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三国重生之我是路人甲 >

第668章

三国重生之我是路人甲-第668章

小说: 三国重生之我是路人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鲜卑主将朝地下吐了口唾沫,用鲜卑话大叫了几句,显然是再说,这不过又是汉军虚张声势的诡计,且不去理他。
    高施听闻鼓声从东南方向传来,知道大队援军已经赶来,精神大振,指挥着为数不多的河西村人冲将上去,大呼酣斗。冲得越快,受伤的概率也就越大。高施一时大意,右臂中了一箭,向后便倒。
    栾祁正是不远处小屋中为伤员包扎伤口,一见之下,大吃一惊,也不知哪来的力道急速窜出,拖着他,便往小屋处走去。
    便在这时,一只羽箭离弦而出,正中栾祁左臂。栾祁啊地一声,栽倒在地。高施闷哼一声,压在她身上。一名鲜卑骑兵急驰而至,见栾祁颇有颜色,吞了吞口水,飞身下马,一脚将高施踹开,伸手便要将栾祁拉起。
    只听飕的一声响,一只羽箭疾飞而至,正中那人右臂。跟着一柄长枪陡然伸至,枪杆在他胸口上一撞。那人哇地一声,喷了口鲜血,身子倒飞而出十数丈远,趴在地下一动不动,眼见是不能活了。
    来就栾祁的正是马超,猿臂伸屈,将栾祁抱上马,搂到怀里。栾祁睁开眼来,一见是他,欢喜的又要晕去,道:“我不是在做梦吧?”
    马超笑道:“当然不是。我接到消息,忧心忡忡,紧赶忙赶,还是来晚了一步,你没事吧?”
    栾祁忍住疼痛,摇了摇头,道:“我没事。”
    马超见她左臂挂彩,道:“伤得这么重,还说没事?”
    汉军大队生力军赶来,人数远比鲜卑骑兵要多。鲜卑主将见不是头,一声呼哨,众骑兵拨马回头,片刻间走了个干干净净。马超命人追出十数里,不及而还。
    河西村民虽赶走了鲜卑人,可村子却被烧成了白地,可谓得不偿失。当下不少村民站在废墟前,放声大哭。栾祁包扎完伤口,在马超陪同下,走到高施跟前,道:“村子没了没什么大不了的。有我们还有汉军在,一定会还你一个更好的村子。”
    高施向她瞧了一眼,蓦地里跪将下来,栾祁下了一跳,将他扶起,道:“你这是干什么,可折煞我了。”
    高施道:“我高施不是不知好歹的人,这次要没有你们,别说村子,我们全都要被鲜卑人杀死。此恩此德,高某永世不忘。”对村民说道:“我丑话说在前头,今后哪个姓高的再敢和河东人过不去,就不是咱们高家的人,可别怪我将他赶出村去!”
    众村民叫道:“对的,哪个再敢胡来,就不是姓高的,咱们绝不容他。”
    栾黡叫道:“这话也是我想说的。这次要没有你们,我们也都要不得好死。今后有哪个姓栾的敢找你们麻烦,我们也不把他当自家人!”
    当下两村里魁歃血为盟,结为兄弟。两村人不打不相识,相互间都惺惺相惜,见此情景,无不大跃。简单的欢庆仪式结束后,河东村人主动帮河西村人搭建房屋,重建家园,再加上汉军的帮助,一个村子很快便在废墟上拔地而起。
    经过这一场风波,两村百姓又和好如初,那条小河又恢复了往日的热闹,孩子们置身其间,嬉笑玩闹,打得个不亦悦乎。
    与此同时,洛阳城中,刘备愁眉苦脸道:“朕让了这么多步,和谈仍是没有进展,这个孙权实在太过分了。文长,你替朕拟道旨,着礼部尚书孙乾,前往襄阳同吴人和谈。”
    陈群新任中书令,主管中书省,这可是正二品的大官。专司为皇帝起草诏书,相当于皇帝的私人秘书。他根本没想到刘备会对他如此器重,感激的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他听了这话,立即应道:“是。”提笔就开始草诏,绝不拖泥带水。
    刘备喃喃自语,道:“这是朕给孙权的最后一个机会,他若不好好把握,可别怪朕不客气。”
    孙乾自打追随刘备起就开始搞外交,经验十分丰富,被任命为礼部尚书可谓是实至名归。他接到圣旨当即赶到襄阳,主持和谈大事。姜还是老的辣,孙乾虽是老姜,可鲁肃也不是省油的灯。两强相碰,孙乾明显输了一筹,和谈再度陷入僵局。又过了半个月,局面还是没有打开。
    消息很快传到洛阳,刘备微微一笑,道:“孙权你,自己敬酒不吃,想吃罚酒,可就别怪朕不念联姻之谊了。”问陈群道:“荥阳方面准备的如何了?”
