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纨绔霸王闯春秋 >

第263章

纨绔霸王闯春秋-第263章

小说: 纨绔霸王闯春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悝也同意郄疵地观点,问道:“可有详细一些的消息?”
    董安于更进一步问道:“除了展如、项鹰他们军中还有何人?”
    乐舒答道:“镇守函谷关的有聂行、熊宜僚、段皓、颐无亥……对了,还有墨翟,镇守方城的有公孙纵……”乐舒仅仅只是说了一个公孙纵,吴辰、董安于两人瞬间变色。
    “好一个姬凌云……他这是将我们向死路上逼啊!”董安于在转瞬间已然明白了姬凌云的真正有意。
    姬斯严肃道:“董先生,这话何解?”
    董安于摇头叹息。
    吴辰苦笑道:“回大王,这姬凌云确实不能小觑。三路大军,直指我们死穴,我们却没有任何办法应对。”
    见姬斯还是一副有听没懂的样子,吴辰耐心道:“吴国由三路而来,我军要想抵御有两法可行。其一、分兵而战;其二、只攻一路。第一条当然是死路,我军兵力本就不比吴国,若在分兵而战十死无生。另外就是大王所说,管他几路来,我只是一路去,利用我们的优势将对方逐个击破。若在平常这计好使,但我们地对手早已料想到这一步。”
    他叹了口气说道:“细看对方布阵,展如此人乃姬凌云麾下地第一大将,为人有勇有谋,打仗就像强盗一般,迅速,狂烈,善于打硬战是攻城略地的一把好手,以此人为一军之统帅寻常人等难以应对。再看项鹰,此人善于用骑,这骑战之术天下人难出他左右,同样是攻城略地地好手。这两人如果放任他们不管,不出年余,只怕赵地、韩地皆入其手。但要事管,怎么管,我们拿什么去管?”
    姬斯道:“起全军只攻一路,速战速决。”这是姬斯目前想到的唯一办法。
    “但若他们不呢?”吴辰反问,“大王别忘了,展如的副将是墨翟,项鹰的副将是公孙纵。墨翟是闻名天下的防守大师,即便一个小城在他手上都能够轻易的抵挡的了十万大军,更别说拥有十万大军在手。有墨翟在,如果他们只守不攻,谁有本事速战速决?公孙纵也是一样,其名确实不如墨翟,但是在打防御战上也不见的会逊色于墨翟。同时,还有姬凌云的主力部队在一旁待命,他会冷眼观战吗?”
    姬斯终于明白了过来,倒吸了一口冷气,颤声道:“这么说来,我们岂不是无路可退。”
    赵毋恤高声道:“也并非无路可退,放任展如、项鹰,任有他们攻城略地,以所有兵力对战姬凌云的主力部队,只要打败姬凌云的主力部队,我们才有活路。姬凌云这一手太狠了,就算是打成平手,展如、项鹰这两路大军也会取走我们的性命。所以……”
第五章 奇兵和弱点(手打版)
           赵毋恤环顾也四周一眼,斩钉截铁的说道:“所以……这一战我们必须胜,而且要大胜,是越快越好。”
    赵毋恤的话铿锵有力,但是殿中的诸位却是心事重重。
    姬凌云是何许人物?
    自起兵以来,除了在江东被范蠡阴了一把以外,毫无败绩,想要在短时间内战胜他谈何容易?
    本来他们兴致高昂,认为就算不能够取胜,二十万大军也足以让姬凌云忌惮一二,不可小觑他们。
    姬凌云这一手完全打破了他们原来的计划,使得他们的局势由主动变成了被动。从主动出击,变成了被动出击。
    姬凌云此刻完全可以等,等个十年八载,可三晋多等一日就等于让展如、项鹰多攻占领一些他们的城池、土地,取得最终的胜利。
    “其实这样也不错……”董安于突然笑嘻嘻的说道:“姬凌云如此分兵确实可以为吴国赢取战局的主动权,但也消弱了他们中军的基本力量。我们二十万大军对付他们四十五万,胜算不大。但二十万对二十万胜负却是五五之数,在实力相当的情况下,我们赢面很大,未必会输给他。”
    董安于神情毫不在意仿佛早有破敌奇计藏在心头,丝毫不将姬凌云看在了眼内。
    董安于的镇定安了许多人地心。赵毋恤趁机高声道:“这战未开打就一副必输的模样,若是如此胆小,不如夹着尾巴投降好了。”
    些许人大窘,连声赞同。
    姬斯也趁机大声鼓励。
    众人离去,大殿中只余下姬斯、李悝、吴辰三人。
    姬斯在位子上独自想了片刻,问道:“两位爱卿,姬凌云真的如此厉害?”
