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重振大唐 >

第222章

重振大唐-第222章

小说: 重振大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今虽说倭国各地已被我大唐军队“光复”了,但各地被史军破坏得可真是满目疮痍!不要说一无粮草,二无财宝,即连地上路边的野菜草根也被挖取得一干二净,为了生存,许多地方甚至还出现的人吃人的事情,入目间,俱都是一片萧索荒凉!虽然因为史朝信怀着面南背北的念头,大内里(平城宫)的建筑没有遭到多大的损坏,但全城上下也一无例外地遭到了阉丁劫粮的梳理洗掠。
    阿倍的流亡朝廷回返国都,既没有多少的粮食可以携带,也无法在原本号称“天下粮仓”的本州地区筹集到粮食,平城京又远离近海,海鲜鱼类的供应再也不似在大间、道奥时那么便利,我可以肯定,倭国的皇室、贵族和役人们现在正欲哭无泪,不只为国而忧,更为眼前的果腹之餐而愁!而阿倍的这一问之下,我不论怎样回答,阿倍的借粮求食的柔言乞语都会很自然地提出来,依我和她现在的关系状态,我如何好拒绝于她?
    电光石火间,这些念头在我心里一闪而过,我故作思索状地沉吟了一下,然后徐徐地说道:“朕只知阿倍之国历来名唤倭国,如今阿倍何以称以日本?朕殊为不解!”我这一席舍本问末、故意调逗阿倍的话,让满怀热望想顺势说出自己请求的阿倍心神一滞,好比运起全身劲力发出的一拳打到了空处一般,登时有股气血不顺的感觉逆在她胸腹之间,一由呼吸一乱。
    但思及我所提出的疑问也属正常,阿倍便深深地吸了口气,调控一下自己的心绪,又轻吁了口气,面带一丝无可掩饰的苦笑,细声柔气地答道:“不瞒棠郎,自下邦加强与大唐的学习交流之后,下邦臣民便觉以‘倭奴’这贬侮之词用于国名颇为不妥,在国内早已取‘日出之地’的意思,渐有‘日本’之名!如今下邦当此兵祸,就此正式更改国名为‘日本’!”
    我早已知“日本”国名更改的始末,此时听阿倍讲来,我依然佯作恍悟之状,却绝口不提适才关于饭食有话题。阿倍食不知味地进了点饭食,心念转动间渐停筷箸,轻声喃喃:“可怜我日本,遭此兵祸荼毒,男丁凋零,女人受辱,幸赖天朝大军为我光复,但我日本却已无可继之炊,纵对美食阿倍又如何得以下咽?”神情显出悲怆之色,喃喃间,竟有珠泪和坠。
    我真佩服阿倍的表演天才,不仅唱作俱佳,即是她点睛之用的喃喃轻语的声音高低,也拿捏的颇有水平,正可清晰的传入我的耳中。事已至此,我既要加深阿倍的感恩之心,又要施行高尚定下的计策,这正是最佳的出击时机!当下,我颇为同情地停了筷箸跟着发出一声叹息后,故作思量状地徐徐言道:“阿倍勿忧!粮草之事,朕已尽知!朕即已东渡平贼,又岂能不拯救此地的臣民?待朕与帐下僚属商议一下,尽快地为日本臣民解决便是!”我既身在东瀛,为显诚意,当然直承知道倭国缺粮的事实。
    泪珠子犹自下滑的阿倍媚目一张,惊喜之中带着一丝不确定地望向我,我微微一笑,向她肯定地点了点头,阿倍心中最大的压力问题得到解决,立即欢呼一声,雀跃而起,不顾我是否还要继续就膳,直接纵体入怀,双手一勾我的脖颈,艳唇频吻中向我颤声说道:“棠郎!好人!
