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恐怖悬疑电子书 > 风鬼传说 >

第329章

风鬼传说-第329章

小说: 风鬼传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考虑如何能打赢这一仗。”

    洛忍深吸口气,又幽幽叹息一声,说道:“也只能如此了。”给二十万阵亡的兄弟报仇,现在又要拿另外二十万弟兄们的性命去冒险,这么做,真的值得吗?

    他心中的疑问,没有人能来解答,事实上,这个问题也没有答案,而且永远都不会有答案。

    就在贞郡军积极备战,准备出兵援助宁郡的时候,在风国北方,发生了本次国战末期,最也最为著名的一场战斗,乌兰战役。

    乌兰是个地名,位于风国宁郡风郡莫郡玉郡的交界处,可以说是风国北方最的交通枢纽。乌兰地区辽阔,北方是平原,东西两侧是崇山峻岭,南面是沼泽,正中央是乌兰城。

    宁南军要攻占风国全境,乌兰是他们必须要拿的一块战略要地。当然,风国也知道乌兰地区的性,唐凌亲派后将军尉迟遥镇守乌兰城。

    尉迟遥年事已高,七十开外,当年可是鼎鼎有名骁勇善战的猛将,唐凌最为器重的是尉迟遥的经验以及他强硬的作风。老头子征战沙场有五十余年,经验之丰富可想而知,在人才济济的风国,以七十多岁的高龄还能占据后将军一职,其才能也可见一斑。

    此战,宁南军出兵三十万,由亲王长孙怀明亲自率领,气势汹汹地杀进乌兰地区,直扑乌兰的核心,乌兰城。

    不过宁南军对这场战斗的准备并不是很充足,乌兰地区多雨,天气变幻无常,刚才还晴空万里,过一会可能就阴云密布,空气潮湿闷热得厉害。

    初到乌兰的宁南军根本不了解这里气候的特性,导致大批的火药受潮,无法正常使用,而火药受潮后最直接的连锁反应便是,宁南军最为倚重的利器火炮和火铳双双哑火。

    由于乌兰城的守军不多,编制又很杂乱,其中既有风国中央军残部,也有从各郡临时征调过来的地方军,宁南军在火炮和火铳无法使用的情况,也没太把乌兰城内的守军放在眼里。

    兵临城的第二天,宁南军便对乌兰城发起了猛攻。三十万的大军强行攻城,攻势仿佛排山倒海一般。

    如果换成旁人守城,只看敌军如此浩大的声势,恐怕就心折半截,斗志全无了,但尉迟遥又哪是寻常的将军,老头子一辈子征战沙场,什么样的阵势没见过,什么样的大风大浪没经历过?

    在尉迟遥的指挥,守军的军心未乱,沉着应战,全力抵御城外的敌军。没有火炮和火铳,宁南军的战力锐减,三十万大军猛攻乌兰城一整天,却未能攻进城内一兵一卒。

    宁南军一连强攻乌兰城三日,损兵折将无数,却一直未能攻破乌兰的城防。作为全军的主帅,长孙怀明也急了,堂堂的亲王,率领三十万的大军,却连一座小小的乌兰城都攻不来,他还有何脸面回都城见自己的兄长?

    强攻三日无果后,长孙怀明令全军将士休整一日,等到开战的第五天,长孙怀明决定亲自披挂上阵,以此来表明自己决心,势必攻破乌兰城,而且他对全军的将领也都达了死命令,谁敢在战斗中后退一步,一律按军法处置。

