纨绔霸王闯春秋-第15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姬凌云大张着嘴巴点头道:“这点寡人也有同感。”
随后,姬凌云招来了西门豹。
这西门豹一直未答应姬凌云的招募,但却没有拒绝他的邀请。显然是为了看一看,吴国是否真如传言中的那么壮实。
三天过去了,也应该有了一个答案。
西门豹依旧是一副农民百姓的装束,显得朴实无华。
姬凌云道:“西门先生,对于寡人的请求,你可考虑清楚?”
西门豹双膝跪地道:“连日来,西门豹走遍了附近所有的大小村落,所到之处,百姓人人笑口颜开,言语中只要说道大王,他们无不称赞连连。一个新亡之国,无国之民,若非得到合理的安置,仁政的对待,绝对不会有如此景象。吴王不但精于军事也善于治国,如此人物正是在下理想中的名君。西门豹此生愿为大王效命,绝无二心。”
姬凌云大喜过望笑道:“得西门先生,这临百姓有服矣!来人,拟旨,即可起命西门豹为临宰,总揽临所有大小事物,传告临境内各村、各镇务必全力配合。”。
第三章 水上情报网
是大周知名的商业大都会,对于以商为主,以农为说,临就是他们的根。
在临收得的商业税可以养活一个国家。
若言世上最强大的国家是哪一个,这个不好说,风水轮流转,各凭本事。但要说这天下最富庶的国家是哪个,毫无疑问就是齐国。
齐国水陆便利,齐境内的富商更是多如牛毛,其中以临为最。
自管仲以商立国以来,这临都由国君亲自掌控,不容他人染指。可见其之重要,以关乎到了齐国的存亡。
吴国地处偏远,注定无法向临一般以商为主。是以,这临将会成为吴国的经济命脉,商业的中心,其之重要也是不言而喻。
西门豹听了姬凌云的任命只觉得周身一震,心底充满了激动,冷静道:“大王,臣下一无名望,二无功勋,担任这至关重要的临宰,恐怕有诸多不便。”
姬凌云慎重的沉声道:“正是因为临对吴国将来的经济发展将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才不能等闲视之,更不能以以贤、以名、以德来衡量这临的价值。农业是社会安定的根本,而商业却是让国家富强的因素,二者却一不可。要想让我吴国发展成为天下第一大国,必须农商并重。正好如今吴越富饶主农,而齐地富庶主商。吴国将来也得依靠这两地的发展。因此……”
姬凌云深深的看了西门豹一眼,道:“这担任临宰地人选首先要有才。有能力将临合理而有效的治理,将临存在的潜力给挖掘出来。其次才是有德,临太富,若无德只怕大部分的财富都会进入私人的裤带子里。至于名气,这东西完全可以后天培养,只要你干的出色,名气自会上升。”
姬凌云走下了高堂来到西门豹的面前道:“恰好,这两点你都不缺。论才干你不逊色于总理我吴国政务的管。论德行。你在洛邑地表现也足以证明你不是一个小人。寡人不需要那么多借口。理由。寡人只问你一句话:你可有自信将临地所有潜力挖掘起来,可有能力治理这属于我吴国地第一大都会。”
西门豹深深的吸了一口气,斩钉截铁的说道:“能!”
