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重振大唐 >

第193章

重振大唐-第193章

小说: 重振大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疯狂的催进鼓声。说这鼓声几乎算是疯狂,是在于它并不象寻常时节响得那么循序渐进,节奏分明。这鼓声的响音,既没有张驰有度,节奏感更也全无,只显出急促仓惶的狂躁之意而已。我听得这急促鼓声,忖思耳闻到的闷雷般轰鸣声的来源,心里倏然而喜,但更是不敢怠慢,急忙催促将士们退避在石漆溅淌的范围以外,依据残存的房舍建筑拒敌。以我忖思,那正面的北方远处,传来闷雷般的轰鸣声,当是我的心腹爱将  剑南节度使封常清率部护驾:由范阳、平卢两镇叛军先前折损的将士,再加上现在陈于阵前的三军十万左右的人马,叛军此番在瀛州动用的总兵力当在十二万左右,可说是精锐尽出,再没有多少军队可以驱用!如今,在叛军的偏后方响起如此般的巨声,当是七、八万左右铁骑才能制造出来的威势!而我大唐所有的精锐军队为了做到反应的机动快速,连同步卒都备有马匹可乘。这支突骑来者是谁,且使得叛军的催进战鼓如此狂躁仓惶,如此思想下来,答案可说呼之欲出  剑南十三州的八万步骑!
    然而,虽则料定有援军及时而至,但这势必逼得功亏一篑的叛军主脑更为疯狂,叛军之中响起狂躁的催进鼓声即可算是明证,我们苦守瀛州的将士还在石漆溅淌的范围之内,我怎么能不急急催令将士们速退?
    我万余兵马刚刚退守残墙后四犬余距离的建筑之中,却见叛军的披甲马队就有三五骑纵马逾墙而过,在他们的后面有大队的轻骑和步卒也将要随之而上,我心里一急。我没有想到在催进鼓疯狂的催动下,为了争取在我方援军的到达之前,结束这攸关性命前途的战争,敌骑竟敢单凭着目测判断,就不再燃起石漆,直接长驱而入!一旦叛军大部过得残倒的城墙,再分出四、五万的人马纠缠封常清部,我这区区万余人马恐怕不保!
    我心念一转间智生急中,连忙将随身携带的雷管取了出来。这是仅存的一根雷管了,自青城之战后,我忙碌国政家事,一直没有空暇再制造火药雷管。
    我身侧侍立的文若海见状,不由困惑地睁大了眼睛,不知这小小管子,到底对我有何用处:当日,文若海虽然也参加了青城之战,但他领豹骑一万伏于青州北门左侧十里处,只曾听到过霹雳一声响,却未曾见过这发出声响的物件。
    当此紧急时刻,我自不会罗嗦时间。一掣打火的熠子,将雷管的导索点燃,直接扔向冲过断墙的几匹披甲马。接着,我急令道:“凡是退在石漆溅淌范围以外的将士,立即以火燃起之;凡未有石漆侵扰地段的将士,依据残墙紧守瀛州城!”这命令还没有完全传达下去,“暴”地一声脆响,只见雷管所落之地周围火势大起,那三五位急急冒进的披甲马骑士,纷纷被受惊的战马掀入火焰之中。我心虽然微微有一丝怜意,当此你死我亡的时刻,却也不敢滥施妇人之仁。在我心怜披甲马队三、五骑的时候,我方将士纷纷奋力执行我的令谕,既有奋勇射杀,力拒叛贼者,也有隔岸观火见敌就射的人,一时之间这城北一线形成一种暂时的胶着状态。蓦地,只听城东部隐隐传来阵阵冲锋的马蹄声,我一怔之下心里不觉一松——哥舒瀚部也已经快到了!联合封常清的部众,我方兵力足以胜过范阳、平卢两镇的叛贼!看着眼前石漆燃起后恍动的火焰,我心里却不由自主地再次浮出一个问题:这两支援军虽然来得非常及时,但到底是什么原因致使他们迟迟不至,差一点造成画虎类犬的结果?!而皇甫惟明和李光弼却为什么至今依然未到?这不是我想找他们秋后算帐,而是这个问题已经磨了我很长的时间,它令我急于知道其中里面的原委。我正在思想间,耳边却又传来一阵喊杀声,我微微一怔,连忙细细地辨分地方,原来是由瀛城之南传来。我心里一喜,至此我再无一丝担忧    皇甫惟明和李光弼的两部将士也已经来到!我长长地吐了口气,现在该是我大唐将士发威的时候了,想及历史上祸害时久的安史之乱就将灰飞烟灭,虽然有些波折,但在我的心里还是很有成就感的。
    接着我的心里复又泛起一个念头:如今叛军大木将倾,已经心有退路的史思明会怎样保留自己的余部呢?是现在借机即走,还是再绊战一场再悄悄离去?嗯,相信现在这个时节,任沃兴已然到位等候。到目前为止,真正参与这个计划的人还有澄和尚,我是否应该再物色一个人协助实施兵清东瀛的计划呢?
