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重振大唐 >

第72章

重振大唐-第72章

小说: 重振大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厥亡国始未得逞。再伺机在李府藏放违禁之物,诸如龙袍、谶书等等。然后鼓动当今圣上很信任人的出首告发,再由圣上信任的人从旁助言,无论圣上相不相信,或为了求证,或为了释疑,圣上必然派人检查李府。这时只要证物一现,圣上只觉得李佞辜负了自己的宠信,根本冷静不下来,必定龙颜大怒,乘着圣上怒火中烧之际,身旁之人略再进言,料想李佞之命八九不保了!”
    这李泌一席话,直让我后背发泠,他对人性的琢磨如此之准,对权谋的运用如此之毒,实在是让我震惊。我看了看李泌,心中暗暗庆幸,庆幸李泌是为我所用。真是能人无所不能,他竟然也能想出如此阴毒的计策!如果用之于邪途,实比李林甫有过之而无不及!
    李泌倒是一无所觉地沉吟了一会儿,接着说道:“此中也颇有难碍之处,其一,陇右节度使李光弼虽然是王老将军的昔日部将,而王老将军又是殿下正妃娘娘的祖父,但却不知他是否予以合作,包括那名突厥降将,毕竟这李佞凶焰高涨十多年,并且这又是行诬陷之事,一旦打狗不成反会为狗所咬,有几人能舍弃安逸来做这个凶险之事?其二,出首告发的人不只是圣上信任之人,还必须要胆大心细,毫不退缩地咬定李佞叛国谋逆乃是事实。这样的人选太难找了,听殿下所言,杨国忠虽差可充任,却只怕他临阵而退,如果他顶不住圣上的问询,那么我们就会功亏一篑;其三,出言助词之人必须是圣上信任而又亲近之人,如此才能使圣上易于接受和相信。而这个人选,长源却苦思而不得。恕长源冒犯,长源原也想过杨贵妃,然而杨贵妃虽也是圣上亲近信任之人,而且又与殿下相善,但她一个平素不理会朝廷事务的妇家微言,却恐难以撼动圣意;其四,暗藏龙袍、谶书于李府之事,非武功高强之人不可为,要知道李佞把朝十数载,他自知仇家遍布天下,府中一定网罗许多绝世的高手。长源虽知殿下武功盖世,然凶险之地,绝非殿下尊体所能涉足!此行人选,长源也委实取决不下!”
    听罢李泌所言,我心头却是一松,我右手轻把酒杯向李泌、郭子仪敬道:“长源筹谋至此,再无疑碍!我何其幸也:文有长源辅佐筹划,武得子仪弼护冲锋!来,为我们君臣同心共饮此杯!”一时倒是颇感惺惺相惜之意。
    望及李泌一脸难为之相,我失笑言道:“长源不必为难,稍饮即可!”李泌有些讪讪地答应一声,君臣三人同时举杯而起。放下酒杯,李泌惑然问道:“殿下适才所言当真,长源所提的四点难碍,都是一无所存?”
    我笑了笑接过郭子仪斟好的酒,悠悠而言:“一者,李光弼旧日为王老将军部将时,王老将军待之如子,且有两次救命之恩,若非老将军细加雕琢,李光弼绝无今日的名将之名!再则天高地远,军镇节度使掌一方生死,突厥降将得以在陇右安身立命,岂有不遵奉号令之理?二者,杨国忠乃是善于揣摸人心的主儿,并且他对李佞也是暗妒已久。他投入我门下之后,只觉实力大增,更是日思夜想地除去李佞,他好担当一国首辅的名位!前次见及我要结付李党羽,他竟然欣喜若狂,并甘心被我利用,他除灭李佞之心的急切程度,不遑让李佞仇家半分,怎会不坚决向前?三者,出语助言者,杨贵妃一人之力不可,高力士如何?梅妃娘娘如何?此二人皆可为我所用!四者,新封的玉霞郡主可是艺出执当世武林牛耳的碧云轩,一身的艺业不在我之下!不是我小视天下英杰,我二人如若联手,世上无人可堪匹敌!蹈龙潭虎穴直如步履平地。入李府,易事耳!所以,长源所言四项难碍,在我看来已是一无所存的了!”
