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拯救大兵岳飞 >

第48章

拯救大兵岳飞-第48章

小说: 拯救大兵岳飞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韩京道:“要是能先行进去卧底,那是最好不过。到时候,管叫那些贼人,一个也逃不脱。”
“那就叫牛皋去吧,”汤怀闻言叫道,“这里只有他长的比较象土匪!”
大家一起哄笑,广定打量了牛皋半天,却道:“此计甚妙。听说山贼正在推举大将军,这位牛皋壮士,正好前去投靠。”
牛皋虽然不忿汤怀挖苦自己生的象土匪,但是对于卧底这趟活计,感觉十分刺激。当下也顾不得拌嘴,没口子的答应着。
韩京也觉得有理,又跟众人合计了一番,做出如下部署:牛皋收拾停当,第二日就跟上苗庄的向导出发。到那里,能混进去就混进去;混不进去,就在周围打探一番,在山口处等着大队。大队后日一早出发,带齐干粮。不管遇不遇得到牛皋,午时三刻,擂鼓攻山。广定又嘱咐大家各自小心,不可走漏风声,惊跑了贼人。
众人都领命去了。韩大老爷唤过汤怀,言道:叶大山长出使辽邦,身边需要人手,叫他前去送信。收拾收拾,即刻跟着县上官差动身。汤怀长这么大,还没出过远门呐。听说派他到北国,激动的平日里象放鞭炮一样快响的嘴巴都结巴了。但是想起后日就要去打土匪,这个诱惑实在太大,吭哧了半天,倒是两样都舍不得放弃,肯求打完蟊贼再走。马铁枪知道了,也过来求情,韩县尉就说:“既然如此,后日你跟着梁兴,再带上两个人手,去后山埋伏。万万不要放走了那些个什么娘娘、皇上的。”
汤怀抱拳叫声:“得令!”欢天喜地去了。
到了第二日,牛皋一早起来,穿作牛马贩子打扮。自己的大黑马太过扎眼,就没有骑,另外拉了一匹拉车的驽马;新近打造的浑铁枪也没有带,只将那一对祖传熟铜大锏,细细捆好,绑扎在背后。马铁枪一个劲嘱咐多加小心,不要逞能,牛皋道声:“料也无妨。”乃辞别众人,先到县上寻着苗庄里正,让那老汉骑着一头驴带路,就奔范家山狼卧沟而来。来在谷口一看,虽然这狼卧沟名堂叫的险恶,山势却是平常,树木也不算太遮天蔽日。比起牛皋一路从西北来,见的那些崇山峻岭,简直不可同日而语。
带路的苗老汉死活不肯再往前走,只说是还要回去叫集人手,明日好给县尉老爷的大队人马安排带路、歇脚,吃喝、拉撒。还叫牛皋一个人,也不要上山了,只在这山脚下等着便了。牛皋知道他害怕,也不强求,便让他走了。自己下马牵着,一边东撒西看,一边迈步进谷。
PS:一入起点岁月催,收藏榜上战鼓擂。若无票票来壮胆,一天流泪到很晚。
第四十章 牛爷爷
       牛皋进山探听虚实,走不多远,就见前边路旁,一片松树林子,稀稀拉拉的,中间一块大石头后边,隐约藏着几个人影。牛皋心道:“此处倒是与那刘秀才描述的形势,有几分相似。”就故意口里胡乱吆喝,引起树林中几个人的注意,大踏步顺着路走,等着贼人抢出来,打劫自己。
埋伏在山石背后的,还当真是这沟里的贼。领头的是个麻脸儿小伙子,却不是那日里痛打刘广定的粗毛汉子。这个麻子是山寨里正宫娘娘的兄弟,也就是国舅爷了,入伙算是早的,也不过三五个月。今天带着三个新近裹胁来的山民,在这里路口蹲守。眼睁睁看着有人牵着马匹过来,有心跳出去,念上那段脍炙人口的山歌,却见来的这人年纪好象不大,却是生的五大三粗,狮鼻阔口,比起自家那位丞相,还要恶猛三分。麻子与几人大眼瞪小眼,心道:“罢了,还是等下一拨吧!这厮怕不是好相与的。”
牛皋吆喝了一阵,却不见贼人杀出,心下十分纳闷:“难道俺嗓门不够大,那些贼还没听到?”就在树林边上寻块石头坐了,扯着嗓子,唱起西北地方上的小调来。唱了一会子,还是不见人,干脆解开怀,把马拴在树上,自己躺倒在石头上睡觉。不一刻,居然鼾声大作。(起点中文网首发2。/book/1170234。aspx)
几个贼人要出去又不敢,在石头后面窝了半晌,有尿都得憋着,实在十分郁闷。眼见这个黑大个不但不走,还睡起觉来,简直欺人太甚!麻子就跟喽啰们咬咬耳朵,四个人鬼鬼祟祟出来,分成几个方向,把木棍隐在身后,向着牛皋躺着的位置包抄过来。
牛皋似乎毫无察觉,仍旧睡着。几个贼离得只有几步远了,一个人手贱,先要去解树上那匹马。那马倒是有些脾气,一摆脑袋打了个响鼻,弄出好大动静。麻子气到半死,正想给那厮一个嘴巴子,地上的牛皋“扑棱”跳了起来,口中喝道:“此山是我开,此树是我栽。要打此路过,留下买路财。你们几个留下身上钱物,你家牛爷爷,我今天饶你们不死!”
