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教育出版电子书 >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_净空法师__第1601-1800集 >

第411章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_净空法师__第1601-1800集-第4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下面一句说,「或以无我寿者门」,这一类的人比前面一类人聪明。这一类人是求什么?求长寿,学无我。连当年的秦始皇,做了皇帝,贵为天子,富有四海,他还有没有求?有。求什么?想求长生不老。派徐福带童男童女到海岛里面去求神仙,求长生不老药,结果也没求到。徐福一去就没有再回来,到日本去了,把这些人都带到日本去了。求寿者。求长寿的人可多了,哪个人不希望求长寿?能不能得到?答案是肯定的。我初学佛的时候,章嘉大师就告诉我,佛氏门中有求必应,我们听了很欢喜。可是老师讲,也有很多人求不应,什么原因?它有道理你要懂得,有方法,如理如法,有求必应。如果你不懂这里头的理论,又不知道方法,盲目的去求,那是没有感应的。求升官发财、求家里平安、求长寿、求没有病苦,每天去拜佛,天天去供养,那是假的,那个求不到,那叫迷信。你真的升官、发财了,是你命里本来有的,你不求它到时候也来,你求,恰好的时候碰上了,这不是真的。
  真的是什么?命里没有的,像《了凡四训》里面所讲的,了凡先生没有功名。功名就是现在所讲的学位,你命里没有博士学位,没有硕士学位,你就拿不到,你就考不上。在从前最高的学位是进士,就相当现在的博士,举人相当现在讲的硕士,秀才相当现在讲的学士,它是学位的名称。有这个学位,你才能在政府任职,所以讲出身。了凡先生命里面只有秀才,贡生也是属於秀才,没有举人,没有进士。你看他以后接受云谷禅师的教诲,他去考试,果然也考取举人,最后也考取进士,这命里没有的,他得到的,如理如法的求。他的寿命只有五十三岁,这个他没有求,但是断恶修善积功累德,寿命自然延长。他七十四岁走的,命只有五十三岁,延长了二十年。命里没有儿子,这是他向佛菩萨求,真的求了一个儿子。以后子孙很发达。命里没有的他真求到了,佛氏门中,有求必应。
  了凡先生求的都是小事,他没有求大的,大的是什么?求作佛、求作菩萨,这大事!作佛、作菩萨能不能求到?能。真的!有求必应的理是什么?这个要懂得你才能产生信心,理就是佛常讲的「一切法从心想生」,道理是在此地。你如理如法的去想,哪里有不感应的道理!这个不一定是在佛门,只要懂得这个道理,不学佛的人也是有求必应,不一定要学佛,所以要明了道理,要懂得方法。老师教导我们,我们从这儿生起信心,认真努力好好去做,不为自己。如果回向为自己总是有限的,有界限;不为自己就没有界限,真的是无我寿者。我这个身留在世间干什么?如果说身留在世间去享受五欲六尘,去享受荣华富贵,那个享得尽的,是有限的,怎么修都是有限的。
  只有一个是没有限量的,诸佛菩萨应化在九法界,乘愿再来,这是没有限量的。没有限量,释迦牟尼佛的示现,中国人讲八十年,祖师大德的示现,五、六十岁走的很多,七、八十岁走的不少!这什么原因?这是感应。凡是乘愿再来的,众生有感,他就有应,他住世不是自己寿命,是跟众生的缘分。有缘多住一段时期,什么叫有缘?确实有众生非常认真跟他学习,这叫有缘;学生很多,并不是真正想学的,这就没有缘,这个道理要懂。凡是乘愿再来的,为什么?是来教化众生的。人多,应身来;人少,一个、两个成就的,化身来,应化身。化身时间很短,你遇到了,给你讲一段开示,你明白了,他就走了,再也找不到。
  像我们看虚云老和尚的年谱,记载他老人家朝五台山。虚云老和尚住在南方,五台山在山西,他怎么去?三步一拜,你就晓得他一天能走多少里路。从广东拜到山西五台山,时间总得一、二年,路上是千辛万苦。路上生病了,在野外,旷野,周边都没有村庄,没有人,这个时候病倒怎么办?他的心很虔诚,生死置之於度外,只念文殊菩萨。文殊菩萨来了,化身,是个什么样的人?乞丐。正在这个苦难的时候遇到一个乞丐,乞丐照顾他,每天给他一点东西吃,帮助他,用一点草药给他治病。病治好了,他去朝山,乞丐就不见了,不晓得到哪儿去了。
  过几个月之后又生病,又在路上,又碰到这个乞丐,第二次碰到。这个人有感情,他就向乞丐问,你叫什么名字?他说他叫文吉,文章的文,吉祥的吉,他叫文吉,姓文名吉。他说他就住在五台山,你到五台山去问,他们都知道我。病治好了,文吉没有了。老和尚到五台山去朝文殊菩萨,就到处打听,路上两次生病,遇到这个乞丐把他治好,帮助他。就问他,他说他是五台山的人,大家都知道。人家说:那是文殊菩萨化身。这是化身,化身来帮你忙,帮完之后就没有了。祖师大德他能在世间,一样好像来投胎,来住世几十年,那是应身,这个都没有寿命,真正是无我寿者。这也是佛氏门中,有求必应,虚云和尚生病的时候是真求,果然就有人来帮助他,帮助他的人是佛菩萨。
