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杂兵天下 >

第262章

杂兵天下-第262章

小说: 杂兵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由于一次性生产一万台,研制费又由财政拨付了,所以成本大大降低,大约在一万钱左右。而零售价根据距离的远近卖到一万五千钱到一万八千钱不等。
    然而让刘峰没想到的是,这一批收音机,居然刚刚到货就被买光了。因为大汉传媒在募股的时候,就在全国的报纸上大作广告,所以大家都对收音机有了了解,知道这玩意能够收听到长安的广播节目。
    而由于政府在大汉传媒中占股百分之二十,是最大的股东,所以各地方政府为了紧跟形势,自然都购买了这玩意。光政府的消费就让收音机工厂来不及生产了。
    大汉广播电台在收音机销售的一天,就开始广播了。首先是刘峰代表大汉皇室,向大汉广播电台一次播出,表示祝贺。然后是大汉国歌,接着有专门的人员解释国歌歌词意义。
    然后是新闻节目,和时事评论。
    接着是一位广播员演播大汉英雄关羽的事迹,这也是刘峰指导的结果,是大汉评书的雏形。
    接下来是大汉一些歌曲节目,然后又是新闻,时事评论。还有一些政府新法令,以及对新法令的详细解释。
    然后有对大汉现在政体以及宪法等各种法律的全面解释,告诉大家作为一名大汉公民有哪些权力和义务。还有大汉税收的详细解释,这样可以防止任何底层官吏的苛捐杂税。并且一再地说明,如果地方上的税收超过这些税,并且没有经过当地议会的批准,那么就是违法的。可以向当地的法院控告。
    到了中兴元年的年底,二批三万台收音机也开始发售,而各地的商家、富人都开始争相购买这种东西。因为这玩意太有用了,不仅能够知道大汉税收是怎么回事,而且还教导大家怎么打官司。甚至是和当地政府打官司。在中华历史上商人一次有了与政府至少是名义上的平等的地位。这让商人们对这个小匣子趋之若鹜,好像这权利是这个小匣子给商人的一样。
    其实大汉的税法和各项法律都必须被各级政府张榜公布,并且解释给百姓听。但是各级政府在执行的时候根本做不到这一点。不仅做不到,还往往刻意隐瞒,以便于政府搞出一些苛捐杂税出来。
    而大汉的报纸虽然普及了,但是那种文字的东西,往往也不好懂。还是收音机里传出来的声音,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起来最好懂。从这一点就看出来,刘峰早年建立起来的所谓官话义务教育体制是多么重要,因为只要受过这个教育的人,都能听懂广播电台里面的官话。
    所谓官话,是刘峰在冀州就建立起来的以冀州话为主的语言。由于冀州大约相当于现在的河北一带,所以冀州话实际上就是现代的普通话。现在说官话在全国各地都通行。这也使得广播电台的官话播音能够使得大部分听懂。
    ……
    大汉二年三月,正式莺飞草长的时候,大汉突然发布《讨拓跋达厥檄》。
    檄文把拓跋达厥描写成为一个残暴的暴君,一个对内残酷镇压,对外掠夺成性的暴君。对大汉造成了巨大的危害,对鲜卑百姓也造成了巨大的伤害。大汉要为大汉百姓报仇,为鲜卑百姓除害。誓要除掉此獠。希望大汉百姓支持,鲜卑百姓不要执迷不悟,要起来反抗拓跋达厥的统治。
    《讨拓跋达厥檄》由大汉宣传部,各报纸,大汉广播电台,连篇累牍地刊登和播送。各种宣传品被送往东部鲜卑各部落,希望他们联合起来与大汉一到,进攻拓跋达厥。
