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重振大唐 >

第233章

重振大唐-第233章

小说: 重振大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坐的玉霜见及朝云大腹便便地样子,实在不方便看顾祥儿,便将祥儿由朝云的怀中轻柔地哄抱过来。可君见状忙出言说道:“玉霜妹妹这便把祥儿送往永宁楼吧!永宁楼那儿自有奶娘来照顾祥儿!”玉霜原本就是可君的闺中密友,如今又入住内府已有些时日了,不虞有人地两疏之感,她只轻“嗯”了一声,便抱着祥儿向外走去。只有皎玉把我垂放在地面上的一条腿温柔地揽在自己的怀中。
    祥儿既已不在可君的怀中,我便没有了顾忌,一舒猿臂我便揽住可君的腰身。霞儿见我这般无赖的模样,忍不住向我娇嗔道:“棠郎!堂堂一国之君,如此疲懒还有何形象可言?真的是有辱国体,还不快快地起来!”
    不理会可君为了保持形象而做的无用的挣扎,我漫不经意地笑着说道:“不是啊,没有这么严重吧?我曾经说过,家人相处,贵在真诚融洽,把家建筑得充满了温暖和安全感,谁家里人感觉着,家就犹如可避风雨的港湾!如今我东征归来,心身俱乏,在臣民面前当然得注意一些形象,但在自己休憩的港湾里,我自由地舒展一下,难道也不好吗?”
    一席话说得众女目泛异彩,霞儿一时也哑口无言。
    终于使得可君放弃无谓挣扎的我,一边悄无人知地以手轻抚着可君的翘臀,一边继续说道:“霞儿你且领着玉雪、莹玉、灵儿她们下去沐浴,而后在廷康殿等我。我先陪可君、皎玉、朝云和香凝聊一会再去!”可君身为大妇一直讲究大妇的形象,此时被我偷偷轻薄,面上已经是微酡难耐,更不会轻易与其余妻妾服侍我;皎玉和朝云、香凝三人有孕在身,在这三数月内,当然不可能会与我共效于飞;而玉霜嫁期在即,也不急于这一时半会,前来与别的姐妹同时服侍我。所以,我今夜把自己的妻妾分为两批,打算多陪陪可君、皎玉她们,先抚慰一下我们的相思之情,然后,再与霞儿、玉雪她们亲热亲近。这也是心理、生理酌情处理而又两不耽误的意思。
    霞儿绝美的娇面上腾地一下红了起来。然而,她终是心切孕事,兰心慧质的她更在一转念间,也知道我如此安排的道理,当即也顾不得和我理论,只在匆忙间羞嗔地横了我一眼,也不招呼玉雪灵儿三人,逃也似地急急而退。玉雪等三人也心知肚明地羞红了脸,忙默不出声地向可君等人裣礼而退。
    可君眼见我如此戏弄霞儿,又担心我下午经历过劳乏的身子受不起一夜云雨的“操”劳,不禁将一脸担心化作玩笑之语说道:“棠郎不该让霞儿她们这么难为情!棠郎虽经,万应灵丹“洗粹,可也要小心她们的报复哟!”以期使我有所戒惕,我会意地向可君笑了笑。
    正文 第三百九十六章 联姻条件
     更新时间:2009…10…9 23:23:46 本章字数:2102
    大唐兴平二年四月二十二日,历曰大吉,诸事皆宜,百无禁忌。是日,风和日丽,万里无云,草绿花红,莺飞燕舞,整个长安城披红挂彩,满是一付繁胜热闹的景象。昨日之前,我与妻妾们刚刚安居太极宫未及两日,不只回纥国的送嫁队伍已然进入我长安城,四方臣藩属国的贺喜使者也络绎不绝地住入四方馆。
    据我和陈希烈、李泌分析,四方藩属邻国的使者不请自来,一方面固然有我大唐威加东瀛德扬天下,使得四方闻知我将与新兴的一方大国回纥结亲的消息,纷纷锦上添花以示亲近臣服之意。另一方面却很可能是回纥为了增加本国的威望或者威慑力,而大肆通告天下的结果,否则,此等大唐家事,而且又不是我的纳后大典,为何即是远离大唐数千里之外的峤马使者都前来相贺呢?
