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恐怖悬疑电子书 > 湘信有鬼 >

第5章

湘信有鬼-第5章

小说: 湘信有鬼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然如果谁家孩子上了高中,那也是一件极为荣耀的事情,如果哪个村子里有人考上了大学,那必定是光宗耀祖的事情。

    那时候,父母教导孩子最多的就是好好学习,如果可以考上大学的话,简直就是一件家族里的大事。我小时候便深有体会,因为有个大哥已经考上了大学,加上父亲是个工人,我的任务就是上学。

    能够感觉到村里气氛的变化,因为细脚的夭折,诱发了大人们的紧张和不安。尤其是骆伯伯在卓家说的话,让人心里确实忐忑不安。有些人还嗤之以鼻,可是更多的人选择了沉默。

    听说骆伯伯没有马上回省城去,因为接下来正好要到周末了,而他也有一段时间没有回来过了,家人肯定想挽留他多住两天。

    本来我老老实实的读书,虽然胆小如鼠,可是因为年纪小的缘故,细脚的事情没有对我造成什么困扰。可是我在这几天听到的,都是关于骆伯伯的事情。

    原来,村里有几个身体虚弱,一直有病在身的女子。家人担心她们因为虚弱,阳气过低会招来祸害。确实她们家住的方向,还真就是骆伯伯所说的方位。

    大院里的女人和老人们,聊的最多的便是说,今天骆伯伯又去谁谁家,晚上又给谁家做法去了。大家都明白这是为了消灾免难,但是涉及到神秘,大家还是聊得津津有味。

    好像能够被骆伯伯驱除一些神秘,或者被他捉一两只鬼出来,好像是大家的荣幸一样。她们这么聊,我反倒是不怕,也听得津津有味,好像离自己有些远。

    不过第二天的下午,村里人就再次因为细脚的事情发酵了。

    本家十九爷跃文家出事了,据说是十九娘沾惹了不干净的东西,他家的门都关上了,窗户都关的严严的。

    他家就在我住的大院对面的那栋大宅旁边,而且就在乡里有名的粮食仓库门口,是村里上街的主要路口。我们村里离着街市极近,而这里离着街市也最近,属于一小栋自己新建的二层砖房。

    这是属于小村里最新的住房之一,挨着对面青砖大宅修建。青砖大宅和我这边的大院一样,住满了当初分到了房子的人。他家能够在这里占地建房,那是因为十九爷也算大宅主人之一。

    倒不是说他以前也在大宅分到过房子住,他是大宅当年主人的后代。虽然在这个时代还没有继承的权利,但是乡里乡亲的大家明白,也不会有人去干扰他建房。

    我对这些不太了解,但是我去看的原因,却是因为我的邻居,也是小时候的伙伴小华。他算是我的同学,不过下半期就不是了,因为老师说他成绩太差,让他留一级。

    小华学习不好,个子却比我高了快一个头,而且长得十分结实。他之所以要去十九爷家,却是因为他父亲已经病入膏肓了。说句心里话,我都不记得他父亲的样子了,因为他父亲在床上躺了四五年了。

    虽然是挨着的邻居,他家的土砖房就建在大院右手前侧,那曾经是杂物房的旁边。就是因为他父亲的缘故,我一直不敢进他们家,平时和小华玩的话,我们也是在大院的阶前,或者是大院后面去。

    他父亲得了什么病,我一直到大了之后,都不知道情况。但是那天我和小华去十九爷家那边的时候,居然再次看到了细脚烧掉的缟册灰烬,还黑压压的在他家旁边的田地边。

    我们绕着走开那堆灰烬,因为听大人说那是烧给死人的,虽然是一堆黑色的灰,但是莫名其妙的令人感觉害怕。

    在我的印象里,小华小时候是有些大条的,可是看到那堆缟册黑灰的时候,他居然也是有些怕,拽着我匆匆从一边小路绕过。后来我才知道,他因为个子比较高,经常和细脚他们一起玩,细脚夭折之后的一段时间,他着实也害怕了一阵。