    阿倍拿什么来报答你呢?日本以后绝对是大唐的蕃属!阿倍的身子今后愿意任由棠郎搓弄!”不论是日本迷汤还是由衷之言,由阿倍这口不择言的话语中,可知她心中的兴奋欣喜之一斑,也幸亏堂外有亲卫拱卫,没有人可以随意而来,否则,这一幕若落入两国臣子的眼中,着实尴尬得很。
    我见此情状,恶搞的念头油然而起,当下,我出语调侃道:“阿倍呀,现在朕才知你国国名的含意——以‘挨操’为本来报答我大唐的思德!是嘛?”阿倍闻言面上一红,且不说这类于情人之间的恩主调笑,绝不能上升到邦国之间的来往上面,而我这调侃之语是依据她的话语所发,也有一定的真实性,况且她承恩之初,早已喜翻了心。所以阿倍不只心里没有一丝屈辱和难堪,“挨操”粗语反而直映她的心间,思触不久前的颠狂风情,不由心下一荡,春情翻涌间,阿倍更起再战之意!
    正文 第三百七十五章 吉备真备
     更新时间:2009…10…9 23:16:08 本章字数:2082
    平城京的二月末,虽已不再是冰冷刺骨的时节,但却也颇有些凉意,尤其是在夜色阑珊的酉时(相当于凌晨五至七点左右),凄清的晨风拂过,更使人感觉到一阵阵森寒。然而,就在这么个森寒的时刻,做为煌煌大唐一代君主的我,却不得不离开满是香艳温暖的余榻之所!
    自我与阿倍言定予与日本粮食上的援助后,第二天首先拨给日本朝廷一些救急的粮食,并在频催药材和粮草尽快到来的同时,我一方面与郭子仪、员俶、岑参、高适就粮草的消耗、调拨、赈放及转卖问题详加商议,另一方面又与已知我清倭决心的高尚、令狐潮、张思扬推敲绝倭之策的实行细节。费时二日,一明一暗的两个施行方案终于全部敲定,而自大唐远运而来的头一批粮草及药材,也已登入本州岛,很快就要抵达平城京了。今日我之所以起了个绝早,就是受阿倍的邀请,参加日本复国以来第一次正规的朝会!
    在寅时(凌晨三点)初到,平城京的第一次开门鼓响起时,我就已然醒来。我知道,大和朝廷通过与大唐多年的学习交流,深切感受到巨大的都城可以有效地显示国威,严谨的律令法规可以化民兴邦,因此,无论是在政治与教育上,还是居停生活土,各方面都照搬或模仿大唐的制度和习惯。我如今所面临的早朝也是如此:
    寅时初,第一次开门鼓会响起,平城京各处的大门会打开。酉时末,第二次开门鼓响起,大内里的大极殿和朝堂院的南门会打开。役人们都会在第二次开门鼓敲响之前上朝,等待朝堂院大门打开。正千左右退朝鼓声传来,大门就会关闭。通常的劳作时间就是在上午,京官全部在开门前上朝,闭门后下朝。外官则是日出上朝,午后下朝。公务繁忙、有事相商、值班宿卫的官员,不在此例。
    原本我是不想参加日本早朝的,但身当孝谦天皇的阿倍百般软语相求,希望能借我天朝帝王的身份来进一步地稳定日本当前惶散的人心和动荡的局势。最后,终当不住孝谦天皇随我予取的“软”求,我同意了她参加日本早朝的请求。
    掐捏着时间,当我由居住的东院来到来到第二次大极殿仪门时,一身天皇盛装的孝谦天皇也刚刚抵达。孝谦天皇向我发出带有感激而又谦意一笑,却不能随意言语一声。未过小半刻时间(相当三分钟左右),第二次开门鼓响起,有官员叽里咕噜地高声唱呼。我当然听不懂日本的鸟语,但据我估计,可能是中务省内里司在宣布天皇升殿的意思。
    按照事先的商议,孝谦天皇头前带路般地引我步入大殿升座。为了表示对上国天朝的礼敬及助其复国的感戴,孝谦天皇恭敬地斜座而坐,我则就坐于天皇宝座的左首。大极殿的大门适时敞开,一众日本官员分品级而立进行朝拜。