    正文 第三百二十一章 叛臣逆子
     更新时间:2009…10…9 22:59:03 本章字数:2078
    突听残破的城墙外惨叫连连,我心里一怔,援军不会这么快就抵临有叛军阻隔的北城门吧?抑或是高秀岩、李庭望眼见圣驾有险,急急前来护驾?正疑惑间,却听有一粗豪的嗓子在隔墙叫道:“罪臣平州兵马使史朝义拜见吾皇万岁万万岁!”我心里更是一愣,这个在我记忆中的历史上凶残成性、背君弑父的家伙在玩什么花样?听这话语,好像是来护驾一般。嗯,莫不是见时不我待,为了在护驾的援军到来之前扭转局势,他便使诈想骗得我的确切位置,而后加以重兵一力专门针对我发动攻势?
    我想了想,依着现在的情况,时间越是拖延越是对我有利,这坏货既然如此作戏,我何不顺水推舟地罗嗦下去?当下我潜运逍遥神通中的“化声分音”法门,沉声问道:“叛反逆臣还有何脸面前来拜见于朕?!”这“化声分音”奥妙非常,它可以使施为者的言语变得缥缈不定,让听闻者直以为语音来自四面八方,根本让人无从侦知言语者的确切位置。
    “罪臣贪生怕死实在是怯懦至极!当初先是为安贼粉饰歪曲的言语所蒙蔽,后来却是被叛贼以身家性命所胁迫!如今圣驾被困于小城,念及陛下恩泽天下德被苍生的种种政令行止,罪臣终是不安,因此,罪臣带亲军一万特来护驾!为了取信万岁,同时也为了周全计,罪臣还将叛贼头脑之一的史思明诓擒在身边,谨听万岁处置!”对方静了一下,仿佛是在权衡什么,而后,这所谓的史朝义再次恭敬地开口陈禀道。我心里一震,沉吟了一下,我运功言道:“你如此而为岂不是更显得你目无君父?!”我想,依照史朝义的品性,在这危机的关头,他真的可能出卖自己的父亲,以换取自己的安全甚至富贵!如今见我言语之中颇为不信任于他,为了取信于我,他连忙把自己的底牌说了出来。但我实在不齿史朝义这般大逆不道毫无人性的行径,也为了秉承我刚开始拖延时间的稳妥想法,我不冷不热地刺了他一句。史朝义大概以为仍然怀疑他的诚意,只听他粗声地喘息了几下,大声地回道:“有所谓忠孝不能两全,如今势急矣,为了向君上尽忠,罪臣大义灭亲,又怎再顾这叛国背主的父亲!万岁,罪臣且取信于万岁再言其他!”言罢,我只听得一声闷哼,一颗人头由城外抛了过来,落在我左侧七、八丈的地面上。接着,史朝义喘着粗气地嘶声说道:“万岁!”
    这就是叛贼头脑之一史思明的首级,望吾皇察验!罪臣的忠心赤胆万岁当再无怀疑!”言下颇不以史思明为父,那语气口吻直还不如陌路人!
