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恐怖悬疑电子书 > 茅山鬼谷门 >

第199章

茅山鬼谷门-第199章

小说: 茅山鬼谷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突然很渴望恢复法力,重新成为真正的“茅山鬼谷门第八十六代嫡传弟子。”

    十六年过去了,我一直没有搞明白,我跳下虎跳崖之后为什么没死,还穿越到了西汉朝去混了十六年。真实的我却是在云雾山里躺了三天三夜,醒来后直接来到了林阳,然后打工,读书,继续寄钱给杨梓姐妹。

    后来我成了记者,但是法力尽失。

    难道记者和端公,我只能选择做一样吗?

    “山风凉,秋草黄,茫茫天际是家乡……”

    咦?看不出啊,闵德晗的还会用这么古典的手机铃声?这是什么歌曲?他是从哪里下载来的?

    “慧茅,你听……”

    闵德晗突然失魂落魄一般站起身来,抓过红布盖住了罐子。

    歌声戛然而止。

    原来……

    这歌声是从罐子里发出来的,红布一盖,歌声就停止了。

第326章 传国玉玺() 
“闵主编,这照片……你拍的可是实物?”

    社科院的历史研究所所长熊仁忠熊老师看过照片之后顿时惊讶了。

    我留了一个心眼,主要是担心闵德晗会惹来麻烦。

    于是说:“咦……不是我拍的,一个采访对象托我问的,说是他家的传家宝,一个香炉。出手之前就准备请专家掌掌眼。这个人呢,多次为我们报道过的几个危重病人捐过款,我也就顺手帮他个忙,您也知道,我们台请的鉴宝专家,哪能和熊老师这样资深的前辈相提并论?”

    几句好话一说,熊老师这才松弛下来。

    “香炉?呵呵……闵主编,这可是稀世珍宝啊,如果我没看错的话,这东西应该就是传说中的葛僚鼎了。”

    熊老师带着老花镜的眼睛始终没有离开几张照片,一边说着一边轮番研究起照片来。

    “葛僚鼎?是个什么玩意?”

    我不是故意问的,我的确不知道葛僚鼎是什么东西。前几天那个神秘人打来电话只说叫我保护葛僚鼎,并没有说明葛僚鼎是什么圣物。

    熊老师总算把眼睛挪开了照片,朝我呵呵一笑:“外行了吧,葛僚鼎,可是五千年前华夏国的宝贝啊……”。。

    “五千年前的华夏国……”我自言自语:“夏商周秦汉唐宋元明清,五千年前,是什么朝代?”

    熊老师一脸学究模样,开始给我上起了历史课。

    “000年前是宋朝,2000年前是汉朝,3000年前是周朝,4000年前是夏朝,5000年前,实际上是没有朝代的。五千年前是上古时期,从盘古开天地到黄帝战胜蚩尤那段时期,上古早期从盘古开天地到巫妖大战结束,上古中期从女娲造人到女娲补天,上古后期从神农尝百草到黄帝杀死蚩尤。华夏国,就是上古后期时代的中原大国。”

    “这么说来,这个东西真是蚩尤那个时代的产物?”

    熊老师却摇着头说:“难说,要看到实物才能确定。从照片上来看,这东西的造型和成色,的确很像是五千年前的宝贝。但是后来,良渚时期、商周时期以及南部的夜郎国,都参照葛僚鼎制作过镇国之宝。”

    熊老师接着说了一通关于关于历史和古董鉴别的知识,可惜实在太专业了,我一句也听不懂。什么良渚时代,司母茂鼎……

    但是有一点我算是明白了,这个葛僚鼎就算和五千年前的华夏国没有关系,至少也和两千年前突然消失的夜郎国有关。

    熊老师说:“商周时期的司母茂鼎,是商王武丁的儿子丁文为祭祀而铸造的鼎,凝聚着王子的一片孝心,是商代罕见的青铜器。司母戊鼎高。33米,长。0米,宽0。78米,形势雄伟,气势宏大,纹饰华丽,工艺高超,体现了庄严凝重的风格。是商周时期青铜文化的代表作,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熊老师,您说的司母茂鼎是长方形的啊,但是这个东西,却是正方形的。”

