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重振大唐 >

第132章

重振大唐-第132章

小说: 重振大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我在东进之初,之所以能拥有四万名轻骑将士,最主要的原因是,长安既保有当年跟从太宗皇帝打天下的轻骑兵编制,又有后来用以彰显大唐国威而增加的“礼仪”骑军,而后,在我整合两京兵马时,因我着眼于打造快速反应,能迅捷行动的军队,更密嘱郭子仪、朱信东、王林等人扩大骑军队伍。
    思忖之间,我顿马止行,霞儿依然处在我的身后左侧。安贼骑军也在我身前近一箭之地倏停,接着,有一小队轻骑簇拥着安禄山上前二十余步而止,安禄山的左右各有五、六员将官拱护,前左侧方更有两将代为遮挡,好象是以防暗箭袭射。
    只见安禄山比之在京之时,更是痴肥了许多,他那异常硕大的肚腩紧紧地以马颈后的铁箍紧托着,那双原本时时倏闪精光的环目,如今已是肿若牛泡。我不由想起员俶所言:安禄山自觉自己的视力越来越差,而活仓公却说安禄山身有内疾而不是眼疾!心中不由暗喜,若是如此,安禄山在病痛的折磨下,更容易性情暴躁而不耐烦,在明知我仅有三余万兵力的情况下,再经我的逗引,一定会暴然出击直欲一鼓将我擒俘!
    当下,就听安禄山粗声言道:“福王李棠,深受圣上恩宠,却不思回报,软禁圣上,欲急即以皇位,实是令人难容!左右谁与本帅将这奸王拿下!”这老贼确实奸滑,从一开口就不承认我的皇太孙的身份,而且一出言间,就含血喷人,并不容我辩言,当即激将与我厮杀,以使我在搏战之下,百口莫辩!
    “末将愿试试一招毙吐蕃大军统帅的身手!”一随侍安禄山身左的黄脸将军,双手却执着一柄七尺长的开山斧,一语之间,纵马而来。贼军看着他雄浑有力的样子,再目视我手中略显单薄的弯刀,不由助威似地为自己的将军喝了声彩。确实,在常人的眼里,一把单薄的弯刀如何能抵敌近三十斤的开山斧,一碰之下,那弯刀还不成为飞鹰——脱手而飞。
    正文 第二百零三章 诱敌而进(下)
     更新时间:2009…10…9 16:46:06 本章字数:2103
    我沉静地望着来将狰狞的面孔,冷然喝道:“阵前卖首者是为何人?”来将闻言勃然作色,双手猛地挚起开山斧,大声回喝道:“奸王记住了,我乃是安大夫收帐前大将高邈,奸王要小心了!”我不禁微微一冷笑。话语之中,高邈已然冲到我的眼前。
    我双腿略一夹马腹,蓦的一个侧闪,两马由此错蹬而过。而两军阵前的将士们无分敌我一但见眼前雪光倏然一闪,注目之处已是一片赤红——高邈的首级已然凌于空中!而他面容的表情中,犹然充满着看见自己断首残躯的恐惧,两军阵前瞬间一片沉默,落针可闻。
    虽然两军将士几乎都听说过,我一招刀斩吐蕃统军上将的往事,但终归没有亲眼所见来得可信和震憾!况且这高邈作为安禄山帐前一虎三豹九匹狼中的一员,以智谋而论虽属末位,他的武力却在这十三名上将中排名第三,这是贼军上下二十余万将士所周知的事实。而我所率领的将士大多数原本是安禄山的部下,当然也知道高邈的声名,因此,谁也没有料到,高邈会于一招之下折于我的手下!安贼身旁更有二、三位意欲在情势不妙时即刻上阵救援的将军,此时空自紧握兵刃,瞪目结舌地呆呆发愣。
    我单手执着犹带一抹血丝的大马士革弯刀,依然沉静地驻马而立,仿佛适才我并没有什么举动一般。稍待片刻,两军的将士也渐渐由震惊中醒过来,我身后的将士轰然喝彩叫好,士气更是高涨。面结数倍于已的敌军,胆气益壮,了无畏惧。安贼的骑军气为之夺,军队的士气不觉渐渐低落。甚而有些焕散。
    我身后的将士一齐高声喝道:“叛唐之将!可敢再与我大唐太孙殿下一战?!”闻声之下,六万贼骑的斗志更是难以提聚。安禄山当然发觉到自己军中的士气不断消退,审时度势之下,情知不可再行拖延。否则,很可能不战自败,当下他心中一横,也不再顾忌斗将的军习,立时下令道:“对待无义负恩之人众将不必再多讲究,给本帅全军出击!”
