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教育出版电子书 >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_净空法师__第1601-1800集 >

第324章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_净空法师__第1601-1800集-第32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佛度众生要记住不在一世,生生世世,尤其是《地藏经》上给我们讲得很清楚,「阎浮提众生,刚强难化」。有时候要好多世他才回头,可是觉悟的人决定不舍弃,有耐心等待,等待你回头。你不回头,你有怨恨,我回避你,看你来了我躲在一边;等到你回头来,我来帮助你。你想想看没有一个不是先度自己,自己先得度,靠什么?靠忍辱,没有一样不能忍。这个忍本来就是忍耐的意思,因为中国社会环境不一样,中国人把辱看得非常重。你看我们在古书里面读的古文,古人常讲「士可杀不可辱」,就是杀头没有关系,能忍;侮辱、羞辱不能忍,把羞辱看得这么重。所以翻经的法师,忍下头加个辱;换句话说,对中国人来讲辱都能忍,还有什么不能忍?没有一样不能忍。所以这个辱是特别对中国人讲的,中国人把辱看得太重。佛是真正觉悟的人,看得清楚,看得明白,用这个方法来教给我们。
  我们的忍要对遍法界虚空界,顺境里面、善缘里面要忍,不生贪恋,这个很重要,没有留恋就是要放得下。如果对这个地方一有留恋,你就生染著;换句话说,你来生还搞六道轮回,你舍不得离开这地方。所有一切人事物都不能贪,佛法也不能贪。我遇到过,有位法师对我也很不错,他怎么样?他最喜欢收藏佛像。有个很大的房间里面供的佛像都是古董,非常名贵,一般他都不给人看的,对我算不错,我去访问,他特别把他的房间打开让我去看,告诉我这是哪个朝代的佛像。喜欢、执著,无论到哪里去,念念都是那个房间里面的佛像。好不好?不好。为什么?死了以后他还是舍不掉。舍不掉,那个房间里面没有夫妻住在里头,那怎么办?他一定会投胎,不可能不投胎,那房间大概有老鼠、有蟑螂,他就到那投胎,他离不开那里,你说糟不糟糕?不可以。
  我一生不爱古董,人家送给我,随手就丢掉。有个朋友送给我一个弘一法师亲笔写的真迹,写的一些字,我都丢掉了,谁拿去了,我也不晓得,决不留这东西。我遇到好的东西也很喜欢,我做复制品,我供养的佛像全是复制品,没有真的,真的就送人。有的送学校、送图书馆、送博物馆,让他们去收藏去,我们不藏这东西,不收藏东西。收藏这些东西怎么样?这地方说是宝,价值很高,小偷目标都在那里,你不是招惹这些麻烦吗?人家一看是假的,一文不值,送他他也不要,安全。所以不要贪恋这些宝物,没有意思,只有带来麻烦、带来烦恼,你收藏这干什么?还有读书喜欢书的,我早年也是有这毛病,非常爱书,以后我明白了不可以,要舍弃,要把它布施掉。你要是真正爱书,舍不得书,那将来死了以后很麻烦,书里头有蛀虫,你投胎就变成蛀虫,变书虫了。千万不能养成这种习气,那给自己带来真正的麻烦。
  所以佛,你看在《金刚经》上告诉我们,「法尚应舍,何况非法」,法是三宝这要知道。三宝住世,他用意是接引众生的,我们只要达到接引众生的目的就行了,不能有丝毫贪恋。我们想想,你看现在有人建大的寺院庵堂,或者是宫殿的建筑,或者是现代化的建筑,富丽堂皇。你住在那里头生不生贪恋的心?有贪恋的心,你这里是道场,道场里面没有婚配,那肯定就是将来投胎投到哪里?还不是老鼠、蟑螂、苍蝇、蚂蚁这一类的吗?不就搞这个去了!这就大错特错。
