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比伦帝国-第86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由于技术的落后,汉级核潜艇水下噪音在一百四十分贝以上,而洛杉矶级核潜艇,噪音为一百二十八分贝,所以,洛杉矶级可以熟练跟在汉级的后面,而不被发现,直到后来,他们换装了法国的声纳之后,才有可能会发现美国潜艇。
但是,美国是全球性的海军,不可能将所有的潜艇调过来,在发现了中国的核潜艇全部出动之后,他们只能跟踪其中的一艘,其余的四艘,全部不见踪迹,消失在了唯一的那艘洛杉矶级核潜艇的声纳里。
美国的航母编队,还在台湾东部海峡航行着,独立号在北部,尼米兹号在南部,对于他们来说,只需要保持一定的反潜能力就行了。
航母编队还是正常的队形,只是外侧的几艘护卫舰,展开了反潜行动,搜索周围的海域,而航母上,两架S…3反潜机做好了准备,在必要的时候,他们会起飞进行反潜。
水下,两艘洛杉矶级核潜艇,正在全神贯注地注意着周围,它们是保护航母水下安全的重要力量。
每个航母编队,都配备了两艘这种潜艇,对付落后的汉级核潜艇,已经完全够用了。
只是他们不知道,现在在水下,还有一艘核潜艇,静静地等待着,这艘潜艇,是比洛杉矶级还要先进的阿库拉级攻击核潜艇!
在海狼级还没有入役之前,阿库拉级绝对是海下最安静的核潜艇之一,另一种,就是奥斯卡级。阿库拉级的噪音,在一百一十分贝左右,这几乎已经降到了海水噪音背景之下。
这艘潜艇,并不是俄罗斯的,现在的俄罗斯海军,每年能够把装备维护好,就已经非常困难了,根本拿不出资金来出海训练,但是,此时租借给伊拉克的那艘,还没有抵达伊拉克,而这艘,就是当初苏联失事的那艘核潜艇。
这艘潜艇,在建制上是不存在的,不管是苏联的建制,俄罗斯的建制,还是伊拉克的,它在伊拉克海军内部,是与一条普通的TR…1700潜艇共用的,它现在的指挥官,就是穆斯塔法中校。
现在,这艘水下的幽灵,正坐沉在水底,静静地呆着,他们是来观摩这场大战的。
在后世,库赛知道,流传最广的说法,就是美国的卫星,发现了核潜艇基地里的潜艇都消失了之后,他们立刻后撤,有的数据是二百海里,有的是五百海里,还有的是一千海里。
但是,事实上的情况,究竞是什么样的,谁也不知道。
所以,库赛派遣了一艘核潜艇,进行一次远航训练,刚好赶到了这里,他们凭借着先进的声纳系统,悄悄地等待着即将发生的事情。
对于他们来说,还是比较安全的,因为,阿库拉级的静音性非常好,他们不会被发现,而且,即使是被发现了,他们只要下潜到六百米以下,美国入就拿他们没招了,美国入没有一种反潜武器,可以在三百米以下使用。
上面的独立号航母战斗群,还在正常地航行着。
突然,上面的编队有了一些骚动,外侧的一艘护卫舰,开始改变航向,向右舷驶去,几分钟之后,就听到了声纳浮标被投放下去的声音。
阿库拉级的声纳上,也显示出了一个信号,水下一百米深度上,一个可疑目标,在缓缓地向美国航母编队靠近。
但是,它的噪音,泄露了它的目标,很快,就被美国编队的反潜力量发现了。
“目标确认,那是一艘W级潜艇!”阿库拉级潜艇上的声纳兵报告道。
谁都没有想到,来的居然是一艘老式的W级柴电潜艇,这种潜艇是苏联在二战后设计的第一级潜艇,曾经大量装备中国海军。
它来这里千什么?那肯定是个诱饵!就在这时,穆斯塔法已经明白过来,虽然装备落后,但是,他们白勺敢打敢拼的精神,真是让入感叹o阿!美国海军很快也就发现,那只是一艘老式的柴电潜艇,而且,那艘潜艇在一百海里之外,就已经被他们发现了,接着,它就掉头,向相反的方向航行了。
这种距离上,军舰已经无法赶到了,如果核潜艇跟着去的话,那只能是调虎离山,它是诱饵,得找出正主来才行!
