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恐怖悬疑电子书 > 湘信有鬼 >

第22章

湘信有鬼-第22章

小说: 湘信有鬼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去了,平时也不是天天过来大院。

    “蛇相孵,快脱裤!不相信,死无路!”就在大家都彷徨无助的时候,已经走到那边田埂上,也就是她家老房子后面的时候,她忽然又看过来,看着这些人一脸严肃的说。

    一个个大男人、老爷们都光着膀子,因为是下午太阳最毒的光景里。谁也没有想到会是这种事情,没有公开骂卓宜的人,嘴里也忍不住的嘀咕了起来。

    过来看热闹的女的,倒是没有几个,因为大院翻来覆去只有那几个人。反倒是梧园姐妹这些女孩子,站在一旁有些茫然失措。真的如果按照一奶奶说法去做,只怕真够尴尬的。

    挨了大家的责骂,卓宜不知道怎么去回答,突然在尴尬之余也自骂了句:“凭的这么多晦气,闪开闪开!老子撒泡尿!”

    一旁看热闹的人,有些人还是不信邪的,看到卓宜这么说,正好找了个台阶下,哄的一声便散了。不过这些人倒不是全部,有些信一奶奶话的人,便站在那里更不知道怎么办了。

    我看着卓宜真的便转过身去,悉悉索索的对着一棵棕榈树撒起尿来,虽然乡里人不太在意,这也有点太突如其来了。我看有些人脸上带着笑意,有些人皱着眉头,大人神色不善,一溜烟的便往回跑。

    自然也不敢再看热闹了,其实是怕他们说我。

    心中对一奶奶的话有些疑惑,但是摸不准是什么意思,却也知道不是什么好话来的。我回来收拾了自己在门槛边的作业,便想回自己房去,却远远的看到自己的父亲回来了。

    他平时很少在这正常日子大白天回来的,而且更令我惊讶的是,他居然没有骑他平时的坐骑,一辆永久牌自行车。正慢慢的从秋儿家门口那条石板路过来,显然是从国道大马路回来的。

