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新大秦帝国第五部铁血文明 >

第100章

新大秦帝国第五部铁血文明-第100章

小说: 新大秦帝国第五部铁血文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换了战场而已!”说罢,赵平目光炯炯地看着宋如意不说话r。宋如意一句话
  不说,对太子丹正色一躬。沉思不语的太子丹恍然点头,也大步走到地图前指点
  道:“目下情势是,秦军已经先行攻代,而代国全部大军都在此地.代城几无防
  守兵力!唯其如此,我意:平原君可自领精锐代军回援,若王翦部从后追杀,自
  有我燕国三十万大军截击秦军主力!如此两相兼顾,秦军必左右支绌,联军或可
  战胜!”赵平冷笑道:“燕军若能截击秦军主力,何待今日联军抗秦哉!”太子
  丹淡淡道:“此一时,彼一时。燕有新来之辽东飞骑,战力或可胜任。”赵平脸
  色一沉道:“如此说来,太子一心要分兵?”太子丹颇见难堪,却也正色道:“
  分兵是战法,不是所图。究竟如何,尚在会商,平原君无须多疑也。”赵平长剑
  猛然一跺地面道:“赵人不畏血战!只要太子决意分兵,赵平立即开拔!”
  “太子、平原君,容在下一言。”
  眼见两位主事人物僵持,军师宋如意第一次显出了士侠本色,一拱手慷慨道
  :“北国之地,仅存残赵弱燕,两国唇齿相依也!唇亡齿寒,天下共知。宋如意
  不知兵,却明天下大义所在。目下大局:只有两国合纵结盟,同心抗秦,燕代之
  存才有希冀!”
  “代军当得独自一战,不赖燕军之力。”赵平很冷漠。
  “平原君何出此言也!”
  太子丹外豪侠而心极细,知道这个心结再化不开,与代国结仇便是必然,遂
  一拱手高声道:“我观代军营地靠西,本以为平原君随时准备分兵回代,故有此
  一说,绝非我本心要分兵!若我决意分兵,何须赶来幕府会商也!”赵平淡淡一
  笑道:“既然如此,何不早说?”太子丹脸一红正要说话,宋如意一拱手道:“
  禀报太子,代军驻扎靠西,平原君当初已向众将申明,臣亦尽知。臣以为,平原
  君并无不妥。”赵平正色道:“两国联军合纵抗秦,代军主力靠近代国,燕军主
  力靠近燕国,各自方便救助,有何不妥?若是秦军先攻燕国,莫非我军也可以此
  理由逃战不成?”宋如意道:“平原君此等部署,原本极是正当。太子误解而已
  ,并无责难之意。平原君切莫计较过甚。方才,太子已经言明,并无分兵之心。
  平原君便当会商当下战事,不涉其余。”
  “好!会商战事。”两位主事人物异口同声地应了。
  会商很是迅速,三人一致认同了赵平战法:当夜起兵,渡过涞水易水,兼程
  疾进,以燕国南长城为依托,猛攻易水之西的秦军主力,逼秦军王贲部回师救援
  ;若王贲部坚不回师而攻代,则在开战之后分兵救代,至少可免此时救代而被王
  翦主力追杀之危。战法商定之后,已经是太阳偏西的未时三刻。赵平立即下令聚
  将,在幕府大厅下达了兼程进军会战的十余道将令。大将们离开幕府,整个联军
  营地立即忙碌起来。暮色时分,联军四十万分别从西、中、东三路开进,夜半时
  分渡过涞水。
  次日正午,联军渡过南易水,立即扎营,构筑壁垒。
  赵平进入幕府的第一件事,是派出快马特使向王翦幕府下战书,约定来日清
  晨决战。之所以如此急迫,是赵平要王翦明白知道,燕代联军并没有中秦军攻代
  以分化联军之计,而是公然前来大举会战!赵平心存一丝期冀:也许秦军王贲部
