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恐怖悬疑电子书 > 装绅弄鬼 >

第706章

装绅弄鬼-第706章

小说: 装绅弄鬼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笥纸诓⒅詈疃频墼诤乩忌降纳窆急凰肆耍嫖匏荒懿凰凳且桓鲇⑿邸

    蚩尤果然厉害,一到贺兰山就把黄帝的秘密行宫给端了。黄帝慌了。调动几路大军围剿蚩尤:北路军是黄帝的女儿天女妭,参谋是叔均,擅长陆战;南路大军是应龙,擅长水战。水火夹击,妄图剿杀蚩尤。蚩尤也不示弱,调动盟军反击:东路军就是黑龙江的雨师妾;南路盟军是湘楚、赣西一带的风伯,即枫木,苗族的始祖。《山海经。大荒北经》对这场大战记载如下:“有人衣青衣,名曰黄帝女魃。蚩尤作兵伐黄帝,黄帝乃令应龙攻之冀州之野。应龙畜水,蚩尤请风伯水师,纵大风水。黄帝乃下天女曰魃,水止,遂杀蚩尤。魃不得复上,所居不水。叔均言之帝,后置之赤水之北。叔均乃为田祖。”从《大荒北经》的记载看,战争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蚩尤进攻黄帝神国,黄帝招架不住;第二阶段,黄帝令应龙攻冀州。这里要注意的是,在炎黄时代,冀州不是春秋战国时的冀州,而是今黄土高原和内蒙兀高原。另外炎黄时代,自雅布赖山到今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一带,上古曾是大海泽。“应龙畜水”,看来应龙的目的是要用海泽里的水淹死蚩尤大军。蚩尤请来盟军,盟军中的风伯来自统治中国南方湘楚赣一带苗人的古神。加上巫咸的雨师妾在东北战场。所以,从《山海经》反映的内容看,当时炎黄大战席卷了整个中国。

    炎黄大战的事,司马迁在《史记》中也有记载,《史记。黄帝本纪》所述:“黄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孙,名曰轩辕。……轩辕之时,神农氏世衰。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而神农氏弗能征。于是轩辕乃习用干戈,以征不享,诸侯咸来宾从。而蚩尤最为暴,莫能伐。炎帝欲侵陵诸侯,诸侯咸归轩辕。轩辕乃修德振兵,治五气,艺五种,抚万民,度四方,教熊罴貔貅躯虎,以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三战然后得其志。蚩尤作乱,不用帝命,于是黄帝乃征师诸侯,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遂擒杀蚩尤。而诸侯咸尊轩辕为天子,代神农氏,是为黄帝。天下有不顺者,黄帝从而征之,平者去之。披山通道,未尝宁居。东至于海,登丸山,及岱宗;西至于空桐,登鸡头;南至于江,登熊湘;北逐荤粥,合符釜山,而邑于涿鹿之阿。”

    从《山海经》反映的内容看,当时炎黄大战后期,蚩尤的闪电战输给了黄帝的持久战,黄帝的女婿叔均和女儿天女妭率大军援助。加上神战导致的天气大旱,蚩尤族的水军不能发挥作用,于是蚩尤族败北,黄帝在青丘,即贺兰山一带的青要山杀了蚩尤。值得注意的是,黄帝杀蚩尤的地点到底在哪,《归藏启筮》所述是在青丘。然而从《山海经》看,恐怕不是这样。《大荒北经》所述的有系昆之山者,有共工之台,射者不敢北乡。有人衣青衣,名曰黄帝女魃妭。系昆山在哪?就是现在的西倾山,二者也是同音互译词。西倾山在后世的巴蜀与青海交界处的阿尼玛卿山北面。如此看来,共工之台实为共工之塔,就在西蜀和青海交界处的西倾山!难怪这些祭祀们如数家珍。

    在两河流域苏美尔文明中也有一个恩里尔大战朱妖的故事。该故事说,空气之神恩里尔有一块生命牌。生命牌保护着恩里尔的生命,它自然也代表着权力。地上的朱妖渴望得到生命牌,以统治天上和地下的一切神灵。朱妖制订了一个罪恶的计划,在一个晚上杀死了恩里尔的守卫,偷走了生命牌,躲到了一个深山密林里。恩里尔见生命牌丢失,就召集众神开会,缉拿盗贼。天神们用照妖镜发现是朱妖偷盗了生命牌,就派天兵天将到下界征讨朱妖。他们用尽了火攻、水攻、雷电霹雳,也不能制服朱妖,反而被朱妖打得落花流水。后来恩里尔的战神了解到朱妖的原形是一只黑牛,就设计将饥肠辘辘的朱妖诱到了一块水草丰美的土地。当朱妖到那块草地准备美餐一顿时,草地忽然整个卷起来,将朱妖围在里面,最后恩里尔活捉了朱妖,夺回了生命牌。这个故事与上面的黄帝大战蚩尤的情节惊人地一致。

