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振大唐-第6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现在的所有计划中,虽然也有应变的环节,但重要的相关计划,都建筑在现有的局势上,我曾因此而希望天下能保持一、二年的太平,使我从容布局!如今,明明是值得庆幸庆贺庆祝的事,却让我感到一丝心虚。脱离掌握之中的感觉确实令人不爽!当然,这只是有些心虚而已,毕竟这是好事,只是可惜了我一场日思夜想的心血!
正文 第一百零四章 外国来使
更新时间:2009…10…9 15:53:17 本章字数:3170
玄宗皇帝慈目深注着我,语含激励带着期许地说道:“有道是‘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路本来就是走出来的,以大郎的才智,只有用心而为,作为当可堪比历朝明君,朕多么希望大郎能把这大唐盛世延续下去啊!”听他老人家的话语,全然是忧民勤政的智者,一点昏庸的感觉都没有。我跪倒于地坚定地恭声说道:“爷爷陛下如此施厚爱于大郎,大郎绝不负爷爷陛下的殷殷期许!”
江采苹眼见此幕,心潮翻滚,妙目盈红。这是因为我几已站在权力的巅峰,我的未来皇帝身份,根本无人再能置疑,那么当初她与我同盟的条件——扳倒李林甫,将不难实现!江采苹如今眼见亲仇已将得报,心神如何不激荡万分?
高力士却了无意外,在玄宗皇帝让我兼任为天策上将的时候,他就敏锐而又清楚地意识到,以圣上如此心腹相待的恩宠珍爱,哪怕有朝一日玄宗皇帝主动退位为太上皇、让位于我,也不是不可能的事,遑论只是赐掌皇帝之玺、暂理国政呢?
玄宗皇帝亲手将我扶起来,温言说道:“如此知难而进,才是我煌煌大唐的君王风范!”
这时,内侍前来禀报:“礼部尚书杨大人求见!”玄宗皇帝随口吩咐了一声:“宣杨卿进见!”而后在我的搀扶下坐在软榻之上。
杨国忠躬身上得楼来,见及我陪侍在玄宗皇帝身旁,微微一怔,然后面色如常地开口禀奏道:“臣启陛下,吐蕃议和使团已在长安驿馆安歇,而全权过问议和之事的右相李大人,又抱病相府之中。请旨陛下,议和之事派由哪位大臣全权负责?”在他心里,直认为右相抱病,议和之事应该顺理成章地由自己负责。
玄宗皇帝以目视我,目光中满含鼓励之色,而后他老人家一开金口:“议和之事暂由皇太孙全权负责,杨卿且从旁协助。”
杨国忠略微一愕,而后不动声色地再奏道:“东瀛朝贡使团共570人也来至长安。此次东瀛朝贡使团是由阿倍内亲王带领,请圣上指派重职官员接见,方显我大唐上国礼仪!”我心中一惊,要知道东瀛的内亲王,就是天皇的嫡长女或嫡长孙女的封号。现在东瀛是奈良时代的圣武天皇当政,这阿倍内亲王既是他的嫡长女,那也就是以后的孝谦女天皇了!这个放荡而又精擅权谋的女人,竟然来到了大唐?!
此时,玄宗皇帝更不迟疑,随口答道:“此事也由皇太孙负责接见!”看来,他老人家是想彻底地磨练于我了。而后,玄宗他老人家面色一整,向杨国忠继续说道:“今后朝中之事,全权由皇太孙处理!杨卿可要竭心尽力地从旁协助才是!”
杨国忠闻言色动心喜:这不是摆明了太孙即将临朝,他杨国忠终将成为一人之下的大权臣了吗?这个消息还不使他喜翻了天?杨国忠强按着怒放的心花,谦逊得接近于谄媚地说道:“太孙殿下奇才天纵,举世皆知,微臣只能仰目望天,冀效微劳!”我忍着那一丝由心底升起的厌恶,微笑着谦和地说道:“杨卿不必过谦,以后本太孙还需杨卿署理朝政呢!”
杨国忠殷勤地看向我说道:“微臣不敢妄悖!不过,殿下现在是否要臣下陪同,到吐蕃议和使团所驻驿馆探视一下?”