    我还是有些意外的高兴,虽然父亲在我小时候很少和我聊天,甚至都没有带我出去玩过几次,但是这种亲情还是天生的。我飞快的放下手里的东西,朝对面的小路迎过去了。

    妈妈是出去干活没有回来的,刚刚到家我就知道了。如今看到父亲回来,我还是很高兴的。我跑的很快,过来小华家门口这边不远,便接到了父亲。

    但是父亲似乎没有高兴的意思,看到我迎过来之后,脸上居然没有笑意。不过他还是轻轻摸了一下我的头,却出奇的没有说话。

    我心里有些忐忑,也不敢问父亲,但是知道他肯定是有什么事。陪着他往回走的时候,他终于开口问我妈妈是否在家,我老老实实告诉他妈妈去田边了。

    父亲开始没有吱声回答我,到了大院边空地的时候,看到几个老人念念叨叨的,从华园家侧面的弄廊里走出来,这些也是刚刚跟过去看热闹的,显然是先过来了。

    他们看到父亲都微微点头,虽然父亲比他们小很多,但是这个时候对于工人的重视,还是极端放在极高位置的。父亲脸上堆着一丝笑意,在我看来终于脸色有些发白。

    而这些老人,有人却很是好意的和父亲打招呼,大意自然便是问怎么这么早回来了。我看到父亲顿了一下,脸色有些不舒服,却还是回道说自己回来有事。

    老人大多数都是老人精,察言观色极为厉害的。何况当时的这些老人,大多数都心地善良,看到我父亲没有接下去的意思,马上便没有再问。

    他们继续在木方上坐了下来,也不再管我父亲的意思,反而低声再说着,刚刚卓宜引出来的事情。

    父亲回屋便让我去找妈妈,我看他脸色不对,心中也很是担心,飞快的跑到爷爷那边。一来是说自己去田边找妈妈,也告诉他爸爸回来了。

    爷爷似乎也愣了一下,看我有些紧张的样子,也嘱咐了句让我小心后面路边的水塘,任我从大院后的小道出去了。

    爷爷住的这边厢房,沿着弄廊的方向,往后面有条小路,可以出到我们大院后边。因为这边是大院的左边,当然路过的是我小伙伴惠江的家。

    惠江家当初分的也是左边,因为他大伯也是个工人,是不在村里住的,惠江的父亲达风便分了左边,在后面就是他叔叔殿风家。不过他大伯顺风的家人,却还在村里住。

    他们家也修建了红砖混合土砖的房子,房子就在永蕙她家隔壁不远。

    沿着惠江家旁边的竹丛,这里是一条石板铺成的小路,小路笔直转折,都是青石铺成的,大约有一百多米长。沿着这条小路出去,后面便是在大运动时代开辟出来的水田。

    其实在靠近大院这边,惠江家和他叔叔殿风家后面,是一片棕榈和古柏为主的林子,据说是当年大院主人的后花园。这边的格局和刚刚卓宜发现那两条蛇的地方,和那株枸骨冬青树的位置,大概是大院后院一左一右的意思。

    而这边小路往外的地方,靠近我爷爷住的厢房外边,则是有一株大的无花果树,和一排土砖建的杂物房。如今这杂物房养着猪牛之类的畜牲,是大院里住户分别占有的。

    这小路便是挨着杂物房往外延伸的,我开始一直没有明白,后来无聊的时候揣测着,这石板小路应该不是特意修的,它应该是当年大院的围墙。

    在某个时期里,我问过我爷爷才知道,确实如我所揣测的一样,这条青石小路是有来由的。一块块长方形的条石,如今已经被走得光滑,当年真的就是围墙下的基石,不过后来围墙被拆掉了。

    走出这条青石小道,然后便是大院后面的水田,一丘一丘的好像梯田,虽然梯田的层数不多,其实我感觉也挺好看的。

    我走到田埂上的时候,忽然便想起了刚刚卓宜看到的蛇,心里有些发突起来。我走得很仔细的,来到水田外面的时候,有条石板小路在这里。

    石板小路外面的水塘里,许多鱼儿因为天热浮在水面。这条石板小路就是我放学从供销社走过的那条,可以延伸到隔壁的遥巨村。我没有心思看那些鱼儿,远远便看到了妈妈。

    妈妈回来后匆匆出门去了,我看到父亲躺在床上不动,便在一旁不敢吱声。

    没有多久妈妈便满头是汗的回来,却拿一个饭碗装了半碗凉开水,然后拿出一个叠成三角形的黄色符纸烧了。我愣愣的看着那烧成的黑灰化到水里,然后妈妈端着那碗水给父亲喝了。

第二十九章 跌打损伤() 
不说这符纸烧成黑灰,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光是这黑灰调到水里,再让人一起喝下去,我都不敢去想象。看着妈妈扶着父亲,咕咚咕咚的喝下去,我感觉自己肚子有些发抽。

    但是令我惊讶的是,妈妈虽然脸色有些焦急,肯定不是担心这符灰水难喝,而是等了一会儿扶着父亲问了声:“好点了么!”

    这是什么神仙,我记得我小时候是经常生病,往往吃药打针也要很久才会好。谁知道父亲微微眯着眼睛,居然轻轻的舒了口气,低声说:“好多了!”

    本来回来之后躺在床上的父亲,此刻居然自己起床了,他看我在一旁盯着,难得的脸上微微带着了一丝笑意。虽然脸色似乎还有些憔悴和失神,但是明显比进屋的时候好多了。

    我有些目瞪口呆的感觉,父亲开始的难受我都看得出来。不知道妈妈烧的那是什么东西,也不知道父亲身子是怎么了,居然喝了这些符水之后,整个人便好多了。

    虽然带着许多的疑问,甚至村里的赤脚医生唐遇仙就在后面,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不过随着爷爷过来我住的这边,父亲缓缓的便和大家说了出来。

    原来父亲居然是受伤了!