  释迦牟尼佛为我们做的榜样,一生没有建道场,连个茅蓬都没有,这说明什么?说明释迦牟尼佛那个时代,人的身体健康,他长年累月在外面,晚上在树下一宿,风吹雨打,他不生病。身体好!我们现在身体比他差远了,我们要是在露天一个晚上不睡觉,第二天就急诊室去了,体力不行。所以年轻的时候到野外露宿,搭个帐篷,做学生的时代童子军搭个帐篷露营,我最长的时间住帐篷好像住了三个多月,不能够过露天的生活。这是什么?这叫你没有留恋。所以古代这些高僧大德他们在山上,住在深山里面自己盖个小茅蓬,茅蓬不大,因为只有二、三个人住,同参道友。很多就是一个人,一个人就是一个佛堂,一个卧房,再一个厨房,都非常简陋,所以他没有贪恋的心。这个样子他才向往西方极乐世界。
  如果对这个世间有贪恋就麻烦了,亲情贪恋这是最麻烦的事情,障道的因缘。所以什么都要舍,对世间没有一丝毫的贪恋,这个你要忍,你不能忍就舍不掉。所以佛讲「一切法得成於忍」,真有道理。自己的生活够用就行,多余的要布施。布施,给诸位说,愈施愈多,愈多愈要施,决定不可以贪图享受。五欲六尘在面前你可以受用,不能起贪心;如果有一点点贪心起来,你要觉悟,要舍掉。你要不舍掉怎么样?贪心会增长。贪心增长就很麻烦,就很难舍掉,随著贪心你就走向邪道。虽学佛,学佛变质了,学佛的果报在哪里?还在三途。这就是古大德常讲的「地狱门前僧道多」,学佛最后堕地狱。
  我在早年学《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我采用的古注,干隆时代的灌顶法师,慈云灌顶法师的注解,他注得非常详细,我就用这个本子学讲这部经。这个本子最后面讲学佛一百种不同的果报,第一个就是下阿鼻地狱。我看了很纳闷,我就去问李老师,我说学佛再不好,也不会堕阿鼻地狱。李老师听到我这个提问,他说你这个问题是大问题,我不给你讲,我讲经的时候跟大家讲,你注意听。我们现在细心观察,这样学佛的人很多,打著学佛的招牌,他的起心动念、言语造作跟佛的教诲是背道而驰,那怎么不堕地狱?这么多年来,我们就很清楚了,看得很多,看到出家人学佛临走不如在家人,在家人有很好瑞相的我看到很多,出家人很少,多半走的时候神智不清,年岁大了得老年痴呆症这最可怕的。所以我们学佛,无论出家、在家要记住,要以功德回向求生净土。求生净土最重要的,临命终时没有病苦,真有把握往生。
  临终时候要是痴呆症,自己做不了主,做不了主你就没办法求生极乐世界,那怎样?随著你的业力去受报去了。你造的善业你生三善道,你造的恶业你就堕三恶道,随业流转,这是很可怕的,我们不能不知道。你知道就应该要知道预防,怎么预防法?一定要依照佛陀教诲好好去学习,首先心地要清净、要慈悲。我们净宗修学的课程不多,我提供同学们的只有五门功课,第一个是「净业三福」,这是我们根本的依靠。是《观无量寿佛经》佛教韦提希夫人的,第一条「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我们要落实;第二条「受持三皈,具足众戒,不犯威仪」;第三条「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这是我们根本依。
  我们处众,无论在什么时候跟人相处,记住六和敬,一切时、一切处跟大众相处,六和敬怎么修?他不跟我和,我跟他和,就没事了;他不跟我和,我也不跟他和,就对立了,冲突就发生了。所以这个要懂,凡事要常常记住祖宗的教诲「行有不得,反求诸己」,事情遇到障碍行不通了,找自己不要找别人,找别人永远不通,找自己马上就通。他不让,我让;他不低头,我低头,立刻问题就化解。他坚持他的成见,我随顺,不就没事了吗?要明白这个道理。他坚持,我也坚持,这两个问题就发生了;如果他是错误的,错误的也让他错误去,我要能忍受。慢慢的我用智慧把错误的伤害降低到最小的幅度,让他觉悟,不能产生冲突。你虽然有好的意见,他不能接受,那你就不要提出来,就随顺,「恒顺众生,随喜功德」。
