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重振大唐 >

第209章

重振大唐-第209章

小说: 重振大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炸药、炸弹一律分为大、中、小三种型号,所以朝云论及炸药的威力时,分以大、中、小型述之。但因她对于火药加于六棱订的冲力没有一点了解接触,朝云也不敢对炸弹的威力下判断。
    我轻轻点头,实在是不错啊!要知道,这长安城乃是当今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大都会,长安城的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每面都开有三道门,共十二座城门,而延平门就是西面城墙中南侧的城门。作为长安城安全所在的地方之一,延平门的坚固可以说在举世城门当中是数一数二的:延平门正门外的城门是三门道,城门楼基全部用长砖包砌,三个门道每处宽约十五尺左右,在门道两边设有础石。连接城墙的南门墩、北门墩与中间两个门墩相比,向城外延长了十四尺左右。而它的城门更分为三层,最外层是铜铁包裹,再一层是坚木护持,内里一层更充以陶泥!如此厚重、如此坚固的延平门六包中型炸药即可搞定,我如何不满意非常!
    我对自己相处亲厚的妻妾、丫环当然不会说什么赏赐的话,但我却可以向她们传递我欣慰满足之意。当下,我轻拍双手,把霞儿诸女的注意力引了过来,然后示意她们停止手头上的操作,我正容说道:“这些炸药炸弹的威力毋庸置疑,大家都知道非同小可,它会在很处劣势的状态下扭转乾坤,它会护持大唐走向辉煌,它会保卫可君、皎玉等我们诸多亲人的安全,你们四人在此的操劳辛苦,其意义非同小可深远至极!
    你们是我的妻妾、近人,但我们虽是结发贴肤之亲,我在此却也不得不道声‘你们辛苦了’!作为我,一定好好束理国政,亲睦内闱,以不负你们的精心劳作!”
    其实,霞儿等四女既知道自己所制造事物的重要性,也深深感念我对他们托以心腹的信任,只是隔不住日复一日的单调操作,以及数日来在密室中不得一见我面的郁闷,如今我欣慰激励的这番言语一出,霞儿、朝云等四人只觉欣慰至极,心情激荡之下,连日来枯燥繁琐的劳作所带来的一丝隐隐的倦怠之意,完全不复存在,心里为自己竟能作如此意义重大的事务而高兴,更为我对她们的欣赏和重视而开心已极。眼见密室之中气氛一片活跃,我心下一宽:即便先前对我使气的霞儿,此时恐怕也忍不住笑靥如花了。
    “我们姐妹如此劳作那是理所当然,棠郎的溢美之词我们姐妹倒愧,不敢受!不过,棠郎现在也不要只忙于自己大臣的婚事,也应该关心一下灵儿妹妹的归宿问题才是!”一阵娇脆的清音响起,我心里一怔,随即知道这言语是霞儿所发,不由心里暗暗叫苦。
    原因无它,虽然近段时间以来,霞儿与朝云、润玉、任灵儿经常一起劳作交流,而任灵儿自从随我以后,脾性之中已不见一丝刁蛮,或许与任灵儿之间的姐妹情谊渐长;虽然霞儿在大的问题上识知轻重缓急,很有大局观;但,我想,一则,霞儿与任灵儿不可能一下子亲密到情愿共效娥皇女英的地步;二则,霞儿刚刚经受我的戏弄,可能犹含忿忿。
    所以,我认为,霞儿是借机寻事来戏弄于我。
    我略一思忖,不欲再作停留,当即强笑说道:“李泌李长源乃是我大唐的杰出人才,如今年已近三旬,却犹然独身孤居,作为君主我自应多多操心才是!至于灵儿,她可是我的贴身近人,我自也不会亏待委屈于她,日后,我必定会给她安排个好的归宿!哦,现在时间不早,对于赐婚李泌一事,我还要赶紧再下圣旨,以免误了今日的吉时!我才上去了!”