    李悝、吴辰同时点了点头。
    吴辰正容道:“以前不觉得,真正成为他对手的时候才能觉得他的高明之处。兵分三路,这一手实在是漂亮之极。”
    李悝庆幸道:“好在对方的主力在我大魏。展如、项鹰的目标分别是韩、赵两国,一时间里无法威胁道我们大魏。只要在他们威胁道我大魏之前我们能够打败姬凌云的主力部队,一切都不算太晚。到时,赵、韩与吴国都元气大伤,损兵折将,而我魏国却依然如故。如此,便是我大魏崛起之时。”
    姬斯眉头微皱,不悦道:“此话慎言,赵、魏、韩虽然国度不一,但吴国强大一日。我们就不允许有任何的异心。吴国所顾及着,并非是我魏国,而是三晋。我们若起异心,必为对方所趁。”
    李悝点头说是。他也明白如今不是说这话地时候,但还是由侧面提醒道:“话如此说是不错,大王可以不妨赵毋恤。不妨董安于。但却不能够不妨郄疵。此人诡诈,天下无对。当年,若非他施计,分晋之时,韩、魏又怎么会在赵国之下。”
    当年,三家分晋,各怀鬼胎。人人都想占领最大的土地。成为最大的受益者。本来,赵鞅战死齐地。赵氏实力急转而下,成为三卿之末。但赵毋恤用郄疵之计与姬斯结盟,说要对付韩国,在瓜分晋国时,只要一地将大头让给魏国。然后,又暗中搭上了韩国,说姬斯傲慢自大愿意与韩国结盟,对付魏国,并且将大头让给韩国,只要先前与魏国说好的那块土地。最后,瓜分晋国之时,无人跟赵毋恤争夺说好的那块土地,而魏韩却相互争斗了起来。因为,赵毋恤两不相帮,反而充当起了中间人。到头来,魏韩只能各自退让一步,所得之地,还不如赵国一国所得。
    如此,实力最弱的赵氏,在郄疵老谋深算的计划下反而占据了晋国最多的土地。
    一想起此事,姬斯心中也有些气恼道:“寡人会注意的,那支奇兵安排如何了?”
    李悝神秘的笑道:“大王放心,一切都安排妥当,在关键时候定能让吴国大吃一惊。”赵毋恤回到了别院,高坐堂上叹息道:“姬凌云果然有鬼神之能,无论是用兵还是用人,寡人都不及他。”
    想着对方兵分三路之谋,若非有吴辰、董安于看破其中关键,自己恐怕真地要用姬斯的方法打这一场战了。
    就算现在知道了又有何用?
    对方用的是阳谋,光明正大的阳谋,明知道是计,明知道对方会由函谷关杀向赵地,可那又如何?还不是一样不能轻举妄动,眼铮铮地看着展如将来攻下一座座的赵国城池,占领一块块赵国土地而无能为力吗?