    陈群道:“早已准备妥当。”
    刘备从袖中取出一道圣旨,道:“将这个送交门下审核,交兵部下发。”
    陈群应道:“是。”
    荥阳城中,四降将张辽、徐晃、夏侯渊、曹仁接到兵部转来的圣旨,心中均想报仇的机会总算来了。当下他们摆下酒宴痛饮一番,洒泪而别。四将分道扬彪,夏侯渊来到许昌,曹仁前往陈县,张辽赶赴睢阳,徐晃进抵小沛。五日后,四将相继到达指定地点。又过了三日,这日三更时分,四路大军,从四个不同的方向,并头齐发,径向东吴境内杀去,一场新的大战拉开序幕。
    正文 第572章 … 驰援安城
     更新时间:2009…8…29 17:09:25 本章字数:8225
    这四员大将和东吴之间的仇恨只能用“刻骨铭心”这四个字来形容。仇恨的力量是很可怕的,人被仇恨冲昏头脑,往往丧失理性,不讲任何道理。这从河东和河西两村相互之间打了一百多年群架,死了无数性命,就可见一斑。
    不过任何事物都有两面,不可一概而言。仇恨的力量要是用的好,也能给人带来莫大好处。春秋时吴王阖闾巧妙的利用伍子胥急于为父兄报仇的心理,先是借助他智慧,杀了自己的堂兄弟,攀上权力的顶峰;又借用他的智慧,营城起邑,兴利除敝,使吴国挤身于大国之林,为日后吴国称霸一方打下坚实的基础;最后还是借助他的智慧,运筹帷幄,出奇制胜,终于谱写了五战及郢的神话,使拥有万乘之国之称,有取周朝而代之实力的楚国从此一蹶不振,苟延残喘,最终为秦所灭。吴国也因此完成了老蛇吞大象的壮举,令世人震惊不已。本来这些烂事,伍子胥根本不必去理会,可是要借用他人的力量,不得不替他人做活,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到头来伍子胥大仇得报,抽了楚平王尸体好几百鞭子,大大的出了胸中这口怨气。吴王阖闾也如愿以偿的住进了楚国王宫,搂着楚王的妃嫔睡大觉,实可谓是两蒙其利。
    这次刘备也是在利用张辽等降将对吴国的仇恨来达到夺取豫州淮南千里之地的目的。毕竟想要报仇就必须使出浑身解数,不然大仇报不了不说,搞不好连小命都要搭上。四员降将听说刘备打算对东吴用兵,都是卯足了劲,或运气培力,或磨拳擦掌,就等出征之日的到来。
    此时的他们早就和饿了好几天没吃饭的恶狗也没什么区别,这一放将出来,能不乱咬人么?四将各领五万军马,齐头并进。进兵不到十日,夏侯渊、曹仁所部连战皆捷,相继攻克西平、吴房、宜春、南顿、上蔡、平舆等城,在豫州治所安城城下顺利会师。夏侯渊扎营于城西,城北。曹仁列营于城东、城南,将安城围得个水泄不通。新任豫州刺史全琮连接败报,知道敌人来势汹汹,凭吴兵的战斗力,出去就是填坑的。当下他一面急使人加固城防,准备大石弓箭,一面差急足前往寿春报信,请程普火速发兵支援。
    哪知程普的日子并不比他好过多少,张辽、徐晃所领东路军,分从睢阳、小沛两地出发,往南略地。所行之地,正是曹操故乡的谯郡,此处属魏国该管。张辽原是魏将,又长期镇守合肥,在这里还是有些人际关系的。当下他写上几封书信,呈交当地守令,所到之处郡守望风而降,不费一兵一卒,不曾有一场厮杀。徐晃也和他差不多,所过之处,众县令都晓得他的厉害,望风迎降,是以他也不曾有一场厮杀。两路军马均军行甚速,殊途同归,竟于同一日到达淮南郡下蔡县。下蔡县令听闻张辽、徐晃引大军杀到,当时便吓得尿了裤子,哆哆嗦嗦的捧着大印出城投降。张辽、徐晃克了下蔡,马不停蹄,引军直逼淮水下寨。
