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战意冲霄 >

第114章

战意冲霄-第114章

小说: 战意冲霄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道夹杂碎裂内脏的血箭,一头栽下马去。
第十节 魏国使臣
           魏国的使者叫孔方诚,是一位上大夫,召见上殿之时神情居傲,对我亦只躬身行礼不肯跪拜,众臣大怒喝责却被我阻止,孔方诚得意之际哈哈大笑,谁料想我身上突然散出一股冰冷杀气,将他全身紧紧锁住,这一下不但让孔方诚吓得瘫跪于地,还使他小便失禁尿了一身,在殿上诸臣的声声嘲笑中,垂头丧气地由两名彩虹卫扶下去净身换衣,待重新晋见时,行至中殿便停步不前,三磕九拜大礼朝见。
魏国的国书写的又臭又长,上官清音递接上来时,我只粗略地看了一眼,便转交给鸾儿,她倒是从头到尾仔细地看了一遍。长长的一篇国书其实只有一个意思,魏与华夏从无交恶,有意结为盟国,并表示将昆山所属的整个苏州郡割让给华夏国,以证魏国的诚意。
苏州郡除了昆山,尚有六县之地,地域面积广阔,物产富饶,是有名的江南粮仓,看来魏国为了这次的结盟是舍了血本,既然魏主这么看重此次结盟,里面必定大有文章。
“孔大夫,既然魏主有意割地求盟,不知苏州郡籍册可曾带来?”身为户部尚书,若真苏州郡成为华夏国所有,她必定是最忙的一个,所以出言向孔方诚询问,不过言语措辞间却有意相损。
孔方诚第一次上殿是双眼朝天,摆着一副气趾高仰的样子,第二次是被我吓得低头进殿,双目不敢四顾,所以一直没有留意到殿上的文武大臣班列里,有女子为官的。猛然间听到有一女子发问,第一个反应就是偷偷向上座的鸾儿看去,可是却看到鸾儿似在沉思并未发话,便心觉奇怪,思及刚才声音的来源,转头朝左前方看去。
这可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文臣的首列中,一位女子竟头戴乌纱,身着绛紫官袍,上绣蟒龙戏浪,袍角是金丝云纹滚边,这分明是当朝一品的官员打扮,想不到华夏国居然女子也可为官,且官居一品。
“魏国之人是否皆如阁下这般,不知礼数为何物?”墨菊毕竟是一妇人,被一大男人这般盯着傻看,心里不禁着恼,重重地冷哼了一声。
“啊,下官冒昧,冒昧,不知这位大人是?”孔方诚刚才是惊讶过头,被一声冷哼猛然回过神来,连声道歉,但还是按捺不住心中的疑问开口询问,不过这回语气变得十分恭敬。
“此乃我国户部尚书墨菊、墨大人。”行令右卿郑婉晴代为回答。
“原来是墨尚书,苏州郡籍册下官已携来,待结盟之事议定,必会双手奉上。”孔方诚冷静地回答着,看来这位魏使除了胆小一些,也算有些才能。
“孔大人,华夏不过一小国,魏王因何这般看重?苏州一郡乃江南富地,魏王又岂肯如此轻易相让,不知大人可否赐教一二?”鸾儿的声音虽然轻柔,然而字字珠玑,令孔方诚刮目相看。
孔方诚出使之前,魏国宰相司马破特别交代,华夏国中有一淑贵妃,天生丽质才智过人,但凡国事华夏国主必与之相商,且从来言听计从,此番出使,若见到这位淑贵妃,言辞之间定要万分小心。
“既然娘娘垂问,下臣自当知无不言。”孔方诚强定心神,理了理脑中的思绪,侃侃而言,“苏州郡与贵国相邻,富饶闻名江南,以此郡相赠足见吾皇诚意,此为其一;其二,胡人犯我中原,吾主虽有心驱兵逐之,然侧有秦、鲁窥视,故不敢妄动,若一旦结盟,鲁国必不敢轻易举兵相犯,贵国无侧忧之后可全力征讨胡人,开疆辟土,建不世奇功,成万世基业;其三,胡人之患若除,魏与贵国可借夹角之势灭秦分疆,而后吾主出兵灭鲁,贵国可出兵灭宋,如此一来,天下便尽归于贵我两国,介时分江而治,各得天下,百姓不再受战乱之苦,千秋颂扬岂非美事?”