这个小插曲,没有影响美国海军的心情,他们还在继续地寻找着,搜索着对方的踪迹。
终于,他们又有了新的发现,在刚才的那个潜艇出现的反方向上,发现了两个可疑的目标!
声东击西!着可是中国海军惯用的手法!
两条洛杉矶级潜艇,全部迎了上去,同时,S…3反潜机也起飞。
在这种时候,随时都有可能擦枪走火,但是,越是这个时候,他们越不能软弱,如果连个蓝水海军都不算的中国海军他们都搞不定,以后还怎么有足够的影响力来在菲律宾等国家中显示高大的形象?
驱逐几艘中国的潜艇,甚至是将他们逼出水面,让他们知道,在强大的美国海军面前,那几条破1日的核潜艇,根本就没什么作用。
但是,就在洛杉矶级核潜艇全速前进,准备去截击的时候,在刚才W级潜艇撤退的地方,再次出现了三个噪音源。
这次可以确定,那三个噪音源,其中两个,是汉级潜艇的,另一个,是W级潜艇的。
与此同时,刚才的那两个噪音源,已经开始慢慢地消退,他们撤退了。
搞两次声东击西?这也难不倒美国海军!
一艘洛杉矶级潜艇,继续追踪,另一艘,向着刚才的方向,准备去攻击那两艘核潜艇。
另一个尼米兹级航母编队的一条洛杉矶级潜艇,也被调动了过来,现在,这四艘核动力潜艇,都在独立号旁边,他们需要全力对付这几艘潜艇。
不过,穆斯塔法糊涂了,两个方向上,究竞哪个方向才是主攻方向?他们这样搞,也脱离不了航母的反潜网o阿,那搞不了多久,不是离开,就是得被逼出海面,难道,他们还有更多的核潜艇?
不过,再一看,穆斯塔法却发现,自己的核潜艇,所在的位置真的不错,美国的反潜力量,都在注意到两个方向,无意中,已经出现了很大的空挡,全部向他敞开。
顿时,穆斯塔法心动了,在德国教官的培养下,他早已经养成了一种强悍的作风,这次是来观摩了,不过,这么好的机会,不进行一次训练,实在是太可惜了。
“主机启动,前进一。”穆斯塔法命令道,那艘美国入的航母,离他们只有三十千米的距离,他们已经在航母编队的外围反潜力量以内了。
由于美国入现在主要注意的是那四艘中国的汉级潜艇和一艘W级潜艇,所以,根本就没有注意到,在他们白勺内部,钻进了一条鲨鱼来。而且,这条鲨鱼太安静了。
110分贝,那指的是最大速度的时候,而现在,他们以低速航行,噪音还不到九十分贝,美国入是绝对不会发现的。
对于伊拉克来说,核潜艇,就是他们白勺杀手锏,这种世界上性能最优秀的核潜艇,给了他们轻而易举进入美国航母下面的机会。
但是,穆斯塔法的好运到此为止,美国航母突然转向,而且加速了。
没有办法,因为现在风向变了,为了起飞另外两架S3反潜机,他们需要逆风而且全速航行,所以,导致了航母方向的变化。
“前进五,左满舵,强占发射阵位。”穆斯塔法命令道。
这么好一个机会,如果就这么泡汤,简直是无法容忍的。
穆斯塔法当然不知道,因为他的这个命令,他回去之后,受到了一次处分,军衔也再次变成了少校,他擅自改变命令,而且,暴露了伊拉克的这艘潜艇。
不过,穆斯塔法的这个行动,并没有彻底暴露自己,虽然遭到了美国海军的联合绞杀,但是,凭借着优异的静音性,它愣是给溜掉了,反而检验了自己的实战中的生存性能。
(未完待续)
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 神秘潜艇
阿库拉级反应堆功率全开,两台涡轮机组的动力,全部传递给了尾部的那台七叶大侧斜螺旋桨,随着螺旋桨转速的加快,他们终于到了航母右舷十五海里处,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发射鱼雷阵位,如果他们现在发射鱼雷,那么,命中目标,是毫无疑问的。
就在这时,独立号航母的舰长,终于收到了这条消息,旁边的一艘宙斯盾驱逐舰的舰壳声纳,捕捉到了这个目标。
那些都是佯攻!这艘潜艇,才是主攻!
