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恐怖悬疑电子书 > 风鬼传说 >

第986章

风鬼传说-第986章

小说: 风鬼传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去到嫔妃们被集中关押的地方,官喜只有一种感觉,百花缭乱,争奇斗艳,

    长孙怀德死时还不到四十岁,他的嫔妃大多也都很年轻,年纪大的也就三十多岁,年纪小点的,还有不满二十岁的,

    细看众嫔妃的长相,沉鱼落雁,闭月羞花,一个赛过一个的风华绝代,可以说都是万里挑一的绝色女子,

    年纪大的,成熟丰韵,年纪小点,清秀可人,官喜到了这里,差点连魂都被勾走,看这个打心眼里喜欢,看那个又心痒难耐,

    他走到一名二十多岁美艳无双的华衣女子近前,故意沉着老脸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官喜进来的那一刻,纵嫔妃们就如同见了鬼似的,一个个吓得瘫软成一团,

    这还要感谢宁南朝廷,宁南朝廷对风军的宣传,早已经把他们丑话成一群生饮人血,吃人不吐骨头的野兽恶魔,宫里的嫔妃们深受影响,自然对风军从骨子里生出畏惧之情,

    那名美艳的女子颤声说道:“臣妾……臣妾婉瑜,参……参见将军,”

    婉瑜,好名字,官喜忍不住又多打量她两眼,点了点头,再什么话都没说,迈步走了过去,

    在宫殿里转了一圈,官喜出来,他身边的一名参将快步上前,由衷感叹道:“宁南的皇帝还真会享受啊,竟然收罗到这么多美艳无双的女子,”

    参将的话,也正是官喜的心里话,难怪人人都想做皇帝呢,

    “末将刚才已经打听过了,那个名叫婉瑜的女子,可是长孙怀德的皇贵妃,听说,他还是长孙怀德最宠爱的妃子,”

    说着话,他眼珠转了转,向官喜近前凑凑,低声说道:“将军是不是看上了那个皇贵妃,”

    官喜苦笑,随口说道:“看上又能如何,”那可是皇贵妃啊,他区区一介武夫,对人家也只能是渴望而不可求,

    参将噗嗤一声笑了出来,说道:“宁南国还在的时候,她是皇贵妃,现在宁南国都亡了,这些妃子,连奴仆的地位都不如,将军想要谁,还不如一句话的事嘛,”

    官喜闻言,眼睛顿是一亮,

    那名参将说道:“这些宁南的嫔妃,殿下肯定是看不上眼的,她们最后的结果,不是被处死,就是被发配,以将军之功绩,向殿下要一名嫔妃,殿下还能不允吗,”

    官喜面露喜色,连连点头,殿下对为国征战的将士们从不吝啬,自己请殿下赏赐一名宁南的嫔妃,以殿下的性格,十有**是会应允的,

    想到这里,他喜笑颜开,问道:“殿下现在在哪,”

    参将想了想,摇头说道:“刚刚攻陷皇宫,殿下要忙的事务肯定很多,将军这个时候去请殿下封赏,恐怕不太合适宜,”

    官喜雀跃的心情一下子凉了下来,是啊,现在去请赏,未免显得自己太迫不及待了些,以后殿下要如何看待自己,

    见他脸上的喜色消失,参将心思一转,笑道:“如果将士想的话,可以先要了她,等以后找到合适的时机,再向陛下请赏,”

    “哦,”官喜转头看向参将,

    参将小声说道:“将军可先到凤仪宫去等,末将一会就把人带过去,”

    官喜扬起眉毛,参将贼兮兮地补充道:“凤仪宫就是皇贵妃的住处,”

    听闻这话,官喜恍然大悟,向参将心照不宣地笑了笑,什么话都没多说,大步流星地走开了,他去的方向,正是凤仪宫,

    (FreeXS),、、,!