麻子心道:“今日真是白日见鬼,爷们出来抢钱,倒是被人家反抢!”知道此番也无法善了,也不答话,飞起一脚,就往牛皋大腿根子上踹去。
牛皋叫一声“来得好!”一手抄住麻子踢过来的脚脖子,将他整个身子“忽悠”轮了个半圆,顺手甩到一棵歪脖子松树上,好悬没把他脊梁骨摔折了。另外有两个人吓傻了,站在那里不知所措。只剩一个见机的快,扭头撒腿就跑,一头钻进草棵子里头没影了。牛皋走过去,对着站着的二人,掳胳膊伸拳头要打。两人齐齐丢了木棍,跪在地上直叫:“好汉饶命!”
两个剪径的蟊贼向牛皋求饶,牛皋这厮却是天生手黑,很少有心软的时候。当下岔开蒲扇大小两只巴掌,一边赏了一个大嘴巴子,给每人卸下几颗后槽牙来,痛的两个蟊贼满地打滚。
麻子倒在松树底下,眼见这个黑大汉打翻自己手下,又杀气腾腾奔着自己来了,忙不迭叫道:“这位好汉,且慢动手,兄弟们是一条道上的!”
牛皋翻着怪眼道:“谁跟你是一条道上的?俺老牛失窃了官马,左右是个充军发配,索性待寻个山寨落草。正好切了你们几个鸟头,拿去做个投名状。”说这话,就从绑腿上扽出亮闪闪一支刀子。
麻子见了,心道:“这回碰上狠的了。”腰背剧痛,跑又跑不得,只得高声再叫:“好汉可是也要落草?”
牛皋上来,一把揪住麻子脖领子,拽到面前道:“是又怎的?难道你这厮还有命赶去报官不成?”
麻子面对刀子,倒是还算光棍,笑道:“好汉哥哥,兄弟我就是这狼卧沟寨子上的国舅。此间皇上大人,乃是我家姐夫。”
牛皋听见当今皇上是这个麻子脸的姐夫,好歹强忍着肚子里狂笑。挤的面目更加扭曲,简直分外狰狞。麻子这回真害怕了,结结巴巴道:“好汉要是不信,跟小弟上山一看便知。我家丞相正在四处寻访领兵征战的护国大将军,小弟愿意,愿意保举好汉大哥你啊!”
牛皋闻言道:“大将军?可有白米酒肉吃的?”
麻子跟那两个爬起来的喽啰跪在地上,磕头如啄米道:“有,有。好汉爷爷不杀我们,大将军一定有的作了。”才一会儿工夫,牛皋的辈分已经从哥哥升级到了爷爷。
牛皋似乎颇为意动,收了刀子,扯了一个喽啰的裤腰带,将他们三人栓成一串,自己骑在马上牵着,就奔山上来了。行了能有七八里上山的路,山势就有些陡峻起来,路边的怪石不少。正走着,前边“哐啷啷”一阵锣响,抢出来一队能有十几个喽啰兵,手里都是搂草的镰刀、劈柴的斧子,当中一条短脸粗毛汉子。如果刘秀才在这儿,立马就会认出,此人正是那日剥光他衣服的仇人。麻子见了此人,似乎不愿意提及自己挨打受辱,尖声叫道:“丞相大哥,兄弟我替咱山寨,把护国大将军寻回来了!”
