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重振大唐 >

第244章

重振大唐-第244章

小说: 重振大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个曾经在大唐武林中混过的叶护,为葛逻禄名扬天下的三道关一一定了刑名。
    头道关叫作“悚心”。以葛逻禄惯作行猎用的三股托天叉穿钉人的中指、掌心、手腕,以及脚中趾、脚心、脚后跟,并在受刑人的心口处,纵横交错地刮上九道伤痕。然后在拔手指甲和脚趾盖的司时,放出金山特产的黑蚁嚼食受刑人伤口处的鲜肉。
    第二关叫做“飞魂”。就是把人体按照葛逻禄吐屯禄(掌管三道关的主刑官)的要求,分刀破肉划成几个部分,一边用族中秘法导可黑蚁贴噬皮下鲜肉,将活生生的人皮起了下来;一边把已剥下来的人皮,当着受刑人的面鞘作人皮鼓面。
    第三关称作“散魄”。
    这也是三道关中最为血腥的部分!分别以大中小三种斩马料的铡刀,由脚指、脚面、脚踝、小腿、膝盖,到手指、手掌、手腕、肘部、手臂一一以铡刀斩断。在这以及之前两关的过程中,葛逻禄人会用它族中的秘法使受刑人的血液少流失,并保持受刑人的感官清明。最后,将留存的躯干部分一步步地由大腿部向上铡斩,铡至腰间时方止。至此,任由受刑者哀号着慢慢流血而死!
    正文 第四百一十七章 明心见性
     更新时间:2009…10…9 23:32:34 本章字数:2082
    葛逻禄族将士的战力之所以凌然在西域大多数国族的前列,三道关的威慑效力可说是功不可没,葛逻禄人宁愿战阵舍生博命,也没有人愿意身试三道关的滋味!而听塔室利叶护言下之意,葛逻禄此次派兵西域,主持三道关刑的吐屯禄竟也随军而行,可见葛逻禄此行西域真的所图非小。要知道在葛逻禄族中,吐屯禄的地位仅在葛逻禄可汗及三姓叶护之下,此次若是真的为大唐助战,只要一个三部之一的叶护足矣,何用掌管一族至极刑罚的吐屯禄相随?
    心念闪转间,我一挥手吩咐道:“朕以为目下将士们跃跃欲战之际,倒不可动用如此酷刑。中土大地自夏商以来,历朝历代的主政者,或以刑做惩,或以虐为乐,举凡大到炮烙、刀剐、剥皮、腰斩、车裂,小到割手、挖眼、刖刑、断推、割耳,整治人的手段可谓是包罗万象无所不有!及至大唐武后时期,来俊臣、周兴等酷吏群生,折磨人的刑罚更是花样繁陈!如今,且将这两个冥顽不灵的大食贼兵押下去,待得中军大营一就,纵然这二人是钢筋铁骨,朕也自有法子让他们开口吐言!”
    我认为自己身具明心见性这种功夫的事,最好不要让塔室利叶护等人知道。而葛逻禄既然以酷刑慑敛人心,我也不妨显显天朝的刑威。其实,论及折磨人的刑罚之多、之酷,甚至之匪夷所思、之艺术化,天下虽大,却真的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能媲美中土。
    只不过,历朝历代的主政者为了避免沾上暴虐的名声,许多秘法奇刑仅在暗室使用罢了,全不似葛逻禄这么招摇。
    我的两名亲卫遵令将贼俘押了下去,而塔室利叶护既是有意讨好于我,自是对我的吩咐连连称是。忽地我心下一动,这葛逻禄族中的三道关,倒有点象莲花生的密宗仪式上所施用的一些供品和法器!嗯,密宗供品福田德基的制作材料(人皮)不就可以由第二关“飞魂”得到?而第三关“散魄”完全可以满足冈林(人脍骨做的号角)、若嘎多(洒在供品上的鲜血)的制作需要!