    赵毋恤不禁想到:“我们之间的差距就那么大吗?”想着在洛邑城上,姬凌云面对十万异族指挥若定地神情,英姿不由一阵沮丧。
    董安于哪里不知赵毋恤地想法,赵毋恤一直视姬凌云为对手,劲敌。这事在他们之中并不是一件秘密,笑着道:“大王与姬凌云之间的差距不再才能,而在用人。在干才方面,他长于军略布局,而短于战术运用,而大王却短于军略布局,而长于战术运用,双方各有千秋。但是姬凌云会用人知道用人来弥补知道的短处。据我所知,在战术运用上他从来不多加干涉。要打硬战,他会派上善于打硬战的展如;要打快战,他会派上善于用骑的项鹰;打防御战他会派上公孙纵。这就是姬凌云用人的艺术,他完完全全将自己的缺点隐藏了起来。正是因为如此,所以姬凌云表面上看起来是一个完人,一个无所不能地神,其实他也有他地弱点,只不过他懂得隐藏自己的弱点。只要,大王能够学会姬凌云用人地艺术,那么大王未必会逊色于对方。”
    弱点。
    姬凌云还有一个他自己不知道的致命弱点。
    董安于和郄疵非常有默契的相识一笑。
第六章 画个王八(手打版)
           秋去冬来,冬尽春回,这一晃就是半年之久。
    这半年中吴国上下都在紧张的备战之中,粮草、军饷、兵器由各处调往姑苏,以备日后不时之需要。
    这一日,姬凌云与朝中大臣共商军政大事。
    突然,远处蹄声大作,紧接着传来管繇求见的消息。
    姬凌云听之大喜,管繇在半以前受命建设邗沟以事,以解决吴国粮道危机,此刻回来必有佳音。
    “臣管繇拜见大王。”管繇得到传召走进了议事大厅。
    半年不见,管繇消瘦了许多一脸的风尘与疲惫,姬凌云叹道:“见管大夫这一脸的风霜,寡人心中不安,这半年辛苦大夫了,时日有余不如先休息几日,在向寡人报告不迟。”
    虽是客套之话,但听在管繇耳中却备感舒畅,连道:“劳大王挂心,微臣身体并无异样。微臣此来是向大王报告邗沟以在六日正式完成,我吴国的船只可以经长江下游直达淮河下游,然后在转道入颖水,直接可达卫国的陶地。”
    “太好了!”姬凌云高兴的大叫着,堂下诸臣也笑逐颜开,纷纷庆贺,其中以伍子胥笑的最为高兴。
    因为,他是天下为数不多的战略家之一,目光长远,天下人少有出其左右者。他以及姬凌云都清楚,决定性的决战不在魏地,也不在吴地而是在卫地。
    只因三晋与吴国之间有着不小的差距,三晋所想第一事不是打败吴国,因为这不符合实际,吴国强大绝非轻易可破。况且赵毋恤应该知道姬凌云用兵的厉害,所以竟可能的减少两国之间地差距是赵毋恤当前第一要事。
    姬凌云以兵分三路之法,化被动为主动,使得三晋立于危险之地。迫使他们不得不冒然与吴国决战。
    赵毋恤的进攻路线有两条:一是过高唐邑渡黄河直逼齐地临淄;一是进入卫国,以卫国为踏板退可依傍黄河,进可入齐地、中原,使之达到攻守两全的战略目的。
    三晋势不如吴国,不敢轻易冒进,失去地利之便,必然会先占领卫国。攻入卫地。以达到其战略目地。
    吴国自然不允许这种事情发生,所以这战虽未开打,但类似姬凌云、伍子胥这般拥有超凡远见的人物早已知道决战的地点。
    这邗沟能够将粮草物质直接运送道战场,这等大好事,怎能不令姬凌云、伍子胥开怀大喜。
    姬凌云甚至放言道:“有此邗沟,吴国后勤无忧矣。”在水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够打劫的了吴国的粮食。
    会议结束后,姬凌云单独留了下来,脑中想的不慎战场而是在半年前他儿子姬武的一番话。
    要那么多土地有什么用,别人若不服你终究要反地,不如踏踏实实扩张收心。征服土地容易。但征服人心却是难上之难。
    这平常了一番言论,引起了姬凌云莫大地深知。
    征服土地,征服人心。
    姬凌云曾经说过让太阳照射道的地方都成为吴国的疆域,有水草的土地就有吴国人的足迹。
    说这话的时候,姬凌云有意攻下一个比成吉思汗,比亚历山大等宽广的疆域,受到世人景仰。
    但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