第1338章 为难() 
上官秀现在也在皇宫里,只不过后宫,而是在前宫。

    太和宝殿。

    上官秀和长孙伯渊并肩走入大殿当中。大殿里,空无一人,侍卫已经被杀光,宫女已被集中关押在后宫,就连冠玉等四位大臣的尸体,都已被风军清理走。

    这座大殿,长孙伯渊都不知道来过多少次,而这回是最与众不同的一次,他不是作为昊天的大皇子来的,而是作为风国的郡王进到这里。

    他抬起头来,呆呆地看着前方空空的龙椅,心情复杂,百感交集。

    这张龙椅,不知有多少的阴谋诡计,明争暗斗,又不知发生过多少的手足相残,父子相诛,而现在,这张龙椅却要改名换姓了,从今以后,它将不再姓长孙,只改姓唐了。

    其实,现在长孙伯渊的心里是有些庆幸的,庆幸自己没有赢得夺嫡之战,庆幸自己没能坐到这张龙椅之上,不然的话,他现在也不会站在这里了。

    与他的百感交集相比,上官秀的心情反而要平静得多。

    他一步步地向前走去,一步步地走上台阶,来到龙椅近前,轻轻抚摸着金色的椅背。

    今日的这一幕,数百年来,风国有多少英烈命丧沙场,有多少豪杰埋骨异乡,有多少将士用鲜血染红了沙场。

    “多少风人,抛头颅,洒热血,不求锦衣玉带归,但求马革裹尸还,百年大业,今日,终于成现实。”上官秀忍不住仰天长叹。bjbv

    听闻他的话,长孙伯渊回过神来,向上官秀拱手施礼,说道:“恭贺殿下,终于完成统一之大业!”

    上官秀笑了,向他摆摆手,说道:“此非我一人之功。”说着话,他走到龙椅前,一坐了下来。

    坐在龙椅上,俯览下方,当真是看什么都显得那么的渺小。这把椅子,代表的是至高无上的权力,至高无上的地位。

    看着他坐在龙椅上,长孙伯渊戏谑地笑问道:“殿下感觉如何?”

    “如坐针毡,高处不胜寒。”上官秀慵懒的向旁依靠,拳头顶着额头,乐呵呵地说道:“难怪人们都说薄情不过帝王家。坐在这里,心里想的只能是如何把这个位置坐稳,心里琢磨的只能是谁对我的威胁最大,我又该如何才能把那个最大的威胁铲除掉。”

    想来,香儿以前终日琢磨的也是这些事吧。

    “果然,坐的位置不同,想的也会不同。难得殿下才坐了这么一会,就有这么多的感触了。”长孙伯渊说笑道。

    上官秀仰面而笑,向长孙伯渊招招手,又拍了拍自己旁边的位置,说道:“伯渊,来,这把龙椅足够大,我们一起来坐!”

    长孙伯渊先是一怔,紧接着,脑袋摇得像拨浪鼓似的,摆手苦笑道:“殿下可饶了我吧,伯渊还想再多活几年呢。”

    这张龙椅,上官秀可以坐,想来也没有谁敢去弹劾他,可自己不同,自己要是坐到上面,唐凌和风国的朝廷都不会放过他,恐怕过不了多久,御赐的鸩酒就会送到自己的手里了。

    长孙伯渊心存顾虑,不敢坐上龙椅,上官秀也不勉强,他在龙椅上伸了个懒腰,刚要说话,外面传来噔噔噔急促的脚步声,赵晨风风火火地跑进太和宝殿。

    看到坐在龙椅上的上官秀,赵晨愣了愣,而后拱手施礼,急声说道:“秀哥,长孙伯昊已于寝宫之内,焚火自尽,皇后叶氏殉葬。”

    听闻这话,长孙伯渊脸色微变,倒吸了口凉气,原本坐在龙椅上的上官秀,也随之站了起来。他双手扶着龙书案,身子前倾,问道:“消息准确?”

    “秀哥,已经确认过了。”

    上官秀眨眨眼睛,转目看向长孙伯渊,似乎在问他,长孙伯昊真能做出这种事吗?

    历史上,俯首称臣的亡国之君少数,而甘愿以身殉国的亡国之君却不多见,长孙伯昊会是如此刚烈之人吗?