    熊老师微笑着说:“我不是说了嘛,是参照嘛,所以我说这个东西有可能是葛僚鼎,并没有说它是司母茂鼎。所谓参照,讲的是它的设计和材质,并不一定就是形状。两千年前,大概就在我们黔州省云雾山一带,有一个小国家,叫做夜郎国。夜郎先祖也铸造过葛僚鼎,用材和设计也是参照司母戊鼎铸就的,当然,体积就小了十倍,重量当然就不止少十倍了。当时,夜郎国最后一个国王兴和苏阿纳为了掩人耳目,在造型上做了一些改进,还特意加了一个四个环扣,这四个环扣也是有寓意的,包含了忠孝节义的意思,是举世难得的宝贝。不过,自从两千多年前夜郎国神秘消失之后,这葛僚鼎也就跟着失踪了,剩下的也就只有一个鲜为人知的传说。”

    顿了一下突然问:“闵主编,给你照片的这个人,能否引荐一下,我想和他聊聊,要是能看见实物的话,我一眼就能分辨它是出自哪个朝代了……”

    我顿时惊愕,闵德晗要是和熊老师碰面,估计说不上几句话就老实交待了。

    熊老师要是见到了葛僚鼎实物,他的历史研究所会给闵德晗出具鉴定书吗?天大的笑话!说不定老头儿马上就报警了。

    于是讪笑着说:“提供照片的人,其实我也不认识,对方是我一个学生的舅舅,在国……”

    “他妈的!”

    熊老师突然气愤地站起身来,狠狠地拍了一下桌子,怒骂道:“八国联军,这帮洋鬼子,掠夺了我大中华多少国宝啊!”

    我很是心虚,感觉自己也快成为背祖离宗的假洋鬼子了。于是战战兢兢地问:“这个葛僚鼎……也算是国宝吗?”

    熊老师情绪稍显缓和,怒气未消地说:“当然算啦!葛僚鼎是稀世珍宝,那里面的东西,更是以前的国家脊梁。闵主编,你有所不知,我话还没有说完。葛僚鼎,其实就是以前的皇帝装玉玺用的。”

    啊?

    我差点惊叫出声。

    熊老师再次翻阅照片,突然说:“你看这上面却刻着甲骨文,肯定不会是夜郎国的葛僚鼎。夜郎国不属于中原国家,加上年代也不对,自然不会用甲骨文。所以啊,这个东西应该更早,如果我没有猜错,他就是上古后期华夏国装玉玺用的葛僚鼎。”

    我张大的嘴巴,良久没有合拢。

    华夏国的玉玺,不是藏在西岳峰下的冥潭里面吗?

    记得我穿越到西汉朝的时候,彭弶彧在冥潭上面已经拿到了传国玉玺,然后突然反目,企图将我们八个人全部灭掉,彻底断绝了拯救老王的后路,然后他好回到人间安安心心地做国王。可惜他天机算尽,却被冥潭里保护老王灵魂的黄龙给摧毁他的美梦。冥潭突然之间垮塌,空灵子突然出现,救下了我、肥坨和文六木。

    彭弶彧和其它上百人,全都被垮塌的洞厅尘封在了冥潭里,陪着他父王的幽灵。

    闵德晗去云雾山的这一趟,竟然在千米之下的阴河边得到了葛僚鼎。也就是说,传国玉玺已经不在冥潭了。

    冥潭离地面,可是有着三千米的距离。

    那么,从公元9年到公元200年,将近两千年的这段时间,又是谁进入过冥潭,还带走了传国玉玺呢?为什么把装玉玺的葛僚鼎留在千米之下的阴河边上?

第327章 英雄会(1)() 
“老弟,今天是周末了,你有空没有?”

    尹师傅突然来电。

    “啥事?”

