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纨绔霸王闯春秋 >

第42章

纨绔霸王闯春秋-第42章

小说: 纨绔霸王闯春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此甚好!”姬凌云脸上露出一丝狰狞的笑容:“传令下去所有人都在右臂上绑起绷带,随我杀向敌营,切记以三火箭为号,火箭一出立刻撤退。”
悄悄逼近敌营,姬凌云给冷蝶使了个眼色。
冷蝶妩媚一笑,张弓就射。“嗖嗖嗖”三下弓弦响起,三名火把下的护卫一声未吭的倒在了地上。
冷蝶的箭射的太准,箭箭刺敌要害,令他们发声的机会也没有。
姬凌云再次挥手,百名大汉手持木板架在了栅栏之上。
姬凌云腾空而起,踏着木板当先冲了进去,口中大叫:“敌袭,敌袭……天啊,成千上万人的敌军来截营拉。”
姬凌云的吼叫在各处炸开了锅,成千上万人是什么概念,对方未战就纷纷胆寒了起来。
一个身着铠甲的将领对姬凌云怒喝道:“吼叫什么,还不杀敌去。”
姬凌云一笑,甩手就是一剑将那人砍翻再地。
冲入军寨的三千士卒也同时大声吼叫了起来“敌袭,敌袭……天啊,成千上万人的敌军来截营拉!”
所谓三人成虎,这三千人一吼莫说成虎,就连道天上掉金块也有人相信。
军寨上下顿时乱做一团。
尤其是那些晋兵眼中所见的均是身着晋国铠甲的士兵,根本就分不清敌我,胡乱的对身旁可以威胁到自己的士兵残杀起来。
冒起浓烟,火焰窜闪,已有部份营帐被姬凌云所带来的军队点着,更使晋兵心乱的是战马惊嘶狂窜的声音,一时闹得整个营地都骚动起来。
冷蝶在姬凌云的身旁不住射出火箭,取的都是外围的营房,只要外围火起,那么在内围营帐的熟睡者便休想能逃出生天。
更可悲的是人性的自私使得无人下手救火,并非他们不想救,而是敌我难分。他们根本就无法聚集一处,齐心灭火。
四处都是狼奔鼠窜,慌忙失措的晋兵,
将兵法融入剑法中的姬凌云在人群中更是有如霸王降世,青冥剑不住的夺取周边敌军的生命,顷刻间死在姬凌云剑下的人就不下百人。
“贼子尔敢!”一声咆哮一个燕赵大汉手持矛以雷霆之势刺向了姬凌云。
姬凌云挥剑搁挡,当的一声剑矛相交。
姬凌云如遭重创,连退五步,空门大开。
燕赵大汉挺身而刺直取姬凌云空门之处。
怎料,姬凌云身子斜倾青冥剑后发先至如狂风飞旋先一步刺入对方的胸口。
燕赵大汉一脸的不信,一个连他一招也接不住的对手,突然间为何如此厉害?
姬凌云不在看那大汉一眼,再次冲向了人群中去。
自从姬凌云将兵法融入剑法以后,他的剑法已经不在是走伍门快剑的快、狠、辣之线,也非是墨子剑法中的守而后攻,而是一字称之为“诡”。
诡诈之剑,虚实难分。
那燕赵大汉本是晋国的知名猛将,武艺虽在姬凌云之下,但若正常交锋,不战五十回合绝对无法分出胜负。
但姬凌云却利用兵法中的诡诈之术,区区一合就取了对方的性命。
这时,姬凌云见左右无数火把正飞快逼近,显然敌方援兵以到。
姬凌云大叫一声:“风紧,扯呼!”