    程普如临大敌,亲提大军列营于淮水南岸。两军隔江对峙,一场大战一触即发。程普扎营不久,便收到了全琮急报。他虽有心救援,可张辽大军就在河对岸虎视眈眈,随时都有扑将过来的可能。在这当口,他自顾不暇,哪还有余力救援,只有深表同情的分了。
    程普是东吴宿将老成持重,全琮则是陆逊之后东吴第五任大都督,为人恭顺,犹善察颜观色,也是个大马屁精,是以倍受孙权器重。不过他年纪轻轻就当此大任,倒也不是一味拍马屁就能拍来的。他为将勇决果敢,小有智谋,又顾全大局,不营小利,极难为人所诱。孙权委以方面,的确量材使器。二人都是能人,当然不可能如此不济,一败再败,转瞬间就被汉军围了个严实。只不过汉军觊觎这片土地已久,早就做好充分准备,所任武将又都是苦大仇深之辈,自然勇于深入。而孙权判断失误,并未要求二将提高警惕。二将见汉吴双方一直都在谈判,照规矩谈判期间是不能用兵的,是以他们难免有些大意轻敌,这也是人情之常,倒也怪他们不得。汉军进兵又是选了一个月黑风高杀人夜,突如其来,接着闪电般的向纵身深入,这种战法在当时没有什么名堂,不过在现代倒有一个响当当的名目:“闪电战”。二将都还没准备好,汉军就已经推进了数百里,兵临城下。有道是迅雷不及掩耳,不是他们不想掩耳,实在是这一切来的太快又太突然,他们来不及掩耳而已。
    刘备不是没给孙权机会,和谈其实就是一个信号,刘备是想通过和谈告诉他,豫州淮南虽广袤千里,但孤悬江北,不是吴国这样一个不擅陆战的国家所能保有的,不如借和谈之机,让将出来,两国划江而治,安享太平。可是孙权自以为刘备正全力对付曹丕,无法分心二用,暂时不会拿他开刀,是以有恃无恐,令鲁肃尽量拖延时间。在他心中这就好比做买卖,刘备漫天要价,他自然要着地还钱,拖的时间越久,刘备权衡利弊,必会做出让步,自己不用割地,也同样达到和平共处的目的。他的算盘虽然打的很精,可他却忽略了最重要的一点,豫州淮南没有长江做凭障,而东吴兵士在擅长陆战的汉军面前显得不堪一击。
    豫州淮南接连遇险。告急文书像雪片一样堆到了孙权案前。其时孙权刚刚迁都建业,本来打算眼望捷报至,耳听好消息,没想到接二连三收到败报,不禁郁闷不矣。两边都是战略要地,又都是十万火急,不救哪一边都不行。可他刚吃了一个大败仗,损失惨重,可供调用的兵马实在少得可怜,支援一地,都觉得的勉强,要同时支援两地,根本是没可能的事情。
    这日早朝,他和群臣商议此事,说道:“夏侯渊、曹仁围了安城,张辽、徐晃进逼淮水。四路大军在不到十天的时间里,打下了近千里的土地,而我们呢,在不到十天的时间里,丢了几百里的土地。你们知道这叫什么吗?”
    群臣见他铁青着脸,面面相觑,不敢作答。
    孙权伸手在案上一拍,道:“这叫奇耻大辱!奇耻大辱!这帮统兵上将不知道是干什么吃的,强敌犯境,竟不知抵御,让敌军深入如此,朕都替他们感到脸红!”
    群臣不知道这马屁该如何拍,都怕一个不小心拍到马脚上,仍是一言不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