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重振大唐 >

第32章

重振大唐-第32章

小说: 重振大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回殿下,谍组已粗具模样,大约还需要半年就可以显示功效!”柳永起身恭声回道。我心中暗暗有些忧急,没有自己可信而又完善的信息网,是多么糟糕的事啊!现在我只有沉住气地等待。我挤出一丝微笑道:“很好,本王希望谍组早日显出它的功用。”曾经做过我的亲随的柳永,当然能领会到我的忧急,他默默地坐下,眼中闪出一丝决然。我知道,他一定会竭尽极限地加快谍组进程。
  我看向众人问道:“诸位还有什么事情吗?”岑参知机地说道:“殿下前几日初历战阵,现今又鞍马劳顿,一会儿还要会见杨炎,今天不若到此为止,有什么事情明日再行处理!”众人连连称是,我也借机散去臣僚,只留下杜甫、岑参相陪。我知道,杨炎虽是理财能手、两税法的创始人,心胸却有些狭隘。我必须在才学上、在见闻上折服他,使他真正真心地为我所用!
  我正在有所思的时候,一位美须白面、风宇雄峻的英俊青年走进击弦堂,向帅位上的我躬身施礼道:“凤翔天兴杨炎拜见福王殿下!”我目光微一注视他满含傲气的脸庞,微笑说道:“久仰公南大名,今日一见,果然风姿过人!”公南是杨炎的字。杨炎一表人才,加之文藻雄蔚华美,才刚二十岁就在鄜州、陇州一带很有名气,也难怪他傲气。不过,假如不好好地疏导的话,他的下场会一如历史所记的那样——因报复心重而被赐死。
  “殿下也知道杨炎?!”杨炎眼见身为大唐王爵之尊的军镇首脑,竟能把他的字朗朗上口,心中不由一阵得意。古语有言:自古文人相轻。杜甫和岑参虽然不是摇头漫吟的鼠目酸儒,但见及杨炎如此的傲不为礼,却也有些不悦了。
  岑参眉头一皱吟道:“林香雨气新,山寺绿无尘。遂结云外侣,共游天上春。鹤鸣金阁丽,僧语竹房邻。待月水流急,惜花风起频。何方非坏境,此地有归人。回首空门外,皤然一幻身。”吟罢,又感叹道:“常衮这首《登栖霞寺》真是妙作!却不知公南可有什么佳作,让我等见识一番?”常衮是名声远逊于杨炎的文坛新秀,不论杨炎有没有佳作,岑参的这番话已经驳了杨炎的颜面。
    正文 第五十六章 任用杨炎
     更新时间:2009…10…9 15:20:13 本章字数:2185
  杨炎的脸色当时就变得有些难看,他一拱手沉声问道:“请教阁下何人?”我不愿他们因此而心有芥蒂,便出言道:“这位是本王的判官岑参岑子明,另一位便是使府的长史杜甫杜子美。”
  杨炎轻哼一声道:“听闻子明心忧国事,数度亲临边镇,冀望报效朝廷,却不知为何全然无功而返?”他话中褒中带贬绵里藏针,隐带着一丝不屑。岑参勃然色变,直白地说道:“公南年方二十一岁,文章华美,声名日隆,却不知内敛,狂放而倨傲,殊为见浅!想我福王千岁,自抓周始,所为所作无不彰显才略睿智,无不使人拍案称奇。年仅二岁即赋诗联句文惊长安,自此而后,所作诗句,篇篇精绝。而今才方十四岁,即能巧设奇谋,计歼吐蕃十五万大军,获取姚州大捷!文才武略称绝当世!如此赫赫声威,累累奇智,却依然待人仁和谦逊,相较之下,公南不啻是萤虫尾末之光,何足道哉!不知公南有何可恃,有何可傲?”话意咄咄,词锋犀利地直对杨炎。
  杨炎气息粗重起来,面额上泌出细细冷汗。他是世家子弟,自小从未曾遇到过折挫。长大后美须亮目风姿雅逸,兼之文章藻丽华美,名传陇州一带,更使他得意洋洋、踌躇满志,哪曾遇到过这等折辱难堪?却又偏偏无言回驳,而岑参话中的比较、语意中的冲击,也让他暗暗戒惕、反省。