    为了炎黄子孙的福祉,为了不负我穿越千年的机缘,自登帝位,我就一直以成为大唐帝国一代雄主的目标来鞭策自己。而经过百忧扰我心、万事劳我形的磨练,我不只完全清楚家国与国家的孰轻孰重,也更深切地体会到利益永恒的道理。回纥虽也算是我的姻亲之国,但在国家利益的前面,这种关系脆弱得几乎可以是不值得一提!纵观历史,这方面的例子更是举不胜举。
    而且依照回纥的婚俗来说,夫妇不和,不只随时皆可离异,妻弃其夫者,不许动室中一芥;夫弃其妻者,家中所有任妻取携,他们的子女亦各分认,夫得男,妻得女。并且,离异一年之中,其妻或生子女,夫必须承认是自己的骨肉。如果双方一定要复婚,女子就先得与另一男子同居一夜!银铃公主我虽未曾谋面接触,不敢遽然断言其是否坚贞如玉,但其国俗如此,可见他们对于姻亲绝对不象我大唐人那么看重要。
    况且,回纥对于拥有前世记忆的我来说,虽知日后只是我中华五十六族同胞中的一员。但在我现在所处的这个时代,回纥作为一个已经隐然替代原突厥汗国的新兴国家,它对于大唐帝国的千古传承来说,绝对是一个潜在的威胁,可谓是一个完完全全是当年吐蕃迎娶文成公主时的翻版!
    ,当年,唐蕃通姻,不仅为吐蕃带去了大量的锦帛珠宝、生活用品、医疗器槭、蔬菜种子、生产工具工艺、经史诗文、医药历法等物品和知识,使吐蕃更一步快速地发展起来,还使吐蕃没有后顾之忧,全力兼并了苏毗、羊同等部,大破党项、白兰,击败吐谷浑,统一了青藏、康藏高原,势力由此真正壮大起来,最后却频繁地向大唐侵扰攻掠的战争,成为危害我大唐臣民的一个祸害!
    我绝对不允许回纥成为昔日吐,蕃的翻版,绝对不允许我汉唐文明有不测之虞!如今回纥欲借与大唐结亲之时,不论是想增加本国在邻国的影响力,还是想与诸多部族邻国结好交盟,我绝对不能让它的目的上来达成!因此,经过我们君臣三人的商议,改变了让回纥送嫁队伍入住四方馆的初衷,着由鸿胪寺典客署令蒋雨顸安排回纥送嫁人员在鸿胪客馆处居住,并令人快速通知裴宽、王昌龄等人。
    鸿胪寺地处承天门街之西,第七横街之北,是从东算起的第一个理事衙门,鸿胪客馆就座落在鸿胪寺之西。鸿胪寺卿杨宏勤偕同裴宽、王昌龄正陪着回纥叶护王子,才刚刚进入长安城北西首的景耀门,是故,这安置回纥送嫁人员居住的任务,既然转由鸿胪寺全权负责,我也只好交给鸿胪寺典客署令蒋雨顸去做。
    (鸿胪寺典客署原本就负有招待异族外国使者之责。在玄宗皇帝时,就渐有取代四方馆的趋势。)
    回纥送嫁一,行除了叶护王子之外,还有一名权位不比叶护王子低多少的回纥咄罗勿都督多彦阿波(也就是回纥九大部之一的首领)。就是这咄罗勿部的都督多彦阿波竟然横生枝节,提出按照回纥婚俗来成婚的请求,着实大出我大唐君臣的意料之外!经过李泌、王昌龄与其沟通才知道,回纥人此举的目的却是为了让大唐同意了回纥茶马互市的条件!
    在此之前,大唐与,回纥间的“互市贸易”主要是绢马互市。绢马贸易可说是两利互惠的贸易行为:回纥因此而获得巨量的丝绢,得以贩运到中亚和西亚等地,使回纥人成为葱岭东丝绢贸易的最大中介者和获利人;而大唐在天宝年间马政措施败坏后,战马日渐少了来源,换来的漠北马匹正可以成为大唐备边和作战的军用战马!