    莫非存在葛逻禄族中已近百年的吐屯昆也是莲花生之流的密宗传人?!但是九十多年前的葛逻禄才归属于大唐不久,大唐设谋落部为阴山都督府,炽俟部为大漠都督府,踏实力部为玄池都督府,后又分炽俟部之大漠州为金附州都督府。总共不过是大唐西北边陲的三个羁縻州而已,根本没有多大的气候,天竺密宗弘法也不可能选在这么个破地方啊?带着这个疑惑,我和声说道:“朕也听闻过三道关之名,叶护族中的吐屯禄既在军中,何不召来一见!”
    作为一个能统带另有异图的军队的统帅,塔室利叶护自然也是个明白人,当然知道既是与唐兵一路行军征战,即便是自己不漏出口风,族中吐屯禄随军而行一事,终也瞒不过我的耳目,倒不如表现得坦诚一些的好。当下,塔室利叶护恭敬地躬身说道:“微臣谨遵天可汗令谕!”而后,微一侧头,吩咐在自己身后侍侯的麻拉乾罕,召吐屯禄大人速来拜见天可汗至尊。麻拉乾罕领得命令,躬身拜退。
    就在这个时候,行军司马员俶,偕书记官高适请见帐中,由员俶当先禀道:“启奏陛下,中军大营已然安扎完毕!薛裕王子及刘将军、林将军等各部将领已奉令在中军大帐前候驾!”
    事有轻重缓急,目前来论,军情兵事乃是首要大事,我只有暂时放下了心中的疑惑。我点了点头,下令李思成及慧明回营,并吩咐塔室利叶护随驾而行。
    到得刚刚安,置好的天山军营,我也没有立即召聚薛裕王子及刘弘、林则玎,且留下李思成陪伴着塔室利叶护,自己只领着玉霜、灵儿、员俶、高适以及随驾待询的两个向导伙长,步入中军大帐。在帅位上坐定,我立即下令亲卫:把才俘获的大食贼兵押上来!
    费时不久,适才那,两个倔然不语的大食贼又出现在我的眼前。做为我身边的亲近之人,玉霜和灵儿早在没有成为我妻妾中的两份子之前,就已熟知我的许多日事,其中也包括当日在剑南节度使任上时,我以逍遥神通中的明心见性诱供逻且门负排头领的往事。综合当前的情况,玉霜和灵儿此时已猜到,我要再度施展明心见性的功夫,一时间两人见猎心喜,凝神而视起来。
    而作为我的军政参谋和书记官,员俶和高适却以为我要动之以情理、晓之以利害地问询这两个大食俘兵,便在一旁动心费思,做好为我敲边鼓的准备。
    “自现在起,周博与柴旒把朕的话语转作大食语言问询这两人,并一定要准确无误地记下他们的回答!”我轻声地吩咐两个随驾待询的向导伙长。待得周博与柴旒茫然接旨,我接着语调一沉,出乎大家预料地说道:“给这两个大食兵松绑,如果他们愿意离开这里,任何人不得阻止!”
    这一番话不仅出乎玉霜、灵儿、员俶和高适的意料,连那两个大食俘兵听罢周博的翻译,也不禁心神一震,两双原本紧闭的眼睛霍然睁开,满是难以置信地看向我。嘿嘿,我之所以语出惊人,要的就是这般状态!要知道逍遥神通中的明心见性,既以“明”、“见”为名,就是以视觉的感应为途径,借助强大的精神内力为器,进而使人的灵智陷入在空明缥缈之中,或破除心魔、稳定心性,或如傀儡木偶、任由施术者摆布。
    两个大食俘兵只是身体健壮的寻常士兵,至多来论,他们只具有驾驭战马的骑术以及战阵厮杀的一些技巧而已,随着我早已凝结的功力的缓缓逼压,两个大食俘兵的眼中渐渐透出迷茫之色,脸上的表情越来越显得呆板起来。
    正文 第四百一十八章 意外军情
     更新时间:2009…10…9 23:33:38 本章字数:2106
    眼见不过半盏茶的工夫,两个大食俘兵的心神已牢牢地被我控制住,全是一付茫然痴呆的样子,员俶和高适心中震惊万分,二人相视一眼,暗暗屏住了呼吸,不敢稍出一声。
    “你们是不是呼罗珊本部的士兵?”为了消除语言上的隔阂,我把代询大食俘兵的任务交给周博,柴旒则专为我翻译大食俘兵回答的问题,然后我首先确认一下两个大食兵的身份,这有利于我选择进行什么层次上的询问。周博却也是个伶俐的聪明人,他耳听我语调轻柔而又沉缓,便也依葫芦画瓢地柔声以大食语问询。
    通过明心见性的压迫与诱导,两个大食俘兵一听到自己母语的问询,立即有问必答地回答起来。柴旒轻声地跟着向我翻译道:“我们是伊本阿卜杜勒阿齐兹哈桑、奥马尔穆阿迈尔珂明,萨利赫,正是真主庇护下的呼罗珊本部骑兵战士!”
