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战意冲霄 >

第122章

战意冲霄-第122章

小说: 战意冲霄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满是悲痛之色,惊疑问道。
“娘娘,臣代侄女轻澜在此请罪。”谭端武语带凄凉,双手缓缓托起一件密鳞宝甲献于鸾儿身前。
“轻澜,你是说侍女小兰就是轻澜?”以鸾儿的智慧,再加上眼前的情景,马上明白了谭端武话中的意思。
当年谭轻澜奉命保护长公主雨阳,在长公主遇刺之后她便销声匿迹,为了此事谭端文与谭端武俩兄弟跪于紫冰门前负荆请罪,后来事情不了了之,没想到谭轻澜不但毁容改面,还成了花无艳的侍女,此番更是舍了命的保护花无艳逃离紫荆关,细想起来,她是有心在为自己以往犯下的过错赎罪。
“娘娘,罪女轻澜留下几句遗言要罪臣转告陛下及娘娘。”谭端文对于这个侄女一直视若亲生,思及她刚才临终遗言,不免又是一阵咽哽,“轻澜自知罪孽深重,愧对主公及娘娘,今幸得天佑贱命,保得娘娘平安归来,虽死亦无憾,唯死后,恳求陛下准许轻澜能以华夏子民之身葬回谭家。”
“谭将军快快请起。”鸾儿听着谭端武传述的谭轻澜遗言,心里也不免悲伤,示意一旁的侍卫扶老泪纵横的谭端武起身,“长公主遇刺,亦非轻澜护卫不周之罪,陛下心里并未因此而怪罪于她,此番舍命护送英贵妃母女出关,更是有功无过,陛下昏迷未醒,本宫就代陛下做一回主,准其灵位入英烈祠。”
“臣谭端武替罪侄女轻澜谢陛下洪恩,谢娘娘洪恩。”谭端武见鸾儿非但不怪罪,反而准谭轻澜的灵位放入英烈祠,心里满是感激,忙又跪下磕头谢恩。
英烈祠里所放的灵位,皆是为国尽忠捐躯之人,换言之鸾儿非但宽恕了谭轻澜的罪责,还承认了她是为国尽忠的英雄,对于谭家来讲,非但去掉了有个不肖女的骂名,反而多了一份英烈的荣光,谭端武内心的感激可想而知。
“玥儿这两年来多承轻澜无微照顾,无艳实在无以为报,今儿个亦抖胆替陛下做一回主。”进来后一直坐在谭轻澜尸身边默默垂泪的花无艳突然站起身来,“清音,呆会儿你拟道圣旨昭告天下,追封谭轻澜为晓义郡主,骸骨送回京都后,以郡主之仪厚葬。”
“陛下和娘娘对谭家的厚恩,端文、端武纵是粉身碎骨亦难报一二。”如果说鸾儿刚才的话让谭端武十分感激,那现在花无艳的这道旨意,他就是百倍的感激。
×     ×     ×     ×     ×     ×     ×     ×     ×
“天火,你一定要挺过这危险期呀!我们的女儿已经五岁了,你还没有见过她一面,你一定要醒来,玥儿这么大还没有叫过一声爸爸呢,你一定要醒来……”花无艳坐在床边,看着躺在床上脸色苍白的泽天皇帝,禁不住泪如雨下。
“爸爸,玥儿会唱很多歌,妈妈说这些歌都是您喜欢听的,玥儿现在就唱给您听,您一定要快些好起来,玥儿会很乖的。” 玥儿站在床前,小手握住泽天皇帝小臂,顿了一下,便高声唱了起来。
“夜色茫茫罩四周,天边新月如钩。回忆往事恍如梦,重寻梦境何处求。人隔千里路悠悠,未曾遥问……” 玥儿唱的很认真,每一个起拍、每一个尾韵都吐音清晰,娇嫩稚脆的童声从中军营帐慢慢透出。
歌声犹如一层忧伤的迷雾,透帐而出时,令外面守卫的那些彩虹卫也为之怅然落泪,他们许多都是很久之前便跟随泽天皇帝战斗的旧人,也都熟知泽天皇帝的种种不幸遭遇,在这忧伤的气氛之下,他们替皇帝陛下落泪的同时,心里也默默向上苍祈祷着。
“唉!陛下伤重未醒,紫荆关又难以攻取,进不能进,退亦不能,实乃鸾儿无能之过。”站在花无艳身旁的鸾儿,也随着玥儿的歌声陪着花无艳默默流泪,无奈而又悲伤的语气无意间合上了玥儿的歌意。