“兼吞天下,魏主野心不小啊!”鸾儿未置可否的笑了笑道。
“天下大势,分分合合,后宋数帝皆昏庸无能之辈,任外夷割分疆土,置百姓于水深火热之中而不顾,所谓顺应民心者得天下,贵我两国此番结盟共图大业,乃救天下万民之壮举,岂能以野心两字言之。”孔方诚的惧意逐渐消退之下,说起话来也流利许多。
“结盟之举,事关重大,贵使远来劳累,可休息几日,待陛下做出决定后,定会及时通知贵使。”鸾儿对于孔方诚的这番言语并不作任何辩驳,只是笑着命人带他回驿馆休息,并吩咐要好好招待。
×     ×     ×     ×     ×     ×     ×     ×     ×
“孔方诚自幼父母双亡,家有兄妹三人,长兄孔方远,娶妻蒲氏;二姐孔方珠,五岁时因病夭折。孔家三代贫苦,孔方诚由兄嫂一手抚养成人,两人省吃俭用供其读书,十八岁中举人,至此步入仕途。”
翠竹轩,处于皇宫中左位置,乃是华夏国泽天皇帝的御书房,周旁栽种着品种各异的竹子散发着独特的清新气息。翠竹轩中,华夏帝国最大的情报头子——枢密使居傲天正详细地向我禀报着幽影搜集到的情报。
“哦,可有其兄嫂消息?”我淡淡地问道。
“其兄嫂现居于老家福山,属常熟郡,与苏州郡紧邻,孔方诚此番出使我朝时,亦先曾到其兄嫂家中拜望。据幽影所报,孔方诚侍兄嫂如父母,日常开支异常节省,所余俸银皆送于兄嫂;其嫂蒲氏不能生育,孔方诚更将长女孔秀萍过继给兄嫂,随旁伺候。”居傲天尽管已是官居当朝一品,但言语举止间仍可见江湖习气。
“看来孔方诚乃至孝之人。”一旁的鸾儿轻轻地言道。
“两日之后,朕希望能在这里见到孔方诚兄嫂及其女儿。”我的语气异常的坚决。
“微臣冒昧,陛下的意思是?”居傲天被我口中突然冒出的这句话给弄得摸不得头脑。
“居大人跟随皇上多年,难道不知皇上的爱才之心?”鸾儿在旁轻笑了一声,点智了居傲天一下。
“此事定要办得周密,切不可留下任何蜘丝马迹,以免魏人察觉。”我淡笑着对居傲天吩咐。
“请陛下放心,微臣即刻亲自去办。”居傲天跟了我这么久,知道我一向对手下人的办事能力从不怀疑,此番既然这样小心嘱咐,可见我对于这件事情是如何的看重,便决定亲自去办理,以保万无一失。
×     ×     ×     ×     ×     ×     ×     ×     ×
“陈大人,下官于此已候五日有余,贵国陛下既不表态,亦不召见下官,不知是何用意?”孔方诚又与陈金禄对了一杯酒后,按捺不住焦急的心情再次问道。
也难怪他心急,华夏国陛下自从第一次召他上殿递交国书之后,便一直未再见他,每天让外务司长卿陈金禄陪着他喝酒作乐,作为陪官的陈金禄也从不提及结盟一事,每回问他总是以“陛下尚未有明旨”而闭口不谈。
“孔大人何须如此心急,难不成我国招待不周,还是我陈某人未尽好地主之谊?”陈金禄是心里三分醉脸上七分装,双眼故作朦胧地看着孔方诚。
“陈大人言重了,下官冒昧而来,蒙贵国陛下如此盛情款待,又得大人热情相陪,实乃受宠若惊。”孔方诚在官场打滚了这些年,哪能看不出陈金禄这是以退为进的把握,故意拿捏话题,忙客气地回应几句,随后又神色一肃,起身向陈金禄恭敬地作了一揖。
“孔大人这是何意,如此大礼折煞下官了。”陈金禄见孔方诚突然起身恭敬地向自己作揖行礼,忙站起身来避礼相扶。
“陈大人,下官此番为使,敝国相爷曾下严谕,若不能促成此盟,必不轻饶,还望陈大人在贵国陛下面前多多美言几句,早日给个回音,权当保全下官这条性命。”孔方诚说着这些话时语带凄凉,令人闻之亦为鼻酸欲泪。
