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恐怖悬疑电子书 > 风鬼传说 >

第786章

风鬼传说-第786章

小说: 风鬼传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三支叛军兵团迎战三面围攻过来的贞郡军,战斗打得惨烈,将士们拼死作战,可仍阻挡不了贞郡军的推进。

    他们以为后面的己方大队人马能跟上来增援,可是直至他们被贞郡军杀倒在地,都未能等来后方的援军。

    另外那十几支叛军兵团不是不想过去援救,只不过在向前推进的时候,遭受到贞郡军后方火炮营的猛烈炮击,本来斗志就不强的叛军见贞郡军的火炮太过凶狠,己方若往前行进,伤亡将极大,便暂时停止了推进,想等贞郡军的火炮哑火之后再往前增援。

    结果贞郡军的炮弹就像是永远都打不光似的,火炮的齐射一轮接着一轮,哪怕都打在空地上,哪怕一轮齐射下来,没伤到叛军的一兵一卒,贞郡军的火炮仍在无休止地做着炮击。

    这在叛军看来,简直就是一件难以想象的事。

    叛军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心理,就不得不提双方的工业基础了。贞郡军有贞郡锻造坊做后盾,拥有当时世界上最完备的军火生产工业,不管是火炮还是炮弹,皆为大批量的生产。

    所以在贞郡军的观念当中,从来没有担心过弹药的过度消耗,这一批的弹药打光了,后方有十批百批的弹药等着他们砸向敌人,一门火炮因为连续的射击而毁坏,后方有十门百门的火炮等着他们去挑选。

    可叛军不一样,叛军别说没有军火生产工业,连工业基础都没有,他们的火铳火枪乃至炮弹弹药,全靠贝萨国的援助,先不说贝萨国的援助终究是有限量的,就算是没有限量,要从那么遥远的地方运送过来,也需要花费极长的时间,难以满足战争需求。

    所以叛军的弹药从来都是扒拉着手指头算计着来用,一颗炮弹,即便不能炸死几十名敌人,起码也得是笃定了能杀伤到敌人,他们才会把这颗炮弹打出去。

    像贞郡军现在这种只阻止他们的推进,把无数的炮弹倾泻在无人空地上的做法,他们当然是无法理解的。

    火器战场上,双方将士比拼的已不局限于战术战策,乃至军心士气,另外,工业基础综合国力,也都成为决定双方胜负的主要因素之一。在工业基础和综合国力上,叛军无疑是吃了大亏的。

    当贞郡军的炮击终于告一段落时,叛军再往前看,前方哪里还能看到己方率先突进的那三支兵团的影子,贞郡军的军团仿佛一头张开血盆大口的怪兽,把己方的三支兵团活生生的吞掉了。

    战斗至此,叛军的斗志已然是大幅度的锐减,驻足不前的兵团驻足不前,推进缓慢的兵团,则推进的更加缓慢。

    可贞郡军不同,仿佛没有吃掉叛军的三支兵团似的,往前匀速推进。

    双方更大规模的战斗,再次展开。

    这一战,由中午一直持续到夜晚,经过一整天的激战,贞郡军的伤亡只有两万左右,反观叛军,伤亡已多达八万之众,二十万的大军,现在可战之兵已不足十二万。

    如此战况,对于叛军士气的打击无疑是致命的。

    此时此刻,叛军上下的人,都已看不到己方还有取胜的希望,可能人们都忘了,就在白天的时候,他们还嘲笑过贞郡军不堪一击,名不副实,虎狼之师也只是待宰之羔羊,而现在,虎狼之师还是虎狼之师,可他们,则沦待宰之羔羊。