    本来大汉的“除暴计划”是全面北伐,打击所有的鲜卑部落。然而由于宣传部和诸葛亮的作用,导致这个计划变成了联合东部鲜卑进攻拓拔鲜卑。
    东部鲜卑在历时半年多的内战中,损失惨重,花脱部落和浑图部落谁也没有灭掉谁。花脱部落拥有盟主的名义,可以号令其他部落跟随他作战。但是其他部落不愿意参加这样的内讧,往往出工不出力,敷衍了事。所以死战的还是只有花脱部落和浑图部落。结果双方势均力敌,到最后不得不停战。否则两个部落就要打成东部鲜卑的二流部落了。
    而拓跋达厥的使者到了各部落之后,没想到各部落根本不买拓跋达厥的账。在他们内心中恐怕对拓跋达厥的防范更甚于对大汉的防范。至少大汉不是奴隶制,就算到最后并入大汉也没什么不好。
    最后大汉派遣了诸葛亮在关羽的保护下,来到东部鲜卑,调解他们的战争。在再次答应大规模援助东部鲜卑各部落的基础上,东部鲜卑再一次结成了联盟。只不过浑图部落的军队再也不愿意和花脱部落在一起,而是单独成军,由郭嘉做联络人。
    而诸葛亮则在花脱盟主这边协调指挥。
    接着刘峰发表广播讲话,号召全大汉人民团结起来,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消除拓跋达厥这个败类,为大汉死难的同胞报仇,解救大汉历来被拓跋达厥俘虏而成为奴隶的汉人兄弟姐妹。
    整个大汉都沸腾了,战争债券卖疯了,甚至战争捐款也达到了一个不可思议的金额。大汉百姓在刘峰刻意培养下而逐步产生的民族自豪感,使得百姓们百分之百的支持大汉的这次战争。   
第四百八十六章 柿子拣软的捏
    这次战争,分为两个进攻集群。一是从并州由南向北的主进攻集群,也叫南线进攻集群,由吕布将军亲自率领的三十万大军;一是从东部鲜卑由东向西的辅助进攻集群,也叫东线进攻集群,由东部鲜卑联盟军队三十万军队为主,大汉的幽州军分区关羽将军率领的八万军队为辅。
    本来“除暴计划”还有从东北军分区出兵,进攻东部鲜卑的计划。而现在根本不需要这样做了,所以公孙姬苏将军的军队,被抽调了一部分到并州,加入并州集群。而公孙姬苏剩下的力量主要震慑夫余,防备夫余借此机会可能出现的动作。
    至于朝鲜半岛,已经完全成为大汉的一部分了。那些高句丽和三韩的贵族们,要不被公孙姬苏杀了个精光,要不就被送到长安养起来,要不就变成了走狗,成为大汉地方官员了。而大汉对朝鲜百姓和对大汉百姓是一视同仁的,税收租赋完全一样,并且建立了大量的学校,普及汉语的免费教育。
    朝鲜的百姓并不觉得自己是亡国了,而是为加入大汉而感到庆幸,因为加入大汉他们能过得更好。大汉的官吏政治清明,风气开放,三权分立的政体和舆论监督又保证了政府的廉洁。朝鲜的赋税降低很多,百姓生活改善很多。并没有出现朝鲜贵族们希望的,新州政府担心的起义遍地的情况。
    其实那时候的百姓要求很低,也没有国家民族的概念,只要能够给他们一个安定的生活,谁做统治者,对他们来说无所谓。对他们来说大汉来统治比朝鲜那些贵族统治要好多了。
    不过这种没有国家没有民族的情况,以后不会发生了,因为大汉的国旗国歌每天都会在朝鲜各地响起升起,大汉的语言文字都会在各个学校传播,大汉的各项经济政治文化制度将在朝鲜实施。几十年后,历史上将不再会有什么朝鲜了,而是大汉的新州。而现在的朝鲜人几十年后将变成地地道道的大汉人。并且为自己是一个大汉人,而感到无比的自豪。
    现在回到这场战争上来。东线进攻集群,花脱兰斯图以东部鲜卑盟主的名义为主帅,但是他能指挥的只有花脱部落的六万军队,以及一些小部落的联合在一起的十万军队。像浑图部落的五万军队离盟主的军队远远的,对花脱兰斯图防范之心昭然若揭。而其他大部落如阿德部落、梵辛部落和科雷部落都独立成军,看到浑图部落的下场,都对花脱兰斯图这个盟主防一手。