    我看到粮食仓库的门也紧紧的闭着,门额上那大大的红色的星星,已经有些发暗。两边是祝福当初领袖的语言,也还夹杂着一些镇压牛鬼蛇神的话。

    每次路过这里的时候,我都会看着这高大的门,尤其是门上那条巨大的实木门梁。

    据说这根巨大的门梁颇有来历,本来是属于我住的大院的。当年在大院门口有个牌坊的,写着大院宅院的名字,十分威武大气。在当年打土豪分地产的年代,牌坊被摧毁了,主梁用来建了仓库大门。

    作为大院主人的后代,我听爷爷当初和我提过,他指着这根主梁告诉我说,这是大院牌坊的主梁。虽然语气有些无奈,但是我听出来说道这根主梁有些自豪的。

    据说这根主梁的材料,来自湘楚西边的苗家森林,是一根巨大的古柏主杆雕成。从树木雕成饰纹的主梁,其重量还达到了惊人的两千斤。上面有许多人物花草图案,精美的令人感慨当年的工艺。

    说到这根主梁,据说还和牛爷的一个堂叔辟第有关。因为这位辟第爷最初乃是我们大院主人的长工,他可是力大无穷而且忠厚老实。历来在村里有传说,他在解放前还干过鬼子。

    因为他知道这根主梁的来历,在摧毁牌坊之后让村里保留下来。

    后来在修建仓库的时候,力主用这根主梁做了仓库门额的大梁。可是当年的工具有限,安放房梁的时候,因为主梁太重没有办法抬放,有人建议锯开成两块。

    辟第爷一力反对,而且做了一个后世人很难想象的事情,他居然让一些劳力抬一头,他自己一个人抬动了一头,把主梁安放在了仓库大门的门额上。

    我们很难想象到,一个人可以抬动一千斤的重量,可是当年参与的人许多还在世,想来不会有假。所以我听到这件事之后,每次来到这里,都会静静的看一会儿。

    十九爷跃文家就在门口边,我们到的时候,看到门和窗户都闭着严严的,以为他家里没有人。可是隐隐便听到屋里有动静传来,我和小华面面相觑一会儿,心里都有些发紧。

第七章 模糊岁月() 
很快,我和小华便知道,十九爷跃文家是有人的。

    新建不到两年的砖瓦房,看去和周边的青砖土砖房完全不同,明亮的玻璃窗户里面垂着窗帘。就连房子的大门,都是新式的那种圆孔弹簧锁。

    我住的大院和旁边这大宅院一样,都是传统的青砖建成的。虽然也会冬暖夏凉,可是看到新式的砖瓦房,还是令人有心心动的。何况小华家住的还是土砖房,好像站在这房子前,我们都矮了一截的感觉。

    能够听到房子里有声音,那是因为那个时候,住处的周边还没有各种嘈杂的声音。四下里比较安静,我们还是很清晰的听到,房里隐隐传来的声音里,夹杂的是一种莫名其妙的咒语。

    我之所以感觉是咒语,因为那时候在乡下,家家户户的老人都会几句。虽然我和小华都听不懂,但是似乎感觉那种咒语是有魔力一般。令人感觉四处虽然有太阳,却好像因为这些不断入耳的咒语,而让四周显得有些阴暗,让人浑身都有一些起鸡皮疙瘩。

    天上是有大太阳的,而且已经是夏天了。

    我记得那个时候很少有雨,天气应该比较热了。

    我们没有马上跑,因为小华是有任务来的。我陪着他过来,纯粹就是一个人没有地方玩。我们看着那栋砖瓦房似乎静静的,却感觉好像有头怪兽蹲在那里,随时会突然睁开眼睛,然后扑向我们一样。

    那时候我们都还是小学生,就算是小华的个子再高,在大人眼里那也还是小孩子。就是有人偶尔路过这里,都没有人来管我们。我们都挨得很近,虽然没有互相把手,可是眼神看来显然心里都比较害怕。

