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重振大唐 >

第128章

重振大唐-第128章

小说: 重振大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略上的胜利,我就不想再过多地消耗军力了,我军毕竟还将面临凶狡的安禄山、高尚、史思明和庄严等人。
    当即便吩剂李宾让所部骑军传我谕令,阻止所有部队对突围而出的敌军进行追击,集中兵力分割包围营寨及附近的敌军,尽可能地迫使他们投降。
    巳时末刻(上午接近十一点),这场攻袭战渐渐结束,我站在营寨之中,霞儿和李宾侍于我的身后。我手抚着尹子奇的下属所制作的攻城器械,轻轻一叹。
    这时一干将领相偕而来,看来,他们已经统计完了战绩。及至近前,我发现这些将领中有两人是素不相识的,一位是年约五旬,鬓发斑白,面容红润;另一位浓眉大耳,鼻直脸方,白皙的脸盘显出一份儒雅的气质。但两人俱是甲胄在身,一副武将的打扮。我可以猜知,他们一定是齐州刺史陈昭重和平原郡守颜真卿!而以年岁可知,那年长的将官一定是陈昭重了。(电脑  阅读 w w   w。1  6  k 。 c  n)
    在我打量之际,众将向我躬身参拜,我连忙命令免礼!目光却在陈昭重和颜真卿的面上一转,两人立时再次躬身拜道:“齐州刺史陈昭重(平原郡守颜真卿)见太孙殿下!”我上前扶起二人,欣喜地说道:“二卿免礼,二卿在强敌袭攻之际,战挫十余倍之于已的强敌,坚守齐州城,实乃是我大唐的砥柱之士!”二人谦逊不已。
    跟从我资格最老而官位亦高的王林上前奏道:“臣启殿下!齐州一战,我军伤亡不大,计折二千余将士,而敌军只逃走一万六千余人,俘降者有二万三千余众,毙敌近万!”之所以能以这么少的代价取得了此战的胜利,关键在于我结合敌人内部的四面突袭,以及向敌军揭示安禄山真面目的结果,得来的殊不容易。然而,闻报之下,我心中并没有欣喜的感觉——毙敌近万!唉,这都是我大唐的军队啊!
    在不及一刻的沉闷中,我为了摆脱心中的郁闷,为了不降低大家高涨的斗志和情绪,心念一动间!我指着尹子奇所遗下的攻城器具中,一座高数丈、长数十丈、似车如塔、尚未完成的器具!和声言道:“攻城有多种方法,但多是以迅速登城为决胜前提。这尹子奇胸中倒也有些兵韬,只不知这件器具具体做何功用,又如何抵挡呢?”此言一出,在场的将佐都以为我是在考他们的军略兵法!没有人认为我真的是不会不懂。而所谓学成文武艺,卖与帝王家,凡是身有韬略的人,又有几个不想一展自己的才学,来建功立业,以被世人所承认?
    但是,作为我军中的高级将佐,却也不能光靠着想当然地讲析这器具,这样一来,真的有些伤他们的脑筋了。当下,众人略微沉默了一下。
    一直恭立着的文若海,首先双眉一舒,越过简单的飞桥、云梯,再绕过比较常见的巢车,用手一抚这座高数丈、长数十丈、似车如塔、尚未完成的器具,又仔细地看了看,而后躬身出言道:“既承殿下考问,微臣就抛砖引玉、班门弄斧了,若有错误的地方,还请殿下恕罪!”