  下面说『或以不净离欲门,或以灭尽三昧门』,这是讲修清净心的。确实在家、出家的同修,有很多人想修,「欲」,知道这个东西不好,怎么样才能离开?真正发心要修的,佛教你修「不净观」。在一般教下里面讲,四念处就是教你修不净观,所以那是智慧门,是看破。「观身不净」,你对你身体那样的爱惜,念头自然就淡薄,就可以随缘了。「观受是苦」,你对於人生就没有留恋,你在这个世间无论是什么身分,无论过的是什么生活,你想想看苦不苦?穷人有穷人的苦处,富贵有富贵的苦处,没有一个人不苦。这个苦日子什么时候离开?死了没有离开,死了之后,一般人讲四十九天之后他又回来了,他又来投胎,还要继续过苦日子。轮回苦!「魏斯四书」里面讲得很清楚。
  真正要离开苦,确实不净观是个好方法,四念处帮助你看破,看破之后你才放下。功夫成就是要靠放下的,放下妄想分别执著,你真的离苦得乐了,放下妄想分别执著就见性。自性里头,就像能大师所说的,「何期自性本来具足」,具足什么?智慧、德行、技能、福报统统具足,感得的果报是华藏世界、极乐世界。你总要记住,佛在经上没骗你,华藏、极乐是什么?「唯心所现,唯识所变」,「自性弥陀,唯心净土」。那就是惠能大师开悟之后所证得的,悟了之后他住净土,虽然跟我们在一起,真的空间维次不同。他住的是实报庄严土,我们住的是凡圣同居土,虽然在一起,受用不一样,这就是佛法里讲的共业跟别业。所以「不净离欲」也度一类众生。
  「灭尽三昧」亦复如是,这是最后的一门,第二十门。灭是灭什么?灭妄想、灭分别、灭执著,一般大乘里面讲,灭见思烦恼、灭尘沙烦恼、灭无明烦恼、灭六道生死。六道里头两种生死,变易生死、分段生死,灭四圣法界里面的变易生死,灭尽了。现在,这些道理、方法我们都学过,关键在学以致用,我们学了管不管用?如果你把学的东西统统能用上,那就恭喜你,转迷为悟,转凡为圣,你在这一生当中可以成佛作祖,真的一生成就。《华严》讲一生成就,善财童子的表演就是的,没有到第二生。这是做榜样给我们看,他从凡夫跟我们一样的身分,最后成佛。他参访德云比丘就是初住菩萨,参访海云比丘他是二住菩萨,每参访一位善知识他就升一级,到最后参访普贤菩萨,他成佛了。这个要懂得,不断在提升自己,他怎么会不欢喜!所以法喜充满,常生欢喜心,道理在此地。现在时间到了,我们休息几分钟。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偈颂里面二十门介绍过了,后面两首是总结,我们把经文念一遍:
  【随诸众生病不同。悉以法药而对治。随诸众生心所乐。悉以方便而满足。随诸众生行差别。悉以善巧而成就。如是三昧神通相。一切天人莫能测。】
  清凉大师有注解,注解我们也念一念,第七、第八的前面两句,就是一共六句,「结多所因,由四悉檀故」。悉檀是梵语,梵华合译,四悉这两个字是中国话,檀是印度话翻译出来的,叫檀那,四种,檀那翻成中国话是布施,就是四种。悉就是遍的意思,悉檀翻作遍施,普遍的布施,有四大类,这四大类普遍的布施。『随诸众生病不同』,这个就要遍施,佛必须要「随诸众生」,众生病不一样,所以要用不同的方法来对治,帮助他回头是岸,帮助他破迷开悟。这个最重要,这是教育。教育一定要看学生的根性,因材施教,不能用一个方法教一切大众,那是不可能的。
  现在的学校出了问题,怎么出了问题?与这个原则恰好相违背,这个问题已经被现在很多学者专家发现了。昨天有个同学剪了一些报纸,这些讯息给我看,我昨天晚上回去翻了一翻。一百一十七个科学家他们来谈话,讨论这个世界确实发生了什么问题,其中就有一条,教育发生问题。居然他们提出来,全世界各级政府不要办学校,教育害死很多年轻人。这个话从来没有人敢说,这科学家最新提出来的。他提出来我看到了,我今天才说出我的感想,为什么?现在这些教育真的没有从前私塾好。私塾老师教的学生不多,大概都是二、三十个人,超过五十人的几乎没有,没有那么大的规模。三、四十个学生,老师的精神能够贯注到,而且老师教学确实是因材施教,老师对每个人教学的方法都不一样。我小时候念了很短时间的私塾,有这么个印象,不深。
  可是我在台中跟李老师学经教,李老师开了一个经学班,一共有二十多个同学,他是用私塾的方法。两个人一组,同学一部经,是他来教;经典,选择学什么经,是学生自己选择。选择出来的时候给他看,他认为可以,行,就教你这个;认为不行,你选得太深,选得不适合你,重新再选。你可以选三次,三次都选得老师不同意,老师替你选一样,他用这个方法。所以,我们二十多个人等於分十几个组,就是十几种经。两个人只能学这一部,其他的经你可以旁听,那不是你学的,你学的是你这一部,个别教。所以你看一班二十多个人,程度不一样,根性不一样,好乐不一样。我喜欢般若,那个喜欢三论,那个喜欢法相,这个喜欢净土,还有喜欢禅的,各人爱好不相同,你要随著众生的爱好。你看这里头第三句,『随诸众生心所乐』,他学了才生欢喜心,进度也快,也能得真实受用。你所讲的是他不愿意学的,枯燥无味,浪费时间,浪费精力。
  实在讲,这桩事情,我在抗战胜利之后,在南京第一中学念书,我那时候念初中三年级。我很不重视功课,但是为了文凭,我读书很专心听,就是听那一次,我从来不复习。考试的时候,考试之前我只需要十分钟把功课复习一遍,我一定会及格,我也不要分数多,六十几分就够了,及格了!我从来不争名次,只要年年升级就行了。我的时间,到图书馆去念我喜欢念的书,所以我在同班同学当中我常识最丰富,读得多,课外东西学得多;课内东西不想学,只保持及格。我给我的校长都讲过,我说现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