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重振大唐 >

第29章

重振大唐-第29章

小说: 重振大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时,陌刀手在陈步通的喝令下,十余人一排,如墙而进,已与吐蕃的拒军阵相触。换了许多次人手的方盾,早在床驽的穿射下千疮百孔,而手执三米超长矛的蕃军,也早已不是特训而成的超长矛手,所以拒军阵威力大减。即便是如此,陌刀手为扫除这万名蕃军临时组成的拒军阵,也折损了近千余人。
  陌刀手士气如虹,斩敌如摧枯拉朽的威势,更激得吐蕃军卒的血气上涌,在别无退路的情形下,他们拼命之心大起,在‘嗬嗬’狂吼中,手拿着马战矛、步战矛甚至于佩刀,直冲封住大半个路口,挥刀而进的陌刀手,粘西力更是挥舞纵马奔向骑兵厮战的地方。
  突然,印山半腰响起一串急促的鼓声,由蕃军的身后会同南诏常备军围拢过来的罗苴子,闻声,举起梭标枪,朝正向陌刀手涌去的近三万步卒掷去,吐蕃步卒大部分只是身着简易的锁子甲,仅仅护住了心月胸要害部位,万支标枪飞来,顿时伤亡数千人。没有掷枪的南诏军兵,立刻更快地向蕃军围击过去。
  我看着粘西力,心下一动,想到了破制他特制连环甲的方法,暗运逍遥神通中“抚阴逆阳十三颠”的阴柔内劲,渐渐地把手中佩刀刀尖化为圆锥尖头。我原本也想演练一下以高深的武功于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的潇洒,然而,做为拥有前世记忆的我来说,绝不敢小瞧天下之士,天外有天,人外有人,何况对方是煊赫一时的吐蕃宗亲、军中勇将!为慎稳计,只能借鉴所知的破甲方法,以期绝对灭敌酋于姚州城下。
  化刀尖为锥刺后,我纵身飞坐在罗伯驰所坐的军马上,罗伯驰劝我不及,亲率后队百名陌刀手急步追赶护驾。我刚越过陌刀手,十余支吐蕃战矛挥指向我,我劲贯刀身,一扫之间战矛齐断,蕃卒不自禁地被我的威势迫得后退一步,我朗笑道:“十年磨一刀,百步迫千人!”声犹在耳,人已驰过吐蕃步卒,单骑哦已离粘西力不远。粘西力此时的神情倒还沉稳,见我外罩的紫袍,眼睛一亮,知道我必是唐军的最高统帅,顿起擒人先擒王的想法。
  他一磕战马,急驰迎来,也不答言,一声沉喝,借气发力,马战矛直挑我的咽喉。我不敢托大,急以贯满内劲的单刀拨架,一架之下,虽觉粘西力有股不弱的内劲由战矛上传来。但是,嘿嘿,不好意思,在我更为强劲的内力下,他的战矛却被震飞空中。粘西力霍然一惊,失声喊道:“龙!”右手迅速抽出佩刀虚护身前,却一催战马驰向自己的战矛,以左手接住它,还刀入鞘,双手紧紧地握住战矛。然后,双眼炯炯地注视着我,有些尊敬的神色,却依然战意沛然。
  适才,粘西力战矛离手,我心下一松,以他的实力来看,这个卖小米的,他是跑不了了!我也不愿意趁他分心时,取他性命。不过,看他对自己的战矛如此的紧张,我暗暗纳罕。他的战矛大约有二米左右长,矛身白如雪,矛头两面均有双道血槽,四道血槽在矛尖处会聚,矛头尾部一边有一个飞刃,整个矛体充满着上古兵器的美感。
  “吐蕃神川大都督粘西力!”他一整神色,双手一合枪身,沉稳地说道。他果然是粘西力!现在他是作为对武者的尊重,也是对自己的尊重,来进行生死之战!他已经知道我们俩的武力差距,但是,无论是他的尊严,还是现实的情况,这条路都已避无可避!我也略一抱拳,沉肃地说:“大唐剑南节度使李棠!”粘西力一惊,旋即释然,叹道:“原来是福王殿下当面!久闻殿下文才盖世,却未料兵略武功也如此精擅。殿下的仁德,今日能与殿下对手,粘西力有一事相求。”
  自从与粘西力停手之后,我就觉着他并不是情报所显示的那样好战蛮横,如今对面交谈更显他的气度非凡,我总觉着好象有些地方不对劲。我闻言便道请讲。粘西力手抚战矛,神情有些缅怀地说:“这雪血龙跟随我三十八年了,是大唐景龙四年金城公主所赐。”略顿话锋,陷入回忆,我感到有些突兀,而罗伯驰及近百名陌刀手已急步赶到,在我身后卫护。
  此时,整个战场战事愈来愈是惨烈,吐蕃的步卒在大唐陌刀手和南诏常备军的合围之下,所剩兵力已经不过千余人,陌刀手已抽出半数兵力向蕃骑进击。而唐骑与蕃骑的战事也进入了白炽化,甚至出现了相偕坠马犹然不避马踏,继续相互攻击,直至一方灭亡,却依然攻击其他马上敌人的惨烈景象,真是不死不休啊!
