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重振大唐 >

第192章

重振大唐-第192章

小说: 重振大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是疲军之策的扰动,只是想通过扰乱他们休歇的做法,来达到削减他们军队战斗力的目地。
    炮石纷飞齐发中,看着敌营再无所动。我知道时机已至,连忙率同自己的亲卫坠绳而下。我们一行近二百余众的奇袭勇士,悄然下得城墙,此时,围在城门外的漳津河水至多距离水面有四尺左右的深度,所以是可以使我们这些身有七尺的男儿悄悄地踩水而过,直接潜伏着向东北方的叛军大营进逼。
    在趁着炮石的停射时,我们越过了我方炮石封锁线。离城墙七、八十丈后,我已经掌握了叛贼多处流动哨卡岗兵的活动规律。我一面悄悄示意亲卫们更为慎谨地前进,一面趁着战鼓齐鸣的空档。暗运指点江山地玄功,没有引起贼叛注意地消灭了他们的流动哨卡,直至我方战鼓齐止时,敌军也没有发现我们的踪迹,而在此时,我们已经进入了叛军大营。
    或许是因为叛军完全没有想到守城的万余兵力会自不量力地进攻他们,也或许因为叛军急于想方设法地攻城,叛军的大营完全没有按照正规的下营规距那样排布路障,更没有挖掘陷马坑之类的防守工事。只是简单地建了个大营门。所以,在我的带领下,除了防备被人提前发现外,近二百名亲卫在叛军大营中毫无任何停滞地任意走动。
    我知道,要想在十万精兵大营中造成混乱,就必须让叛军摸不清来袭的兵力人数,自慌自乱。甚至在暗夜下为求自保而自相残杀!决不能让他们侦知人数,一旦敌军知道了我们来袭地兵力,我们很难脱身!为了做到这一点,我首先找到了叛贼军队地马厩所在,在每人挑选好了战马充为坐骑之后,我及我的亲卫们向余下的马匹群中抛掷火种,使战马惊惶奔跑,并乘乱在敌营中拣敌人的军资帐蓬点燃。
    要知道真正的大唐精锐部队,为了有快速灵活的反应能力。即使是步卒也配备有马匹,而由此可以想象,十万将士的军营里地马匹到底有多多!一旦尽数地催动它们奔跑起来,声势又是多么的巨大骇人!所以,不一刻间叛军大营一片混乱。而在这混乱中,我和亲卫们拧成一团,在敌营中往来冲杀,倒也的确快意!
    然而。不过两刻的时间,随着叛贼营中呼喝四起的传令声,眼见叛贼们渐渐要稳定下来,我知道实不宜再多作停留,否则只怕会陷入重围,便借着暗夜中依然持续的混乱,乘隙率领着亲卫们纵马西返。待到马腿及水的时候,我和亲卫们舍马潜行。我们这么做,也是以防被叛贼发现了踪迹,成为他们弓箭手明显的活靶子。
    待我们来到城头上,细一查点,近二百名亲卫一无折损,众人愈加兴奋!这时再回首而望,只见叛军营中虽然依是一片嘈乱,但却已有成建制的队伍出现巡查。文若海却轻吁了一口气,微有余悸地说道:“天幸陛下毫发无伤及时而回,陛下驰骋于敌营,微臣却在城上坐立实在难宁!”
    我笑了笑,正待答话,却听有“扑噗”之声传来。我心里一惊,连忙吩咐城楼上地将士再将松明炬纷纷抛下,各处都需要仔细观察自己身下城墙的外部情况。令出兵动,我借着松明炬的光亮,举目细瞧。却见自己脚下的这段城墙正有一块块墙土脱离墙体!我暗暗忧心,连忙向左右两边细瞧,尚幸南北二十丈左右的城墙现在还并没有出现什么异样。为了安全计,我连忙吩咐手下的将士暂时离开脚下的这一段城墙。接着,我把这道暂避危墙的命令传向四面城墙,并要求所召集地青壮劳力等候在随时可能坍塌的城墙段,准备添补坍塌的城墙段。
    传令完毕,我目极天际,忍不住发出一声轻叹。一般的城墙大多是由石子、夯土组合而成,较为坚固的城墙则是用小石子加粘土夯实而成,只不知我脚下的城墙是由什么材料筑建而成!如若是用小石子加粘土夯实而成的话,这四面的城墙在完全浸泡近大半个白天的时间内,在一、二日之间,当不至于有什么大面积的坍塌;但若是一般的夯土筑建,只怕明天的太阳一出,这四面的城墙将所剩无几!