此时,航母因为加速,反应堆全开,导致了噪音增大,所以,在这种时候,一艘不知名的潜艇,居然借助这个机会,出现在了他们身边!
对于美国入来说,无知才是可怕的,他们一直都不知道,居然有一艘核潜艇,闯入了他们白勺航母编队核心,在他们进行反潜作战的时候,被这样一艘不知名的潜艇突破了阵地,还占据了有利的发射阵位!
独立号航母舰长的背心里渗出了汗来,洛杉矶级潜艇在快速地回援,希望可以将这艘不知名的潜艇赶出去。
但是,在洛杉矶级还没有回来的时候,在反潜机已经投下了大量的声纳浮标的时候,其余的反潜直升机,也都快速地从其他的军舰上起飞。
他们如临大敌。
而就在这个时候,那个目标,居然消失了,就好像从来没有出现在这里一样。
在进行完了模拟攻击之后,穆斯塔法立刻命令,缓慢下降到六百米的深度,然后,以极低速缓慢航行。
在这种深度处,阿库拉级的航行声音,不会比一条鲨鱼多。
所以,美国即使是拖放出了拖曳体声纳,即使是他们不停地投声纳浮标,还是没有发现那艘不明潜艇。
现在,最可能的情况,是这艘潜艇,躲到了某艘军舰的肚皮下面,为了进行探测,水下的一艘洛杉矶级,不顾可能会泄露自己行踪的风险,使用主动声纳,挨个在各艘水面军舰下面探测。
一无所获。
这个事件汇报到了太平洋舰队司令部,经过慎重考虑,司令部决定,将航母后撤三百海里,避免过分刺激中国。
这个距离上,他们随时都可以起飞自己的舰载机,应对突然发生的情况,又是在绝对的公海内。
四艘围攻的汉级核潜艇,非常奇怪乱作一团的美国航母编队,奇怪他们在自己的内部海域,不停地进行着的反潜行动,甚至于洛杉矶级使用主动声纳在水下搜索目标。
他们知道,自己这次的行动,没有成功,单单依靠核潜艇,哪怕是海浪战术,也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化的战争了。
在美国后撤之后,他们也脱离了这片海域,美国入究竞为什么会主动后撤,这已经成为了一个谜团,直到二十年后,退役的穆斯塔法的回忆录里,才披露了这次事件。
不过,美国航母的到来,深深地刺激了中国的领导入。
在此之前,中国已经把国家重点转移到了经济建设上来,所有的一切,都要为经济建设让路。为了经济,军队在忍耐,大批的项目,国家停止了资金,很多科研机构,也都面临解体的结局。
如果不是伊拉克强有力的资金的进入,那么,涡扇六,运十,都面临下马的命运,而其他的,歼轰七,歼十等项目,也都会大大地拖延,滞后,即使这样,军队装备的数量仍然很少,因为资金不够。就算是军队,因为资金太少,很多都去搞市场经济了。
军队的隐忍,换来了经济的大发展,但是现在,已经到了给军队还债的时候了。
台海危机,李登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