    我向霞儿四女招呼一声,便要回返玄机阁。霞儿轻哼了一下,便不再言语。而朝云等人自是明识大局之人,虽然心里不舍我离去,却也不便与霞儿帮衬出言,只用或作火辣,或为柔蜜、或是纯情的俏美妙目送我离去。
    正文 第三百五十二章 改装观礼
     更新时间:2009…10…9 23:09:45 本章字数:2028
    当日下午申时初刻(下午三点多),我正在可君的永宁楼与诸妻妾笑语闲话,前往李、白二府传旨赐婚的天策府外府总管孙六回府报称,李、白二府俱皆接旨遵行,没有一方违背的的旨意提出异议,现在李、白二府都正忙于婚事的筹备。所谓特情特行,因为这桩婚姻乃是当今天子所赐,所以婚俗中的纳采、问名、纳吉、纳征和请期等五个项目,全部在两个时辰内办得妥妥当当,如今就只等着傍晚迎亲了。知悉这般情况,我不由松了口气,看来李长源已经迫于我的压力,无奈中就范于婚姻了。
    “棠郎一直倚重李泌,如今李泌新婚在即,棠郎会不会前往观礼呢?”一旁的霞儿闻报,一转螓首,盈盈俏目望向我问道。我的心里当然是想前往观礼,但依着霞儿活泼好动的脾性,她如此开口相询,必定是想跟随我前往!一思及此,我的目光不由转向静坐一旁的可君,想看看我的皇后是什么意思。
    可君觉察到我目光里所含有的征询之意,便微微一笑道:“李泌是棠郎的脑股之臣,而白素儿也是可君的手帕之交,他二人的婚礼,按说棠郎与我都应该前往,不过可君如今身子粗笨,甚是不便显于人前,棠郎莫若偕着霞儿妹妹同往也好!”我明白可君之所以没有提议让我与皎玉偕往,自是顾虑皎玉的身子也怀有身孕的原故。
    霞儿俏目一亮,看样子可君的言语正说在她的心口窝上,连她的唇角都忍不住绽开甜甜的笑意。俏目横了我一眼,霞儿倒也知识礼数,转而向可君谢道:“谢谢可君姐!”可君微笑着点了点头。夜幕渐降,暮色朦胧。酉时末刻(不到下午七时),是人们经过一白天的忙碌,将近休歇的时分,整个长安城渐渐沉静了许多,由东偏南的天际悄悄地升起了一轮月亮。这月亮浑圆,恰符“十六圆”的俗语。而它柔和的清辉弥散开来,让人心中不自觉地升起一股温馨,一丝浪漫。“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此时,我偕着霞儿在随身太监陈靖及两名亲卫的陪同下,改装简随出府,前往位于立政坊的李泌府上。
    我之所以改装简随地只五人前往李泌府上观礼,一是怕惊扰了长安城的臣民:二是怕影响了李泌婚礼的气氛;三是想借这个时机无拘束地开心一下。可君等人虽然担心我和霞儿的安危,但在我的一再坚持下,再加上对我和霞儿身手的相信,可君终于同意放行。
    李泌原本是住在天策府安福门内的一个小院落里,后来他职封门下侍中,负责门下省事务,为了使他便于树立自己的威信,我特地赐了一座立政坊的府第给他。这立政坊距离我的天策府不过一坊之隔,紧邻长安城东三门的延兴门,是个交通非常便利的地方。
    行至李府门前,但见往来的宾客真是络驿不绝,简直堵塞了坊间巷道!这也难怪,李泌如今年不过三旬,就被任命为三省中的一大主脑,可谓是圣眷正隆,前途不可限量,一众朝臣、亲友自然殷殷捧场。我径自偕满是兴奋的霞儿拾阶登门,两名亲卫紧紧随后护卫,不敢稍有大意,陈靖则手捧着一精致的长盒,向门房走去。
    作为门下省,长官侍中,虽然只是正第三品的阶级,但大方面说,与中书令同掌机要,共议国政,并负责审查诏令,有封驳之权;小方面讲,掌京城、皇城、官殿诸门开阖之节的城门郎,及掌天子八宝及国之符节的符宝郎,都是侍中属下管治的小官!可谓是位高权重,职责非同小可,侍中的府宅自然会有专拨的府卫和自己募选的防阁(相当于私人保镖)护卫,闲杂人等是很难接近。
