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杂兵天下 >

第63章

杂兵天下-第63章

小说: 杂兵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为夫已经与冀州郭家达成了协议,数量和价格都定下来了,到时候只要检查粮食的质量即可。造纸坊采购……”
    刘峰开始滔滔不绝地给孙瑛讲解着两个作坊的运作方式,以及如何管理作坊。由于两个作坊刘峰都派遣了自己受过现代数学教育的亲兵前去管理财务,所以账目很是清晰,一目了然。两个作坊的账目都是按照阿拉伯数字书写,由于该数字书写方便,账目清楚,所以原来酒坊和造纸坊的管理者汤石明和熊大在学习了阿拉伯数字之后,都对刘峰惊为天人。
    所以刘峰要想要孙瑛尽快上路,还得教给孙瑛一大堆知识,不过这些知识对孙瑛这样受过良好教育的人来说,很是简单。几天时间,孙瑛就能够很轻松地用阿拉伯数字进行计算,看得懂账目了。
    于是刘峰把刘府的收支账目以及两个作坊的账目都交给孙瑛,还让所有的事情都向夫人禀报,他自己则坐在边上看着夫人处理。如果处理正确,刘峰就微笑点头,如果处理不正确,刘峰就帮着纠正,再详细向夫人解释。一个月下来,孙瑛已经能够熟练处理所有事物,在各作坊和刘府田地上面已经有了很高的威望。
    刘峰很是满意,逐渐开始放手,只有重大事情才需要请示刘峰,琐碎事情全部交给孙瑛处理。很有点现代企业董事长和总经理的关系。
    由于刘峰给两个作坊的员工按照超越这个时代的计件工钱进行发放,所以不用刘峰和工头去督促,产量也提高得很快。到了月底,酒坊共生产琼浆玉液酒五万斤,纸坊造出纸张十万张。
    为了保证第一时间就叫响纸张的品牌,刘峰给自己的纸张起了个黄县纸的名称。然后刘峰招来黄县最好的铁匠王大锤,画了一个图纸,让他制造了这个世界上第一台手工压膜机。刘峰在每一张纸的右下角用手工压膜机压上一个“黄县纸”三个小字的印痕,作为这个世界第一个防伪商标。当然这三个字又是请刺史大人亲笔题写的。
    刺史孙登拿到刘峰献上的纸,立刻就知道这纸会给这个世界带来多大变化。他对刘峰这个能制出这样好的书写工具的人,都有一种看神的感觉。他现在觉得把女儿嫁给刘峰,简直是太正确了,太英明了。真是不知道刘峰会做到哪一步!于是自然是欣然题写“黄县纸”这三个大字送给刘峰。
    然后刘峰又派人在各郡制所都开了一家黄县纸的店铺,专门销售笔墨纸砚这样的文具。而“黄县纸”则作为店铺招牌,这刺史大人亲笔题写的店名,又一次成了刘峰的护身符。没有官府来敲竹杠,也没有地痞流氓来捣乱。
    一个月下来,光青州各郡县就销售琼浆玉液酒一万五千斤。光在青州卖酒的利润就达到了近二百万钱。
    而黄县纸则在青州引起了比琼浆玉液酒更加大的轰动。因为美酒毕竟只是奢侈品,而黄县纸则受到了所有文人的一致推崇,这纸比竹简方便太多了,但是卖的只比竹简贵十几钱。也就是说二十五钱一张。比一百钱一张的绢帛便宜太多了。于是青州稍微有点钱的人纷纷购买黄县纸,用来书写书信,练习书法。到最后如果一个文人家里没有一叠黄县纸,那么都不敢出来见人。一个月青州各郡县黄县纸就销售了四万张。由于刘峰成本大约在一钱左右,所以四万张纸,刘峰就净赚九十五万钱。
    两项合计,刘峰一个月的净利润达到了近三百万钱。这还只是青州的。当然这有琼浆玉液酒和黄县纸刚刚推出,有新鲜劲的原因在内,但是以后每个月光黄县的净利润在一百万钱时不成问题的。