    我喏喏了半天,没有蹦出一个词来。显然是想和小华马上回去大院里,偏偏一个人现在是不敢回去的。

    看小华愣愣的不肯走,便问小华究竟是想干嘛,他脸涨红了半天不知道怎么和我说。后来在我不安的询问下,他也乱七八糟说了一堆,我才逐渐慢慢明白了。

    他妈妈看到他父亲身体一直不好,据说好像近来更加严重了,家里人便是等着他走的意思。因为他父亲在床上躺了好些年,家里人已经不是那么悲伤了。

    何况那个时候,乡里人一辈子挣不了多少钱,看病的意识不是太强烈。加上骆伯伯在卓家说了一些东西,小华的妈妈她心里有了结。可能大院里的老人也劝过他妈妈,她妈妈便想找些根由。

    虽然大院这边不是骆伯伯说的方位,一般大家不会联想到这些。可是历来乡里便有一种说法,什么都经不住人身体虚弱,何况小华的父亲还一直都病着的,让小华来看看骆伯伯在不在这边,想看看缘分。

    我便知道小华妈妈的意思,虽然我年纪小小,从大人的说话里,我还是看出了一些意思的。因为乡里人的实在,他们也就比城里人更加淳朴。

    小华家人辈分虽然极高,虽然和我不是本家大房,但是大家毕竟都是一个姓氏的后代。小华和我爷爷是一辈的,虽然他年纪和我一般大。不过我知道一些原因,他们家在村里实在没有什么地位。

    我想这就是因为他父亲,早年一直病着在床的原因,他哥哥又还刚刚成年,人也极为老实。家里的担子虽然压在他妈妈身上,但是一个女人在那个时代里,能有多少话语权!

    肯定是担心开口求人,怕骆伯伯不一定来他家,他妈妈想看看骆伯伯今天的行程,如果是在十九爷家的话,一定还会有下文的。

    我虽然年纪还很小,但是也隐隐听过一些道理,关于乡间的人情世故的。虽然心里害怕,但是我没有再催小华,而是心里极为紧张的站在他身边。

    什么时候我们回到大院的,我倒是有些模糊了。因为那时候很长一段时间,我总会想起那栋砖瓦房,还有路边烧成灰烬的那些缟册。

    我妈妈肯定也没有细问我去过哪里,因为我看起来很正常。骆伯伯后来来没有来小华家,我是不知道的,因为小华家我是一直不敢去的。

    小堂叔很久没有来左边厢房了,我却是记得的。因为上次看到的那本《秦琼卖马》,我本来想一起拿出来的。可是小堂叔只让我每次拿一本,我也不敢多说,怕到时候连那一本的机会都没有了。

    还是和爷爷吃饭的时候,我听到爷爷说了一些原因。因为那时候爷爷自己勤快,一直自己单独开火做饭,没有和这些分家的子女一起同食。我因为从小听话,偶尔可以去爷爷那里蹭饭。

    爷爷告诉我说,因为细脚的夭折,叔爷爷不让小堂叔到处跑。让他一个哥哥我叫小牛叔叔的,天天带着在他家后边做砖胚,据说叔爷爷也准备把家里的房子改下,全部换成砖瓦房。

    那时候乡里的房子有四种状态:一种是传统的土砖房,这种房子最多;一种是传统的青砖房,大多数是国家分的;一种是砖瓦房,是乡里最好的;还有一种是红砖混合土砖,潮流而又省钱。

    叔爷爷属于比较早建成红砖混合土砖房的家庭,现在有了计划,显然是想全部换成砖瓦房。对于乡里人来说,这是一件大事一件大喜事。对于小堂叔来说,我知道这是叔爷爷约束他的一种方法。

    小堂叔那个年龄,在村里是有不少伙伴的,就是在我生活的那两个小生产队里,也是有六七个小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