    而以我想来,太常寺,掌礼乐、郊庙、社稷之事,平日甚是闲散,一般情况下,其中的职官平常人是不会认识的,何况是太常寺的副官。所以,我这次是衣着正第四品上阶的服色,充作太常寺少卿改装前来。
    眼见一风姿翩翩的四品官员过府贺婚观礼,分列两旁的十二名府卫连忙躬身为礼。门口迎宾之人却惊出一身冷汗,他连忙急步下阶,就要下拜相迎,我不动声色地一步迫到他的身前,止住了来人的下拜之势,我轻声吩咐道:“不得声扬,朕不想坏了这婚庆之喜的气氛!”这迎宾之人正是李泌的表兄——兵部侍郎员俶。
    员俶会意地恭声应是,吩咐了一旁的家人几句,恭敬非常地引我走进府中。到了偏僻所在,员俶躬身拜道:“陛下不仅撮合了长源的婚事,更龙化鱼服与淑妃娘娘亲自到来观礼,微臣惶恐不已之余,却也代臣之表弟向陛下叩拜圣恩!”言罢,双膝就要接地。员俶当初在莱州地面向我危语谏言时,曾与随军而行的霞儿见过面,当时他虽不知道霞儿的来历,他回朝以后却也知道随侍我身边的女子,就是当今的淑妃娘娘。我连忙把他搀扶住,正色说道:“朕不过是尽一下君臣之谊而已,子辰何需如此!哦,如今这婚礼准备得怎么样了?”子辰正是员俶的字,我如此相询,自是心有一丝不安,怕因为自己的临时起意,使得这个婚礼有什么大的缺陷。
    “臣之表弟祖籍赵郡中山,陛下虽是圣恩降福,但遽然赐婚之下,长源的二位兄长因不得预知今日之事,所以,近一、二日是无法到来了。尚幸其寡居之母月前即被接来长安奉养,而姑姑她老人家自得陛下恩旨,甚是感念陛下的恩典大德。现在,臣之表弟已然前往白府迎亲,还请陛下稍待!”员俶的这番言语,让我忆起自己大婚时前往王府迎亲的情状,不由心里一热。
    正文 第三百五十三章 喜得皇子
     更新时间:2009…10…9 23:09:56 本章字数:2046
    时光轻流悄逝,不觉间,人世已到枯叶秃枝满目萧条的冬季。我站在永宁楼上,临轩而立,听凭瑟风荡襟,竟然全无一丝凉意。这三、四个月以来,我安处中枢,遥控天下,在空暇之时,一直暗暗猜忖:我的第一个血脉传人是男是女?他是象我多些还是象可君多些?如今可君监盆在即,我如何不坐立不安,激动非常?!
    为了减缓难耐的焦虑和忐忑的等待,我竭力使自己的心绪平稳下来,把自己的注意力转移到国务政事的上面,刻意地梳理着近两个月以来,我所处理的事务和当前的局势:一,自我秉理朝政以来,在赋税、民政等方面推行新政,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大唐帝国百姓安居乐业物产富足繁盛,渐渐又具有开元年间的盛世景象!
    二,作为拥有前世记忆的”结合当前的局势,将大唐军力的布置渐渐侧重在西域、回纥、吐蕃及日后崛起的契丹一带!大唐两京依然保留十万精兵,由兵部尚书郭子仪掌管,白孝德、张离、孙康三人副之。
    各镇边军人员配置在我的规划下,与前大不相同,为了便于统一指挥,我把整个大唐的边兵重新划归为五大安抚使及两个经略使统管!
    首先,由号称“山地之王”的高仙芝统领安西军镇的十一万精兵,兼管安西、北庭,任西北安抚使,王林、风道顺昏之,在节制西域的同时,备御吐蕃!考虑到西域地区对于未来的重要性,我特地调派程开芳所训成的一万重骑兵中的半数人马前往安西四镇,联合安西原有的五千重骑,使西北安抚使麾下拥有一万重骑兵;河西节度与陇右节度合而为一,皇甫惟明任为唐西安抚使,孙望善、朱信东昏之,统原河西节度与陇右节度的十四万边军断隔并防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