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_净空法师__第1601-1800集-第50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评他;你批评他,你自己堕落,为什么?你看到他生了一个不善的念头,错了。要怎样?要生恭敬心。生恭敬心,你有福;生轻视的心,你有过失。他自己如法不如法是他的事情,与我不相干,不能说是他堕落,我也跟他一起堕落,那你就错掉了,大错特错!所以我们要遵守佛陀教诲,要了解性相理事因果。
佛跟我们讲「日日是好日,时时是好时」,我续了两句,跟佛法相应,绝不违背,「人人是好人,事事是好事」。所以在顺境逆境、善缘恶缘总是保持一个清净心、平常心,心平气和,不会被外面环境所干扰。心里面只有一个南无阿弥陀佛,除了南无阿弥陀佛之外,统统放下了,我就靠这个往生。如果心里面还有夹杂,还有别的东西在里面,往生就靠不住,这个关系太大!保证自己往生,就是心地清净,没有杂念,古德教给我们「一门深入,长时薰修」,这是保证,不可以再错了。「万法皆空,因果不空」,万法皆空,那个万法你就要放下,为什么?它不是真的,相有性空,事有理空。你在诸法里头起心动念,错了,那言语造作就更错了。我们学佛明白这些道理,必定要落实在生活当中,落实在起心动念、言语造作,就得大受用。
所以见住持三宝就能跟一体三宝相应,你说这功德多大!看到出家人,就想到自性净,我讲「自性觉,自性正,自性净」,是六祖在《坛经》上讲的;「真如觉了,全体轨持,事理和合」是一般经教上讲的,意思都一样,你能够会归,得无比殊胜的功德。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学习到此地。
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一七五五卷) 2007/6/10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12…17…1755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看「无方大用」第八段,明毛光照益三昧门。毛是我们身上的汗毛,它的意思就是很多,无量无边。光明遍照众生之利益,用现代的话来说,就是氛围、气氛、磁场,就是这个意思。如来三身教化气氛对於遍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的利益,用现代话讲,诸位就容易明了了。我们看这四十四光,我们先看前面这两种,「善现光」、「照耀光」这两种。善现光我们前面学到第二首偈第二句,我们把经文念一遍,从第二首念起:
【彼先示现於诸佛。示法示僧示正道。亦示佛塔及形像。是故得成此光明。】
最后一句是讲因,为什么他有这种光,我们讲为什么他有这个磁场,为什么他有这种气氛,就是这个意思。这首偈所讲的现佛,我们学过了,佛是智、是觉。『示法』,法是三学,戒定慧三学,六度,菩萨所学的六波罗蜜,这是法;我们净宗所学的三福,三福是法。终极的、最后的目标就是明心见性。在其他宗派必须要在一生当中证得明心见性,这非常困难,为什么?见性就成佛了,就证到究竟果位。净土宗是把明心见性放在极乐世界,先到极乐世界,然后再明心见性。到极乐世界比明心见性就容易太多,生到极乐世界见到阿弥陀佛,再修明心见性一点都不难。所以这叫特别法门,十方诸佛没有不赞叹的,无比殊胜的一个法门,我们遇到要非常的珍惜它。
现僧,僧,昨天我们也介绍了很多,最重要的,僧是团体,不是一个人,可是一个人也称僧。就好像军队,军队一定是团体,可是一个人也称军人;学生,学生也是个团体,一个人也称学生。所以它的本义是团体,叫僧团。什么团体?和合团体,就是这个团体的人他们都能够和睦相处,都是互助合作,你说这个团体多好。所以僧叫和合僧。不一定是出家人,佛讲只要四个人在一起共同生活能够遵守六和敬,就叫做僧团。所以你家庭,如果是夫妻有儿女,一个儿子、一个女儿,四个人统统修六和敬,你家里面就是僧团。这一定要懂得,僧不一定是指出家人。为什么常常讲到出家人?就是出家人必须要做到;在家人做到不做到,佛不严格要求,出家人是严格要求一定要做到。可是现在出家人也做不到了,所以世尊常常流眼泪,很伤心!这是真的,都不是假的。我们都能够想像得到,你说多悲痛!
凡是佛教的团体,无论是出家人的团体、在家人的团体,只要修六和敬,就叫做僧团。僧团的出现,如果我们世间出现一个僧团,这个团体里面有四个人能够真正修六和敬,这个地方不遭灾难,为什么?诸佛护念,龙天善神拥护。僧团出现是无比的希有,利益无量众生!我们天天讲、天天求,天天在期望,我望了五十六年都没望到。我们道场天天讲经,和不和睦?不和,每个人都有意见,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分别执著。不要说求四个人和合,两个人都做不到,这是真的不是假的。
所以早年,我还很年轻的时候,刚刚出来讲经,四十多岁,在台北讲经。当时有几位老居士,年龄都比我大二、三十岁,老佛教徒,还有两位是印光大师的皈依弟子,跟李炳南老居士是师兄弟,我到台北来讲经,他们天天都来听。有一天,赵默林老居士(这都不在了)请我到功德林吃饭,功德林在台北火车站,我中午就去了。去了就是我们两个人,他叫了两个菜,我们两个在吃饭,吃饭他就问我,他说:净空法师,你知不知道我今天为什么要请你吃饭?我说我不知道。他说:我有一个问题,我要向你请教。我说:请教不敢当,有什么事你尽管说。
他说:现在犯五逆罪,堕阿鼻地狱。这个对,是,佛经上是这么说的。五逆罪是杀父亲、杀母亲,这是前面两条,第三条是杀阿罗汉,第四是出佛身血。阿罗汉是代佛弘法教化众生的,天人师,你杀他是无间地狱。第四是出佛身血,就是想害佛,佛的福报太大,没有人能害他,但是让佛皮肤破一点流一点血,这是有可能的;那就是存心想害佛,没有能把佛害死,让佛受一点点小伤害,都是堕阿鼻地狱。最后一条,他说这四条很不容易犯,做的人很少,可是第五条犯的人很多。我说:是这样的吗?他说:是,第五条是破和合僧,就是破坏僧团。他说他担心这个,他说现在世间人破和合僧,没有不堕阿鼻地狱的。
我听了之后,我说:我们两个好好吃饭,这个事情放下,不要去操心。他说:怎么了?我说:你老人家学佛比我早,至少比我早二十年,你在哪里看到和合僧?他一想就笑起来了,一生也没有遇到和合僧团。不管是出家人的道场、在家人的道场,你几十年走了多少地方,哪个道场是和合僧团?没有,两个人都打架、都吵闹。所以为什么佛法衰到这个样子,众生苦,世间灾难这么多,和合僧没有了,两个人都吵架,都闹意见。我这一说开了,他也笑起来了,真的,不是假的。从前是有和合僧团,现在没有了。不但两个人不能和睦相处,就是一个人,没有人,他自己也会发脾气,自己跟自己都过不去,你说有什么法子?
