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_净空法师__第1601-1800集-第54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又放光明名能舍。此光觉悟悭众生。令知财宝悉非常。恒乐惠施心无著。悭心难调而能调。解财如梦如浮云。增长惠施清净心。是故得成此光明。】
从这个向下,十一到第十六这六光,清凉大师有很简单的开导,「六度光中」。我们念的是六度里头第一布施度,所以这个光的名字叫『能舍』,我们晓得「能舍」就是放下。这个光,你看它跟前面的句法不一样,前面放光,「此光能觉一切众」,普遍对大众的。这个光它的对象比较窄小一点,是对於悭吝的众生,我们一般人讲小气,南洋那边讲孤寒,孤寒就是很小气、很吝啬的,是对这一类众生,帮助他、启发他们。叫这些人知道,世间一切的财宝都是无常,『非常』就是无常。『令知』,关键的字眼在「知」,就是你能够认知『财宝』确实是无常的。我们前面读过,这是属於慧,是属於看破,看破之后你才能够放下,看破、放下都不著相就好。所以他底下一句『恒乐惠施心无著』,心里头没有染著。
布施,通常布施的境缘、事相非常广大,无量无边。世尊在经教里面把它归纳为三大类,财布施、法布施、无畏布施,分为这三大类。这三大类遍布在十法界,每个法界里面的境界当然不相同。我们就现前境界来讲,这三种施它的果报确实是所有众生所希求的,真的是不分国家、不分种族、不分信仰。哪个不想发财?哪个不想有聪明智慧?哪个不想健康长寿?不但人如是,畜生也如是,饿鬼也如是;换句话说,六道里面所有一切有情众生,没有一个不追求的。能不能求得到?给诸位说,求不到。命里有的你才能得到,命里没有的求不到,所以谚语有所谓「一饮一啄,莫非前定」。连《古兰经》也说前定,一切都有前定。谁给你定的?佛说得好,是你自己定的,不是别人给你定的,因此你就不可以怨天尤人,自己定的。
我们这一生所拥有的财富、智慧、健康长寿,是过去生中所修的。这一生你发大财,是过去生中你修财布施,财布施是因,得财富是果报。你修的因大,修的因多,你这一生你就发大财,就这么个道理。聪明智慧是过去生中法布施的果报,健康长寿是过去生中修无畏布施的果报。如果过去生中有修,这是因,你看看相算命的讲有财库,每个人都有财库,命中财库。你财库很多、很足,这是因,你在这个世间无论从事哪个行业都赚钱。如果你的财库空空,什么都没有,过去生中没修,那在这一生当中无论经营哪个行业你都赔本,你都不会赚钱。这种人有没有?有!你冷静去观察,在你的周边就有。假如我们过去生中没修怎么办?这三种因都没有修,这一生就很苦,不但贫贱而且短命。贫是没有财富,贱是没有地位,在社会上没有地位,短命,三十、四十就过世了,真的叫是「黄泉路上无老少」。
在这种状况之下,有没有方法补救?有。我告诉同学们很多次!我在年轻的时候,我自己很少找人算命,碰到有朋友精於这一门的,偶尔找他算著玩,听他说说,可是早年我母亲给我算过命。学了佛之后,韩馆长护持,她喜欢算命,常常拿著我的八字到处去给这些人,听听他们的说法。大致说法都相同,我财库空空,一生没有钱;命里头没有官印,没有官印就是不能做官,没有官,即使出家了也不能做住持,出家做住持命里头也要有官印。同时又短命,这个我都相信,寿命只有四十五岁,过不了四十五岁。有点智慧,大概过去生中只著重修法布施,财布施、无畏布施统统疏忽了。这一生算是缘不错,缘也是过去生中结的,学佛的缘不是一生一世的,多生多世与佛有缘。但是年轻的时候迷惑,也就是接受一般学校教育,听老师常常教学都说宗教是迷信,佛教是泛神教、多神教、低级宗教,这个印象很深。使我们在年轻那段时期都不接触宗教,不碰它,特别是佛教。
因为我们在社会上所看到的,佛教都是为死人服务的,超度亡灵的。不像外国其他的宗教,像基督教、天主教,甚至於伊斯兰教,他还讲经教学,还为社会服务;佛教从来没有听说过,所以不接触。一直到我认识方东美先生,跟他学哲学的时候他才告诉我,我跟他学哲学,他说释迦牟尼佛是大哲学家。我们感觉到非常意外,这种迷信宗教,他怎么会变成哲学家?他告诉我,他说你不懂,他是大哲,他是圣哲,佛经哲学是世界哲学的最高峰,学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我经过他的教导,这个观念才改过来。改过来之后,他就告诉我,他说佛教哲学在经典里面,你要学你不要去学那些形式,你要去看经。刚刚接触经典,很多看不懂,好在台湾还不错,台湾有些法师还讲经,这就引起我们兴趣,去听听,他到底讲什么。常常去听,慢慢就懂得一点。
我第一部接触的这些介绍佛门的书籍,是《太虚大师全书》,为什么?它是白话文,好懂,讲得很浅显。在那个时候我也买了一套,看了一遍。缘非常殊胜,接触佛教没多久就认识章嘉大师,章嘉大师教我看释迦牟尼佛传记。要我看《大藏经》里面的传记,唐朝人写的《释迦方志》、《释迦谱》,看这两样东西,也挺深。这个看下来之后,对於释迦牟尼佛才有认识,慢慢了解,了解到他不是宗教,真的是方先生所说的是教育,这个观念让我们耳目一新。章嘉大师教我,学佛,你对佛要有认识,他是我们最好的榜样,我们要向他学习。首先我们在传记里面看到释迦牟尼佛能舍,第一个印象看到就是能舍,跟章嘉大师头一天教给我的,教我看破、放下,教我布施。一看到释迦牟尼佛,这是他带头,那个真不容易,王位能舍,宫廷里面荣华富贵的生活能舍。真是佛法当中常讲的难舍能舍,这世间人最难的他能舍。为什么?高度智慧,智慧看破,然后你才能够放下,才能舍。