    绝望的情绪在叛军当中迅速蔓延,全军上下的士气已低落到了谷底。

    随着夜色越来越黑,贞郡军的推进终于告一段落,叛军也总算得到了珍贵的喘息之机。

    叛军内部,主张撤退的声音越来越多,最后叛军的将领们终于达成共识,全军后撤,退回到防线之内死守。

    可是叛军的心理,早已被贞郡军那边料到,叛军的回撤路线,也早已被绕行过去的贞郡军提前封堵住。

    叛军撤退的时候,于乌漆墨黑的夜晚中,一头撞进了贞郡军布置好的埋伏圈中。

    贞郡军火力全开,对企图撤退的叛军给予迎头痛击。

    回撤的叛军被杀得大败,丢盔弃甲的败退回去。不过贞郡军的进攻并没有停止,贞郡军的各兵团借助夜幕做掩护,不断的对叛军发起猛攻。

    双双的激战又足足持续了一个晚上,等到翌日天色大亮时,叛军的兵力又锐减了五万,由不到十二万已变成不到七万。

    直到这个时候,叛军才意识到,贞郡军并不是想简单的打败他们,而是有更大的胃口,要把他们这二十万的大军全歼。

    仗打到这种程度,叛军已不敢再轻举妄动,只能被迫的在原地布防,并派人往外突围,向上京求援。

    叛军在原地构建起防御工事,贞郡军也没有对其发动进攻,一个在外面围,一个在内死守,战事随之陷入僵持状态。

    但这只是暂时的,叛军冲出防线,可不是来打持久战的,根本没带那么多的粮食和弹药,他们死守个一天两天没问题,但时间一长,饿也得被饿死。

    叛军已成瓮中之鳖,贞郡军反而不急于发动进攻了,与其打伤亡巨大的攻坚战,不如以逸待劳,等叛军主动跑出防线来突围,如果叛军坚持不肯突围,那就让他们统统饿死好了。

    可以说仗打到这一步,大局已定,贞郡军胜券在握。上官秀没有留在原地苦等战事结束,而是带着一支兵团,去清扫叛军在神池外围布置的防线。

    叛军主力早已这里,留守在防线内的叛军兵力,都不足五千人。其中大部分龟缩在黄吉等谋士所在的要塞当中。

    当上官秀率领贞郡军来攻时,要塞内的这几千叛军倒是表现出顽强的斗志,在要塞的城墙都被炸毁的情况下,仍在要塞内坚持战斗。

    可惜,双方的战力差距之大,已不是靠这几千叛军的斗志所能弥补的,双方交战了一个多时辰后,要塞被贞郡军攻破,要塞内的三千多叛军,战死两千多人,另有一千来人被贞郡军生擒活捉,其中便包括黄吉等叛军谋士。。,!。请

第1123章 探访() 
上官秀站于要塞当中,周围有成群结队的贞郡军将士在打扫战场,搬运尸体。一行贞郡军兵卒押送过来十数名穿着便装的谋士,带队的连长快步来到上官秀近前,插手施礼,说道:“殿下,这些人都是叛军的谋士,据说此人还是吴方身边的第一谋士!”说话之间,连长向后一挥手,两名兵卒把黄吉推到上官秀的近前。

    上下打量黄吉一番,上官秀面无表情地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黄吉看向上官秀,冷笑道:“上官狗贼,陛下当年对你有知遇之恩,而你现在却甘心辅佐妖女,为虎作伥,我今日难免一死,可你,恶贯满盈,终究是会遭报应的!”

    上官秀冷笑出声,说道:“第一次叛乱,是宁南人在暗中扶持,这第二次的叛乱,又有贝萨人在暗中扶持,两次的叛乱,皆有敌国在扶持,你还敢说自己是正义的吗?与敌国签署丧权辱国之条约,你还敢说自己是顺应天意,顺应民心吗?秀虽不才,只为强国,谁若是在这件事上与我作对,我便让他断子绝孙。既然你一心求死,我成全你又何妨?”