    长孙伯渊看懂了上官秀的眼神,他缓缓点头,嗓音沙哑地说道:“长孙伯昊向来自负,又自命清高,他不会做一个活着的,任人羞辱鱼肉的亡国之君。叶华裳,乃罕见之奇女子,随长孙伯昊一同自尽,倒也符合她忠贞的性情。”

    上官秀走下台阶,出了太和宝殿,举目望向后宫那边,即便站在前宫这里,也能清楚地看到寝宫那边的滚滚浓烟。上官秀眯缝着眼睛,幽幽说道:“一代帝王,最终也不过如是。”

    说着话,他转头看眼长孙伯渊,见他面露伤感之色,他拍拍他的肩膀,说道:“长孙伯昊和叶氏的骸骨,就由伯渊成殓吧,要如何安葬,也由伯渊决定!”

    不管长孙伯渊和长孙伯昊之间有多大的血海深仇,有多大的不共戴天之恨,说到底,两人终究还是血脉相连的亲兄弟,上官秀没有下令把长孙伯昊和叶华裳的尸骸挫骨扬灰,而是交由长孙伯渊去处置,可以说是给足了他颜面。

    长孙伯渊又哪能领会不到上官秀的善意,他深受感动地向上官秀深施一礼,说道:“伯渊谢殿下隆恩!”

    上官秀向他摆了摆手,他举目望着起火的寝宫,幽幽说道:“人死灯灭,皇图霸业,转眼成空。”

    正说着话,一行人快步走过来,为首的一位,正是张九维。张九维来到上官秀近前,躬身施礼,说道:“微臣参见殿下!”

    见来人是张九维,上官秀笑了,扬头说道:“张大人不必多礼!”

    张九维道谢后,又毕恭毕敬地向长孙伯渊施礼,说道:“微臣参见王爷!”

    长孙伯渊走上前去,亲手把张九维扶起,感叹道:“快快免礼!张大人对本王之恩情,本王不知要如何报答。”

    当初长孙伯渊战败,之所以会跑到风国那边,正是张九维给他出的主意。

    当时他心里还颇有顾虑,当他还是大皇子的时候,风国或许会对他礼遇有加,而现在他只是个战败流亡的皇子,跑到风国哪里,还焉有命在?

    不过,张九维却信誓旦旦地说,只要他到了风国,风国一定会善待于他。

    事实上,和张九维的推算一模一样,上官秀的确给了长孙伯渊极高的礼遇,甚至还赐封他郡王的头衔。在长孙伯渊的心目当中,张九维于他亦师亦友,更是他的恩人。

    张九维笑道:“王爷言重了,这不是折煞微臣吗!”说着话,他又向上官秀欠了欠身,说道:“王爷要谢,也应该谢殿下才是!”

    上官秀仰面而笑,张九维这个人太会做人,在为人处世上人找不到可挑剔的地方。

    张九维恍然想起什么,转回身,向后面招了招手,叫过来一名年轻将领,他对上官秀含笑说道:“殿下,这位便是助我军打开北宫大门,开国元勋武侯之后的梁英梁将军!”

    上官秀闻言,目光立刻落到梁英身上。

    梁英快步上前,屈膝跪地,叩首施礼,说道:“罪臣梁英,叩见殿下!”

    武侯之后,这可真令人意外。上官秀问道:“既是武侯之后,为何会在宁南?”

    梁英保持着跪地叩首的姿态,低声说道:“百余年前,梁家先祖从风国移居到宁南,今日罪臣投诚,只为能落叶归根,继承武侯先祖之衣钵,报效国家,报效正统!”

    “报效正统,这话说得好。”上官秀走上前来,把梁英扶起,意味深长地说道:“你我两家之先祖,乃是至交,皆为大风的一统天下,立下过汗马功劳,今日梁将军回归正途,再次为大风的统一大业立下了不世之功,不辱先祖之威名啊!”

    上官秀的话,还有上官秀的举动,都让梁英深受感动,在上官秀这里,他感觉自己不像是个临阵倒戈之人,更像是个离家在外许久的浪子,现在终于又重回故土。

    他垂首哽咽道:“罪臣愿为当年先祖的叛国投敌赎罪!愿为大风,为陛下为殿下,效犬马之劳!”

    上官秀笑道:“梁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