“昨日的千秋宴少了大郎,圣上一直都郁不开怀,今天大郎当留宴宫中,以娱圣心!”江采苹轻声地挽留道,妙目中却别有示意。
玄宗他老人家不发一言,双睛微眯,捋须微笑,静听我如何处理。转念间,我对杨国忠言道:“不若吐蕃使团暂由杨卿接待,俟他们洗尽一路的风尘,歇却一日的疲乏,明日本太孙再相接见!”玄宗皇帝闻及我这段既合情理,又不悖于自己心意的托词,不由暗暗点头。
杨国忠乃是察言观色的老手,兼之我现在刚刚身肩大唐朝政,他怎敢不相应承?于是,他连忙恭应一声,而后躬身告退。
这时,玄宗皇帝一开龙目,老怀弥慰地说道:“大郎的治事之能,果如朕所预想。以你的才德,日后足以安天下!”话锋一转,他老人家正容言道:“先前,朕曾抛却浮语华饰地说过,治世真正重要的,是财富和人才。朕近十年遍观满朝文武,右相李卿和礼部杨卿的才智实为众之翘楚!李卿恭侍国事,凡事亲躬。此前,边帅傲功,甚而有与诸王通声气而谋大逆者,自李卿不拘陈规,打破先朝旧律,提出任异族胡将为边帅,言胡人既骁勇善战,而又在大唐境内没有复杂的社会关系,他们即便是拥兵叛乱,也会孤立无援。事实也是如此,安禄山、高仙芝,哥舒翰等胡人战力彪悍,军功显赫,为大唐出尽死力,四海由此清平,国内随之安宁,此皆李卿之功!杨卿思清念敏,为人公体国事,身兼十五职而条理分明,且功绩非常,殊非常人所能为。因此,大郎初肩国政,纵有奇才异能,也须遇事多与这二人商议!此前朕虽亦以语相嘱,但恐大郎不知其中原因,错过了两位大贤,今日希望大郎谨记朕之所言!”
听了玄宗他老人家的言语,我异常地郁闷,却又不能表现出来,他老人家真被李林甫蒙蔽的可以了,即便李林甫将“山野无遗贤”的假话搪塞他,他老人家都深信不疑。
这些想法只是我瞬间转念,当下,我恭声应道:“大郎心知家国责任在肩,盛世万众福祸系于大郎一念!大郎必竭心尽力为国求贤,圣上殷殷之意,大郎心感铭腑,决不使贤人空置,能才抱屈!”我在言词中避过二奸的名号,只以“贤”、“能”而誓 。玄宗皇帝当然没有在意,他老人家见我如此明白事理,欣喜地点了点头,吩咐内侍待宴大同殿。我乘空瞟了眼江采苹,只见她妙目含愤,银牙紧咬,这是她眼见李林甫深受宠信的原故。
“大郎先前所作的《一剪梅》,在昨日的千秋宴上,引起了大臣们的关注,稍倾,让三郎再行演奏,你可要好好欣赏一下喔!”杨大美女见烦闷无趣的国事已毕,连忙向我说道。我笑着问道:“大郎几乎不通音律,连一件乐器也不会摆弄,之所以引起大臣们的轰动,一定是圣上的玉笛造诣出神入化,二位娘娘的舞姿妙不可言的原故!”我随口送了顶惠而不费的大帽子,让杨大美女笑颜晏晏,得意非常。
霞儿不明所以地看了看我和大美女,杨大美女得意之下,心中原本对霞儿那莫名的芥蒂几已全消,当下拉着霞儿的手调笑道:“你的夫君百巧万能,竟在不会乐器的情况下,做出三数阙曲子,并且曲调或粗犷豪迈,或清越动人,煞是新奇!”霞儿虽是从小顽皮,此时,突闻“夫君”二字,也不由得红飞玉颊。
玄宗皇帝见及霞儿羞窘的样子,呵呵轻笑。而后,似是想起什么,正容向霞儿道:“霞儿听旨!”霞儿一怔,目光自然而然地转向我,我虽不知玄宗他老人家的用意,却也知道绝不是什么坏事,当下示意霞儿跪拜接旨。霞儿迅即跪下听旨,玄宗皇帝轻咳一声道:“咸宜公主之义女常丽霞良淑慧贤,朕特封其为玉霞郡主,赐十万钱!”霞儿闻言一呆,这也大出我的意料之外。