    说着他,他目光一转,看向那名连长,说道:“天灯伺候。”

    连长答应一声,立刻令人准备布条,将布条浸泡过火油后,在一层层的缠在黄吉的身上。

    黄吉由始至终都是骂不绝口:“上官秀,黄某先行一步,在黄泉路上等着你!”“上官狗贼,你不得好死!”“上官……”

    一名兵卒抓过来一团破布条,狠狠塞进黄吉的嘴巴里,黄吉的叫骂之声终于戛然而止。

    将布条在黄吉身上缠好之后,兵卒们把他倒挂起来,有军兵手持火把,把缠在黄吉头部的布条点燃。

    布条浸泡过火油,粘火就着,火焰从黄吉的头部开始烧起,一直烧到他的身上。

    倒挂在空中的黄吉,身子剧烈地扭曲,嗓子眼里发出嗷嗷的怪叫声,足足过了一盏茶的时间,他的叫声和挣扎才停止,整个人业已化成了一具火人。

    其余的叛军谋士们看得清楚,一个个无不是吓得脸色煞白,汗如雨下,有胆小的谋士纷纷跪伏在地,向上官秀连连叩首求饶道:“殿下饶命,殿下饶命啊——”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尔等自甘堕落,留之又有何用?全部斩首,以儆效尤。”上官秀甩下这一句,转身离去。

    余下的十几名谋士,连同被俘虏的上千名叛军,一个都未能幸免,全部被斩首。而后,贞郡军就地取材,于要塞内何处布置火药,撤退之前,将火药点燃,把要塞炸为平地。

    上官秀留下贞郡军兵团,清剿防线内的残余叛军,他自己只带吴雨霏一人,神池。

    外面打得热火朝天,而神池境内,还是一片的安静祥和。其中,偶尔能遇到打猎的猎户和采药的药农。上官秀和吴雨霏直接去往神庙。

    在半路上,迎面走来两位熟人,一位是大长老黄尊,另一位是大长老古灵儿。

    看到黄尊和古灵儿,上官秀翻身下马,拱手施礼,说道:“黄长老古长老!”

    对这两位大长老,上官秀的态度很客气,当初如果没有他二人相助,上官秀早在宁南的时候就已死在占湷的饮血剑下了。

    黄尊和古灵儿在上官秀面前也不会摆神池大长老的架子,以前不会,现在就更不会了。他二人拱手还礼,含笑说道:“殿下别来无恙。”

    古灵儿说道:“听说殿下率军来解神池被困之围,而且一战便大获全胜。”

    上官秀说道:“秀应邀而来,总算是不辱使命。现,叛军主帅已死,叛军主力,被我军团团包围,叛军设在神池周围的防线,也已毁于一旦,两位长老也不必再未叛军之事忧心了。”

    黄尊和古灵儿相视而笑。前者说道:“上苍有好生之德,还望殿下得饶人处且饶人,切勿妄造杀孽!”

    上官秀差点被气乐了,这是在打仗,不是在喝茶聊天,又怎么可能会不死人?

    何况己方是被神池请来帮忙打仗的,来帮神池解围的,现在却要自己不造杀孽,如果有这样的本事,你神池怎么不把叛军打退了,还请自己来做什么,这真是站着说话不腰疼。

    听闻黄尊的话,他淡笑未语。

    古灵儿也觉得黄尊所言太过执念,她幽幽说道:“是生是死,皆为命数,天命不可违。”说完,她话锋一转,道:“殿下既然来了神池,可到神池山长老院一坐。”

    黄尊眼眸一闪,没有多说什么。上官秀则是含笑说道:“多谢古长老盛情,晚辈急于面见圣女,改日再到长老院做客如何?”

    “如此也好。”

    “晚辈告辞。”

    “殿下慢走。”

    别过上官秀,古灵儿轻叹口气,说道:“师兄坚守神池之原则,固然无错,但……”但现在说这些话,就是不太合适宜了。

    黄尊当然明白古灵儿的意思,他悠悠一笑,说道:“此子杀孽太重。”

    古灵儿耸耸肩,没有再接话。上官秀的杀孽重与不重,也要分怎么看,如果只看他眼下做的这些事,他的杀孽的确很重,如果往长远了看,他真能把风国与宁南合二为一的话,那就是造福两地苍生的大好事,不知会救下后世的多少生灵。

    现在,古灵儿倒是逐渐接受了上官秀的理念,既然无法和平相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