那汉子还在迟疑,牛皋就跳下马道:“哇呀噻,你就是丞相老大,俺老牛就是你家大将军,往后咱们同殿称臣,老大你多多让着俺点。”说着就过来作揖。
“丞相”看了看牛皋,也不答话,当胸一拳打来。牛皋缩着力气,陪他走了几招。“丞相”笑道:“兄弟好俊的功夫,不知是哪里人士,因何到此啊?”
牛皋就把那昨天寻思了半夜,编好了的瞎话拿来喂他。说是延庆府的马贩子,因走失了官马,无法交差,家里也没有旁的亲人,因此找地方落草,混个自在。“丞相”见他口音、打扮、说辞都不差,又问起看护马匹的琐事,牛皋自然十分内行,当下就信了七、八分。又瞅着他年纪怎么也不过十七八岁,就是个不服管教的莽撞少年,无论如何不可能是官差,不由十分高兴,拉住牛皋道:“好,山寨得到牛兄弟入伙,简直就是如虎添翼啊!走,跟我去见陛下。”
PS:牛皋曰:此山是我开,留下你的票票和收藏,放你参加本书QQ:13393066
第四十一章 西酒寺
       牛皋跟着“丞相”、“国舅”,一行人上到山寨。原来是一座寺庙,规模还不小,殿宇齐整。可惜被他们霸占了,十几个和尚都被充作奴仆,另外还能有个二十来号子喽啰兵。
“皇上”迎了出来,五十多岁,又黑又瘦,手脚粗大,一看就是个庄户人家。偏爱装神弄鬼,故作神秘的样子。牛皋交了一对铜锏,还有一匹驽马作为见面礼。“皇上”十分满意,当场准了“国舅”所奏,封了牛皋一个“护国大将军”。锏么,还是发还牛皋自己使用,别人也不会使。国舅为国揽才有功,马匹发在他名下乘骑。当下皆大欢喜,杀了几只抢来的鸡,大排筵宴。这里原来虽然是个寺院,和尚却是酿酒为生,所以被附近村民称为“西酒寺”,颇有几分浮财,难怪会被贼人看中。这里摆下烧鸡、大饼,那里现成的水酒整坛抱上来,却没有碗。“皇上”尴尬笑道:“原先有几个瓷碗的,上次朕纳了几个爱妃,正宫娘娘生气,都叫她给砸了。”好在“君臣”几人也不在乎,抱着坛子一样开怀痛饮,一边商议一些抢劫建国的大计。牛皋胸脯拍的山响,力主去打些个大财主,来了官军也不怕。
酒这个东西,牛皋还真没喝过。一个是以前柳老丈管的严,赶马的伙计们喝酒,从不叫他沾边。来到这边又有岳飞镇着,牛皋也没机会尝试这个。今天入了匪窝,这厮倒是觉得宾至如归,甚随心愿,放开胆子胡作非为。一喝这个水酒,就明白什么叫做前世有缘,简直无比的对上自己脾胃。乃跟几个贼人碰坛拍肩,喝的不亦乐乎。不多时,这厮竟然喝的酩酊大醉,人事不省。
过了一日,汤阴县尉韩京,点起人马,浩浩荡荡,杀奔范家山而来。
前边是十几匹高头大马开道。岳飞拾掇的干净利索,一马当先,持枪挎弓,英姿勃勃。李显、王贵、岳翻等众小将,紧随在后。练了这些年的武功,只待上阵厮杀。韩京簇新的官服,骑在马上摇头摆尾。马铁枪握枪持盾,护卫在侧。都头任广,骑着骡子,携了两面大盾牌,将自己全身上下,遮的周全。狗头军师刘广定,穿着一件棉坎肩,扇着羽毛扇,紧跟在韩大老爷身后。再后面,又是几十个穿着号坎的兵丁、捕快。只有铁臂居士周童,从昨个就没了踪影。
“汤阴县尉韩”、“乡丁团练马”、“副团练曲”、“副团练姜”,凡是能打出来的旗子,韩大老爷都叫打了出来,一路上招摇过市。汤阴县境内的老百姓,几十年没见过戎装的军队了。无论大村小镇,都是蜂拥而出观看。
这个说:“呵,县大老爷出马,这是去干嘛?”
“去干嘛?你没听说,河东那边有人反了,韩大老爷领兵部尚书衔,奉旨剿贼!”……
总之说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