    对于安禄山罔顾斗将规矩的这个命令。大部分将士虽然有些不以为然,但见安贼手下的心腹将士或纵马而上,或在一旁督战催进,也只有驱骑上前,只不过,因为在他们心里再也调动不起来斗勇争胜的念头,所以行动之下间毫无肃杀之气,徒具架式而已。
    我还是沉冷地凝视着敌骑的奔近,有三位将官当先联诀飞驰而来,但在注意到我不怒而威的森然表情。想及我刚才的神威,心中不觉一突,马速不由为之一缓。我见状,不禁长声而笑!(电脑  阅读 w w   w。1  6  k 。 c  n)
    这三人也是安贼手下十三员上将之外的有数部将,闻及我含带讥嘲的冷笑。脸上一片火辣辣的感觉。所谓武将斗气,文官讲面!这三人明明心里已经是怯了三分,但在两军阵前的众目睽睽之下,却有难下骑虎的感觉。转念之间,料想合三人之力应当勉可支撑几招,仗及自己身后的六万骑军将士不久将至,应该能及时冲来援助,当下暗暗相视了一眼。心思相同地点了点头,硬是咬牙提着胆气,复又纵马齐扑而上。
    我自是明白敌众我寡,万不可逞血气之勇,但为了激诱安贼,我冷哼一声,抖缰纵马之下,斜刺里冲向这三员贼将。三将心中不由一阵紧张,连忙将马速一滞,三匹战马排成“一”字,三支长枪如毒蛇吐信般地同时攻了过来。而我却一磕马腹,马行偏锋,在这领先的三将左侧,猛然挫马打了个盘旋。
    一般而言,马打盘旋却是战阵交锋中,攻防角度和发力状况最不易把握的时候。然而,就在这犹是电火倏闪的一瞬间,刚刚还生龙活虎的三员贼将,已经猝然落马,而在三将的咽喉处都出现了一个致命的血洞——这是我巧施“指点江山”的结果!
    即将奔临到我马前的贼骑在眼见之下,心中大骇。如果说在他们眼中,我刀斩高邈是表露了高深的惊人武力,那么,我在俄而之间指毙他们军中的三员大将的表现,则是神乎其神的神技,心里惊怖之下,来势不禁稍稍一滞。我迅即借机拨马疾驰,并扬声命令自己的手下将士道:“速速回返青州城!”
    此时,所属的一千骑军在亲眼见我奋起神威的表现之下,心中万分折服,对我的命令更是没有半点违背的念头,当下轰应了一声,迅速前队变后队,齐齐疾奔而驰。而我的宝贝霞儿却依然紧随我的身左侧,始终护卫着我的左后方而行。我虽然不愿意让她处在这么危险的方位,但思及霞儿的性情和当前的形势,我却也只能由着她。
    安贼在不到一刻的时间内,远远地目睹我于从容之间连毙他四员勇将,心中在惊骇我的武勇之余,只是可劲地催兵上前。因为他清楚地意识到,假如放任我恣意施为,不加以遏止围攻,不通过紧张的搏杀追击来转移手下将士们的注意力,那么,他的骑军不只是士气更加消散,落得兵无斗志的地步,甚至会引起本就是大唐军人的哗变!当即更是大力地催促部下,急速整军上前围杀于我!
    看着己方的千骑飞驰,我挚着大马士革弯刀,掩于军后,为部下断后。见及安贼万马复又追来的景象,心下欣喜之余,我再为贼军添把心火地大喝道:“悍不畏死者尽可来追!”
