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恐怖悬疑电子书 > 杀尽鬼子兵 >

第132章

杀尽鬼子兵-第132章

小说: 杀尽鬼子兵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还是当初他跟美津美智子谈心,说起天下事,要多到外面的世界看一看

    没了结完第二个心愿,肖朗还没打算远离故土

    本着磨刀不误砍柴工的念头,于是干脆就雇佣了哥俩

    还真别说,有这哥儿俩的白俄人身份,在日占区那段日子,他还真是吃得开,混的是如鱼得水

    这源自于日本人对苏联的提防和敬畏心

    白俄沙皇后裔,就如同中国的满清皇族后裔,都是很值得日本人拉拢利用的目标

    肖朗在个人政治倾向上,说起来还真没什么具体方向

    不过因为曾经是抗联小战士,有洪队长,有徐同志,有美真姐这一群群的革命前辈,在心底深处,他自然是加接近于地下党这一方面

    然而在这过去半年时间里,他游历日占区,却接连领略到了数十起抗联主力军骨干甚至军长带头带着队伍投降小日本的事情,日本人几乎是天天在拿这些识时务的抗联俊杰做宣传,瓦解老百姓们的斗志

    就他的所见所闻,寻常老百姓,似乎越来越习惯了日本人的统治

    与之相对应的,则是抗联队伍的艰难,越来越没有了生存空间,越来越没有了支持土壤

    所谓了解的越多,对胜利的渴望便越是迫切

    虽然肖朗不肯承认,但他知道,抗联在东北的前途,已经到了生死存亡关头,而要想将日本鬼子赶出东三省,仅仅是依靠抗联游击队的力量,已经无疑等于是痴人做梦,太不现实

    这个时候的肖朗,心中是迷茫的

    他和多已经在东三省这片白山水间与日本鬼子抗战了六七年的热血志士们一样,虽说杀敌之心依旧,可心中的热血,免不了已经被彻底看不到胜利希望的未来浇了一瓢又一瓢冷水上来

    日占区如今已经出现了一种舆论,一些个投靠了日本人的仁人志士们在不断向天皇陛下倡议,向天皇献策,说什么只要稍稍将统治区的高压政策放宽松些许,这里的老百姓会很乐意成为天皇的忠诚子民

    在一些奴化教育学校,大批接受了改造教育的年轻一代,同样也在发出倡议,向往大东亚共荣圈能早日到来

    说的直白点,寻常老百姓中,已经渐渐不再以当汉奸为耻辱,加没有了什么亡国奴心态了

    而那些曾经投身抗战最前方的抗联高层,带领队伍整编制投降日本人的‘正面’教材,是让这种论调有了肥沃生存土壤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好榜样坏榜样都是如此

    找不到路的肖朗,只能独力在挣扎

第217章 小动作大效应() 
肖朗雇佣的两只毛熊,哥哥叫彼得,弟弟叫托斯基,当然了,这都是两人的姓名简称,要真将他们的名姓说全了,每人差不多要几百个字才搞得定。

    前文说了,他们来自叛逃出苏俄的白俄族裔,在中苏边境已经游牧了数十年,差不多三代人的样子,很多族人和边民通婚,差不多已经算得上是一个中苏蒙好几个民族混杂一起而成的新族群,语言更是五花八门,说俄语、说汉语、说蒙语、说朝鲜语差不多每个人都会那么两三种语言的样子。

    而且因为常年的上马为匪、下马为民特殊生活方式,也造成了这个族群的人格外骁勇好斗。

    说心里话,肖朗偶然间和这个族群的人有过接触后,立马便喜欢上了他们的生活方式,有种潜龙入渊,终于找到知音的感觉。

    如果不是为了完成誓愿,他真心想带着美津美智子,从此加入其中,与这些草原新族群游牧自在生活。

    肖朗实在有些厌倦了这看不见未来的打打杀杀日子。

    能雇佣到彼得和托斯基,一方面肖朗是打着向哥俩学习更多语言的主意,另一方面,却也是看中了哥俩的扮啥像啥伪装天赋。

    这哥儿俩打小便是部落的游牧斥候,乔装身份刺探情报,那是一等一的好手。

    有了这俩精兵强将,肖朗也不吝啬权柄,给了哥俩充分信任,让他们各领一路人马,以龙江镇为中心,舞动金元及大棒手段,沿着十三凶妇横行扫过的地带,向周边其他区域的非军事缓冲区一路收编接管。