    李泌与郭子仪二人听得我所说的话语,一时愕然无语。良久,李泌与郭子仪相视一眼,李泌再次开言求证似地问道:“殿下适才所言,高力士、梅妃娘娘都均愿为殿下出语助言?!”李泌没有问高力士、梅妃怎么会为我所用,只是问他二人真的会为我出语助言吗?这无怪他俩如此震惊,也无怪他们难以相信高力士、梅妃会为我所用。世人皆知,高力士、梅妃是什么样的人物:高力士是玄宗皇帝的贴身大红人,对玄宗皇帝的影响力尤胜于李林甫,即便连李林甫也让他三分。为许多皇亲国戚高官显贵所尊重,几乎奉为半个主子,言语行动之间都看高力士的脸色,不明底细的人乍一听说,他这样的一个人物听我的命令,绝对不会完全相信;而梅妃则是个素雅淡泊之人,在内宫中既不争宠闹事,也没有恃宠而骄,整个是贤德淑惠之人。如今竟然齐听我的指派,李、郭二人怎能不惊疑万分?!
    我笑着点了点头,什么事物的转变都有它的内因和外延,有许多让人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一经告知真相答案,大家基本上都会“噢”地一声,恍然大悟:“原来这么简单!”正所谓江湖一点诀,只要把其中的因果一说开,就没有什么值得惊异、神奇的了。当然,我虽然看重这两位左膀右臂,其中的详情我却也不能完全告诉他们,这不是我对待他们不够坦诚,而是其中的因果涉及秘事,实不能随便道及。还有一点小原因,作为君主,虽然在具体的事务上我不如臣下,比如征战之道、理财之道等等,但我必须做到有识人之能、用人之明,在此之外,我还必须保持一定的权威和神秘,这样我才能成为臣下心中真正认可的主公。
    李泌慨然一叹言道:“古者魏得天时,吴得地利,蜀得人和,由此而三国鼎立,如今殿下占有天时之命,人和之便,惟有地利稍有嫌单薄,但挟以剑南之富,辅以两京及岭南之兵,可谓天下已得八分,纵然有叛军兵变,也难撼殿下江山之固!至多,只不过祸乱一时,长源几可以无忧而退了!”
    我闻言惶急不已,急声道:“长源难道心生退隐之意,要知天下未靖清,民众未安稳,一旦兵祸燃起,我还需要依靠长源和子仪,为天下苍生而谋,为大唐盛世而战,岂可轻言‘退’字!”话意急急,真情切切。
    正文 第一百二十章 慰抚丽霞
     更新时间:2009…10…9 15:58:24 本章字数:3171
    李泌和郭子仪见到我如此地惶切,感动之余,更觉得我这个主公值得他们全心报效。当下,李泌连忙解释道:“长源只是一时有感而发,并没有退隐之意!不过,殿下所蕴有的能力,确实出乎长源的意料之外!”郭子仪也在一边点头,表示心有同感。
    最后,我们再三商量,决定由郭子仪奔波于汉阳、陇右之间,取得王忠嗣和李光弼的支持,进而获取李林甫叛国谋逆的“罪证”!我们约定,务必在我大婚之前,实施这个锄佞计划!为了便宜行事,我敕封郭子仪为天策府司马。这天策府司马可非同小可,太宗担任天策上将时期,天策府司马职司天下兵马的调配,在天策府属官的武职中排位第一。
    当我将盖有皇帝之玺的敕封文件及写给王忠嗣的书信,交给郭子仪的时候,在房门轻叩声中,霞儿飘然而入。
    “见过玉霞郡主!”李、郭二人连忙见礼,霞儿虽然梨涡微现,盈盈还礼,但在神色之间却显得些不对劲,她目注着郭子仪手中的信件,随口调侃道:“郭将军的事务可真忙啊!即连膳食之际,犹然手握公文!”郭子仪面对未来的师叔祖母的调侃,老脸微红。我在霞儿小的时侯就领教过她的刁蛮脾性,如今见霞儿满脸有掩饰不住的嗔怒,为恐殃及池鱼,我连忙为郭子仪解围,目注霞儿陪笑着问道:“姑姑她老人家府中可还安好?”