玄宗皇帝爱惜地搀起霞儿道:“霞儿以后将是大郎的侧妃,身份当然必须尊贵,朕也没有什么见面礼,就只有送霞儿一个尊贵的封号罢了”此时霞儿才回过神来,赶紧向玄宗皇帝谢恩。要知道,在当时,几乎没有平民百姓的女儿能成为王公们有身份的女人,至多是受宠爱的姬妾而已,何况我是未来的国主?玄宗皇帝此举是爱惜霞儿(当然也有个别的例外,比如江采苹和杨国忠的娼妓老婆,但都是有原因的,在此不再赘叙)。
这时,有内侍来报,大同殿酒宴已齐备,大同殿离勤政务本楼不到百米的距离而已。玄宗皇帝有意让我和霞儿走在一起,他便在内待的引领下,当先而走,二妃紧紧陪伴左右。出得勤政楼,高力士却慢慢行在我的身旁,聪慧的霞儿见状,机灵地转向一旁。
高力士乘机轻声道:“昨日千秋宴的空隙中,东平郡王安禄山曾向圣上偷偷进献一瓶丹丸,名曰“助情花”。东平郡王曾言,此药能振床闱雄风。当夜主上与贵妃娘娘确是鱼水欢谐。只是老奴不知其药性如何。按说圣上所服的药丸,需经过殿中省尚药局拟配方剂,品尝后才能奉献给圣上。此事除老奴之外,再无人知,老奴思之再三,以为告知殿下最为稳妥!”高力士此番话语虽有讨好我的味道,但他的话中意思却是为玄宗皇帝着想,由此看来,高力士也并非全无是处。我点了点头表示知道了。高力士便加快了脚步,渐渐地跟在了玄宗皇帝的身后。
正文 第一百零五章 大同之宴
更新时间:2009…10…9 15:53:33 本章字数:3189
霞儿转过身来,俏目一眨,惑然地轻声问道:“这个老太监有什么事?这么鬼鬼祟祟的?”我不由一阵苦笑,心想,这高力士可是连李林甫都刻意奉承的主,总管禁军的从一品大将军,当今皇上的铁杆大红人,是被王公大臣们尊称为“阿翁”、“二兄”的人,霞儿也隐略地见过二次,现在竟然被她称作“老太监”?!
我也轻声回道:“这个老太监就是声名显赫的高力士!”
霞儿咋舌不已,而后又有些狐疑地再一次轻声问道:“这位老……就是高力士!?”霞儿虽长年居于碧云轩,下山后却也经常听到世人论及朝庭人物琐事,而高力士就是传闻最广的人物之一,每个关于圣上和嫔妃、大臣的故事中,几乎都有他,他在民间人们的心目中,是略次于李林甫的权术高手,所以霞儿一点都没有想到,如此长相平常,毫无主见似的老太监,就是被王公大臣们所尊捧的人。
我肯定地点了点头,十六岁的霞儿不禁一阵默然。
不久,众人来到了大同殿,入了席座,谈笑声中,酒至半酣。
杨大美女媚目盈盈,玉手微摇玄宗皇帝的臂膀,娇声说道:“三郎啊,今日也算是家宴了,何不再奏新曲《一剪梅》?大郎可还没有仔细地欣赏过呢?”看样子,这个媚艳的大美女跳舞的兴致又上涌了。
“呵呵,有大郎在侧,朕真有万事皆足的感觉。唉,有好几天没有这种舒畅的感觉了。好吧,朕就表演一个节目。不过,《一剪梅》乃是大郎所作,朕实不宜再班门弄斧。”玄宗皇帝兴致大发地站起身来,有些诙谐地说道。
然后他老人家走向乐工的位置,取过一个鼓槌笑道:“朕许久没有击鼓了,今天就以昂亢的鼓声来预祝大唐的国势,在大郎的引导下更为荣昌兴盛!”言罢鼓起。玄宗他老人家的休歇之意溢于言表,丝毫没有权力将失的遗憾和惆怅,反以可以安享福乐而喜,这等情形若是被王公大臣们知晓,一定心中疑惑不解。
要知道,自大唐开国以来,被尊为太上皇的例子是有,但都是权力角逐的失败者,在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