    作为历经了前世的我来说,当然知道大食人(阿拉伯人)姓名的复杂性。他们的姓名结构复杂,含义深刻,大多数人的姓名由本名、父名和祖父名,甚至还加上曾祖父名、高祖父名等三到五节构成。属于父子联名制类型,基本只有名而无姓。这些名字包罗万象,种类齐全,五花八门,主要受宗教、历史、民族和地域等因素的制约,与其生活环境、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有着密切关系。
    我自不会被这两个大食俘兵一拖拉的名字所动,不论他们的名字多么纷繁多样、长短不一,按照前世阿拉伯人(大食人)的习俗和礼仪,我只要记得最后一节名字就行了。而在确定了这两个大食俘兵的身份之后,我心里一喜,有道是知已知彼百战不殆,这次俘获哈桑和萨利赫真是意外之喜,由此,我将在这场战役中占得一定的先机!
    事关重大,容不得半点马虎,我不由更是加大了控制哈桑和萨利赫的力度。同时微一思忖,我继续轻声问道:“如今呼罗珊本部人马都分布在哪些地方?”做为军中士卒,根本不可能完全了解主将的作战策略和行军意图,而哈桑和萨利赫的领军主将更不是寻常将领,可是黑衣大食阿拔斯王朝的真正缔造者——阿布稽斯林!以穆斯林的缜密,他绝对不会向自己的军中小卒了解到自己的作战策略和意图,而得知呼罗珊本部人马的下落,也就是知道大食此次东侵的主力所在,其中的意义不言而喻!
    哈桑和萨利赫的精神在我的犬力蚀控下,随着周博轻柔地以大食语言重复问询,立时间如同梦游一般地一字一句地回答着。柴旒转述道:“呼罗珊本部人马全部安置在锤沙国与骨咄国之间!”我心里一愣:不错,骨咄国西邻镂沙国,这两国的交结处既是昭武九姓国与吐火罗地区最主要的通道,更是截击或者围堵大唐援救吐火罗地区的军队的最佳地段。但是,阿布·穆斯林所率领的十五万阿拔斯王朝军队中,属称为翘楚精锐的兵力,却只有呼罗珊本部四万宗教战士!
    即便多日前,阿布·穆斯林与,高仙芝在史国至康国二百余里内的三次战仗中,呼罗珊的本部四万宗教战士没有伤亡,但阿布·穆斯林既然知道大唐西北安抚司的援军正在介入西域战局,为什么还把所有的精锐兵力集结在锤沙国与骨咄国之间?作为阿拔斯王朝东方最大行省的埃米尔(意为“统帅”,是伊斯兰教国家对上层统治者、王公、军事长官的称号),作为阿拔斯王朝的实际建立者,阿布·穆斯林难道会如此蠢笨,打算在自己的境域之外,独力在一隅之地,被动地面对可能来自于四面八方的打击?要知道锤沙国与骨咄国可都是忠于大唐的属国!
    我想,不光阿布·穆斯林不会在战略战术上这么不堪,即便他手下的第一条勇将齐雅德也不会如此作为!那么原因只有一个——阿布·穆斯林另有援手!
    一念及此,我心里不由一乱:我原以为阿布·穆斯林纵然是整个阿拔斯王朝的真正开创者,可以调派呼罗珊乃至其边缘地区的军队和物资,但已动用了呼罗珊地区四万精锐的阿布·穆斯林,在大食的东部绝对没有什么精锐的部队可以调用了;阿拔斯王朝的哈里发(君主)既需要安抚或者镇压刚刚经过血战缔造的阿拔斯王朝情势,又对西域地区突发的事件不能及时知道,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