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纨绔霸王闯春秋 >

第112章

纨绔霸王闯春秋-第112章

小说: 纨绔霸王闯春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子吴先生先前是否觉得某刚才的那个问题可笑?”疵“哈哈”一笑,眼中竟然出现了智慧的光芒,自有一股清清素雅之气,让人不由生出敬佩之情,忘记他那丑陋无比的面容。
姬子吴心底更是震惊,一庸俗之人怎会有如此气质,但若不庸俗,先前的疑问又如何解释?疵到底是智计百出的谋士。还是有名无实的庸人?
“其实,你心中的问题非常简单。只是,你生在江南,不知我绛都地一切,更不知这‘翠香居’的一切。”疵仿佛看透了姬子吴心中所想,悠然自得道:“这‘翠香居’是我绛都的一大特色。尤其是这三楼。三楼只分四间,分别为晋国四卿所准备。最独特的是四个房间正好对这四卿所居住的府邸。”
姬子吴手中酒杯落地,神色间大为震动。
“你是赵鞅的人???”按照疵所说,‘翠香居’大窗方向对着的地方是哪卿的府邸,他们所在的地方便是那卿使用的房间。
可他依稀记得大窗方向是朝向南方,那里没有豪华高耸地智公府,有的只是朴实无华的赵公府,也就是说他们所在的房间乃四卿中赵氏所特用的房间。~理想文学(www。2。)会员整理提供。
第四十七章 送上门的大礼
       凌云大帐,烛火通明。
牛皮帷幕当中升着一大堆篝火,火上架着两只剥洗干净的野兔,还挂着一只大吊壶,浓郁的酒香正不住地从壶里散发出来。
帐中有两人,一个吴王姬凌云,一个兵圣孙武子。
姬凌云对着美酒,美味视若无睹,直愣愣的看着齐国地图,各种代表士兵的草头布片,不断的被他的手摆动成各种阵行,各种战术。在伍子胥、孙武子这两位旷世齐才的训练下,姬凌云的战术水平直线上升。
不敢说在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但若是在战场上碰上他们也有一战之力。
但在失去先天的优势下,面对赵鞅的死守战术,姬凌云想破了脑袋,却还是一筹莫展。看了一眼孙武子,登时气不打一处来。
这家伙从进帐来到现在一直在一盘悠闲自得的饮酒吃肉,一副事不关己,己不操心,天塌下来有高个顶的模样。也不知道他是成竹在胸,还是和自己一般想不通透。
姬凌云忍不住问道:“喂,孙上将军,你可有办法拿下这该死的彭城?”
孙武子一抹嘴抬头送上两字:“没有!”说完扯下一根兔腿,大口咀嚼起来。
姬凌云翻了个白眼,继续摆弄着手中的草头布片,耳中却听孙武子含糊不清的声音传来:“这赵鞅是难得的一位人才,在多年前,他以赵氏根基晋阳城为赌注。研究出了一套守城战术,让六卿中强大地范氏、中行氏纷纷刹羽城下,被赵鞅瞧出战机,一击而破。”
孙武子吞下口中兔肉,续道:“这赵鞅对我们也摆出了这个战术,这死守之意。相当明显。行军作战以情报为先,以赵鞅之能想必已经得到了子胥兄奇袭临一事,得知这个消息,他却依旧按兵不动,这里头大有文章。”
但显然这种假设已经失败,伍子胥出现在牟平早以不是一日两日,若他想要撤退恐怕也不用等到现在。
奇就是奇在这儿,赵鞅真会傻到自掘墓穴吗?
为了守住一个彭城而放弃自己地粮道?
姬凌云想到了一种可能。沉声道:“只怕是赵鞅因为某种我们不知道的因素,而肯定智宣子会出兵救援。”
孙武子赞许的点了点头道:“老夫也是这么考虑……”
那你不早说,姬凌云压下自己想海扁孙武子的冲动,继续看着地图。
智宣子的兵力高达七万,这次出兵对他来说至关重要。这兵一出,绝对少不了六万。而临一城地理位置极好。属于兵家必争之地。纵然伍相国先一步得到临,那么他的命运也将是被智宣子围困城中,无法断赵鞅,粮道及后路。
这恐怕就是赵鞅无后顾之忧的死守彭城的主要原因。
正在此时,外面专韦来通报,韩庆先生到了。
帐门掀开,韩庆疾步走了进来,面色严肃道:“智宣子起兵了。足足六万大军,以智国为先锋大将率战车一百余,直扑临而去。意图十分明显,打算先相国一步到达临。”
果然……姬凌云不由微皱眉头道:“可有姬子吴地消息?”
