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重振大唐 >

第137章

重振大唐-第137章

小说: 重振大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动静。以防安禄山等人一旦察觉我的到来,而借着夜色的掩护躲藏起来。
    在暗夜中行进了不知多长的时间,我心中的忧急感觉越来越重:难道安禄山真的得以逃回范阳?忽然,一声轻轻的马嘶声随着寒风隐隐传来,我顿时觉得精神一振,这荒郊野外之中,半夜三更之时,若不是急于逃命的安禄山等人又会是何人?
    以我度之,他们大概与我相距四百步左右,当即我不再顾及功力的耗损,暗暗施展起“风驰电掣”,悄没无声地潜驰过去。
    正文 第二百一十二章 禄山毙命
     更新时间:2009…10…9 16:51:47 本章字数:2110
    瞬即之间,我踏上了一条宽阔的官道。我知道,这就是通向棣州、范阳的大路。此时,更能闻听得到闷闷的马蹄声,显然这些坐骑的马蹄经过了裹扎的处理,由此,更可断定这些人是军中出身,九成九是想要逃脱的安禄山等人!心念飞转间,我抑住心中的欣喜,身形依然如细雨润物般,无声地飞掠向前。
    不一会儿,就见到了这些夜中急奔的人影,大概有十一、二人之多。我借着渐渐浓起的夜雾的掩护,随着马蹄参差不齐的踏地声,悄然地近一步屏息接近他们。及近,却听迷雾之中,一人低沉着嗓子,不耐地抱怨道:“这是什么鬼天气!竟然在这恶劣的迷雾中连夜赶路!”
    “郡王爷之所以兵败青州,无功而返,完全是那高不危在鼓惑军心,偏执地说什么兵分三部,才可平定天下,由此降低了我军的士气,致使兵无斗志,临阵而溃!”一个阴沉沉的声音响起,话语中颇有埋怨之意。不危就是安禄山帐下第一谋士高尚的字,我一听这句话,心中一喜:这果然是安禄山一伙,只不知安禄山他本人是否在此?怀着患得患失的心情,我更是以耳代目,屏息地凝神细听。
    “唉,其实认真想来,那高先生确如神人,事事料敌机先!他早已经料定,如果轻率军镇寻常兵马出击李棠,一定会无功而返,迭遇限险,甚则会难逃追击!”安禄山沮丧的声音传来,我心中大喜。只觉着一夜的劳苦终是不枉。强抑着内心情绪的波动,我慢慢地侦寻着安禄山所在的方位。
    那声音阴沉的人不甘心地继续说道:“事情的进展也不尽然!若按那高尚所言,郡王爷率同自己的亲信兵马连同盟军前来青州,那么,我们的根本之地岂不是空虚万分?一旦有投敌者就中取事,我们岂不是成了无根之萍?”听这人的话语,与高尚仿佛大有芥蒂一般。
    安禄山轻轻地叹了一口气,悔意中暗暗含带着怒气说道:“依高先生所言。本帅将帐下的一虎三豹六匹狼分为三部:因为整个大唐只有那李棠是最强劲的对手,如果拿下了他,不亚于拿下多半个大唐天下!所以高先生建议本帅领嫡系亲信及盟军十余万,兵发青州,上下一心众志成城地以众击寡。这样一来,即便那李棠真个是神勇无敌、谋略过人。至多是费些时日,定可攻克青州!至不济,也可使李棠困守孤城,我军挥师南下,充实军资实力,军威士气必将无人能敌,投效者必然众多,大势遂成;
    史副帅则领同十万军镇人马,假‘清君侧’之名,劈关夺城。暂时与忠、永二王遥相呼应,杀奔东、西二京!由于有唐室二王出头,世人多必信‘清君侧’之说,且这一路并无什么雄师名将,军队在高歌猛进之下。必不会产生临阵不战,甚至也没有厌战的思想;而高先生则辅助庆绪坐镇我们的根本之地,居中调配,均衡天下的大势!如此而来,大事何愁不成?(电脑  阅读 w w   w。1  6  k 。 c  n)