    副帅黎嘉有劝长孙怀明,后方补给上来的火药即刻就到,己方的攻城并不急于这一时,再等上个三五日也没关系。

    但长孙怀明没听黎嘉的劝阻,身为亲王的他亲自率军,这么多天都没打乌兰城,现在还要他再等上三五天,到时就算打了乌兰城,他这个亲王也是脸面无光,丢人现眼。

    长孙怀明执意攻城,在乌兰之战的第五天,他亲自上阵,率军攻打乌兰城。亲王出战,的确大大鼓舞了宁南军将士们的士气,这一天的战斗,也打得格外之惨烈。

    城外的宁南军一波接着一波地发动进攻,前面将士拼光了,后面的将士们立刻填补上去,完全是不计损失不计代价的强攻。

    面对着宁南军如此凶狠的进攻,城内的守军亦是伤亡惨重,等到守军伤亡过半的时候,尉迟遥征召城内的壮丁,上城墙守城,等到壮丁也不够用,就拉老人孩子女人统统上城墙御敌。

    宁南军拼尽了全力,乌兰城也拼尽了全力,双方打的是一场绞肉战。

    等到午的时候,乌兰城的城防已多处吃紧,攻城的宁南军不时的攻上城头,然后又被守军拼了命的砍杀去。

    就在乌兰城的城防岌岌可危,越来越招架不住的时候,意外突然发生了,从乌兰城内一架抛石机甩出去的石头正砸中身在宁南军中的长孙怀明。

    这块从天而降又突如其来的石头正拍在长孙怀明的脑袋上,把他的头盔击碎,头骨都震裂开,人当场就不行了。

    长孙怀明的突然受伤,子打乱了攻城大军的阵脚,宁南军的士气瞬时间被打压了去。副帅黎嘉也吓得傻眼,紧急令收兵,把重伤的长孙怀明抬阵来。

    等到长孙怀明被送到宁南军大营里的时候,人已经不行了,最后连句遗言都没留,便一命呜呼。

    长孙怀明还不到三十岁,这位年纪轻轻的亲王就如此命丧在乌兰城外,这个意外,是谁都没想到的。

    要知道长孙怀明可是长孙怀德的双胞胎弟弟,感情极深,长孙怀德登基之后,对自己的弟弟妹妹们也没少清洗,唯独没动过长孙怀明,反而还对他委以重任。

    现在长孙怀明死在攻打乌兰的战役中,对此要负首责的自然是副帅黎嘉,他至少有保护不周之过。

    在长孙怀明死后,乱了心神慌了手脚的黎嘉仓促令全军环城扎寨,务必要把乌兰城团团包围起来,不可放跑城中一人。

    现在他最担心的是,城内的守军弃城逃跑,一旦让城内的守军跑了,他可就是罪上加罪,别说自己的人头不保,全家老小都可能被满门抄斩。

    黎嘉这个环城扎寨预防守军逃跑的决定,也为宁南军后面的战败埋了伏笔。

    。。。【!,。

第400章 严苛() 
readx;

    长孙怀明死后,宁南军对乌兰城的攻势锐减。一连打了这么多天,乌兰城内的守军快拼光了,主攻的宁南军也是伤亡惨重,现在黎嘉就是在等,等己方的后勤补给上来,好给予乌兰城最后一击。

    三日后,宁南军的补给终于到了,翌日,黎嘉便令,全军架炮攻城。这一天,宁南军环城架炮,对乌兰城展开了狂轰乱炸。乌兰城的城防被火炮炸得千疮百孔,守城的军兵百姓伤亡无数。

    等到午时,宁南军的炮击才算告一段落,接来,宁南军再一次对乌兰城发起全军猛攻。这次宁南军的进攻轻松了许多,顺着被轰塌的城墙,顺利杀进城内,与守军和百姓们在城中展开巷战。

    此战之惨烈,等到天色大黑,宁南军退兵的时候,城内的守军只剩一万来人,城内的十万百姓不足五万,乌兰城的大街小巷到处都是残骸和尸体。

    胜券在握的黎嘉当然不急于和风军打夜战搏命,他打算等到翌日天亮,再给城内的军民最致命的一击。

    可是也就在当晚,天降大雨,由乌兰南部的沼泽地里突然杀出一支骑兵,风国的第十军团。

    其实黎嘉也预防风国援军来袭,他在乌兰的北方东方西方都布置的眼线,谨防敌军来袭,他之所以忽略南方,因为南方是片广阔的沼泽地,一块吃人都不吐骨头的死亡之地,他不认为风军会从那边出现。最快更新就在