    鉴于这种情况,诸葛亮不得不在几个独立成军的部落里派驻了使者,以便于无线电联络指挥。至于关羽张飞两兄弟携带的十万大军,则与盟主一起。由于大汉的军事力量大大超过了盟主的力量,所以这一次诸葛亮更是直接拿到了整个东部进攻集群的指挥权。
    由于上一次诸葛亮的军事上卓越表现,以及不偏不倚的态度,使得他在整个东部鲜卑中拥有无以伦比的影响力。如果花脱兰斯图来指挥,东部鲜卑大部落都不会听,但是如果诸葛亮来指挥,那么东部鲜卑所有人都会听从。就连花脱兰斯图也非常看好诸葛亮,甘愿让出东部鲜卑的实际指挥权。
    东线进攻集群,全部是骑兵,连关羽张飞的十万大军也是骑兵。但是却没有大炮投石车等重武器。也就是说东线集群拥有者无以伦比的机动性,但是却没有强大的热重武器。
    南线进攻集群,拥有十万骑兵,二十万步兵。但是这些步兵中间,有炮兵和空军。南线进攻集群,拥有着大汉最强大的大炮,最强大的空军,兵力配备最为完整,攻击力最强。但是由于各兵种复杂,后勤要求也异常繁琐。机动力不强。
    然而自从南线大军北伐以来,拓拔鲜卑就像消失了一样,南线大军三十万人从并州越过长城之后,走了一两百里,居然没有遇到一个拓拔鲜卑人。前出的侦骑,甚至升起的观察气球都没有发现拓拔鲜卑人的影子。
    按照以前的总情报局的情报,到了这里应该就有不少鲜卑部落居住了,然而却一个人都没有。
    南线总指挥吕布内心越来越不安,他不认为拓跋达厥会因为大汉的北伐而立刻放弃拓拔鲜卑的草原而迁徙。
    即使迁徙也是旷日持久的事情,绝不会连一个人都遇不到。而拓拔鲜卑迁徙只能往西,往西迁徙必然会和西面的羌族发生冲突。然而到目前为止,大汉在羌族的情报人员并没有发回任何拓拔鲜卑进攻羌族的情报。这说明,拓拔鲜卑可能正在进行收缩防御。前面恐怕有硬仗等着他呢。
    长安,未央宫,御书房。
    自从大汉开始了这场大战,刘峰每天都在御书房等待着前线的战况报告。一开始战况报告是每天送一次,刘峰的秘书们根据前线的战况,在御书房的一个庞大的沙盘上,摆放我军的进展。但是一连很多天,前线一点拓拔鲜卑的消息都没有,让刘峰很是烦躁。
    总参谋部、总情报部每天也都在御书房,分析着拓跋达厥想干什么。到后来刘峰要求前线每隔一个小时汇报一下前线的情况,如果有紧急情况也可以随时汇报。
    然而南线大军已经越过长城三四百里了,却依然没有遇到拓跋达厥的军队。东面大军也是一样。
    看着巨大沙盘上面,鲜卑地盘那庞大的面积,这个战略纵深可真够大了。在中原别说几十万人的大军,就是一两万人的军队也别想遁形,但是在鲜卑的地盘上,由于地域太过广大,游牧民族的几十万人藏在哪里,还真不好找。
    到了十天,南线大军已经深入鲜卑地盘五百余里,仍然没有找到任何敌人的踪影。而东线大军已经和拓拔鲜卑的军队交上手了。
    看来拓跋达厥是准备柿子拣软的捏,先找东部鲜卑的乌合之众决战。   
第四百八十七章 筑城
    东部鲜卑与拓拔鲜卑在硬碰硬地打了几场,由于诸葛亮一直没有让关羽的猛虎军上,所以总体来说还是拓跋达厥的军队占优。
    拓跋达厥根本没有打实力最雄厚的盟主花脱兰斯图的军队的主意,而是直接找那些独立成军的大部落的麻烦。
    由于浑图部落、阿德部落、梵辛部落和科雷部落是独立成军的,与盟主的军队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