    却是你庄严这一干人等,竟联同庆恩力驳高先生的建议,说甚么根本重地不可不慎,可令庆恩统带十余万亲信盟军坐镇范阳。静观忠、永二王起兵所引起天下局势的变化,待机而动!本帅亲领范阳、平卢二镇十万兵马前往春州,正可趁李棠势孤而一战擒之!如今又是怎样?!幸亏临行之时,高先生向我献了一个锦囊,说在紧急之时拆阅,否则本帅岂能安然逃命?!”安禄山越来越怒气勃发的一席话,说得他的僚属们再也无话可说。
    我由安禄山的长时间的话语中,得知安禄山手下的两大谋士高尚和庄严之间,已阂隙渐生,甚至有不两立的势头。显然,高尚依照长幼有序的古训,对安禄山的长子庆绪有扶保之心,而庄严则不知出于什么原因,有意拥立安禄山的幼子庆恩为世子。
    我放下顺手除去庄严(那话音阴沉者)的念头,决定只灭除安禄山本人,留着庄严等人回去与高尚窝里斗!当下,我再次暗暗凝足了“指点江山”的内劲,对着安禄山隐隐而显的头部,成品字形地连弹了三指!只听一声闷哼,安禄山直直地栽下马来。虽然我对自己出手时的感觉十分自信,而且在他们对话之时,我便耳目兼用牢牢地锁定了安禄山本人,但兹事体大,我不敢有丝毫马虎疏漏,我于得手以后,仍然潜伏在一侧。
    数声暴喝中,十数人马立时停止了行进。数条人影快速地分四下排开,护卫在安禄山的周围,更有几人急声惶然地喊道:“郡王爷!郡王爷!”我再无错疑之念,更不多事,悄然后退百余步的距离。这是因为我和霞儿此来所走的路线,根本是沿着大体的方向而行,绝对是无迹可寻,为了免得正往这赶的霞儿与我失之交臂,甚而遭遇到安禄山的护卫,身入险危之境,我只有稍退些距离,以等待霞儿的到来。
    然而,寂夜之中,前方安禄山僚属的惶切之声犹然可闻。未过多久,想是那严庄已然稳住了心神,阴沉沉地说道:“诸位,郡王爷不幸折于追兵之手,以其身手忖之,当是奸王李棠!诸位勿惊,那李棠纵然神勇非常,想也自忖难敌长白一袅、同罗三杰以及东北五雄的联手,得手之后,料已远遁!”语音微微一顿,大概是等大家沉静了,庄严又继续说道:“郡王爷是听从高尚那厮的撤退安排而逝的!我们下一步该怎么办,大家应该从长计议才是!”话语中有说不出的诡异,我知道安氏集田窝里斗的第一幕即将开始。
    突地,我只听自己身后隐隐有衣袂微荡的动静,我一凝神间,却了无惊慌心中暗喜。因为传来了一丝若有若无的熟悉香味——霞儿到了。我连忙依着声音传来的方位,悄悄地迎了上去。
    正文 第二百一十三章 拢军北上(上)
     更新时间:2009…10…9 16:52:15 本章字数:2112
    晨起,太阳露出一抹灿烂的微笑,这抹灿烂竟把世宇渲染物将天地温煦,不久前还在暗夜中肆虐的冽风,此时也恍然有了软化的迹象,整个大地仿佛都不再那么寒冷。
    心中挂牵着李宾等三百将士,在晨光中,我和霞儿又按着大体的方向,返回了西南的小路,并匆匆地经过了黄河索道。然而,我们面对的,却是李宾和零星星的十余人,小道的周围满是断肢残臂和空无一人的战马。
    见及我和霞儿的到来,李宾满是疲惫的脸上精神陡然一振,勉强躬身说道:“末将已歼叛贼二百余人,只数人逃逸,然部下将士也几已伤亡殆尽,请殿下责罚!”看着眼前胜似带有硝烟的一切,可以想象当时弩尽而后,李宾所部轻骑持槊纵马,舍命而搏的惨烈景象!