    安贼闻言,只觉胸腹之中涌上股狂暴之气,本性骄横暴烈的他,哪能曾受过这个窝囊气?他即便在万乘之尊的玄宗皇帝跟前,也只是装扮憨直粗鲁而已,从没有真正委屈过自己,又兼量仗着如今我的手下兵微将寡,而现在所处的地形又是无险可依的平原之地,当下更是令全军狂追奋进,务必将我擒缚拿获!
    正文 第二百零四章 却敌却月(上)
     更新时间:2009…10…9 16:46:23 本章字数:2176
    齐鲁的平原上尘士四扬,六万余骑军齐奔狂驰的声势确是骇人非常,不说十里外也能感受到大地的震颤,只举目中,那万马奔腾的壮观场面,也足够冲击常人的心神了。
    倏忽之间,堪堪将至张敬所部千骑接应之地,我一动念间,运气下令道:“张敬所部伏骑立即撤伏回城!”我的呼喝声即便在马蹄的轰鸣声中,依然清晰可闻地传入两军将士的耳中。
    而我话中的“伏骑”二字却让敌骑心中一惊,既然在武勇上证明了我胜过传闻中的超强,在他们的心念中,猜忖我的智谋更应是高深莫测,闻及前面有“伏骑”,他们焉能不暗暗惶恐不安惊疑非常?由此,追逐之势不禁略微一滞缓。
    趁着敌骑这个滞缓的时机,我军极速前进,不一会儿,已经与敌骑拉开了很大的距离。我的目的就是尽量拉开两军间的距离,以便于却月阵的发动——把通向城内的战车走道缺口给填上。
    在经过短暂的忡怔后,敌骑重又恢复了原有的追击状态,并且对我施以弓弩。我想,安禄山再是心浮气躁,终还是具有阴狡的性情,他大概是在心气稍平以后,认为以弓弩射放于我,或有奇效之功。因此在他一令之下,万千箭矢如倾天暴雨,飞射而来。
    尚幸我头前的二千骑军,因为距离敌骑较远,箭矢能及者不过寥寥数枝,而且也已经到了劲道的尽头,所谓“强弩之末。不足以穿缟素”,根本已经构不成杀伤力。而我和霞儿二人仗着修持多年的玄功感应,以手中的刀剑,劈挡力道已不算多么强劲的箭矢,也是安然无忧。不过如此一来,我属下的二千骑军在没有干扰的情况下,执行着我的命令,马速不减地渐行渐远;敌骑施弓放弩而行。前进的速度相对地有所缓慢;我和霞儿在格箭挡矢之下速度也是与敌骑相差无几。
    一路退下,终于退到了青州城,敌骑眼见青州城的北门外军阵列布,战车林立,一副严阵以待的样子,倒了不敢怠慢小看。因为凡是精于战阵的人,都知道设置障碍减刹敌骑的冲击速度,提高对敌骑兵的杀伤力,是当时克制骑兵的一般战术原则;再辅以大量弓弩的集中使用,构成密集火力,是对付骑兵冲突的十分理想的兵器。而自古以来,战车锁连成阵,是拒阻骑兵前进的最为灵活机动的方法,况且,城楼上还一定有居高临下的弓弩手在伺机而动!
    当下,在贼骑统军大将的号令下。六万贼骑在弓弩的射程以外,远远地暂停前进,等候安禄山到来再决定进退事宜。我和霞儿乘隙进入了却月阵后,程开芳连忙令人把却月阵的唯一缺口堵上。(电脑  阅读 w w   w。1  6  k 。 c  n)
    却月阵刚刚填补得完整无缺,安禄山在众多将僚的簇拥下。来至城前观阵,安禄山一见之下,不禁沉吟起来,与将僚们在阵前商议起来。
    青州城上的本州将士和招募来的青壮遵从着我的号令,虽然弓弩的射程及不到敌人的军队,但那声声句句的怒骂安贼捏造理由谋反叛国的话语,却一句不差地传入贼军的耳中,敌军中不由掀起一阵轻微地骚动。
    要知道,虽然安禄山在高尚和庄严的筹划下,巧言蒙弊了大部分的将士,使大军南下充做他的刀斧,但时间一久,军中的各种说法都有,只是碍于军令军法的森严,只在相亲厚的将士之间传言,不敢明面上议论罢了。如今在暗中流传的说法猛地被公然喊出,再对照自兵过棣州以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