我们天天学习经教、天天念佛,只有求佛菩萨来示现,给我们示现做个样子,有和合僧团。但是这种示现如果出现,肯定这个地方人有福;地方人没有福,地方人有福是感,佛菩萨就有应!此地没有人修福,佛菩萨不会应,佛菩萨有感才有应。我们天天祷告求,不行,要真心求,真心求是真心做到。我们找四个人把六和敬都做到,这是我们这个道场的,其他人做不到没关系,道场人只要有四个人做到,这个道场就是真正的僧团。所以实在讲,非常有可能的是在家人。在家人一家四个人和睦相处,互助合作,所以在家人当中可能出现僧团。佛门的道场,无论是居士道场、是出家人道场,没有僧团了。这是我们无限的向往。我们如果遇到真正这四个是能够修六和敬的,我们道场赶快就要供养人家,我们顶礼,我们向他学习,我们拜他为师。这是真的不是假的。
你看当年六祖在猎人队里面避难避了十五年,看没什么事了,这出来了,首先到现在的广州光孝寺,听印宗法师讲经。这个公案很出名,风动幡动。底下就有两个听众不听经,在那里争,一个人说风动,一个人说不是,幡动,两个人互不相让。惠能大师坐在旁边,他那时候没有出家,居士,就跟他们两个说,他很有礼貌,很恭敬,合掌称他们仁者,「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这两个人一听都呆了。下课之后,印宗法师看到他们三个人讲话,就问他们,你们在谈什么。这三个人一谈,印宗法师一听,就知道这非常了不起,怎么有这么样的高明。他就怀疑,他说:我很久就听说五祖忍和尚把衣钵传给惠能行者,莫非你就是的?惠能大师当时也就承认了,我就是。印宗法师当时向他请教,他因为讲《涅盘经》,《涅盘经》的一些问题提出来问他,对答如流;印宗法师自叹不如,他说我讲经像是瓦砾,他给我解答的那是真金。给他剃度,剃度之后,反过来拜他作老师。你看看印宗法师那种风度,了不起!印宗法师在惠能会下也大彻大悟,明心见性。你就看他的心量,看他的举动,那不是凡人,都是给后人留下最好的榜样,僧宝!
末后『示正道』,这就是示现修学的方向、修学的目标,就是正道。后面注解讲,「示三宝,令其正归」,皈依三宝;「示正道,令其正向」,给他一个正确的方向去学习。这个正确的方向,现在必须要详细的解释,正确的方向是戒定慧三学,因戒得定,因定开慧,叫三无漏学,这是正道。你不持戒,那怎么行?为什么现在的戒我们做不到?就是从小我们的家教疏忽了。所以诸位要晓得,佛法在四个教育里是最尖端的。我常常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宗教教育,宗教教育是前面三个教育的究竟圆满。前面三个没有,你怎么能成就?所以基础的基础是家庭。我们从小父母没有教给我们,不能怪他,为什么?他的父母也没教他,这是祖父母;祖父母还不能怪他,曾祖父母没教他。香港这个地区至少断了五代以上,早年英国人占领,最早是接受西方文化的冲击;内陆还比较好一点,晚一点,说晚至少也断了三代。所以今天不能持戒是正常的现象,他没有根。但是不持戒就不能成就,这个问题很严重。
这些年来,我天天都在想如何来补救,一层一层的往上推,推到根源,家教。家教是什么?弟子规,所以这些年来极力提倡弟子规。我们从哪里做起?先从《弟子规》做起,把《弟子规》落实了,再学《太上感应篇》,不难,很容易做到;《太上感应篇》做到之后再学十善业道,有十善业道基础,持戒就不费事。三皈五戒、出家沙弥律仪、在家菩萨戒,统统都能做到,你是真佛弟子。佛经一展开,「善男子,善女人」,有你一分,你是真正善男子、善女人。如果你弟子规都做不到,你不是,叫善男子、善女人,没有你,你不在其中,你说这多重要。这是我们不能不知道的。
那我们今天,这是正道,从哪里做起?从弟子规。一定要记住,弟子规、感应篇、十善业,这是正道的根。有这个根了,你再受三皈五戒,那你就是真正佛的在家弟子,叫优婆塞、优婆夷,你就得到这个称号。如果出家,再进一步,把沙弥律仪做到。这等於是阶梯,出家一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