    正文 第三百一十九章 惊现石油
     更新时间:2009…10…9 22:58:36 本章字数:2162
    一夜劳乏,终于天泛鱼肚。瀛州城外,一片泥泞沼泽,偶有许多取水而成的水洼。瀛州的城墙已有许多处墙土扑噗而下,情况的发展显得越来越糟,我已经可以断定这瀛州城只是一般的材料建筑而成,为此我忧心不已!无奈之下,我只好下令:在城墙之上只留有少量观察敌情的人,余者为策安全,全数聚于北城墙一线;所召集的青壮任其去留,愿留者,全数归我亲自管理调派!命令传下不久,身周城墙的泥土的剥落声已经是不绝于耳!
    我思想的很明白了:一旦城墙大面积的拐塌,就我这万余兵力,实在不足以拒守四面漫长的防线,只有集中力量全力防守正面,以求在拖延待援的同时,减少将士们的伤亡,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随着命令的执行,豹骑将士连同原有的城防将士,以及所有的官府中人,甚至包括我的嫔妃们渐渐都集结在城北一线。这时的瀛州城中,水消的速度不比城外,水深一般还在一尺左右,而我军除了召募不去的八百青壮之外,总共只有一万一千八百五十余名将士,还能堪乘骑的战马也不过五千余匹而已!
    “启禀万岁,叛军倾营而出,兵分三路,缓缓向瀛州城挺进!左军大概有三万人马,右军大概也是人马三万,正面行进的兵马大概有四万之众。而每支队伍都是步卒在前,骑军在后!”就在我方人马刚刚就位,城头上的探子急冲冲地上前向我禀报道。我清楚地意识到,叛军的最后一丝的耐心已经慢慢地要被消磨掉!他们之所以缓缓而进,就是在等待城墙坍塌的时刻;之所以兵分三路,他们是打算迂回包抄三面进击!我相信。叛军一定会在那包围圈地缺口方向——城南,布有几处暗哨,以防备我势危时刻逃逸!我挥了挥手,令探子退下再探。
    我思索了一下,便传令道:“将五千可以作战的马匹集中在北城门处,由刘弘原有的五千部属乘骑待命,每位骑士必须备有三个胡禄的弓箭;令余下的豹骑及城防军六千八百余人全数张弓拿弩,以待迎敌;召募不去的八百青壮,暂时负责搬运军资,救扶伤者!”看来。一场血战就将爆发了!www。1 2。
    突然,隐约有阵阵轰颤的感觉凌上我的心头,我心里一喜——莫非援军在这千钧一发间及时赶到?!旋即我轻轻一叹:唉,自己盼援军真是盼糊涂了,这是哪一面城墙段坍塌的原故吧?!便待凝神细听,却听一声巨响,在我身右不足十丈的距离内,有一段一丈余长地城墙坍了有六尺多的高度。接着,也许是受到震撼的缘故。就象是听到冲锋号一般。目之所及的城墙纷纷坍塌了下来,有的只拐了六七八尺的高度,有的塌得只余有一、二尺的城墙根基!
    我连忙下令道:“依据残缺城墙的掩护,但见有敌进入自己弓弩地攻击范围,立即箭矢相迎!”命令甫出,我只感到大地又是一阵震颤,随着城外响起一阵阵冲杀地嚎喝声——敌骑迅出!我第一个念头随之浮出。而后却只感到一片沉重:叛贼久历战阵,横扫东北各个部族,如今以其精锐骑军率先出击,那是早已经成竹在胸,必定秘有杀招!