  见此情状,我出言说道:“但凡是人,有些傲气是好事,它能使人自尊、自爱、自强不息。然而任何事物都有一个度,若是傲气过了度就会使人变得有目如肓、文过饰非,甚至变得骄横狭隘起来,所以希望公南要掌握好这个度啊!”杨炎涨红着脸,躬身表示受教。我暗自高兴,看来杨炎此时尚还年青,品性还是比较容易潜移默化的。
  老于世故的杜甫也殷殷而言:“福王千岁天降奇人,当然是不可比的,只希望公南不要失之中正,过于骄狂才好!”杜甫是现在的文坛泰斗,杨炎既不敢对我和杜甫失礼,也听出我们话语中的好意,心念百转之下,杨炎对岑参躬身道:“杨炎漫视天下之士,傲不为礼,实是不该,幸得子明直言,否则杨炎将再无可亲之朋,可近之友,杨炎受教!在此也多谢殿下及子美先生的教言!”杨炎的转变让岑参有些无措的感觉,岑参忙不迭地回礼道:“公南客气了!还望公南恕我言词间的冒犯!”一时间倒雨过天晴。
  我欣喜地看着杨炎露出谦恭的样子,出言道:“不知公南此来有何感想?”。
  杨炎一整神色道:“杨炎早就听闻福王千岁的逸事,万分仰慕。承蒙殿下不弃相召,杨炎即刻前来,愿为殿下效力!”
  “好!即日起,劳烦公南掌管财政及赋税事务,暂任别驾之职!”我当下直接任命杨炎,杨炎连忙拜谢称臣。使府别驾拿的是从五品的奉禄,也算是节度使的重要僚属之一。当然,我不会仅仅依据历史的记载而完全信任杨炎,我是因为杨炎现在是个学业初成、心高气傲的初出茅庐者而任用他。相信在我和封常清的监督下、在周围臣僚的影响下,杨炎终会成为我最得力的臂助之一!
  并且因为我将返长安,我想把剑南事务尽快地落实下来,免得在长安忧心牵挂。我的目标就是通过量才使器、知人善用,把繁杂的事务下放到各人身上,使得我的整个机构在任何时候都能有条不紊地正常运转,而我也能落得清闲。
  我环顾三人话语殷殷地说道:“本王希望三位齐心合力,共为剑南的繁荣献出自己的才智!”三人躬身应是。
  忙完这一事务,心中意想着与玉儿相见时的场面,我带着莫名的冲动走向使府的内厅。
  内厅之中芳踪渺渺,雅丽和英丽正在擦拭着桌椅,她俩乍然见到我,俏目中闪过一丝惊喜,张口欲呼,我急忙以手势止住,以探询的目光看着雅丽,雅丽会意地用手指向内室。我悄然入室,只见我日思夜想的可心玉儿正侧卧在床榻之上,披散着乌发的后脑正对着我。
  我深吸了一口气,略微平稳了一下激荡的心神,然后轻步上床。左手疾然抄过娇玉儿的玉颈,与右手紧紧地罩在她胸前的两团暖玉之上,口中喃喃:“皎玉儿、娇玉儿,我的媚玉儿、玉儿。。。。。。”收放间表达着对她的思念,感受着它的韧滑丰盈。下颌摩挲着玉儿细白的玉颈,热唇频吻着她的耳轮、耳垂,并把右腿跨搭在她的娇体上,不停地厮磨。
  皎玉初时一惊,紧绷着全身的力道就欲反击,我的柔蜜轻唤却适时传入她的耳中,恍知是我到来,全身登时瘫软起来,再也没有一丝力气,只有粗浊的喘息。在我透传爱意的抚摩之下,皎玉娇嫩的身子抖颤起来,娇体的温度也渐渐腾升。
  她咽了口唾液,勉力翻过身来,枕着我的肩臂,螓首微抬,双手紧抱着我的身躯,美目蕴泪,口吐丁香,梦呓般地开言:“棠郎、棠郎,你终于回来了!战事多变、军阵险危,你可知道玉儿是多么地牵心挂肚?!当得知棠郎与南诏未动刀兵地结盟,获得姚州大捷,玉儿更是万分欣喜!可是,玉儿虽然不再提心吊胆,却更是食不知味、夜不能寐地盼着棠郎的回还。。。。。。”滚烫的话语蕴着浓烈的情意,在我的耳边絮絮,在我心里漾开。我的心神激荡起来,为她的柔媚、为她的话语、更为她犹如竭海纯冰的情意!我疼惜地以我的唇止住她的娇语,我以我强健的躯体轻覆着她的身子,对她付以全身心的轻怜蜜爱,使她忍不住地发出荡魄勾魂的妙吟。