“好!”姬凌云大喜道:“寡人等的就是你这句话,任命不变,这临宰一职,非你不可。”
西门豹感激道:“属下必当竭尽全力,为大王治理好临。”
姬凌云满意的点着头。
西门豹没有辜负姬凌云的期望。直从得到任命的那一刻后。他几乎不眠不休,花了十天考察临地势。回到府邸后,又连夜刻出十卷治理临地大致方针。于第二天一早献给了姬凌云。
姬凌云与伍子胥、姜良一同观阅。
这西门豹治理临的方针,分为三大项目,数十条小方针。
三大项目分别是:治理盐业,开发河运,治理黄河水患。其余小方针包括了开办夜市,加大即墨老酒的生产量。限量贩卖等等。
姬凌云看完也不禁为之动容。暗道:“自己这回真的捡到宝了。”
这西门豹的才干由要在他的意料之外。
十卷手札,上千字迹,只能以字字珠玑来形容。尤其是三大项目。更是绝妙的治理方案。治理盐业不用说,盐业千百年来一直是最赚钱的行业之一,它本小利大,且人人还离不开它。齐地是大周最大地产盐地,所产食贩卖各地。近年来,齐国内乱平凡。各大世家胡乱产盐谋取暴利,导致了齐国盐业地亏损。而西门豹的至盐方针正好弥补了这个方面的不足,大大地提高了盐的利润。
有一句古话,要致富,先修路。交通是阻止科技发展,文化交流,物品买卖的最大障碍。在古代更是如此。这时没有火车也没有飞机,有的只是牛和马。要运上个上千斤的货物需要数十辆大车,途中还有可能遭到打劫,需要大批的护卫护航。这等大手笔世人谁拿的出来?但河运却不一样,几艘大船就可运送上千斤的货物,而且安全,不需要很多的人力。如此,不但促进了经济的发展,还增加的文化的交流。
治理黄河水患,更不用
毁天灭地。
治理水患正是西门豹的长处,条条框框,或堵或疏,无不一应周全。其中最令姬凌云看中的是其中的注释。
在注释中,西门豹说:“水患之尤,不在于虚幻之鬼怪,而是在于人为。最好的防范方法是多种树木与黄河四周。”
这保护植被可是数前年后的东西,西门豹能看透这点,实属不易。
姬凌云问道:“西门先生,这注释中的学问高明的很,你是从何处得知的?”
西门豹一愣,那注释只是他的一个想法,并未求证,惭愧道:“这个……却是属下胡言,并没有依据。但属下研究过此道,确实发现草木丰茂的地方不易发生崩塌,而荒芜之地往往是最先塌陷之处。”
姬凌云动容的想到,古人或许没有后世的科技那么发达,但他们这种多看多想多研究的做法确值得赞叹。
姬凌云道:“这点寡人许了,其实这道理非常之简单。好比搭建房屋,要想房屋结实,必先选好根基。根死死的抓着地面,深入地底。一两棵不值得一提,但千棵万棵,甚至十万,百万,它们所有的力量聚集起来,足以对抗洪水的冲击。”
西门豹为之一怔,这对二十一世纪的人来说,是人人都知道的道理,但对那时代的人来说,却是难得一闻的稀罕事情。
西门豹双目亮了起来,咀嚼他的话意,露出深思的神色,不自觉地点着头。最后叹服道:“大王,智谋鬼神难测,西门豹佩服之极。”
姬凌云暗叫惭愧,若不是自己多上两千年的知识,只怕自己在这些奇才当中连屁也不是一个。
伍子胥本来对姬凌云如此看中一个新人,还有些微词,觉得他有些过于草率,将临这吴国将来的经济命脉交给一个生人打理。但看完这上千字迹后亦动容道:“这西门豹当真是一个少见的人才,这临宰之位当真非他莫数。调教个十几年,兴许还是为相之才,这临确实可以托付于他。”
赞叹之余,对姬凌云的用人,识人之术更加的佩服。高兴的暗道:“吴国有了大王真是历代先王积累下来的恩德。”
一代名将,四朝之臣,对吴国的将来充满了向往。
姬凌云看着开发河运这一条道:“这开发河运是一条很好的政策,寡人觉得这里面有着丰厚的利润,我们应该将这利润控制在自己的手上。”
姜良摇头道:“这样不妥,若是我国掌控这河运,各国诸侯怕我们以此来危害他们,不会配合我们行动。”