    但风军就偏偏是从沼泽地里打过来的,黎嘉忘记了一点,这里是乌兰,是风国境内,再没有谁会比风人更了解这块土地的了,乌兰南部是沼泽地没错,但不代表那里面没有路。

    风国第十军团又名虎贲军,顾名思义,其速如猛虎扑食。

    宁南军毫无防范,而且连日来的激战导致全军疲惫,深夜中,将士们大多都在营帐中酣睡,加上天降大雨,掩盖了骑兵奔驰的声音,等宁南军意识到有敌军来袭的时候,第十军团业已杀进宁南军的大营之内。

    看到仿佛从天而降的风国骑兵,宁南军完全是晕头转向,不明白发生了什么事,敌军是从哪冒出来的,更要命的是,在大雨天,宁南军的火炮和火铳完全派不上用场。

    宁南军是环城扎寨,在乌兰城外,扎了一座首尾相连长达上百里的连营。

    第十军团攻进宁南军大营之后,立刻一分为二,副军团长聂震率领五个兵团,向左冲杀,副军团长紫衣翎率领另五个兵团,向右冲杀。

    虎贲军速度之快,已到了令人瞠目结舌的程度。这边的营地刚刚遇袭,宁南军的探子立刻飞马向一处的营地禀报,可是宁南军的探子刚赶到一座营地,话还没说上两句,虎贲军就跟着到了。

    这就是虎贲军的速度。

    这一战,就是乌兰战役中最著名的,‘虎贲军马踏连营一百里’。战斗由深夜一直打到第二天天色大亮,三十万的宁南军一溃千里,最后从乌兰地区逃回到宁郡的宁南军不足三万人,就连黎嘉都未能逃出大营,惨死在了虎贲军的铁蹄之,尸骨无存。

    乌兰战役,和发生在贞郡的虎牙关战役,这两场战役给予了宁南军迎头痛击,导致宁南军元气大伤,至此,宁南朝廷也彻底放弃了速灭风国的政策,就连侵入风军宁郡的大军也被迫撤退,退回到宁南境内,于两国边境附近驻扎休整。

    这一场耗时近半年之久双方合计伤亡超过百万的国战,终于告一段落,但两国朝廷并未签署停战协议,所以此次国战还不能算完全结束,现在只能说是双方暂时歇战。

    到目前为止,这场国战已给风国和宁南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两国都是损兵折将无数,原本强盛的国力也都急转直,耗损严重。

    风军在乌兰的大获全胜,对于远在贞郡的贞郡军将士们而言,绝对是个令人欢欣鼓舞的好消息,宁南军撤出宁郡,他们也终于不用远赴宁郡去打仗了。

    不用出兵宁郡,上官秀也谈不上是高兴还是失望,他倒是对第十军团的两名副帅很感兴趣。

    聂震和紫衣翎都是风国中央军的年轻将领,聂震二十三岁,是现任前将军聂威的长子,武力过人,勇冠三军;紫衣翎更年轻,只有二十岁,但已贵为侯爵,其祖父是前任的风国大将军紫霄。他二人是典型的少壮派贵族,也是唐凌登基之后,大力提拔起来的青年将帅。

    在国战后期,唐凌重用自己培养的新贵终于起了作用,第十军团能屡屡斩获关键性的胜利,与聂震和紫衣翎这两位年轻副帅的文韬武略有直接关系。

    西京城外。

    上官秀查看新兵的训练。新兵营距离西京很远,位于三十多里外的兴山。上官秀来得早,正赶上新兵训练负重跑。贞郡军的负重跑可不是在平地上训练,而是在山地中训练,这也更加考验兵卒们的体力。

    这段时间,训练新兵的一直是隋棠静,看到她指挥新兵,围绕着兴山跑圈,上官秀立刻回想起自己当初被她训练跑圈时的情景了。别看隋棠静是个女子,但训练起人来可是异常的严苛,这一点上官秀自己深有体会。

    见到上官秀,隋棠静插手施礼,说道:“大人。”

    上官秀向她含笑摆摆手,问道:“静姐,最近新兵训练的情况怎么样?”

    隋棠静苦笑着摇摇头,说道:“并不理想。”

    “怎么?是新兵不听管教,还是新兵的素质太差?”上官秀不解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