    我知道,日本中央官制模仿大唐的三省六部制,设置二官八省一台和五卫府。二官为主管祭祀的神祗官及最高行政机关太政官。太政主官为太政大臣,辅官为左、右和内大臣(相当大唐的丞相),其下还有大纳言(相当大唐的亚相)中、少纳言(相当大唐的给事中)等官,统辖中务、式部、治部、民部、刑部、大藏、宫内八省;一台为司监察的弹正台;五卫府指警卫宫廷的卫门府、左右卫士府和左右兵卫府。
    而日本官员品级也模仿中国,设一到九位,每位分正、从两级(九位则分大初位和小初位),三位以下各级还分上、下(大唐的九品制,是五品以下分上、下)。并用德、仁、礼、信、义、智来表示官僚冠位的大小,同时以紫、青、赤、黄、白、黑等颜色的冠帽和官服来区别官位的等级。四位以上(含)官员可以参加朝议,称殿上人,四位以下则称殿下人。
    朝拜完毕,孝谦天皇首先发出一阵鸟语,大概是总结近日来的情况以及向阶下群臣介绍我的尊崇身份,她的神色非常地肃穆,只在美目转向我的时候,显出强烈的感激之情。既知我是大唐之君,日本朝廷又是在我的军队援助下得以复国,而且现在日本的粮食问题还有待我的帮助,所以,一众日本官员连忙向我跪拜,我点了点头,赐他们平身。
    随即,便有一赤衣官员径直来到我的身边躬身道:“外臣日本国式部省大学寮头大允犬养龟次,奉天皇令,特来服侍陛下,权作通译,以上达圣听,下传圣意!”我点了点头,赐他平身侍候。式部省是日本朝廷负责文官人事安排、学校的部门,大学寮头则是主管学校事务的长官。此次日本不用近似于大唐礼部的治部省官员当作通诊,大概是因为这位大养龟次对汉语言掌握的很好。
    接着,班中走出一名年近六旬的老者,只见他面带激动,先是恭敬地向我躬身拜道:“大唐银青光禄大夫吉备真备叩见陛下!老臣有生之年得以拜见吾皇,实在是老臣之幸!”初见闻叩拜之人的服饰言语,我惊疑不定,银青光禄大夫虽是文散官,并不是真正有职事的官员,却也是名位相当尊崇的从三品官员,怎么身在东瀛,位在三公呢?!
    听罢这老者自报的名号,我才如梦方醒,虽然我不知道他一生详细的经历和贡献,但我却也不由暗吸了一口气:吉备真备,用汉字揩体偏旁创立日文(片假名)的人,在唐留学大概有二十年,广泛研究大唐的政经、文艺、科技之道,对天文、历法、音乐、律令、兵法、建筑等知识均有较深造诣,真可谓是一代智者!我没有想到他还会存活在这个时代中,至于他是怎么有的大唐银青光禄大夫的官位,我就更不得而知了。看来我今后清倭计划的实施要多加小心了!
    正文 第三百七十六章 日本之难
     更新时间:2009…10…9 23:16:25 本章字数:2092
    一旁侍候的犬养龟次倒也有些眼色,在我随着吉备真备的一拜而心绪忖动的时刻,见我的面上显出一丝错愕,便赶紧轻声地向我解释道:“这位老臣乃是鄙国太政官的长官之一右大臣吉备真备,青年时期曾前行大唐学习近十九年!以副使身份第二次赴唐时,与留唐任职的阿倍仲麻吕(晁衡)一样,由于颇有才智,深得大唐玄宗皇帝的喜爱器重,所以被,大唐玄宗皇帝援予为银青光禄大夫称号!此老才智非凡,不仅参与了鄙国律令的修改完善,更创出了鄙国独有的文字,且还曾是孝谦天皇身当内亲王时的解惑之士,如今可谓是圣眷无比啊!”
    我心中虽有些,冲击,神情土却坦然自若,待听得犬龟次的轻声解释,我心中一动,既然他开口称臣,以大唐之臣自居,就说明吉备真备非常注重大唐的情谊,这一点或许可以利用一番。吉备真备适时向我叩拜完毕,从容间我抬手虚扶,温颜说道:“吉备爱卿且请免礼!朕早闻爱卿非凡才名,自来东瀛,一直渴见非常,惜乎先是情势所迫,后则事务繁忙,以致今日才得见贤卿,朕心甚慰!爱卿若得闲暇,可到东院与朕一诉君臣之义,且手谈一番!”作为从前世就喜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