  能闻讯回程,可免代国惨遭屠戮。
  ※※※※※※※※
  ①先秦“方城”之名有四,三处在北楚(今河南省南部),一处在燕国。《诗
  ·召月》云:“侵镐及方。”朱熹注:“镐、方,皆地名,疑皆朔方也。”历史
  地理学家谭其骧考订,这一方城在燕国涿县东南地带。
  ②秦军灭燕之进军会战路线,史无详载。《史记·秦始皇本纪》云:“秦军
  破燕易水之西。”《史记·燕召公世家·集解》徐广注云,秦军出涿郡故安。两
  说不同,当互有联系,实际可能是战场攻防转化造成。
六、易西战场多生奇变 王翦军大破燕代
  王翦的军令云车,矗立在易水西岸一座孤立的山头。
  从远处遥遥看去,这座山头只舒卷着一面巨大的黑色纛旗,除此便是一片苍
  黄的树林。而从这座孤山峰顶看去,视野却极为开阔。纵然是晨雾秋霜天地朦胧
  ,西面的燕国下都武阳城也遥遥在望,北面的燕国南长城则尽收眼底;待到日光
  划破霜雾,东面北面的两条易水波光粼粼如在眼前,西北方的涞水也如远在天边
  的一道银线,闪烁着进入了视野。王翦之所以将战场选在这里,原因只有一点:
  易水之西的山川地势,最适合打一场聚歼战。打聚歼战的方略,既是王翦的谋划
  ,也是李斯带来的秦王赢政的意图。李斯转述的秦王说法是:赵残燕弱,俱成惊
  弓之鸟,若不能一战灭其主力,则其必然远逃,或向辽东,或向北胡,其时后患
  无穷矣!李斯反复申明了秦王的顾忌:九原、云中的蒙恬军兵力只有十余万,既
  要北抗匈奴林胡,又要堵截燕代残余逃窜,广宇漠漠,纵然全力应对,亦可能力
  有不逮;为此,攻灭燕代之战,务求聚歼其主力大军。对于秦王的大局方略,王
  翦深为赞同,反复揣摩之下,只有这片战场最适合秦军施展。
  先得说说这片战场的地理大势。
  整个燕南之地,易水流域最为要害。西周与春秋时期,这片地域原是胡人与
  华夏族群的皮毛盐谷交易区,因其无名,遂被当时的燕国与蓟国径直呼为“易地”。这片易地,北南两条水流,当时都被燕人蓟人称之为“易水”。后来,燕国
  吞灭了蓟国,将两条易水分别称为北易水、南易水。战国之世,燕南成为燕国最
  富庶的区域,易水也日见大名。但是,易地仍然是没有定界的一片地域,既没有
  设置郡县,也没有修筑城池。直至后世的隋代,方在易水之地设置了易县,或称
  为易州。是故,后人误以为(战国)易水是因为发源于(战国)易县而得名。这是后
  话。
  两条易水①的流向是:北易水由西向东,入涞水,再入大河,大体是东西流
  向而略呈西北东南;南易水则是由北向南,入涞水下游,再入大河,流向为西北
  至东南的大斜形。故此,时人以为南易水是一条南北走向的水流,也便有了易水
  东西之说。
  易水流域之重要,在于两处:其一,北易水北岸,有燕国南部最大的要塞武
  阳城。这武阳②城乃当年燕昭王修筑的南部重镇,东西二十里,南北十七里,坚
  固异常;因其咽喉地位,武阳也是燕国的下都,即燕国的陪都;其二,南易水东
  岸,有一道燕国南长城,是燕国防备南来之敌的屏障。这道燕南长城,沿南易水
  流向修筑,蜿蜒直向东南,抵达燕齐边境的“中河”,长达四百余里。战国时期
  ,黄河入海段分作三流入海,西河北上燕国而东折在今天津地带入海,中河、东
  河均在齐国边境,即今山东半岛入海。燕国南长城的东界,便在燕齐交界地的“
  中河”终止。至此完全清楚,燕南的三个要害点是:南易水,燕长城,武阳要塞。
  “禀报上将军,燕代联军探察清楚!”