    到了与郭琳约定的交货期,郭琳居然又一次亲自来到了黄县,他带了了一个庞大的商队,满载着粮食运到黄县。刘峰赶紧设宴迎接,安排粮食检验入库。这些粮仓,刘峰在郭琳刚一走就开始建设,作为以后自己军队的粮库。
    而当郭琳知道刘峰的造纸坊的生产量已经达到了十万张时,立刻要求加大采购量,在他看来,黄县纸的销量应该比琼浆玉液酒要大,所以要求多采购一些。   
第一百一十三章 王大锤
    对于郭琳要多采购的要求,刘峰是求之不得。刘峰知道反正仓库里还有六万张纸,干脆一把全部卖给了郭琳。这样郭琳又要多付出六十万钱。可惜他又没带够这么多钱。刘峰大手一挥,给郭琳赊账,把六万张黄县纸全部让郭琳带回去。
    刘峰这一手搞得郭琳感激不尽,对刘峰的人品那简直是推崇备至。
    当刘峰把郭琳送走之后,回到内宅。夫人孙瑛迎上来,满脸都是笑容。很显然郭琳的大单子,已经计算过了。
    刘峰问道:“瑛儿啊,这个月我们赚了不少钱吧。”
    “峰哥哥,何止是不少,简直是太多了!我们和郭家光是一万斤琼浆玉液酒就赚了一百四十万钱,当然这里面有二千八百斛谷子,现钱只有四十二万钱;二万张纸加上半成添头又赚了三十万钱,就算是这次赊给郭家四万张纸一个钱也搞不回来,我们也无所谓。如果郭家能够送回钱来,我们还能赚五十六万钱。”孙瑛现在对刘峰的赚钱本事简直佩服得五体投地。这个夫君作诗做堪称震铄古今的大师,打仗据自己父亲的评价,刘峰完全可以称为军事天才,而现在做商人居然又这样有天分。能把一钱成本的纸卖到十五钱,二十五钱。能把十几个钱成本的酒卖到一百钱,一百五十钱。
    而且自己夫君发明的那个什么阿拉伯数字也真好用,原来看似神秘的算学,原来如此简单。刘峰接过孙瑛写了满满一张纸的账目,看了一遍,夸奖道:“瑛儿现在的账目做得越来越好了。”
    “峰哥哥过奖了,这个月我们总共开了六家酒店,六家纸店,扩大酒坊和纸坊生产,采购粮食和原料,总支出是四十万钱。现在我们手上的现钱已经有三百三十万钱,另外还有二千八百斛谷子,外加郭家还欠我们六十万钱。”瑛儿又报出另外的支出项。
    “太好了,这才一个月!已经有如此之大的收益。到下个月,郭家肯定会加大采购量的,到时候,我们的收益会更高。而且郭家欠的钱,下个月一定会加上利息全部带过来的。我们现在是他们的财神爷,他们不和我们把关系拉好了,如果我们把酒和纸给别家去卖,他们损失就大了。”刘峰笑着说。
    “峰哥哥,你的猛虎营的支出也很厉害。这个月光现钱就支出五十万钱,粮食一千五百斛。我们有必要用自家的钱养这么多军队吗?”因为军队的支出也必须在孙瑛这里领取,只要是刘峰签过字的批条都能在孙瑛这里支取,所以孙瑛这些账目也记得很清楚。
    女人眼界不可能那么宽广,不可能想到刘峰养这样一只军队是有自保的心思的,所以自然对夫君这么大手大脚花自家的钱去养朝廷的军队,很不理解。
    刘峰道:“这些事情,你就别打听了,为夫这样做自然是有道理的。你只要把家当好就行了。”
    这些事情现在还不能告诉孙瑛,也犯不着让她为自己担心。所以不告诉她最好,这个年代的男人有这个特权。只要不想说,女人就不能打听。
    孙瑛立刻顺从地说:“是。奴家不该乱说的。”
    看着孙瑛这柔顺的摸样,刘峰内心一阵歉意,他把孙瑛搂进怀里,柔声道:“瑛儿,这么多事情交给你做,真是辛苦你了。来,为夫补偿你一下!”