    父亲工作的工厂,是我们这个城市最大的钢铁厂。

    这家钢铁厂能够坐落在我们附近,据说还是益于最初的这条经过我们村里的国道。在解放之后国家发展时期,南方不少的城市需要工业,在这种大环境之下钢铁厂应运而生。

    而我们市附近,当时只有这条国道。因着我们这个乡乃是南下两广的重要枢纽,加上附近还有乡里的那条大河,这座庞大的工厂最后成功落户在我们乡里。

    工厂在最初发展时期,厂里的工人就达到一千多人,后来随着大炼钢铁时期的发展,如今工人和家属超过了万人以上。而这些工人最初来自于四面八方,都是以军队转业然后再就业的人员为主。

    所以在父亲厂区家属区里面,住的一些同事和家属,可以说来自于国内各个地方。这些不同习惯,不同地方来的人,在那个特殊时代里汇聚,居然很快便融为了一体。

    而父亲最早也不是在这个厂里工作的,据说是后来因为某个机缘所致。即使是生活在钢铁厂附近,这附近的百姓里面,能够进入厂里工作的人,也是屈指可数的,而父亲就是其中的幸运儿之一。

    父亲为人比较和气,在工厂里倒是结识了不少朋友,因为这种广交朋友,令父亲受益匪浅。

    其中有个湘楚西部小县的一个同事,这人据说便有少数民族的血统。而且这个人我是见过的,大名叫做龙峰治。之所以说到这个人,那是因为父亲随着这个人学了一些东西。

    这件事情家里人,包括我爷爷他们是知道的,我也是从懂事起,听他们聊天逐渐才明白的。因为父亲随着这个龙峰治学过一碗水,具体是用来做什么的,我肯定当时是不知道。

    作为家里名义上的权威,爷爷出奇的没有反对,而且每年过年打糍粑的时候,还总是让父亲给他拿一些过去。在这个物资比较缺乏的年代,可以送这些东西给人,那关系一定是极好的。

    父亲受伤这件事情,倒就是这个龙峰治的事引起的。因为在工厂里工作也有闲的时候,这些工友同事便有些无聊。大家这天都聚在一起,突然说到了打赌。

    具体打赌的事由,父亲一说我就想到了。因为钢铁厂我偶尔也去玩的,对那边的环境依稀记得。当时这些工友便说,谁能够把堆放物资的那地方,有一根大槽钢抬起来便算是赢了。

    这事本来和我父亲也没有关系,因为打赌的是锻压车间的同事,那个龙峰治便是这个车间的,而我父亲在工厂里是属于保卫科的。不过听说我父亲想转到汽车班去,但是好像也一直没有成功。

    偏偏这天龙峰治回老家探亲去了,而我父亲带着人在厂里巡逻,便碰到了这档子事情。这锻压车间历来便有几个力气极大的工人,这龙峰治便算是其中的一个。

    据我父亲以前在家里提及,说这些人平时能够挑动四五百斤的物事,那个龙峰治两膀子更有六七百斤的力气。大家那天知道他不在,故意便挤兑这些在的工友。

    看到在的几个人都没有抬起来,大家便开始起哄了。父亲到的时候,听说输赢便是大家集资出来的十块钱,谁抬起来便归谁。我父亲虽然动心了,也没有去试的意思。

    因为那个叫龙峰治的伯伯肯定和他说过,大家都是在工厂里,父亲跟随他学过一些东西,怕让他知道自己显摆,于是没有在外人面前显露的意思。

    可是这天跟随父亲的,是我们本村的一个人,这个人还是父亲的朋友,大家都叫他唐启功。他听到大家说龙峰治不在,而我父亲平时和龙峰治又走得极近,便鼔兑我父亲去试试。

    我想找个人应该是不知道的,但是在他的鼔兑下,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