十九岁舍弃家庭,出去学习,我们中国人一般讲出去学道,现在人讲出去学习。印度当时这些大德、学者,宗教里面的大师、学派里面的大德,他全都亲近了,广学多闻。学了十二年,这个十二年他过的是苦行僧的生活,非常不容易。我们知道他的身分是王子,聪明绝顶,十二年可以说把印度的宗教、学术他全都学到了,全都通达,最后还是不能解决问题。这三个主要问题,轮回是清楚了,六道轮回非常清楚。轮回,为什么会有轮回?轮回之外还有没有世界?轮回这个问题能不能解决?没有人知道,宗教、学术里头都找不到答案。所以他给我们示现,给我们做样子,到恒河边上找棵大树底下入定,把十二年所学的统统放下。这一放下就开悟了,所谓是「夜睹明星,大彻大悟」,这一悟,问题全解决了。
这么多年来,我们深深明了,体会到了,真正认识佛法为什么叫内学。向外去求的叫外道,释迦牟尼佛十二年所学的叫外道,为什么?全是心外求法,心外求法叫外道。我们学佛如果在心外求,也是外道,心外没有佛法。所以统统舍弃掉,这样我们才算真的把什么叫做佛法、什么叫世间法,搞清楚、搞明白了。只要你还有妄想分别执著,一切法都叫世间法,没有一法是佛法。如果你能把妄想分别执著统统都放弃,都放下了,一切法统统叫佛法,分别在这个地方。法上没有世法、佛法,世法、佛法在你的心里,就是说能看破、能放下就叫佛法,你看不破、放不下全叫世间法,《华严经》也是世间法。我们总算是把它搞清楚、搞明白了。搞清楚、搞明白了,我们的用功用在哪里?就用在看破、放下,那叫真会用功。
看破是什么?看破是智慧。放下是什么?放下就是戒定。六波罗蜜里面布施、持戒、忍辱都是放下,甚至於包括后面精进、禅定,前五度都是放下,第六般若波罗蜜是看破。你放下,智慧就开了,你执著,智慧就没有了,智慧就变成烦恼,智慧就变成妄想,这个道理不能不懂,不能不知道。所以佛教我们,我们实在讲迷得太深,迷得太重,章嘉大师教我先从财布施下手。没有财,没有财大师就问我,一块、一毛有没有?这个有。那你就从这儿做起!这他教我。可是施有果报,你欢喜布施、喜欢布施,财就愈来愈多,愈多怎么样?愈多就多施。收入少少施,收入多多施,不要留。我做了五十六年,真的是愈施愈多。
所以相信老师教给我的,「佛氏门中,有求必应」。求不得,求不得是你有业障,你把业障消除,消业障。业障怎么消除法?忏悔。怎么个忏悔?后不再造。这我懂得了。所以孔子对他学生,他学生有三千弟子,七十二贤,三千弟子他只赞叹一个人,颜回。为什么赞叹颜回?颜回改过自新大概是孔子一生当中见到的第一个人,孔子自己都说做不到,比不上颜回。颜回能不贰过,就是说他的过失只会有一次,不会有第二次,重复的过失没有。很不幸颜回早死,三十几岁就走了,夫子非常悲痛,这么好的学生。我们世间人讲好人不长命,但是这个好人到哪里去了?好人到天上去,享福去了。他那个德行在我们世间找不到这个福报,他到天上享福,这肯定的。学佛之后我们才晓得,业力的感召他生天了。所以从佛法看好事,决定不是坏事,佛法是讲三世因果。
我们明白这个道理,自己想得财富,你就认真修财布施,全心全力去修布施,不要想明年。因为想到明天、想到明年,自己就不敢施舍。为什么?怕布施掉之后,明天缺乏怎么办?所以他有恐惧,不敢施舍。法也是如此,自己会的,纵然是喜欢教别人,后头留一手,为什么?怕别人将来超过自己,吝法。不知道佛在经上常讲,吝财的得贫穷果报,吝法的得愚痴果报,不肯修无畏的、不肯施无畏的,短命的果报。在六道里头,业因果报丝毫不爽,这不能不知道。你要想得人间的富贵,这三样东西都得到,那你就得认真干。所以,每个人的命运不是操纵在别人手上,不是佛菩萨控制的,也不是上帝、阎罗王能主宰的,都不是,全是自己。善因善果,恶因恶报,怎么能怪人?
即使遇到天然灾害也不是偶然的,就像美国预言家凯西所说的,他说世间所有的人,每天所遇到的一些事情,都跟前世有业因,决定没有一桩事情是没有前因而突发的,他这个说法。这个说法,现在我们知道那是真的,他讲得一点都不假,一饮一啄都有前因。我们今天起心动念、言语造作,要晓得都有后果,千万不要以为自己动个念头没有人知道,那就完全错了。动个念头都有果报,何况这个念头变成行为,那个果报就更显著、更明显,不能不晓得。
财有内财、有外财,外财是你的财物,你没有财物你用什么布施?要外财。物品都属於外财,物品里面包括佛经上讲的国家,他做国王了,他位子让给别人,国都能够布施,王位能布施,何况其余!所以佛教传到中国来之后,我们看到许多王公大臣学佛之后,到他过世,他都把他自己的这些产业布施给寺院,改变成道场,提供给大众做修学的场所,这都是属於外财。佛在财布施里面最赞叹的是内财,内财是什么?内财是用我们的智慧,智慧是内不是外,用我们的劳力,现在讲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