    “就是你帮我战友的妹妹讨公道那事人,人家一直记着的呢,想你吃个饭,你都推了三遍了,我给你讲,他藏得有三十年前的好酒,味道不比茅台差,你不去我就得不到喝呢……”

    我窃笑了一下,尹师傅这种请客方式,也算是煞费苦心了。

    “三十年前的好酒,应该价值不菲吧,我们要是把人家珍藏的好酒喝个两三瓶,这价钱……不是超过了她妹妹被骗的价值了吗?”

    易师傅立即打断我的话:“哎哎哎,价钱是价钱,公道是公道,两码事!打个比方,你愿意把一千块钱捐给别人呢?还是愿意被别人骗走?就是这个道理嘛。”

    的确是这个道理。

    下午赴约,六间房的一个小包房,价格不贵却也很得体。

    尹师傅的战友赵哥,的确带来了两瓶土罐子包装的老酒,瓶口都是用石蜡凝固着的,要用火烧才能打开瓶子。

    瓶口一开,屋子里突然酒香四溢。

    “赵哥,这酒……”

    我有点不敢喝。

    说白了,倘若赵哥有事情求我的话,这顿酒,我这也算变相受贿了。

    赵哥不懂我的意思,一脸自豪地说:“这是我部队首长送我的,一共有五瓶,说是酒酿子,普通的酱香白酒,滴上几滴我这个酒酿子进去,味道就不得了了。二十七年了,我一直是兑着普通白酒喝的,喝了两瓶。”

    这么说来,我更是不敢喝这个酒了。

    “算了赵哥,你还是留着吧?”

    赵哥突然不爽了:“什么意思?看不起我?”

    始终是军人出生,一垮脸就杀气腾腾。

    我急忙解释:“没有没有,我是说我们给你喝光了你就没有了,老首长留下的宝贝,很有纪念意义的。”

    “那当然了,太有纪念意义了!”

    尹师傅接过我的话,一脸的骄傲。

    “老弟啊,你知道我们首长为什么会送老赵五瓶酒酿子呢?”

    我怎么知道。

    不过这是尹师傅讲故事的一个开场白而已。

    “那年,979年,中yue战争爆发,我们才十八岁。”

    尹师傅和赵哥立即沉浸在遥远的回忆中。

    “那场惨烈的战争,我们在猫耳洞里躲了一个星期,敌人的炮火实在猛烈,山下步兵连的好多战友都牺牲了,他们被炸飞的碎肉,几乎飞到了我们藏身的猫耳洞边。”

    赵哥接着说:“是啊,惨烈的战争,让我们几乎都忘记了一个星期水米不进。”

    尹师傅说:“直到敌军被打退了,我们侦察连才钻出猫耳洞,才感觉已经快虚脱了。我们又接到任务,赶往前沿阵地去侦察敌情。走到一片甘蔗林的时候,大家都饿慌了,也不管什么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了,一窝蜂冲进甘蔗林……但是,第一个冲上去的小林子踩上地雷了……”

    我的心瞬间提到了嗓子眼。

    尹师傅的眼睛开始红了起来:“我们大家都傻了,不管小林子吧,他可是师长的儿子啊,人家老师长为了保家卫国,把自己的独生子都送上了前线,我们要是不救他的儿子,回去怎么交差?老弟啊,《高山下的花环》你看过吗?”

    我点着头,被尹师傅的情绪感染,眼睛湿润。

    电影《高山下的花环》,我看一遍哭一边,想不到电影的英雄,此刻就在我的身边。

    “电影里雷师长和小雷子,可都是真人真事,我们的故事,也跟《高山下的花环》差不多。那一次要是没有老赵,我们可就惨了,至少小林子也就变成小雷子了。”

    “你是说……赵哥救了小林子。”

    “当然啦!”

    尹师傅猛地一拍桌子。

    赵哥在一边微微笑着。

    “他不仅救了小林子一个人,还救了我们侦察连仅存的十二条人命!”

    赵哥在一边点着头,不笑了。

    一个连只剩下十二个人,都是十八九岁的小伙子啊……

    我喉结滚动着,却不是因为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