    文若海说着向我躬身一拜,然后一凝神继续说道:“这其实是一种大型的攻城战车,名叫‘临冲车’,又称作‘云梁’。车内分上下五层,每层都有梯子可供上下,车中可载近百名军士,配有机弩毒矢,枪戟刀矛等兵器和破坏城墙设施的器械。车下设巨轮,进攻时众人将车推到城脚,车顶可与城墙齐,兵士们通过天桥冲到城上与敌人拼杀,车下面则用撞木等工具破坏城墙。有时,车的两翼还可以设有云楼。为了防止城上的将士箭矢的袭击和火攻,车外用坚厚的皮革遮蔽!上盖着濡湿的毡毯。这‘临冲车’出现于先秦时期,只不过那时的车体小些。直到周朝时军队才有大型的‘临冲车’。不过,因为它形体笨重,容易受地形的限制,一般来言,花费的工夫大而又很难发挥威力,所以,这种庞然在周朝以后的战场中渐渐消失,致使现在有很多人不知它的根底。”
    正文 第一百九十八章 山雨欲来
     更新时间:2009…10…9 16:44:31 本章字数:3053
    听着文若海侃侃而谈,我的心境渐渐地由沉郁中摆脱出来,目光不由仔细地打量了一下眼前的诸将,只见诸将们的精神状态依然显得非常振奋,还没有完全从胜利的喜悦中恢复过来,因此并没有一丝劳乏的样子。我想,如今将士们的情绪如此高涨,自己也该作一下战后的总结,万不能降了将士们的士气,冷了斗志将士们的热血!
    这时候,却听李宾接着文若海的话语,紧声地问道:“假如这临冲车真的用于攻打齐州城,那么齐州城中的将士们应该如何应对才是?”随着李宾的问话众将也凝神而听,毕竟现在是战事将频的时候,谁也不能确定在今后的战场上,会不会遇到这个庞然大物。
    文若海听到李宾的追问,不自然地苦笑了一下,他略微想了想,声音有些干涩地说道:“因为这种大型的临冲车参战的次数很少,所以在书籍里并没有记载对这临冲车的应对之道,不过,依照情理来想,应该是阻止它的行进,尽可能地不让这庞然大物接近城墙吧!”文若海为自己无法全面地回答这个问题而感到有些惭愧,一旁的同僚却对他没有丝毫的轻视之意,毕竟这个湮没在历史中的临冲车的来历,也并没有多少人知道。
    而我在闻言之下,细细地看了看临冲车的构造和材料,脑海里不由自主地出现了一幕景象,那是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中的一幕——投石车弹投大石块的那一幕。我不由心间一动,便随口说道:“其实这个问题说难不难,纵然临冲车能避箭防火。但因它的本身非常笨重,行驶地速度一定也很缓慢,只要准备好石砲,几番石砲下来。这临冲车也已破烂得不堪使用了!”石砲就是投石车改进后的雅称。
    众将听得我的言语,在心里略一思量,立知此法可行,不觉暗暗地松了一口气。他们并不怕临阵冲锋厮杀拼命。但他们头疼的是,这临冲车要是出现在安贼的攻城部队中,而自己又无法可想的话,那么它无疑会对守城兵士产生一种巨大的威慑力,从而乱了自己的阵脚,给予敌军可乘之机!一想到我在轻描淡写之间。竟解决了自己心头上的一大难题,众将不禁对我更是钦服。
    我一顿话锋,乘机以激奋的口吻做战后的总结:“适才一战,我军之所以能取得如此辉煌的战果,首先有赖于护骑军长向铁的谋划运筹,以及向将军深入敌营的内应之功。所谓赏功罚罪,本太孙决定提‘护骑’为‘万骑’,向卿可为‘万骑’的统领,领郎将的品阶!”始建于太宗皇帝而定名于中宗皇帝的“万骑”已被我取消,现在我所说的“万骑”。是我为了奖励向铁而临时又定制的。而我这嘉奖令一出,众将在艳羡之余,面对自己英明而富有雄略的君主,报效建功的心态益盛!
    我之所以决定当即下令褒奖向铁,并不仅仅是为了赏罚分明。激励将士们的士气斗志,最主要的是想通过重奖降将向铁这一举措,来向所有叛军中的将校们传递一个信息,那就是对于弃暗投明者,本太孙毫无峻视芥蒂,有勇有谋者可以与我手下的将官一样得到重用和提拔!我想,我这个态度的表明,一定能打消很多叛军将领心中的顾虑和犹豫。进而使心怀大唐的将士们,可以放心地重归我大唐帝国的怀抱!
