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元灭明-第5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七十六章 至正十一年
至正十年的年关,对于台州城乃至整个台州路的普通百姓来说,大概算得上这些年来唯一的一个好年了吧。因为今年的年关,再没有了那些上门要账收租的地主走狗,也没有了官府各式各样的苛捐杂税,甚至到县城买东西,县城做生意的人更多了,所以不少生活用品的价格也比往年低了些,一直受着贪官污吏的剥削和地主欺压的老百姓算是过了一个和和美美的大年。
然而,这一切都是方国珍带来的。
至正十年的最后几个月里,方国珍在继拿下台州城后,又四下出兵,攻占了台州路剩下的不多的几座县城,终于一举控制了整个台州路。而他又派人到各乡各村,开展打土豪分田地的活动,将那些为富不仁的地主俱都处死,把他们的土地房屋都分给普通佃农,这样一举赢得了整个台州路百姓的支持,纵然还有些反对的声音,但是在千千万万的人民群众的拥护声中,那些反对的声音自然被方国珍干净利落的解决了。
在赢得了普通农民的支持后,方国珍对台州路所有的大商人来了个清洗,所有富商在台州境内的,都被方国珍抓住杀掉,而他们的店铺和外围人员则被收买,方国珍专门给方国璋在手下各营中挑选了五百有经验的或是灵活些的士兵协助方国璋打理整个台州境内的商业活动,可以这么说,现在的台州境内,所有的商人和店铺都是属于方国珍的,只是由于有不少其他地方的富商在台州城内的店铺也遭到了方国珍的清洗,所以他们联合起来拒绝和台州境内开展贸易活动,一时之间倒让台州路陷入了物资匮乏的窘境,只是后来,方国珍通过“龙组”地人得知了那些商人的底细后。派了一支他专门训练的小部队去了那些商人地老巢一趟后,再加上方国珍的利诱,他们方才老实了下来。
方国珍在台州路进行的打土豪分田地和对商人清洗的活动不仅仅让方国珍完全掌控了整个台州路。更让方国珍狂喜的是,他得到了大量的钱财,这些钱财足可以让他维持一支十万人的大军三年的费用,只是他为了拿出更多的钱来让方国璋给他经商,让钱生钱,所以他并没有大肆地扩充猛虎军,毕竟多一个人吃军饷,那就得多掏不少钱啊。
经过这段时间处理台州路得各项事宜,方国珍愈发感觉到手下人才地匮乏。没奈何。方国珍只能在台州路各地张榜招贤,他本以为自己一张榜一下去,各种人才便会蜂拥而来,然后他便可以贼兮兮的站在台州路总管衙门口向着天下人道:“天下英才,尽入吾彀中矣!”然而他却没想到的是,自己的招贤榜贴出去了好些天了,可是前来应征的却大多是些无所事事的混混。真正有才的人却一个没有,这不禁让方国珍大感郁闷,只得每天自己强打起精神来处理那些看起来纷繁复杂地政务,这日子让方国珍忍不住连呼不是人过的,可是却实在无法可想。毕竟手下的人才实在匮乏,而整个台州路的各项事宜又实在太多太乱。
方国珍在极度繁忙和郁闷中过完了至正十年的春节,转眼间,便是至正十一年了,而在两个月后,方国珍扯旗造反,占据州县给天下造成地震荡终于显现出效果来了。