冷蝶抽出三根火箭,弓身对天上一射,三枝火箭直冲天空。
“风紧,扯呼!”营寨内外纷纷响起这类叫喊。
看见信号的奇袭兵纷纷出言提醒身旁的士兵。
“风紧,扯呼!”是后世才出现的词语,意思是情况危急,赶紧逃跑。敌人不懂的含义,但奇袭兵却早已明白。
姬凌云因晓以三根火箭为号,绝对无法让所有人都看到。是以想出了这个办法,以声音提示撤退。
当赵氏、智氏、魏氏率兵赶到之时,姬凌云一干人马早已不知所踪,留给他们的除了一地的尸体,便是一片混乱不堪的营地。理想文学(www。2。)会员整理提供。
第二十一章 大战将至
       嵩山山脉边缘的一处山坳中。
郑础向姬凌云报到了己方的伤亡人数,“这一战,我军轻伤两百二十人,阵亡六十三人,估计敌方的损失是我军的二十倍以上。”
姬凌云听后默默的点了点头,这种伤亡可以接受。在兵甲精良的晋军中利用些许优势,达到如此战果,同时也反应出这支军队确实有着不俗的战力。
这郑础是老将郑阔的长子,幼年就跟随郑阔征战疆场,经验丰富,为人也沉着稳重。
晋强郑弱,因此,以坚守待机为主。由老将郑阔领两万精锐士卒,两万临时招募的壮丁镇守郑都新郑,墨翟亲自率两千墨者协同防守。而公孙纵率两万精锐一万临时招募的壮丁镇守军寨,姬凌云、禽滑厘领一千墨者从旁协助。
为了扩大战果,创造战机,姬凌云在商议作战方案时就提出了不断袭扰敌方粮道这一作战方针,并且得到了郑阔、公孙纵的大力赞扬。
郑阔当时就抽出了三千精锐士卒将任务交给了郑础。
在出发前,因姬凌云从县子硕得知晋国四卿之一的韩庄子本性自大,丝毫不将积弱的郑国看在眼内时。便以料定郑国的死守不攻会减弱性格自大的韩庄子的戒心,就让郑础所率的三千士卒穿上了晋国铠甲,毫不留情的利用机会给韩庄子上了一课,让他学学乖。
姬凌云强调道:“郑础将军你的任务虽轻,但却是全局胜负的关键,不容出现任何差池。面对敌方粮队,能抢则抢,不能抢就全部烧毁。遇到敌方粮队莫要心急贪功,先让县三哥探察具体情报以后再决定是否能够出兵。”
先前的奇袭让郑础对这位比自己要小许多的人充满了佩服,很认真的记下了他的嘱咐。
姬凌云知郑础个性稳重,最适合担任这个任务,便不在罗嗦。叫了冷蝶一声,告辞直奔军寨而去。
天明前,姬凌云和冷蝶回到了军寨。
公孙纵迎了上来笑道:“无名兄用兵之奇,可谓世上一绝。韩庄子麾下那两万士兵竟然被三千人杀的乱做一团,想想都觉得解恨。”
姬凌云并不想公孙纵那么兴奋,淡然道:“现在庆祝还早了一点,韩庄子是因过于自大才疏于防范,下次就没这么好运了。快准备战斗,晋国大军已经朝这里开来了。”
在回来的路上,姬凌云曾特地靠近了晋国的军营,发现军营上下都在收拾行装,顿时明白他们并不打算进攻新郑,而是将目标指向了郑国军寨,急忙赶来这里通报。
公孙纵面带严肃立刻传令全军作好战前准备。
两个时辰以后,密密麻麻如同成片蚊子一般的晋兵,渐渐出现在了众人的眼前。郑国士兵见此纷纷吸了口凉气。
如此庞大的军阵,尚未开战就在他们心中留下了不小的压力。
姬凌云突然“哈哈”大笑道:“这些就是晋国的那些士兵?怎么看怎么象一群左右晃动摇摇摆摆的鸭子嘛?难怪被我们杀的无还手之力。”
姬凌云的话让周遍士兵个个放声轰笑起来。
晋兵离他们甚远,只能看见黑点,具体象什么谁也说不出来。但姬凌云开了个头,众人有样学样的猜测了起来。
有的说象蝗虫,有的说象蛤蟆,更绝的是冷蝶。
她认真看了一下冷声道:“象一只只没有壳的王八,蹦达不了多久。”
士兵个个再次大笑起来,心中的恐惧早已退去,信心十足的看着那些王八,等待他们送上门来。
公孙纵站在一旁,心中思绪万千,三言两语便将对方的声势消除干净,令军心振奋,这莫非就是所谓的王者风范。
无名啊!无名,你非墨门中人,但却拥有过人的才智气度,你背后究竟隐藏了什么,到底是真无名,还是有名却不能说?