    不用说,以我所“创制”的制作方法而生产的新茶,名声已然远播,美好的利益远景了得回纥利用这次联姻的机会,借采用哪国婚仪为由,使我大唐朝廷同意茶马互市的要求!嘿嘿,陆上丝路需要直接通过一些国家和地区,若其中任一国家和地区发生变乱,都会影响丝路全道的畅通,进而影响商队的收益。而且,陆上丝路的自然条件十分恶劣,需穿越高山和沙漠地区,路途久远。驼队运输量有限,成本显然太高,这种商队绝对不适合我大唐子民运作!
    如今,以我大唐先进的船舰制造水平和航海技术来论,海路足能到达许多国家,一定会通行自由,不易受沿途别国的限制,而丝、瓷等大唐声名在外的产品的生产基地主要就在沿海地区,海路贸易比之陆路贸易运量大,成本低,安全可靠,目下这种情况之下,我何必霸着条件十分恶劣的陆上贸易?至于中亚的市场,待到我处理完黑衣大食,兵锋所至,还不是手到擒来?况且,现在我只是同意与回纥间的茶马互市而已!
    在大唐朝廷同意了回纥茶马互市的条件后,多彦阿波和叶护王子才认同入乡随俗的道理,同意遵照大唐的后宫婚仪来举行两国的首度联姻。
    正文 第三百九十七章 超格册礼
     更新时间:2009…10…9 23:24:40 本章字数:2137
    本来按照大唐的后宫制度,大唐天子可以拥有母仪天下的皇后、正一品的四夫人、正二品的九嫔、正三品到正五品的二十七世妇以及位在正六品至正八品不等的八十一御妻。现在,有可君作为我独一无二的皇后,正一品的四夫人中,已经有了贵妃皎玉、淑妃玉雪、德妃霞儿和贤妃朝云。
    而在当初盟定婚约之时,回讫的葛勒可汗曾明确提出,自己的妹妹在大唐后宫之中的名分地位,绝不能低于南诏、吐蕃两国的公主!所以在我当初入住太极宫的同时,经过朝中大臣的廷议,特地在贵、淑、德、贤四妃之外,平添慧妃名号,以授回纥的银铃公主。
    原本大唐与回讫约定的婚期是在初春,如今却已是暮春时节,而且我也颇为挂心西域的战事,所以昨日与回纥的互市贸易事宜一经确定,我就决定于今日正午举行册立银铃公主为慧妃的仪式,或者说婚仪。多彦阿波和叶护王子既然已经同意遵照大唐的后宫婚仪来举行两国的首度联姻,自然再无异议。至于先前打算与银铃公主同时举行册封礼的玉、霜、灵儿,也因为观礼的外国使者众多,而改在与慧妃册封平L相差一个时辰的午后册封。
    正午将近,我高坐于太极宫的承天门楼之上,有些超规格地准备举行慧妃册封礼。是的,真的有些超规格,但这也是我无可奈何的事:
    承天门为太极宫的正门,位于太极宫南墙的正中,门上有高大的楼观,门外左右有东西朝堂,门前有广三百步的宫廷广场,南面直对朱雀门、明德门。按照按照《周礼》的“三朝制度”,以承天门及东西两殿为外朝,而承天门更是皇家举行“外朝”的大典之处。不仅元旦、冬至时的设宴陈乐都在此处进行,朝廷遇有赦育,或除旧布新,或接待万国朝贡使者、四夷宾客,皇帝也要御承天门听政。在此之外,承天门楼还是皇帝欢宴群臣之处。
    本来,册立一个妃子,而且还是册封一个自己并不相识、相知的女子,对于大唐帝王来说,不过是寻常之事,只要在一偏殿之上,任命一官员手奉册书,举行一个正名分的仪式也就罢了。然而,此次所册封的妃子不仅是一国的公主,更主要的是,前来贺观礼的外族异国的使者颇多,我也只好隆而重之,拿出接待万国朝贡使者、四夷宾客的规格,亲自驾御承天门了!
    至于稍后玉霜和灵儿的册封礼,纵然我对她们情深意重,纵然她们可以说是正二品的品级,分别是九嫔中昭仪和修仪的名分,但因为她们出身万不能与一国公主相比,便只有在内廷范围中的两仪殿举行!唉,我既住入太极宫,自应该尽可能地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