首先反应过来的自然是大元朝廷了,在方国珍攻下了台州城后,不出半个月,朝廷就已经得到了消息。躲在大都城过得脑满肠肥的蒙古贵族们大多舍不得眼前的安逸生活。虽然在元顺帝的强令下却仍然没有人愿意带兵出京平叛,到最后。元顺帝只得命令浙江行省参政朵儿只班带兵平叛,这朵儿只班平日里贪财好色,贪婪蛮酷,捞钱是一把好手,可是打仗如何是方国珍的对手,而他自己也知道贼兵势大,所以便故意拖延,慢腾腾的从庆元路宁波府出发,带着五万兵马,花了一个月才临近台州路。
他这般磨蹭,方国珍岂能不知道消息?“龙组”的密探几乎把他的所有行动都汇报给了方国珍知晓,于是方国珍便在宁波到台州的咽喉临海县设伏,一举将朵儿只班地五万人马击溃,朵儿只班只得狼狈地逃回了宁波,方国珍知道现在自己的底子还很薄弱,在台州路地统治还并不稳固,所以便没有趁胜追击,放任那朵儿只班逃了回去,至于那朵儿只班回到宁波后如何在给元顺帝的奏章上奏称如何大胜贼军,剿灭乱民就不是方国珍能理会得了。****
除了朝廷闻风动了动外,方国珍占据台州路得消息还震撼了大元朝的另一群人。这群人有一个光荣的称号,叫做:“职业造反者”,其中韩山童、彭莹玉(就是金庸小说《倚天屠龙记》里的彭和尚的原型)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韩山童,他原本是中书省栾城(也就是现在的河北栾城)人。他家就是一个职业造反家族,世世代代都传习白莲教,白莲教就是一个以造反为目的的邪教组织,传习白莲教自然不被统治者承认,所以韩山童的祖父便被当时的政府谪迁到了广平府永年县(也就是现在的河北永年),朝廷妄图断了韩家组织白莲教的根(让你搬家,搬到一个鬼都不认识的地方去),可是没想到,像韩家这样的家族宗教信仰和传袭是相当顽固的,韩家的传教活动并没有因此而终止,反而是门徒越来越多,影响越来越大。到了韩山童的时候,韩家白莲教的信徒已经发展到了河南、江、淮之间。
彭莹玉,他是湖广浏阳(也就是现在的湖南浏阳)人,从小就在江西袁州慈化寺出家,人称彭和尚,他倒是个真才十料的和尚,只不过他信仰的却不是如来佛主而是弥勒佛罢了。这彭和尚也是个有野心的人,所以他便自立了白莲教,通过种种手段让各地的信徒都相信他是位神僧,而结果也和他谋划的一样,短短几年间,他就已经被当地百姓称为了神僧,而这显然为他发展白莲教提供了方便。
于是他便在元顺帝至元四年戊寅也就是1338年,带着他的徒弟周子旺集合了信徒五千余人造反,结果这次造反活动被元兵镇压了,周子旺被袁州地方驻军处死,二彭莹玉却潜逃了出来,继续从事他的造反大业。
韩山童和彭莹玉二人可谓职业的造反者,百折不挠的反元先锋,一直都在谋划着推翻元朝统治的大业,可是由于一直都没有好机会,所以他们都潜伏着,寻找着改天换日的时机,而就在这种时候,方国珍占领了台州路的消息传来,顿时韩山童和彭莹玉都觉得时机到了,现在就是龙腾九天的黄道吉日了,于是他们便本着积极主动的职业道德,以着大无畏的敬业精神,开始积极的四处活动了起来,打算择日就进行起义,誓将造反进行到底!