    我抬头看向战袍上多处浸红的李宾,爱惜地徐徐问道:“李卿明知这去叛贼武力精绝,却为何犹然不在弩尽之时疾然而退?须知叛贼虽然武勇,即便提纵间的速度也相当迅疾,却终究没有战马的长力!”李宾再次躬身,便欲答话,身形却略有不支地晃了晃,他身旁的将士连忙扶了一把。
    李宾却微微一挣身子,坚持站立着恭然回道:“末将虽知所抵敌的叛贼实多为武学之士,且曾得殿下体恤劝令:末将可以弩尽而退!但末将以为,殿下寒夜追贼,孤身犯险,此中劳苦及凶险艰辛,实难预想!若是再留此二百余武学之士与殿下为敌,那岂是做臣子所应为之事?末将等所有将士有见于此,惟有以死相搏!”李宾的话语中并没有什么“食君之禄,担君之忧”的套话。也没有借机邀功献媚的言词,只实实在在地把其中的道理朴素地一一道来。
    我闻听之下,心中一热,看着犹自强撑着站立的李宾。我强抑住着心潮的翻动,点了点头,和声地说道:“苍天怜见你等的忠烈,致得恢恢天网未有疏漏——如今那叛国的安禄山已然伏诛!将士们且随我回返青州城休歇,此地战死的袍泽们,我会派人妥为安葬!”当此心激神荡的时刻。我率性而言,没再有一丝的沉静。此语一出,李宾连同幸存下来地十余名将士登时精神一振,激动万分,原本无力的躯体仿佛注入了一分活力,一时之间竟都能上马控缰而行!
    我们一行十余人,沿着向南伸延的小路缓缓而行。之所以缓缓而行,实是李宾等人现在受不了马背上的剧烈颠簸。而若非担心李宾等十余人的安危,怕他们有个闪失万一,我早已纵马西行。察看西路追击溃逃敌骑的文若海部所遇如何了!虽然仔细想来,文若海部以生力军追击疲惫之师,不论是兵力还是士气都在叛贼之上,应该不会有什么不妥,但我心中终是不自觉地挂牵。
    待得我们行至青州城下。青州城的北门外已大致恢复了原样,城门之外的却月阵也已然撤去,三百余辆战车只是留下车辙交错的轨迹而已。只有在细心留神的观察下,才能由片片凌乱残缺的枯草及块块带有暗红的土地上,推断出这里在不久前,曾有过残酷的战争!
    城墙上的守卫远远地就看到了我们一行,因为我们行进的速度为缓慢,及至我们快来到北城门之下。接到通禀的李泌及程开芳等人已然登临城楼。见及是我到来,且只领十余名残兵,心下俱都是大惊:他们都知道我原本是率领一万三千余轻骑追击贼军,哪里能清楚其中的曲折?以为有了什么大的变故,当下,连忙开城而迎。
    我没有多做赘叙,只是吩咐将李宾连同十余骑残部安置妥当,并令程开芳派出征募来的青壮中的五百人,去往黄河索道之前清理战场。接着,我复又又传令侦骑尽快回报文若海部的消息。而后,所有的僚属将佐一同陪我前往府衙的内厅。而因为不知我此行的得失成败,且见到只有十余名残部相随归返,众人的面容之上已看不到青州保卫战胜利的喜悦表情,即连颇有神智的李泌的面上,也带着凝重之色,更遑论他人?
    眼见如此情状,甫一入坐,我就给了他们一颗定心丸:“本太孙此行虽则迭经周折,却终于将那蓄意叛唐作乱天下的贼人安禄山毙于手下!”这一句话,犹如抛落在水面上的石子一样,激起层层漾波,整个内厅的气氛登时活了过来,不论文臣武将,各个都兴奋非常,至于我所谓的“迭经周折”,大部分人也认为是冲过多数险阻困苦,所率一万三千轻骑折损几无而已,几乎没有人在意到这一点。
    虽然我知道这是因为:一则,这安禄山在大唐武将中的名头着实响亮,且苦心经营了十余年,大多数的人一直认为他是难以战胜的,他完全就是大唐最大的祸患!如果折损万余人而能得以灭除此獠,他们认为是合算的;二则,所谓慈不掌兵,只要是能得到足够的利益,为了大局着想,折损万余人马也是很正常的。每次旱涝天灾,每场的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