陈金禄并非傻瓜,知道这只是对方玩的一种把戏,不过也被他这种超级的表演技巧给感染得有些伤感,心里对于孔方诚的才能也颇感敬佩。
“孔大人可知下官今日为何晚来?”陈金禄以突然出口询问的方法从孔方诚制造的悲情气氛里脱离出来。
“还望大人教我。”孔方诚不知道陈金禄葫芦里究竟卖的是什么药,但内心还是希望这个消息和自己出使一事有关。
“吾皇之弟燕威殿下送皇太后仙骸归来,陛下率在京四品以上官员一同去城外迎接,故尔今日来迟,少时下官还要去参加祭拜,不便在此久留,还望陈大人见谅。”陈金禄一看孔方诚脸上的表情就知道他在想些什么,笑着言道。
“哦,原来如此。”孔方诚颇感失望的应了一声,但转念一想,这亦是面见华夏皇帝的一个大好机会,便立即言道,“既是贵国皇太后之祭,为臣者理应表孝,下官也该替吾皇略表敬意,还望陈大人替下官通报一声。”
第十一节 出奇之举
           燕威自从燕振雄被害事件之后,先是被护送回自然门,休息几天后便辞别离开。后来他回到了父亲燕征原来的封地清明郡,郡中百姓对于燕家一门遭此大祸都忿忿不平,特别是燕征新手训练的五千名郡兵,更是义愤填膺,声言要为燕家报仇雪恨。特别是燕威到了之后,成千上万的青壮百姓自发集结燕府旧宅之前,要求编列成军,为燕家复仇尽一份心力。
经过一连串变故后的燕威已经不再像以前那般浮燥,他先是好言的安慰了郡中百姓及五千郡兵,之后亲笔所书派人送去望海城,将信转呈给已是华夏国主的兄长燕若水。那时华夏国中正值迁都之后,诸事繁乱,时任城守的岑居安将这件事情报给了当时留守舟山岛的枢密使齐南明。齐南明获息这一情况后,一面将信转呈给泽天皇帝,一面让望海城城卫军督军谭端文安排力量,分批将清源郡数万群众尽皆迁入望海城居住,五千名郡兵也安排至舟山岛接受进一步训练。
诸事完毕后,燕威按其兄泽天皇帝燕若水的意思,离开清明郡去访他们俩兄弟曾经的先生,江南名儒江鸿飞,几经周折终于让他找到在梅陇一带隐居的江鸿飞,并邀得他一同到海源郡开办了两所国立书塾,由其出任司空监(校长)一职。此间事了后,燕威又秘密返回清明郡,将燕若水之母云氏的骨骸迁送回华夏国京都晴城。
×     ×     ×     ×     ×     ×     ×     ×     ×
我登基为皇后,并没有依着制度册封先人皇族,燕征与糜氏被宋国厚葬在一起,故而这回我只迁回了名义上的生母云氏的骨骸,将她葬在距离京都晴城并不远的凤凰山上。
车驾行了近两个时辰后,到达了建在凤凰山上的陵墓。
当初安排时,我拒绝了鸾儿及众臣所提的按皇太后大礼国葬,只是命人安排了简朴的一个葬礼,不过难以拒绝文武百官的好意,准许在京的四品以上官员一起护送骨骸至凤凰山陵墓安葬。
葬礼的时间并不长,先是让礼官念了一纸祭文,而后便是身为子女的我、鸾儿、燕威、燕嫣然、申孝谦、申诗佳六人依礼拜祭,最后由礼官帮着烧了一些冥纸后,便携众人返回京城。
×     ×     ×     ×     ×     ×     ×     ×     ×
“小弟,你年岁也已不小,也该成个家了。”我看着成熟了许多的燕威,内心略带丝丝痛怜,很多人都希望自己能够变得成熟,却不知道心理变得成熟,很多人是在经历了种种的痛苦与无奈之后。
“是啊,母亲在世之日最为牵挂的便是你的婚事,如今爹娘虽已不在,但此事亦不宜再拖。”一旁的嫣然也跟着言道。
“唉!陛下与大姐的好意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