    霞儿俏脸一绷,微启樱唇,一个字一个字地崩出:“听闻殿下愿意迎娶吐蕃公主,姑姑当然是高兴万分!”每个字仿佛经过冰冻似的,带着飕飕冷意。唉,原来是这么回事!虽然,我早知道霞儿会因为吐蕃公主之事而不高兴,却没有料到她知道的这么快,表现的又是这么地强烈。李泌及郭子仪见状,怕我颜面上不好看,纷纷托词而遁。我长叹一声,面上一片忧容,心中却念头飞转地措想说词。
    霞儿却俏目直视着我的双眼,目中渐盈莹珠,幽怨而凄然。我连忙开口剖解道:“霞儿,其实此事原非我本意,只不过思及当前的形势,在众人的劝说下,我才不得已而应承!”霞儿闻言目中满含着悲郁和哀怨,忍不住凝噎出声道:“如今你贵为一国储君,掌天下戎机,深得圣上宠信,圣上几以皇位相让!且四方境平,就算有些许逆叛之贼,也撼不动你现在的根基!再说吐蕃主动求和,即便你不纳它国中的公主,它也不会因此而坏了两国的和议。还说众人相劝!我看你是得意洋洋正中下怀,应承尚且还来不及,怎么还会需要别人来劝?!”
    我当下上前轻拥住她,任由她推扯挣扎,我急声辩道:“表面上看,现在确实是形势一片大好。然而实际的情况呢?朝中佞臣蠢蠢欲动,军镇边帅伺机而起,周边的奚、契丹、室韦,甚至现在正欲议和的吐蕃以及与大唐友好的回鹘,都莫不虎视眈眈待机而动,窥我大唐万里锦绣!而我方呢?名义上掌天下戎机,实际却少兵缺将,只算掌有两京、剑南,别的军镇兵将恐怕难以调动!如此的局势怎么能算得上是形势大好?我们最缺少的,就是营铸实力的时间!虽则如此,我还是犹豫再三,怕你或者皎玉对我有所误会。但李泌等人着眼大局,竭力地劝说与我,大义之下,我只好勉强同意迎纳吐蕃公主。霞儿,我对你的心意,你难道不明白吗?我在你心中真的是那么地贪恋女色吗?”
    霞儿终于不再挣扎,她仰抬螓首,泪眼朦胧地看着我道:“真是这样吗?”我坚定地点了点头道:“假如你不相信的话,可以问问现在府中的李泌!”唉,做人难,做男人更难,做多妻的男人更更难!为了抚慰霞儿的情绪,我这一席话,可是真真假假煞费了苦心。不过,有一点我是问心无愧的,那就是我对霞儿确实是真心喜爱的!眼见霞儿的情绪渐渐平稳恢复,我立即转换话题道:“适才,我和李泌他们还在商议如何对付奸相李林甫,介时,还需要你助我一臂之力呢!”霞儿被我的话语所吸引,俏脸上一片惑然:“你们计划怎么对付李林甫?需要我怎么样帮助?”见霞儿终于雨过天睛,我暗暗高兴,连忙把适才订制的计划告诉了她。霞儿思索了一下,一眨俏目惑然问道:“这手段忒也阴毒,似乎过于卑鄙了吧?!”看来霞儿受碧云轩正统呆板的道德观所影响,行事的章法手段完全拘泥于是否光明正大!(全文字小說閱讀,盡在ωωω。1⑥κ。cn(1⑹κ。Сn。文。學網)
    我苦笑了一下,双手轻抚着她的后背,认真地说道:“霞儿,假如有一个无恶不作的歹人,时常祸害周围的平民百姓,而大家都不是他的对手,无力还击制止。这时,我们是任由他继续为非作歹,还是想办法把他消灭掉?比如,以彼人之道还施其人之身!”霞儿略一思索,立即理解了我要表达的意思,她缓缓地点了点头。我进一步总结道:“只要于国有益,于民有利,采取什么样的手段都无关紧要,重要的是原因和目的。况且李林甫那老贼,冤害朝臣无数,现在只是到了他偿还孽债的时候而已,根本不用对采用的手段有所顾忌!”
    我手疼惜地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