    这些地方,与龙江镇的性质差不多,名义上属于非军事缓冲区,实则不过是日本人和国民政府势力的相互延伸。

    正所谓仗要打,生意还是照样要做的嘛!

    双方之间,彼此都有对方所急需的经济物资,透过这些名义上的非军事缓冲区,大家心照不宣,该干嘛还是干嘛。

    肖朗委派出的彼得和托斯基两兄弟,正经儿都是马贼出身,自幼又是被灌输了一脑袋的弱肉强食理论,让他们带队伍出门,那直接就成了悍匪头子。

    原本就鱼龙混杂的龙江自卫队,被这样两个无法无天悍匪领着,这一路上还能有好!

    雪上加霜的是,他们去的这些地方,原来的地方豪强又都被横空出世的十三凶妇齐茬锄奸惩恶过一遍,如此一来,直接让龙江自卫队成了无人能敌的庞然大物,短短不日之间,便被他们裹挟了几百号新的人马回来。

    一时间里,龙江自卫队兵强马壮,队伍瞬间扩充到了六百多,对外号称三千人,颇有点真的想要划地为疆,脱离日本人及国民政府,独成一隅自治的态势。

    非但是如此,龙江镇还当即出台了新的政令,凡其治下的一切日人侨民、商铺、产业,即日起皆需自行前往镇府重新登记造册,所涉及之财产、税赋等等,日人一律加多五成。

    若有隐瞒不报、或弄虚作假者,一经被发现后,财产罚没充公,相关责任人以间谍罪论处,枪毙!

    别说,肖朗这任务还真是找对了人!

    那彼得和托斯基两兄弟,也不知给龙江自卫队的人马灌输了什么**汤,以至于是这些原本对日本人怕得要死的人,冷不丁摇身一变都成了迫害日人的急先锋。

    闲言少叙。

    且说肖朗明目张胆冒名楚龙飞接管了龙江自卫队,因为事情做的很火爆,这消息自然是飞快传遍南北两方。

    龙江镇这日本人和国民政府默契而成的非军事缓冲区,平衡自然是立刻被打破。

    日本人吃了亏,当然不肯罢休,潜伏在此的间谍顿时活跃起来。

    一时间里,龙江镇及其新接管的诸多辖区内,接连上演日人为了反抗龙江自卫队暴徒而奋起抗争之事。

    而见事不忿的日谍,为了不使日人侨民吃亏,也纷纷出手相助。

    但是不料想,龙江自卫队的人马居然早有应对,这些日谍刚有动作,便被神出鬼没的自卫队队员捕捉。

    与此同时,国民政府一方,同样也是万分震惊,因为消息所隐含的动向,表明高层对日本人的态度,有了重大的调整,似乎要真打。

    不然,干嘛会有国民革命军事统计局少校特派员楚龙飞接管龙江镇之事发生。

    但是很快地,便有密电传来,这楚龙飞少校特派员倒是确有其人,然而上峰却从未发出令其接管龙江自卫队,且组织力量大肆捕捉日人,破坏日谍情报网络之行动。

    得知消息有所出入,国民政府一方也紧张起来。

    为以防万一,山海关沿线的驻军,当即进入了一级战备状态

    为了造大声势,肖朗这次算是将老本都掏了出来,大把真金白银撒出去,由着那彼得和托斯基哥俩可劲儿造。

    肖朗的目的很简单!