烈日高升。
赵鞅身披战甲卓然立于帅帐之内,余下三卿分别位于左右。
赵鞅厉声道:“我大晋多年来一直雄霸北地,战无不胜。可现在一小小郑国却轻易的两战损我大军两万二千将士,此乃我大晋国莫大的耻辱。”
智宣子、韩庄子双眼露出熊熊怒火,那两战不但是晋国的耻辱,同时也是他们的耻辱。尤其是智宣子满以为能够捞够功勋的他,首战就损失了两万士卒,成为了众人茶余饭后的笑柄。
赵鞅再次道:“所以此战我军决不能输。本帅决定,半个时辰后,由我亲率麾下两万精锐攻打敌方军寨。只要敌方军寨一破,新郑则将失去支柱,不攻自破。”
智宣子首先站出反对道:“不可,元帅麾下的两万精兵,是全军的支柱,怎能如此轻易的就推上前线,依我看还是由魏老弟来吧!”
智宣子老奸巨滑,赵鞅百战百胜的战绩功勋早就令其忌惮不已,怎放心让他在添新功?但他麾下剩余的士兵要留着攻取新郑,不能用来对付军寨,随口将这立功的机会让给了魏桓子。
魏桓子并非蠢人但他明白魏氏既无智氏如此强大又无赵氏那般有威信,与其跟他们争夺攻取新郑的功绩得罪两卿,到不如退而求其次拿下敌军寨再说,欣然赞同道:“元帅若信的过在下,在下愿意率本部大军为我大晋攻取敌军寨。”
赵鞅面上浮现一丝笑意道:“如此,那么一切就拜托魏老弟了。”理想文学(www。2。)会员整理提供。
第二十二章 赵鞅的打算
       赵鞅、赵毋恤回到了营地军帐。
赵鞅步行到主位上看着桌面的棋旁,棋旁上的左右两端依旧只有被白子围成的两个圆圈。
赵鞅不急不忙的取出十枚黑子逐一放在左方圆圈的下面,拼成一个箭头性形状。然后才看赵毋恤向道:“毋恤,你是怎么看智老今日的举动的?”
智老就是智宣子,由于辈分很高绝大部分人通常都称他为智老。
赵毋恤沉声道:“那老狐狸处处针对我赵氏,他今日此举分明是不想看到我赵氏再立军功。只是,孩儿不知,父亲为什么会轻易妥协,毕竟您才是军中主帅。”
赵鞅淡笑道:“你还年轻,有些事情你看的太浅。为父行军多年,何成吃过亏?”
赵毋恤点头道:“这到也是,父亲大人才智过人。那老狐狸如何是父亲大人的对手,只是孩儿不明白父亲大人为何如此?”
“你必须明白!”赵鞅突然厉声大叫,想了想才温和道:“其实道理很简单,战不是这么打的。兵多势大未必等于胜者,郑国如今远比我们想象中的强大。此战到此,胜负难料,任他们瞎折腾去吧。”
赵毋恤面露惭愧之色道:“孩儿驽钝,辜负了父亲大人的期望。”
赵鞅叹道:“这不能怪你,都是为父的过错,是我没有好生教导你。”
赵毋恤的母亲是从妾,而且还是翟人之女,所以,他在诸子中名分最低,处于庶子的地位。在他小时候,赵鞅甚至连看也不看他一眼。但赵毋恤从小就敏而好学,胆识过人。
有一天,赵鞅考验他数位儿子的才能,对他们说道:“我将一宝符藏于常山之上,先得者有赏!”诸子乘骑前往,却无人找到宝符,空手而归。只有赵毋恤道:“凭常山之险攻代,代国即可归赵所有。”
赵鞅听后高兴异常,顿觉只有赵毋恤能明白他的良苦用心,立刻便废掉长子伯鲁,破例立赵毋恤为继承人。
而赵毋恤却有过人之才,但未得赵鞅重视,耗费了许多光阴,为人处世还不够老到,赵鞅一直为此引以而恨。
赵鞅道:“天下万事离不开利益,成败并非是关键的所在,利益才是一切。倘若失败能换取利益,败则由胜。倘若胜利却损失利益,虽胜由败。”
赵毋恤神色一动道:“父亲大人可是指魏桓子攻不下郑国军寨?”
赵鞅赞许笑道:“正是如此,自从郑相公孙侨死后,郑国就缺少一位可决战疆场又能出谋划策的人才,这也是郑国国力逐渐下降的原因之一。可现在郑国有两位这类的奇才,而且两次胜战已经激励起了郑军的斗志,是胜是败谁也无法预料。”
赵毋恤明白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