这未尝就不是杨奇的逃避,逃避自己的责任,杨奇害怕,害怕晚上睡觉得时候会梦到母亲,汪伯和村民们。杨奇不知道如何面对他们,如果杨奇能够相信汪伯一些,搬到其他地方去住,说不定就会避免那惨痛的结果。可是他没有,因此杨奇自从醒来后就陷入了深深地自责之中。深夜之中多少次惊魂而起,多少次泪流满面,其中悲戚又与何人道哉。
    杨奇走在他的一什人前面,一行人为一纵队。跟在大队的后面,行军并不快,至少不像练兵的时候那种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