    一个是故意挑事。

    一个是引楚龙飞关注。

    让肖朗颇意外的是,事情交给彼得和托斯基这俩悍匪兄弟后,哥俩非但声势造得足够大,给他弄出一支号称‘三千人马’的队伍,且花出去的钱财,十万现大洋转了一圈回来后,居然还有盈余。

    唯一就是,害苦了这里的日人侨民和商人,他们终于有天也品尝到了被丘八打家劫舍的苦果,特别是势头最大的新日满蒙商社,仅此一家,就被以各种牵强理由,强行多缴了八万现大洋的营业税。

    这不得不说是个意外惊喜!

    哥俩儿真心是要推举肖朗做首领,在乱世中谋得一番事业。

    然而肖朗怎会有占山为王的心思。

    总而言之,肖朗的这一番小动作,打没打乱楚龙飞的行藏尚未可知,这一直以来剑拔弩张的日本人和国民政府军两方,却暗潮涌动,接连有调兵遣将动作出现。

    不过这不是肖朗需要操心的事情,他管不了这些。

    肖朗操心的,仍旧是楚龙飞的动向。

    龙江自卫队有了新老板,粮饷充足,这些扛枪当差的人马,被肖朗的少校特派员身份震慑,果然都士气高涨,一时间里,小小一个龙江镇,同样也是风起云涌。

    龙江镇被接管后的第五天,龙江自卫队在巡查治安时,抓了一名形迹可疑者。

    这人,正是闻听消息后乔装来到龙江镇的真正楚龙飞。

第218章 胆识() 
要说这位仁兄也的确是够胆识,闻听有人冒他之名在龙江镇兴风作浪,立马便单枪匹马赶了来了解情况。。 平板电子书

    常言道,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让楚龙飞主动前来自投罗网的动机,一方面是他很好奇什么人要冒名他的身份在龙江镇搞事,更重要的一方面则是,他手中掌握的那份藏宝图,宝藏所在地便是龙江镇。

    楚龙飞得获藏宝图后便一直在做心理挣扎。

    因为身份的特殊性,他长期潜伏日占区,这些年里见证了太多次所谓的东北军藏宝秘闻,在看到日本人被高层智囊团队设计的妙计耍弄得团团转的同时,却也跟着见证了数起真正宝藏被日本人起获的震憾场面。

    最初一段时间,他因为手中掌握资料太少缘故,对这一切始终是摸不着头脑,完全云里雾里,不知道上峰的惑敌扰敌妙计之良苦用心。

    在后来,随着参与其中的机会增多,以及上峰后来为了补缺挽救真藏宝,激活启用了如他这种潜伏暗子,参照上峰的指令,他才推断出自己这些年来所肩负使命真相。

    话说当年日本人盘踞威海,在中国的东北打败了俄国人后,羽翼渐成,成为了能够左右东三省的最大幕后黑手。

    自那时起,日本人便对这片大陆起了贪念。

    那时的中华民国初建,日本人本欲借扶植同盟会推翻满清建立共和之际,以功臣幕僚身份租借走东三省为其所有,不料想这贪念被无情拒绝,到头来白忙活了一场,而且眼看着一个大一统的中华民国就要成长壮大起来。

    一个大一统的邻居,自然是不被日本人所喜爱。

    眼看剑走偏锋靠着当老师的功劳赚取好处是没可能了,日本人于是对中华民国这个几乎是他一手捧起来的小兄弟自然是满怀愤怒,于是高层之间的短暂蜜月期随着大清王朝的覆灭,就此也便分道扬镳,成了敌意满满的对头。

    那时节,中华民国正是军阀混战火热之际。

    日本人心说凭功劳赚好处是彻底没希望,得,小兄弟家里正乱,老师自个儿去你家锅里捞吃食好了,老师不跟你假客气了!

    于是乎东三省便有了奉系大佬张作霖这个东北王的诞生。

    日本人扶植起了张作霖,再一瞧,嘿,小兄弟家还乱着呀,于是不满足眼前这点小收获了,他们的最终企图,那是要跳出弹丸岛国的宿命呀!

    而这时间里,日本人已经成功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