第七十七章 访刘伯温
就在韩山童彭莹玉等人在受到方国珍占领台州路的刺激后,正努力四下活动策划来日扯旗造反的时候,方国珍却正悠悠然坐在马车上向着前路行去。。
他此行却是去访贤的,要是套上个典故的话,那就是“三顾茅庐”!只不过他此行的目的却不是诸葛亮而是刘基刘伯温。
正是阳春三月,春光大好的时节,方国珍实在受不了繁重的政务了,再加上招贤的效果也不好,所以他便决定自己亲自去访才,毕竟,他可是知道要是不先下手的话,那些大才可就有可能归了别人呢,尤其是智谋可算当世第一的刘伯温,所以看看春光正好,而台州目下也没什么大事,所以他便带着二十名精锐的亲兵,向着刘伯温的家浙田县赶去了。
刘基,字伯温,元至大四年夏历六月十五日出生于南田武阳村。武阳村当时属青田管辖,时人称他为刘青田。他从小就性情奇迈,神智过人。由父亲启蒙识字,十分好学。据说阅读速度极快,可以“七行俱下”。简单点说,就是他从小就是个神童,并且不是“小时了了,大未必佳”的那种,泰定元年,刘基遵照父亲的决定,离开了家乡,来到处州府城括城,进入郡庠接受正式的学校教育,研读《春秋经》。泰定四年,当时著名的理学家郑复初到距离青田县七十里的石门洞讲学,在一次拜访中对刘基的父亲赞扬说:“您的祖先积德深厚,庇阴了后代子孙;这个孩子如此出众,将来一定能光大你家的门楣。”后来,郑复初的预言,在刘基二十一岁时初步应验了。元顺帝元统元年,刘基到京城大都参加会试,高中明经科进士。至元二年,刘基担任江西瑞州府高安县的县丞。在任官的五年内。处理地方事务地原则是“严而有惠爱”,能体恤民情,但不宽宥违法的行为;对于发奸摘伏,更是不避强权。因此受到当地百姓的爱戴。但地方豪对他恨之入骨,总想找事端陷害他。幸得长官及部属信任他的为人。才免于祸患。辞官后,刘基返回青田。至正三年,朝廷征召他出任江浙儒副提举,兼任行省考试官。后来因检举监察御史职,得不到朝中大臣地支持,还给他许多责难,他只好上书辞职,任期约一年。
至正六年,刘基接受好友欧阳苏的邀请。与欧阳苏一同来到丹徒,在距欧阳苏家附近地蛟溪书屋住下,过了一段半隐居地生活。以教授村里中的子弟读书来维持生活,偶尔和月忽难、陶凯等好友时相往还。
至正八年,刘基结束在丹徒约两年地半隐居生活,再度投入人群。他来到杭州居住,他的夫人为他生下一个儿子,即刘琏。在杭州的四年当中,他和竹川上人、照玄上人等方直之士时相往来,也和刘显仁、郑士亭、熊文彦、月忽难等文士诗文相和。
实际上。现在。刘伯温并不在家乡青田,而是在杭州待着。但是此时正在马车上的方国珍却并不知晓,他来的这次出来之前并没有派人到青田县调查一番,所以,兴冲冲满怀希望的来了,却注定落得个败兴而归。
青田县,南田山武阳村,原本平日里少有外人来往的村中小道上今日却来了一辆二十多匹健马护卫着的马车,这自然就是方国珍地马车了。村中田间的乡民见今日村中来了一辆马车,俱是一脸艳羡和疑惑的看着方国珍一行人,然而,此时正躺在马车里的方国珍却在叫苦不迭。
不为别的,就因为这个时代的马车实在是太颠簸了!方国珍觉着自己的全身都快被颠得散架了。虽然方国珍早知道这个时代的马车没有弹簧可以用来减震,所以出来的时候就已经在马车里垫了厚厚的几层褥子,但是他还是低估了木质地车轮和坎坷不平地小道综合作用产生的强烈地化学反应,所以到现在,他已经是****酸疼了。此时,他不禁对前世的汽车和水泥路无比想念。
“,以后再也不坐这破马车了!老子都快被颠散架了!”听得跟着他来的亲兵李木报告说武阳村已经到了,几乎已经处于崩溃边缘的方国珍忙不迭的让人停住了马车,爬出了车厢,只是他一出车厢呼吸到田野间清新的空气就忍不住骂了句娘。
“李木,去!去问问刘伯温刘先生家在哪儿?”方国珍斜眼一看,便发现自己刚才这番姿态落在了随行的亲兵眼里,见他们都偷笑不已,面上就是一窘,而那自己最亲近的李木笑得却是最为欢实,忍不住就狠狠的剜了他一眼,命令道。
“是,三哥!”李木连忙收敛了脸上的笑意,答道,而后便向着一个田间的老农走去。出门在外,方国珍为了减少些麻烦,便让众人都叫自己三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