  听完斥候将军的禀报,司令云车上的王翦深深皱起了眉头。
  斥候营报来的敌情是:燕代联军已经连续渡过涞水与北易水,分三部驻扎:
  以腹地燕军为主的十余万人马,骑兵进驻武阳城外,步军驻屯燕南长城;以代赵
  军与燕国辽东精锐组成的二十余万主力,前出南易水东岸,正在构筑壁垒。
  “辛胜,依此情势,成算如何?”王翦问了自己的副手一句。
  “上将军,我军必能聚歼联军!”辛胜没有丝毫犹豫。
  “有何凭据?”
  “其一,联军部署失当!其二,我军战力远超联军!”
  “纵然如此,难矣哉!”
  “临战狐疑,为将之大忌。上将军当有必胜之心!”
  山风回荡着辛胜的慷慨激昂,舒卷着军令大纛旗的啪啪连响。王翦遥望着东
  方晨曦中火红色的茫茫联军营地,良久没有说话。在秦军历代大将中,王翦是“
  雄风”最弱的一个。不管大仗小仗,王翦从来没有慷慨激昂的必胜宣示,更多向
  将军们说的,恰恰是此战的难处。唯其如此,王翦的幕府聚将每每多有奇特:年
  青的大将们嗷嗷一片,灰白须发的王翦却总是黑着脸。若非王翦的论断无数次被
  战局战场的实际演变所证实,大约王翦这个上将军谁也不会服气。纵然如此,每
  遇大战,仍然不可避免地重复着部将昂昂而统帅踽踽的场景。譬如目下,攻燕副
  统帅辛胜,对王翦的担忧便很有些不以为然。
  此时的秦军大将,当真是英才荟萃。自王翦蒙恬以下,三十岁上下的年青统
  军大将个个出类拔萃:李信、王贲、辛胜、冯劫、冯去疾、杨端和、章邯、羌瘣
  、屠雎、赵佗。还有专司关隘城防与辎重粮草输送的国尉府大将:蒙毅、召平、
  马兴、杜赫等一班军政兼通的专才。这些年青大将,无一不是后来大帝国的柱石
  人物。尤其是李信、王贲、杨端和、辛胜四人,一致被军中呼为“少壮四柱”,
  直与白起时期的王龅、蒙骜、王陵、桓龅四大名将相比。
  唯其如此,秦军幕府的军情会商,没有一次不是多有争论而洞察战局的。
  譬如目下,秦军大将们几乎人人明白联军统帅赵平的真实图谋:联军前出的
  二十万主力,将要渡过易水拖住秦军主力鏖战,构筑壁垒做防守状,恰恰只是“
  示形”而已;驻屯长城的几万步军,则是在防备王贲部回师;驻守武阳城外的骑
  兵,则是随时准备救援代国。也就是说,赵平心有狐疑,对自己的围魏救赵战法
  吃不准,机变以对的背后,是统帅自信心的缺乏。赵平狐疑的要害,是吃不准王
  贲部的真实动向——当真灭代与诱敌疑兵,究竟着力何在?为此,赵平摆出了一
  个看似机变兼顾的阵式:王贲若不攻代而回师助战,则武阳军与长城军可合围击
  之;王贲若果然攻代,则武阳军可放手北上救援;长城军则可相机策应,兼顾易
  西会战与救代之战,既保会战,又保救代。至于易西会战,赵平的打算也是显而
  易见的:王贲部十余万北上,秦军主力只剩二十余万,与燕代联军兵力相当;而
  联军是本土卫国之战,天时地利人和无不具备,当有极大胜算。对于不谙军事的
  太子丹与宋如意等,这或可称为一个机变灵活的英明方略。但在日趋老辣的王翦
  眼里,在一群秦军英才大将的眼里,这却是一个透露着狐疑之心的大有破绽的战
  法。统帅心有顾忌而不敢投入绝大部分主力于主战场会战,实际便是主战场不明
  ,从方略上已经输了一筹。若再从两军战力说,燕代联军更无法与秦军锐士抗衡
  ,即或占兵力优势,联军也未必战胜,况乎是兵力相当的会战。
  所以,秦军大将们没有一个人担心秦军能否聚歼燕代联军。
  作为此战副统帅,辛胜的说法是:“易西战场不会逃敌!武阳与燕南长城,
  则有王贲部从后堵截,也不会逃敌!如此战场,如何不能聚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