    说完一下子就把孙瑛横抱过来,扔到了大床上。
    “哎呀,现在还是大白天啊……小莲还在房里呢……”孙瑛惊叫着。
    “那就一起来吧!”刘峰大手一抓,就把正准备逃出房间的小莲也抓了个正着,也抱起来扔到了床上。
    于是惊叫声变成了二个人的,而很快就变成了旖旎的呻吟声……
    两个作坊和各地的店铺走上正轨之后,刘峰又回到了他的猛虎营,开始对每一个屯进行军事检查。这一查不要紧,发现了一个重大的问题。
    什么问题呢,就是制式武器的问题。以前刘峰的军队规模小,全部配备金属武器没什么问题,但是现在军队扩大到五千多人,这制式武器就成了大问题。刘峰的武器几乎全部是从战场上缴获的。而不管是杨陵还是严冲都是贼兵,他们的武器也是乱七八糟的,根本不成系统。
    这个问题必须要得到解决,否则是非常影响战斗力的。
    刘峰准备在自己的队伍中配备长枪兵、刀盾兵、弓箭手、骑兵、斥候和警卫部队。他不打算在自己的军队里也像正常的官军那样分为杂兵和正式兵,而是只按照兵种划分。长枪兵是阵地战的主力,但是不宜过多,主要是对付阵地战步兵大阵,甚至是骑兵冲击的。刀盾兵则是进攻主力,主要是防御对方弓箭和砍杀长枪兵的漏网之鱼的,以及追击溃退的敌人的。弓箭手自然是远程攻击主力,而骑兵则是机动作战的主力。
    但是现实情况是长枪兵的长枪参差不齐,有的还是干脆拿的是削尖的木枪,刀盾兵,盾牌倒是用木板配齐了,但是刀却差了很多,至于弓箭更是奇缺,马匹只有不到一百匹。所有的部队里面,只有斥候和警卫部队的装备最齐整。
    在刘峰心目中,骑兵至少得有一千,长枪兵一千,刀盾兵一千,弓箭手一千,剩下的是斥候和警卫部队。骑兵现在没办法,但是长枪兵、刀盾兵和弓箭手的装备必须配齐!这些都是大把的投入啊。恐怕自己的夫人又要抱怨了。
    刘峰招来那个帮自己打造压膜机的铁匠王大锤,要求购买他的铁匠铺子。因为要打造兵器,他这样的铺子肯定吃不下来,必须要扩大生产,而且要引入大规模生产的流水线作业。所以老板必须换成刘峰。
    这个年代的铁匠生活并不好,工作辛苦,收入低,可惜说是贫苦线稍微上面一点。看到刘峰拿出这么多钱来收购自己的铺子,哪有不卖的道理。但是刘峰还有条件,那即是王大锤必须留下来,仍然经营铁匠铺子,除了有高工钱可拿,还可以得到5%的股份。这工钱比自己干几个月赚的钱都多,还可以得到铺子的5%的股份,参与年底分红,傻瓜才不干呢。王大锤毫不犹豫就答应留下来了。   
第一百一十四章 铁的问题
    “王师傅,一千把刀,一千个带血槽的矛尖,一千把弓箭,和一万支剪枝,你要多久能给我配齐了?”刘峰看着这个四十来岁,浑身全是肌肉的前铁匠铺主问道。
    带血槽的矛尖摸样有点像现代军队里的三棱军刺,这是刘峰上一世在军队里待过的成果之一。这种军刺上的血槽除了放血外,更重要的是有利于进行下一动作。三棱刺是在刺进入人体后,血液随血槽排出,肌肉收缩时无法贴紧刺刀面而不会“夹”住刺刀,这样刺可以从容的从对方体内拔出从而进行下一步的动作,假如没有血槽,因为血压和肌肉剧烈收缩,刺会被“夹”在人体内,这样的话拔出三棱刺就会很费劲,影响使用者下一步的动作。相信任何使用者都不愿意因为拔出三棱刺而浪费宝贵的时间。
    更厉害的是三棱刺扎出的伤口,大体上是三角形的窟窿,伤口各侧无法相互挤压达到一定止血和愈合作用,而且这种伤口无法包扎止合如果内部存在着肌肉韧带的断裂或是血管破裂,你缝合表面又有什么意义?里面的组织还在不听的流血呢。这在汉代这样一个外伤处理普遍很简单的年代,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