“鸾儿不必忧伤,紫荆关已是唾手可得。”花无艳伸手轻轻地替鸾儿抹去眼角的泪水,信心十足的言道。
“大姐已有破关之法?”鸾儿听闻花无艳如此自信,不免惊讶的问道。
“轻澜并非白死,她还给陛下送来了一座雄关。”花无艳缓缓地站了起来,身上散发出一股浑厚的杀气。
×     ×     ×     ×     ×     ×     ×     ×     ×
“将军,派去打探军情的哨探回来了。”士兵似乎因为跑的太急而不住喘着粗气。
“快说,情况如何?”听闻哨探回营,坐在靠背椅上的何金标像只弹簧一样猛地窜了起来,紧张地问道。
“据哨探所得,前日保护花无艳逃离紫荆关的侍女小兰原名谭轻澜,数年前,其受泽天皇帝之命,保护皇帝未过门的妻子宋长公主雨阳,却在半路上长公主雨阳遭人刺杀致死,谭轻澜畏罪潜逃不敢回见泽天陛下。今番她舍命护主,然泽天皇帝的俩位皇妃并不念情,意欲将其分尸扬骨,谭轻澜之叔谭端武乃华夏飞鹰军团督军,此番亦随军在此,谭端武苦求两位皇妃饶其侄女之罪,两位皇妃非但不从,更将身为大将的谭端武绑于大营门外,重责一百军棍,谭端武差点命丧棍下。”来报的士兵见将军焦急见询,忙强压喘意,将哨探所得情报详详细细地向何金标禀报。
“如此说来,谭端武反叛之心乃是属实。”何金标闻言沉吟道。
“将军,末将之父与谭端武份属同门,其秘密命人送信而来,定非假意,现今华夏皇帝伤重不醒,如龙之无首,如此良机实乃上天赐将军扬名立威之时,若因犹豫错过,岂非可惜?”
说话之人乃紫荆关的一名参将,姓荀名精诚。今天一早,他便带着一封密函给何金标,信乃华夏国大将谭端武所书,愿为营中内应,邀紫荆关出兵替其复仇。
“好,既是天赐良机,岂可违逆天意。”何金标猛一咬牙,回头对荀精诚言道,“你速回信,约其今夜三更,本将亲率大军出关埋伏,让其举火为号,待其营中混乱之时,本将军定会率大军冲入相助。”
“末将这就去办,此战之后,将军定能名扬四海。”荀精诚领命而去,转身之际嘴角闪过一丝轻蔑的笑意。
×     ×     ×     ×     ×     ×     ×     ×     ×
“入夜之后,全军依次后撤五里,余空帐在此;金源率烈日军团负责在营地保护陛下安全,华书晴引本部兵马伏于大营前门道侧,敌若来攻之时可按兵不动,待其退兵之时断其归路;龙孝直率中军散伏于空营四周,候敌入营之后予以围剿;谭端武率飞鹰分伏左右两侧,待敌入营之时穿插剿杀;陈东遥率铁鹰军团埋伏紫荆关外,以火炬七闪为号,前去诈关;此战务必要将敌全灭,不让一兵逃回紫荆关,请诸位将军速去准备,明日晨时,本宫在紫荆关上为三军将士庆功。”
花无艳在一旁看着鸾儿有条不紊的分配着兵马,心里不免感叹,自己是凭着学到几千年积累下来的文明而提出取关奇策,鸾儿却是完完全全的仗着自身智慧,运筹帷握决胜千里,天火穿越之后遇见了她,老天爷分明早已替他安排了一条争霸天下的崎岖路。
×     ×     ×     ×     ×     ×     ×     ×     ×
“将军快看,华夏军大营暄噪哗然,定是谭端文开始依计而行了。”
“不错,传令,全军直冲大营,取华夏皇帝首级者,官升三级赏金千两。”何金标奈不动心里的激动,双腿****一夹,一马当先冲向华夏军大营。
为了使这次偷营能够大获全胜,何金标投入了全关兵马,留守关上的不到千人。
八万人马突然间的齐声纳感,足有撼天动地之威,个个争先恐后的直向华夏大营冲动,唯恐脚步慢了被人抢了功劳。
“不好,这是一座空营,快撤!”冲入大营之后,原先吵杂的人群与声音突然消失无踪,何金标就算再笨也明白自己上当了,便调转马头传令退兵。
“汝等已中吾娘娘之计,还不下马受死,更待何时!”