  皎玉微眯着情火四溢的美目,细碎的贝齿轻轻咬勒着我的肩头,一反平日的涩羞,洁玉般的纤手轻解着我的紫袍。我看着她娇而荡的咻咻媚态,心中久藏的欲望勃然爆发,室内登时充满了艳媚的春意。
    正文 第五十七章 离别在即
     更新时间:2009…10…9 15:20:14 本章字数:2432
  今年七月的剑南,仿是处在蒸笼般地闷热,林叶竟也有些垂萎,树蝉耐不住天气的燥闷,更是不停歇地嘶叫。
  我归返使府已有月余,剑南的局势一如姚州战役之前,除了张恒远率领千人代镇姚州之外,剑南各州府的卫戍都已交团结兵替代。我也彻底地把繁杂的具体政务下放到各人身上,整个剑南在我的指令下有条不紊地运行着。
  在这段月余时间内,我一直殚精竭虑地忙着两件至关重要的大事,有时甚至不能陪伴皎玉,那就是怎样增加所属臣民的凝聚力和如何提高三营将士的战斗力!
  大多数人都知道紧抱一团的筷子是难以折断的,松散漫地的沙子是很容易冲开的,这就表明凝聚力的重要性。民心所向紧密团结是纵横天下、坐拥皇权的最紧要的基础之一,而这都需要强大的凝聚力来维系!但是如何进一步地增加所属军民的凝聚力呢?思来想去我终于恍然明白,除了满足军民们的生存必须外,只有建立我牢不可破的威望地位,他们才能从心里对我祟拜服从,自然而然地团结在我的周围。换句话说,接近是搞个人祟拜!
  其实,我早就动过这个想法,只是从没有正式地考虑。现在我虽然已在民间和军中拥有很高的威望,特别是军中。但还嫌不足,如何提升到牢不可破的地位上去呢?我心中忽地一动,在这个年代,除了恩泽万民外,拢罗人心的不二法门,就是制造神人或神迹。我虽然不肖如此为之,心思却为之一宽,可以利用舆论导向嘛!多年前我就成功地通过舆论,扩大了我的影响力。现在只要加大舆论力度,传述我的真实事迹,一样可以在民众心中提升我的威望地位,进而成为他们心中的偶象、寄托、甚至是救星。比如,抓周时所表现的神异、诗定太子位时所展露的仁德、汾州驿站明辨黑白罐的智能、忧亲夜白头所展现的义孝、战阵之中一招毙蕃帅的勇力、妙解公主三题的才识、运筹帷幄获取姚州大捷的谋略以及槌击战鼓高唱将军令的豪气等。
  我这具有如此令人难及的神异、仁德、智能、义孝、勇力、才识、谋略以及豪气的形象,只要频频传入百姓耳中,再加上我是故太子的唯一子息,我的威望当是无人可敌。而身处在这祸乱将起的盛世之末的有识之士,也该知道自己效力对象的取舍!我还可以编汇所曾吟作过的诗句,进一步推波助澜造成轰动,进而加深我在他们心中的印象!历史的进程既然已经改变,后世的许多千古名篇也就很可能湮没而不再重现,况且为了千古伟业,我又何必顾忌这些许“版权之争”?我把这些事务交由柳泳全权办理。
  至于如何提高军队的战斗力,通过滤量在姚州的战事,我苦思数日已有成算,我发现自己所订的训练方略具有的缺陷:过于区分军战兵种!
  因此,我重新进行编制、集训。虽然依然分为刀、骑、弓三营,但在编制上,却是结合府兵和前世部队的编制进行整改:千人一“师”,设果毅将军一名,副手为师正一名;五百人为一“旅”,设校尉一名,副手为旅正一名;百人一“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