韩庆摇了摇头道:“自从姬子吴进入智公府以后就未再有消息。怕是已经……”
“先不管这些……”姬凌云制止了韩庆的猜测道:“以相国之才,智国还不是他的对手。这临归属我军,这点绝对错不了。唯一摆开我们面前的难题就是赵鞅,赵鞅不除,我军难以放开手脚。”
这时,孙武子插了句话,“进攻,不断的进攻。从进攻中寻找敌人破绽,不要居于眼前。以正合,以奇胜。”
进攻,不断的进攻,从进攻中寻找敌人破绽?
姬凌云听闻这话有如拨云见青天,又惊又喜,环顾两人,放声大笑,“孙上将军说的既是,既然他要死守,让他死守好了。我们不断的向其余各地发动攻击,与相国汇合直攻智宣子大军。我到要看看他能够忍耐几日。只要他们出得彭城,以我军的实力一定可以稳占上风。”
这到不是姬凌云口气狂妄,晋国将士精锐不假,但精通群战之术的吴国将士也未必会逊色他们。尤其是此刻,吴国经济地飞速发展,他手上已经有了五千骑兵,戈盾手早就全部淘汰,转为了刀盾手,杀伤力又何止是上升一筹。
况且,晋国之所以威镇天下,主要原因乃是所向无敌的战车阵。姬凌云胸中早已经有了克制战车的绝妙之法。
“传令下去全军上下死守营寨,所有将军各守本分不得有误。”姬凌云带着自信的微笑下达了命令,如今他还须等待伍子胥的消息。
只要伍子胥拿下临,一切计划才能够继续进行下去。
此刻伍子胥正率大军抵达昌邑,一路上他们并未受到任何抵抗,反而倍受百姓欢迎。昌邑离齐都临尚有百里,大军两日方可到达。
这时,斥候来报:“大人,临以西三百里处发现智氏先锋大将智国,他们以战车代步,速度极快,估计在三日后就可到达临。”
“三日?”伍子胥低声沉吟,微笑的捻着胡须道:“有趣,有趣,多年来老夫首次为吴统兵,对方就送上了这么重地大礼,真是感激不尽。”
智国与他的一百乘战车,在伍子胥眼中已经成了送上门的功绩。理想文学(www。2。)会员整理提供。
第四十八章 大战淄川口(上)
       日后,伍子胥来到了临城下,潜在齐地的姜良第一伍子胥。
两人并立城下。
姜良不断向伍子胥讲述着城中的一切,“临此刻有两千守军,人数不多,但均是精锐之士。他们是晋国赵家军的嫡系队伍,个个身经百战。而我军远来,一万五千将士中有一万水军,不善于攻城。余下五千虽也是百战之士,但却没有攻城器械。临时制造过时间不够,若是强攻只怕要耗费一日时间,而智国的一百五十余乘战车近一万军马离此处不过大半日的路程。依照预算,我们尚没有拿下临,智国便会抵达战场。”
伍子胥习惯性的捻着胡须问道:“大半日,我得到的情报可是一日?”
姜良苦笑道:“那智国是智氏一族少有的大将,他同智果合称为‘智氏双壁’。论极阵战才干,他们由在智宣子之上。在大周不甚有名,但在匈奴却是杀神一般的人物。匈奴最惧怕的四人正是赵鞅、赵毋恤、智国、智果。智国知道临城的重要,以令全军加速。这齐国百年来均是实力大国,官道宽大而平稳。战车飞驰起来,那不是一般的快。”
姜良有些心事重重,战场上什么事情都可能发生。预算永远无法代替事实,出征前那华丽的预算,一到真正实行起来却是变的困难重重。
“眼下最大的难题就是如何在智国到来之前攻克临。”姜良提出了自己地建议。
伍子胥“哈哈”一笑。“姜太宰莫要如此。用大王的话来说这就是几人忧天,皇帝不急太监急。”
他不知道皇帝是什么意思,但对于姬凌云口中的那些名词,却是异常喜欢。
“时间我们有的是!”伍子胥面色冷酷,成竹在胸。
姜良大喜:“莫非相国以有了破城妙计?”