一声巨吼犹如九天惊雷,秦国诸将士正惊于这一喝之威时,大营的地面突然轻轻地颤抖起来,随着整齐的马蹄声由远及近,营帐两侧突然出现两支弩骑兵,圈着秦军快速跑动起来,密集的弩箭犹如倾盆大雨,秦军像是剥春笋一般,随着弩骑兵的跑动由外到内一圈圈的倒下,伤亡的字数以千人计数不断增加。
“举盾,冲杀,快举盾……”何金标早慌了手脚,整个人伏在马背上直发抖,身旁的几名参将见他这个模样,也顾不了那么多,擅自做主下达了作战命令。
秦军八万之数,进入大营者已近六万,被弩骑兵这一射杀挤压,一不留神连转个身都会撞上自己人,慌乱间哪能竖得起盾牌,又死了几千人后,外围才勉强竖起长盾,但乃有许多箭矢落入中间,惨叫声此起彼伏。
“杀呀!……”
圈杀的弩骑兵突然四下散开,营帐四周一下子亮起了许多火把,原先埋伏营帐四周的中军将士在龙孝直的一声大喝下,纷纷现身冲入慌乱无主的秦军阵营中,一簇簇血箭似夜空盛开的艳红鲜花,纷纷喷洒,杀红了眼的将士根本分辨不清眼前所见的,是自己身上还是敌人的鲜血,寻找目标,奋力挥刃,再寻目标,再挥得刃……,只要自己尚未倒下,便一直不停地重复着这个动作。
×     ×     ×     ×     ×     ×     ×     ×     ×
华夏泽天四年三月初五,华夏国淑贵妃、英贵妃俩人巧施苦肉计,引紫荆关副将何金标率全关人马出战偷营,而后又在关中参将荀精诚的配合下,诈开关门取得紫荆关。
此役,紫荆关八万秦军,亡四万有余,生者皆降。
华夏在紫荆关休整数日后,大军一路急进,连取镇安、凤翔、太白三城,华夏泽天四年四月二十二,大军攻占秦国陇县。
与此同时,魏国大将郑昱率军二十五万,大败秦国大将任恒,攻取了黄龙、合水两城。
至此,秦国京都长安陷于魏与华夏两国大军重重包围之中,岌岌可危。
第二十节 喜乐皇后
           “秦国的使臣走了吗?”问话的锦袍老者背对门口而立,轻轻地转着手中的碧玉杯,脸上藏不住一丝阴冷的喜色。
“恭喜吾皇,贺喜吾皇!”进来的儒生打扮之人笑着躬身道贺。
“魏有今日,全赖先生之赐,若得天下一统,首功当归先生所有,哈哈哈……”锦袍老者大笑转身,正是魏国皇帝梁国栋,他口中的司马先生,当然是魏国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宰相司马破。
“眼下秦势已定,秦国遣使来降乃意料中事,为今之计,应着手对付华夏一国,燕若水手下有庞大的情报网络,秦国秘密降魏之事迟早必为其所知,窃以为此事宜早不宜迟,还望陛下早做定夺。”司马破随之一笑,而后继续说道。
“依先生之见,何时适宜动手?”梁国栋走至椅旁坐下,侧身问道。
“此番伐秦,燕若水所率兵力战其国之兵力七成数,微臣以为应在秦地予以剪除,方为上策。”司马破见魏皇询问,毫不迟疑地回答道。
“寡人亦正是此意,昨夜已快马传令雷寒依计行事,不知先生着办之事可有眉目。”魏皇问道。
“臣于两日前已修书一封命人快马送与红绫郡主,相信以郡主之能,此事应万无一失,宋庭那边,藏共已按陛下之意开始部署,微臣已派疯虎十杀前去相助,朱舍辉纵使三头六臂,恐亦难逃一死。”司马破侃侃而谈,似乎胸有成竹。
“哈哈哈哈,听闻燕家小儿至今昏迷不醒,若是清醒,让其知晓华夏国都已易手魏国,不知会否急火攻心,一命呜呼呢?哈哈哈哈……”
“哈哈哈……”
梁国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