    我在这一瞬间绝对可说是瞠目结舌!作为曾经熟读历史的本科毕业生,我自信可以信手拈来许多臣反君、子弑父的例子典故。但我从没有想到过,有这么凶残的逆子,在数语之间,就几乎没有停顿地主动斩杀了自己的生身之父!我身边的一名亲卫看了一下我的神色,机灵地躬身而出,在房舍之间快速地穿越着,迂回地将那犹然淋血的首级拿了回来呈献给我。这是一张多么狰狞的脸孔呀!一双布着红丝的圆睁眼睛满带着不甘、惊怒和一丝恐惧,双颊的肌肉扭曲而苍白,薄而犹带一丝血色的口唇紧紧地紧闭着。一旁随侍着的文若海上前仔细地观察了一下,然后连连点头道:“史思明原曾随同壮武将军朝见先皇玄宗陛下,微臣与之见过数面,微臣可以确定,这人头确实是原范阳、平卢的节度副使史干史思明的!”我手抚史思明的人头,心中忍不住对他涌出一丝可怜的感觉——为父者得到如此报应真的很可悲!我估计,可能因为史思明近日由于得到史朝云所带的诏书内容的影响,勤于安排幼子史朝义的出路,致使对自己的长子益发冷淡的原故,已使天性凉薄的长子史朝义心怀怨恨,兼及眼见如今情势危急,虎狼成性的史朝义才做出这丧尽天良的事情。
    “陛下!罪臣愿为陛下而战!为了陛下的安全,罪臣一定谨遵圣命!”史朝义粗而大的嗓音在这时再次响起。我厌恶地向语音响处瞪视了一眼。想了想,而后我灵机一动,依然运起“化声分音”地说道:
    “如此来论,史卿侧真是人如其名,不忘君臣大义啊!好,既然史卿是诓擒史思明而来,自己弃逆返正的动机并没有暴露,那么史卿可率麾下一万精兵突袭叛军中军,擒安庆恩、高尚庄严之流,立不世之功!”
    我这一手可谓是两全之策,不论史朝义这一系列的举动是为了换取自己的安全甚至富贵,还是妄想痛下血本引我出面,我这一言之下,就可以试探出来,而且对我作事有百益而无一害:他若是遵令而行,那我就可以驱狼吞虎坐收渔人之利;他若拒令不行,他的真面目便毕露出来,他煞费苦心的一番做作就会化为流水!
    陛下既然颁出令谕,罪臣自当遵从!不过,罪臣恳请陛下赐下凭信,罪臣必使陛下佳音早闻,与诸路护驾的大军合会!”史朝义闻言之下,立即提出自己的要求。我暗暗点头,这史朝义倒也不是粗莽之人,他清楚地意识到,若是他手中没有我所钦赐的凭信,我们之间所有的言语都是虚言,事到最后很可能落下不论哪一方都打击他的下场!
    我思想了一下,为了保存既有的兵力,更为了瀛州城内不受战火的蔓延,我把自己身当福王时的身份标证一  红玉雕的红梅花,递给了刚刚拾取史思明首级的那名亲卫。这玉佩几算是皇族亲王的印信,每个皇族王爷都有自己的这种雕花玉佩。当初忠王就曾以他的白玉兰花玉佩为信物,请我到他府中巧施援手,如今回思起来,恍有云烟之感。
    正文 第三百二十二章 贼势大消
     更新时间:2009…10…9 22:59:24 本章字数:2066
    史朝义既曾是大唐军中的高官,自是识得我这红梅玉佩所具有的意义价值。待得我的亲卫越过残墙不久,史朝义欣喜的声音响起:“罪臣蒙陛下恩赐随身玉佩,罪臣敢不肝脑涂地,以报陛下恩典之万一!罪臣且留九千步骑在此佯攻,既可掩人耳目,又可在事急时护驾!袭擒安庆恩、高尚及庄严之事,罪臣带一千铁骑足矣!此处兵马暂由罪臣的心腹家将贺兰明统带,罪臣拜别圣驾!”由他这一番分配兵力的言语中可以推知,这个史朝义在战阵上倒是厂把好手。接着,只听一阵呼喝之声后,有马蹄纷飞的动静渐渐由近及远。我心里暗暗思,想:这史朝义是个叛主弑父的主,罪大恶极,适才给他随身的玉佩只不过是权宜之策,我绝对不能容他芶活于世!但是,我应该如何处置他呢?一时,间我颇为踌躇。
    渐渐地,石漆慢慢燃尽,残破的城墙外却已然杀声震天,虽然隔着一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