  六和敬里面的「戒和同修」,戒就是规矩、礼貌、风俗习惯,都包括在里头,人情世故。所以它跟佛经上讲的戒律不一样,范围很广,我们一切统统随顺,我都能忍受。所谓是家有家规,国有国法,我们决定不违犯。然后就「身同住,口无诤」,这条非常重要,决定没有争论,那是说我们接受别人的意见,我们不反驳。如果他是错误的,我们细心观察,以善巧方便看他能不能接受?能接受可以建议,不能接受不说,决定不发生冲突,要以这个为最高的原则。如果对方是个聪明人,看你很有礼貌,很真诚,一般建议都会接纳,都能听得进去。如果你的姿态很高,他首先看了对你就不喜欢,你再好的建议,他不接受,起反感。所以尊敬别人,尊重别人、敬爱别人很重要,别人有过失,你劝导他,他能接受。如果我们根本就不尊重,根本就瞧不起,他有错误你建议,他不会接纳你的,这一定的道理。所以自己姿势低,办什么事情都好办;我们姿势低,他对我们就更尊敬。
  我学佛今年五十六年,这五十六年当中,你看我,我的生活、我的工作就是读经、讲经。我跟一切人往来,在佛法里面学到的,我都能用上,很管用!障碍很多,都能够化解,在我这边是一点障碍都没有,可是有些障碍是在对方。对方怎么不能化解?他不跟我接触就不能化解。为什么会产生这个现象?现象我们知道不外乎两种原因,第一个是过去生中的业因,这一生遇到就冤冤相报,他报我,我不报他。第二种业因多半起於什么?嫉妒、障碍,这个很多。你虽然做好事,你的好事做得超过他,他脸上没有光,他是觉得他脸上没光,总要想尽方法来破坏、来障碍你,多!这个事情多半都在佛门,在佛门也就是古人讲的「同行相忌」,你做事情谁嫉妒你?同行的。不是同行他不嫉妒你,同行的,你做得比他好,他就嫉妒你,就这么个道理,这个我们不能不知道。
  所以受种种委屈,我们都知道业因、业缘,都知道。可是我们想想我们做得没错,而且我们应该要这样做下去;不能说因为他的嫉妒障碍,我们经就不讲,我们教就不学,那就错了,那个我们将来会堕落。虽然有这么多嫉妒障碍,我们每天讲经、念经、学教,把功德统统天天给他们回向。我们跟他接触的时候都是尊重、谦虚,学著是不敢走在别人前面。就是这样,找麻烦的人还是多,可是我们一定要什么?向佛学习,佛能忍,佛忍受的羞辱比我们要高出百倍、千倍,他都能忍。我们今天这点小小障难都不能忍,还学什么佛?那就错了。佛能忍,菩萨能忍,世间圣贤都能忍。在菩萨道上忍辱是第一德,讲到德行它是第一。
  能忍才能精进,进是进步,进步上加一个精,这个字很重要,精是什么?精是纯而不杂,这叫精。那你就懂得中国自古以来世出世法的教学,无不是讲求一门深入,长时薰修,这就是精进。一门就是精,太多了杂了,虽有进步,杂进不是精进。杂进的效果跟精进那差得太远了,为什么?精进后面的效果他得定,得禅定,禅定开智慧。杂进得不到定,得到什么?得到一些常识。所以我在这一生修学当中,我领悟到这个大道理,我知道现在学校里头,学生学习的功课杂进,他很难成就。纵然念到大学毕业,拿到博士学位,依旧还是心浮气躁,心定不下来,道理就在此地。
  如果学校教学的方式,改变一种方式,肯定不一样。学校还是这么多课程,譬如一个学期,如果学三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