  战场的惨叫声唤回粘西力的神思,他四顾战场,神色一片黯然,口中喃喃地道:“这就是甥舅之国!”我忿然接口说道:“为了唐蕃两国的友好团结,我大唐先以文成公主许赞普松赞干布,后又妻赞普赤德祖赞以金城公主,两位公主入蕃时携带大批的工技书籍和杂技诸工,对促进吐蕃发展作出了很大的贡献!而你吐蕃又如何对待我大唐!经常侵扰我边境不说,并多次攻袭我安西四镇,更数次勾结黑衣大食,图我西域属国!此次,闻知南诏背反大唐,又集兵十五万,号称二十万大军,以吐蕃近三分之一的兵力来犯,却又怎么解释?!”义愤之下,也没有考虑粘西力是否懂得什么是三分之一,我脱口而言。
    正文 第五十一章 大战大捷
     更新时间:2009…10…9 15:20:12 本章字数:2245
  粘西力默然听完我的指斥,长叹一声道:“这不过是纳朗氏家族怂恿赞普所为,做为军镇都督,粘西力只有遵听上谕命令了!”话语间,他神情有些落寞。我更觉得剑南前任节度使所收集的情报另有隐情,怎么看粘西力都不像是挑衅好战的人。“粘西力战死之后,只望殿下将这雪血龙交给我吐蕃的玉雪公主!”粘西力说出自己和请求,目光殷殷地看着我。
  我心头略一沉吟,已有了主意,便潜运内劲喝道:“全数停战!”声若晴天霹雳,所有的战士心头一震,粘西力虽不明所以,但胜负此时已分,局势已明,却也不愿再徒添伤亡,随即也扬声停战。这时,吐蕃步卒已不过百,骑兵在唐骑和陌刀手的联击下,只剩下千余人。一时间整个战场充满着残马的悲鸣、伤者的痛吟,一片惨烈景象。
  我决然地对粘西力说道:“念在大唐两朝公主的面上,本王放你们一条生路!速速召集将士回吐蕃去吧!”我之所以这么做,一方面已基本算是歼灭了这支吐蕃部队,剩余的千余残兵败将已无关大局,更不想再使唐军多做无谓的牺牲了。另一方面,由接触粘西力来看,我以前所掌握的吐蕃情报已不再可以信靠,似乎这背后有看不见的暗流在涌动,粘西力显然不是主侵大唐的角色,我何必做别人手中的利刃,利人而不利已呢?
  粘西力苦笑地回顾聚拢在他身后的千余残部,涩然笑道:“多谢殿下高抬贵手放过这些人,粘西力不胜感佩殿下的仁德及胸襟!”粘西力深施一个大唐礼,待直起身来,却一振手中战矛,面色一肃道:“依殿下的仁德来看,定会满足粘西力的请求!在此,粘西力却不自量力地向殿下挑战,并且是不死不休!”    我看着他表面战意昂然的样子,却知他死意已决。且不说经此一战,十五万吐蕃军队已算是全军覆没,他已无颜回见吐蕃父老。只这等同擒俘放回的生还,也不是他所能接受的。他现在只希望能堂堂正正地战死在我的刀下,我注视着他的双眼,见其目中的决然,我了然地点了点头,霍然一挺刀锋,简洁地道:“既如此,请!”