“没有!”伍子胥望着远处,幽幽道:“但智宣子的本部大军离我们还有六、七日的路程。只要我们将智国地这一百五十余乘战车消灭,我们不就多出了六、七日的时间了。何必那么麻烦,想什么攻城之法。”
“嘿嘿”姜良尴尬的笑了起来,古怪的看着伍子胥,自己虽以谋略见长,但也粗通军略,可跟伍子胥、孙武子在一起,某些时候会有一种自己是三岁小孩的感触。
临对整个战局如此重要。若是常人一定发疯的向临发动攻势,而伍子胥却不慌不忙的将目光放在消灭对方的大军之上。
难道这就是所谓地差距?
姜良心底不由一阵失落。
伍子胥看了姜良一眼道:“用兵之法,莫过六字‘以正合,以奇胜’。既然那智国看透了我们的意图,夺取临,那我们为什么还要按照他的想法去干?难道让要我们激发对方的士气,开阔他们的思路?这等找死的蠢事,老夫才不去做。搅乱对方的思路,诱他们做出错误的决策。这才是真正的决胜之道。”
伍子胥对兵法的认识丝毫不在孙武子之下。
姜良大悟作揖道:“谢相国指点。”
这时,端科由远处飞快地奔袭过来道:“大人。临城二十里外有一出叫做川口的支流,乃是水的支流,地形极低,智国要想到达临这条支流是他们的必经之路。”
“好!”伍子胥昂首大笑道:“破敌之处,便是此地。”
“走,我们一起去看看地形。”伍子胥策马而去。智国匹夫,又怎能在能他眼中存在一丝分量。
***************************
通往临的官道上,尘土遮天盖地一百五十余乘战车齐奔,那声势足以让数万大军胆寒。尤其是这冠甲天下的晋国战车。
百年来,晋国战车阵几乎是无敌地象征,他们所到之处,无不是人仰马翻,秋风扫叶。
智国长相甚是威武。满面的剽悍之色,多年的飞驰并未在他脸上出现任何疲倦,反而异常兴奋。
他常年与匈奴交战,但却未遇到了中原敌手。也不知这伍子胥是否如传言一般厉害,暗自忖道:“伍子胥,可别让智某失望。”
他望向身旁的一位商贾打扮的的年轻人轻蔑道:“小鬼,这里
还有多少里。”这小鬼是他从路上抓来的一个向导,熟悉。就是胆子贼小,比晋国的娘们还不如,逮住他地当时,还吓的尿了裤子。
小鬼缩在战车一角战战兢兢道:“前方在过四十里便是临,临商业发达,沿着这官道直走,过条小溪东行二十里就到了。”
智国命人敲起金锣,传令全军休息。

副将不解询问。
智国坦然道:“久闻伍子胥乃智谋之士,我军远来疲乏,继续奔驰难免不会被对方所趁。休息半个时辰,然后一口气奔行四十里,直冲吴国大军,让那些无知的吴兵见识一下,什么叫做真正的战车。哼,一些不知所谓地家伙。打败了一群无能的战车队,就妄自称战车的天敌,他们吴国也配?”
在吴越之战中,吴国奇迹般的以步卒消灭了越国的六百乘战车。在这种以战车为上的世界中,这无疑是一个奇迹。
因此,有人将吴国称为“战车的天敌”,这话传入依靠战车而无敌天下的晋国兵将的耳中自是一种耻辱。尤其是智国,智国自幼对战车情有独钟,成年后用战车杀的匈奴望风而逃。此次战斗,他力争前锋,目的正是要为战车正名,告诉世人只有战车才是真正的无敌,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