    当然,我也不能冷了自己手下将士的心,因此我继续说道:“而平原郡太守颜真卿目光高远,及时率部援救齐州城,挫败了尹子奇部的突袭,真可谓功高劳苦,本太孙由此任命颜卿暂为军中参军,随军为国效命;原骠骄右郎将充领赵安国遵识大局,勇猛坚忍,本太孙特令赵卿暂掌这二万降兵;而齐州刺史陈昭重能审时度势,坚守城池;原左将军王林、豹骑右郎将文若海及宜威将军李宾等诸将也亲抵敌锋,英勇作战!本太孙一一在心,俟叛平之日,本太孙定当与众将论功行赏,共庆太平!”众将闻言,更是心悦诚服,连忙三呼千岁,躬身而拜。
    接下来的两天,侦骑不断回报棣、青、齐三州之间的敌情:半途改道奔往齐州的五万贼军,听闻何千年部和尹子奇部兵溃军败以后,贼军主将崔乾佑知道己方低估了对方军队的战斗力,甚至于兵力,眼瞧着自己已是孤军深入,一时间草木皆兵,连忙慌然回军棣州,与攻打棣州的主将阿史那承庆会合;而尹子奇的残部一路仓惶奔逃,直到与攻打棣州的阿史那承庆部会合才稳住了惊魂。但是三支部队会合之后,对于棣州的攻打却突然停止,一时之间,充满着令人紧张的沉静。
    在刚刚听到崔乾佑部慌然回军于棣州,有李宾等将曾力劝我趁再胜之机,再鼓余勇,以图歼之。而我一直没有同意,因为我手下这不及二万已是强弩之末的久战之兵,实在不是崔乾佑部五万精锐之师的对手,即便侥幸得胜,相信也一定是目不忍睹的惨胜!从这里我心里也暗暗有些戒惕,担心我这支初历战阵未久而连连得胜的亲军,会陷入不知道天高地厚的骄妄境界!要知道骄兵必败啊!
    而安贼停止对于棣州的攻打的消息传来,按说,由此得以拖延安贼全面爆发兵乱的时间,我应该对当前安贼暂时的老实而感到高兴,但相反的是,我却为之忧心忡忡。要知道,按照当前的情况来看,安禄山等人要想颠覆大唐,自立为帝,就必须瞅准时机,拿出全部的家当来做雷霆一击,以一时无二的威势,攻占大唐的富庶之地,来占据地利之便,引得冀望纵性的亡命之徒效命,及附炎趋势之人的归附。再利用大唐朝廷的一时失政,尽力争取和拢络人心,或有可为。如果犹疑不前而耗费时日过久,一旦大唐各路兵马齐力前来讨伐,安贼纵有横霸天下的雄兵,也终有兵尽粮绝之时,智如高尚、庄严者,岂能不知?
    由此我可以断定,安贼暂且休兵,一定另有阴谋,只是此中玄机,我一时却无法思忖出来。但为了稳妥之计,我令可当一面的王林领一万骠骑,协同刺史陈昭重驻防齐州。而我亲率包括降兵在内的大军,挥师回返青州。青州地干要冲,又是郭子仪那二万余人的退身之路,可以说是我现在的根本之地。而今其地兵力薄弱,何况还要严防安贼的曳落河部,再给我捅出什么状况,我怎么能不回返青州城驻镇!
    而我军所降俘的原属尹子奇部的将士,也在确定安禄山谋反的真相后,越发真心地归附于我。为了更多地增添兵员,加强战斗力,在我兵行青城镇的时候,我又命令手下,让所有可以恢复战斗力的轻伤将士,随于大军之后奔赴青州。
    眼见我大胜而归,迎出青州城外的程开芳、岑参、高适、风道顺、仇成耕、沈光等人自是欣喜非常,纷纷上前拜贺。我却因心中戒惕军事,赐他们平身以后,我不只没有下令排摆庆功的宴席,反而立即下令:着风道顺、李宾二人协同赵安国,以二天的时间,紧急编整降兵,把他们填充到两战下来编制残缺的军队当中,而剩下的二万人马则分为左右护军,由风道顺、赵安国分别统率;派人沿着由武牢关到剑南的路线,急催封常清部尽速入驻武牢关,以防时局有变;并令人前往长安、洛阳两京,严嘱吴东生、白孝德二人紧密注意东北和北部的军情,随时做好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