  粘西力眼中显出一丝感激,转头回顾残部,厉声道:“现在本督要与大唐福王决一死战,尔等不得擅动,本督若战死,尔等即刻回归吐蕃,不得一刻暂留!“千余残军也知粘西力定会凶多吉少,闷然无语。粘西力语带惶切地说:“难道尔等不顾念家中的妻小!在此枉送性命!”残部众人眼噙热泪泣声应诺。我心中闪过一丝疑念,为何不把他珍若性命的雪血龙交付属下带回?
  粘西力转过身来决然说道:“粘西力会为此战而全力以赴,希望殿下也全力而为,不要侮辱我粘西力为武者的尊严!”粘西力心知双方实力悬殊,唯恐我虚应事故,完完全全地伤害他的自尊,所以先出声言道。
  我肃然点头。粘西力立即纵马向前,大喝一声,雪血龙枪头直袭我的咽喉,矛头下的小刃朝向我的下颌,我疾超迅雷地一挺刀锋,以匪夷所思的角度,一锥搠入粘西力的咽喉,他手中的矛尖离我的咽喉不过二寸。粘西力带着八分不信、二分欣然地望着我,“轰”地一声,粘西力坠落马下。我知道,他不信我们的差距竟然有这么大,但是,他为什么欣然呢?是因为我成全了他,还是什么别的?    战场上人声一片寂然,所有的人都惊呆了,谁也不会想到,威名显赫的吐蕃神川都督,竟然不是我的一合之将!
  为了对粘西力的承诺,这是我首次毫无保留的出击。
  良久,大唐、南诏将士欢声四震,吐蕃残部认清形势地默默惨然离去。
  我命大唐边兵养息休整,由南诏方面将士清理战场,南诏将士大喜过望,要知道,南诏出兵打仗,从来没有军饷,全凭战场缴掳。
  当我来到姚州城下,阁罗凤已闻报率众出迎,一路的谈笑倒也冲去不少战场上的惨云愁雾,来到府衙内厅,大家刚刚坐定,罗伯驰进来禀报战况:这一战,歼敌近十五万,来犯之敌,几近全歼;大唐伤万余人,阵亡三千余人;南诏伤七千余人,阵亡二千余人。可谓是大胜!
  阁罗凤哈哈笑道:“全凭贤侄运筹帷幄,才得获取如此大胜!”凤伽异更是佩服地说道:“依着兄弟的布局,六万对十五万,如此大的兵力悬殊,总共自折五千人,却伤敌近十五万,如此恐怖的实力,放眼天下,谁敢与你争锋!”
  我对阁罗凤淡淡笑道:“小侄不敢居功,此战全赖全军将士浴血奋战,若没有将士们的英勇抗敌,再好的计谋也形同虚设。而且若无大哥和浪贤臣的机智周旋,争取到吐蕃的信任,这番谋划也成虚话!”
  浪人轩目光炯然地望着我说道:“外臣从没有想到,殿下竟有这如许高深地武学造诣,后发先至,一招毙敌!”
  凤伽异也跟着打趣道:“对啊,兄弟文才已是盖世,武略也是惊人,怎么武功又这么绝伦,这样和兄弟混长了,哥哥我都要有些自卑了!”
  我顾左右而言它:“其实,此战也暴露了一些问题。”众人闻言,凝神而听。
  我见成功转移了话题,便继续说道:“第一,我们先前关于吐蕃的情报不淮确,那粘西力绝非好战之徒!第二,本王虑事不全,险使大哥和浪贤臣陷身战阵。”
  凤伽异长吁一口气,道:“还好,并没有什么大的问题。”
  李白却道:“殿下,微臣认为情报的准确与否,关系着全军乃至全局的安危取舍,不可不追根溯源,搞清状况”
  我颌首道“关于吐蕃粘西力的情况,本王是由前任节度使的存档中得知,如今却已无从查起。而本王的虑事不周,却使本王戒惕非常,希望诸位日后凡有疑虑,请即时问询本王。”我借机也给他们留个因头,以免日后有什么状况,他们顾虑重重,不敢询问。
  当晚,全军兴高采烈地宴庆大捷。
    正文 第五十二章 庆舞宴歌
     更新时间:2009…10…9 15:20:13 本章字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