姬凌云沉声道:“我意正是如此,寡人不但要建造陆地上的情报网,还要在长江、黄河,以及所在流域的各个地区建设一道严密的水上情报网,帮助我国获取更多的情报。”
伍子胥震惊道:“不错,大王这种想法胆大,前无古人。同时,老夫也觉得非常之有效,最了解各国行情的,这商人做不二人选。尤其是行脚商人,他们见多识广,对于各国的动向最知道不过了。这河运一起,行脚商人必将蜂拥而至。那时之地。”
西门豹想不到自己治理临的方案竟能用在这军政之上,细细一想,提议道:“不如这样,我们暗中扶持一可靠之人。给他资金,赠送他运输大船,支住他起家。表面上他是一大商,但背地里却是我国内应。等到对方发达之时,所得之利润,我们可以同他五五分账。”
姬凌云一拍大腿道:“这主意甚妙!如此一来,既不会遭受各国阻碍,也可不受人怀疑的收集情报。”
伍子胥笑道:“此事关系我吴国之将来,必须尽快处理。但也不可草率行事,尤其是这人选问题,必须慎重。”
姜良沉吟片刻道:“我有一人选……不知是否可行。”。
第四章 落魄的猗顿
凌云打算利用水运建设一个水上的情报网,但却苦无人才。
正当他为这苦恼的时候,姜良站出来说他有一个非常合适的人选。
姬凌云露出了感兴趣的神色,这姜良从商多年,足迹踏遍大江南北。他个人因大方多谋,喜欢结交各地的有志之士。使得他本人交友满天下,其中不乏各类才干极其出色的人物。军中有许多人才都是由姜良举荐才加入吴国。
就连现今总揽政务的管、新秀西门豹等大才也都是姜良推荐得来。
姬凌云心中期待,不知姜良要举荐何人。
姜良在众人的注释下,从容不迫道:“他叫顿,非常精明能干,很有商业头脑,值得一试。”
顿!!!
姬凌云双眼一亮,又是一个闻名遐迩的人物,这人在后世并不太出名,但姬凌云却是慕名以久。当年,他老爸为了让他接班没少跟他说一些古代的商业趣闻。
这顿就是当中经常提到的一位。
顿原是春秋时代的鲁国的贫寒书生,他在生计艰难时,听到陶朱公治产积居,与时逐,数年间获金巨万,成大富的消息,羡慕不已。于是,诚心诚意的前往齐国向巨富陶朱公求教。
陶朱公给他指明了一条道路道:“子欲速富,当畜五牸。”
这牸是母畜之意。
顿恍然大悟,按照陶朱公的指示。迁徙西河,在氏南部畜牧牛羊。他辛勤经营,畜牧规模日渐扩大,又兼营盐业。十年之间,其息不可计,赀拟王公,驰名天下,成为了一个可以跟陶朱公相提并论地巨富商贾。
虽说顿的起家是依靠陶朱公的指点。但若无真正的才能又怎么可能与商业鼻祖陶朱公相提并论呢?
姬凌云怀疑道:“这顿是当世知名的商贾。家财上万。恐怕不会全心为我们效力吧?这水上情报网关系我吴将来的发展。这无法确定忠贞之人。还是不用为妙。”
这掌控情报网之首领不需要有很高的才华,但必须要有十成的忠心。否则一但为敌人所用,那将死都不知道怎么死地。
姜良一愣,摇头苦笑道:“家财上万?大王你说地顿,可不是我说地那个顿。我说的那个顿是一个从商失败的商贩。因歉了一屁股的债,被人占了房屋,赶了出来。露宿街头。妻子因此跟人跑了,只留下了一个女儿,依靠乞讨渡日。后来,女儿得了重病,卖身为女儿治病。我见那女孩快死了,便请大夫为她治疗。于是,此二人就在我府上帮忙作些杂务。有一次,老管家姜平从巴蜀订购了一批上好的香料。但因这香料闻所未闻。虽好可是无人问津。老管家大急,这巴蜀到临相隔千里,若不能大卖。将是一庄亏大本的买卖。顿听后献上一计,让人将小部分香料放在大街上以过期为由烧毁。这一烧那香料的功效完全发挥了出来,附近几条大街都充满了香气。一时间,香料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