    心念转动之间,本来距离就不算很远的敌骑不一刻至近。掩在残墙断壁后的大唐将士纷纷以箭矢相射,只听啪啪的声响,却少有中的的惨叫声。我不由探头而望,原来这冲锋而来的战马却是制式略逊于重骑兵配置地小披甲战马。而马上的骑兵身着着统一的轻骑兵装备铠甲和圆盾,只是看不到铁槊!我缩回头来,心里暗暗有些疑惑起来:真正的重骑兵有面帘、鸡颈、当胸、马身甲、搭后和寄生,这批叛军的冲锋部队为什么扮成这般四不像的模样?难道是为了图点防护上的周到?
    要知道,骑兵是进攻型的兵种,机动性、突然性、翼侧突击和冲锋的猛烈性是骑兵作战地基本特点,失去了这些特点,就等于改变了这一兵种的性质。就难以体现其所固有的优势!而隋军的重骑兵就很难单独抵挡突厥轻骑兵机动灵活的进攻,需要与步兵配合作战,方能与之抗衡。所以,在现在这个还可以称为辉煌的大唐时代,存在着轻骑兵压倒重骑兵的普遍趋势,大唐历代名将都是以己之强当敌之弱,不简单地以硬碰来与敌人决胜负,而是以机动、速度来寻找和创造战机。叛军如此而为,既不能具有真正重骑兵的猛烈性,又降低了自己地机动性,难道作为久临杀场的叛军将帅真的不知道吗?就便是这些骑军临越厚墙之前,也形成不了多大的气候啊?!
    我思想之下,突听一阵阵破空之声传来。接着,声声瓦罐摔破的动静传来。我循声而视,只见敌骑投掷的确实是瓦罐,瓦罐破碎后有棕黑色的粘稠物淌出。我不由心中大震,也立时间明白了叛贼骑军的装备用意叛贼是为了使石漆得以淋于残墙之后!
    石漆,也即是后世所谓的石油!!我当初在翻书寻典,研究火药配制的时候,曾偶然间查知,对于石油的发现和运用,我大汉民族由来已久:《易经》中就有石油的描述,此书编成于西周时,时间不可谓不长久;最早认识石油性能和记载石油产地的古籍,是东汉班固所著的《汉书地理志》;最早采集和利用石油的记载,是南朝范晔所著的《后汉书,郡国志》。此书在延寿县下载有:“县南有山,石出泉水,燃之极明,不可食。县人谓之石漆”。“石漆”,即成为石油的名称。晋代张华所著的《博物志》和北魏地理学家邸道元所著的《水经往》也有类似的记载,不过又多小石脂水“之名。而真正用在军事上,却是在我大唐,《元和郡县志》中有这样一段史实:唐朝初年,突厥统治者派兵包围攻打甘肃酒泉,当地军民把”火油“点燃,烧毁敌人的攻城工具,打退了敌人,保卫了酒泉城。这”火油“就是石油的另一个别称。
    正文 第三百二十章 援军齐出
     更新时间:2009…10…9 22:58:55 本章字数:2052
    因为这个石漆的来源比较稀少,性能的流传不是多么广泛,而且运输也不是多么便利,便也没有几个人真正把它思想到军事用途上,而是更多地应用到医药、照明和机械润滑上,所以在甘肃酒泉保卫战之后,就没有再在军事上出现,没想到如今竟被刁钻地用在了我的头上!
    一时之间,我心神不宁沉吟如何选择取舍:若是我下令属下将士悉数退避,固然得免一时的伤亡,但所据的残墙掩体恐怕就不复存在!在敌军兵多将广的进逼攻击下,我们将更难抵抗守御;而如果不令将士们退避,这满地溅淌的石漆却也不是一时半会就可以清除了的,所谓水火无情,难道以血肉之躯来验证火的威力?!
    然而,我知道时不予我,现实无情,叛贼们不会任由我沉吟思索。
    想到事无两全,坚守于此只能加速全军的覆灭,无奈间,我猛一咬牙,开口下令撤后!军令州下,却听正面的北方远处,传来闷雷般的轰鸣声,紧接着,叛军之中响起几乎可以算是疯狂的催进鼓声。说这鼓声几乎算是疯狂,是在于它并不象寻常时节响得那么循序渐进,节奏分明。这鼓声的响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