    生命牌是什么?既然神民三曼却是炎帝节并建立的帝国名称。恩里尔与朱妖争夺生命牌实际上是争夺决定神民帝国帝位的生命之水资源,而这与黄帝与蚩尤争霸的本质是一致的。恐怕只是两河流域的语音略有变化而已;而蚩尤是牛头人外形,朱妖就是《山海经》中的朱厌,《西次二经》所述的小次之山,其上多白玉,其下多赤铜。有兽焉,其状如猿,而白首赤足,名曰朱厌,见则大兵。此神话说,小次山有一族,名叫朱厌族。白首,就是巴蜀的祖先神。朱厌也就是苏美尔中的朱妖。可见此朱厌就是正统炎帝后人。苏美尔传说中朱妖在一个晚上杀死了恩里尔的守卫,盗走了生命牌指的就是蚩尤派出朱厌袭击了黄帝的神国贺兰山,一举建功的事。苏美尔传说中天神们用火攻、水攻、雷电霹雳攻击的作战手法也与应龙、天女妭战蚩尤的经过一样,战争的结局也一样。

    所以,苏美尔中的恩里尔大战朱妖实际上就是黄帝大战蚩尤。可见上古苏美尔与中国是有密切联系的。但苏美尔明显来源于凡人传说,不及中国典籍记载的严肃。那么到底是古苏美尔人的神话传说传到了中国,还是中国的历史传到了两河流域苏美尔,或者说故事本身就是东亚和西亚人众的共同历史记忆呢?现在来看,神话记载的要比粉饰的历史严肃得多,内容也要详细得多?

    总而言之,虽然尘埃落定,但古神的矛盾再也无法调和,战争爆发之后,便无法平息血仇。轩辕黄帝,他明白自己一个人远远不是蚩尤的对手,但是伏羲女娲的出现,让他恍然大悟出一条报仇雪恨的道路。那就是联合所有蚩尤的敌人,建立神灵盟军,群起而攻之,淹没蚩尤的狂癫。五氏之女娲治世是一直延续到什么时期?考古学家认为是红山文化时期。红山文化是大约前4000年至前3000年的文化,集中在燕山以北、大凌河和西辽河上游,因最先发现于内蒙兀赤峰红山而得名。从《山海经》来看,女娲部族主要活动范围却是在秦岭、汉水至甘肃、青海一带。《大荒西经》提到的“有神十人,名曰女娲之肠”已经说明了这一点。从女娲主要活动区域看,《山海经》的记载和学者们的看法是有区别的。如果赤峰红山文化也属女娲文化的话,那它也一定是女娲文化的边区文化。只有这种边角地,才能远离北疆到大雪山数千公里旷野,此起彼伏盛开的一朵朵颜色各异蘑菇云。

    那一战,几乎没有胜利者,古神的座驾龙战于野,其血玄黄,更多的是漫天灰尘遮蔽天空,那是古神神躯同归于尽了。在毁灭性的神战之后,大地上几乎只剩下一片焦土,绝大部分水被蒸干了——至少是暂时性的——变成水蒸气进入罡风层,整个大地上只有极少数神裔生存下来,然而,他们是否还有机会恢复先进的文明和高度发达的科技?

    这真的是天崩地裂,古神们忘我的拼杀只叫这片净土乱成一团,虽然屠妖战争持续时间极短,炎帝一族姻亲,西王母外援强势登场,一一破击蚩尤联盟,逼迫这些古神屈辱签订合并条约。

    据皇甫谧的《帝王世纪》,五氏之女娲之后还有庖牺氏15世,此后是炎帝魁隗一系,共传530年。按照《山海经。海内经》记载:“炎帝之妻,赤水之子听訞,yāo生炎居,炎居生节并,节并生戏器,戏器生祝融……”听沃是谁?就是《南次三经》令丘山的令丘。按照《山海图》抽丝剥茧,令丘山其地就在后世的湘南浏阳一带。令丘,也是粤东俚僚土话读法。令丘、听沃、浏阳也是同音互译词。令丘山、浏阳之名均来源于炎帝之妻天沃。天沃,本意是天女沃。中国古籍说炎帝叫石年,也有说叫勖其的。其实勖其不是炎帝第一代魁隗,而是炎帝戏器,勖其的同音互译词,属天女沃的下三代后族。炎帝石年,也就即《晋书》中的帝台,《晋书。束晳传》所述:“穆天子传五篇,言周穆王游行四海,见帝台、西王母。”

    按照《山海经》抽丝剥茧,帝台的统治范围北自晋西、山东,南至滇黔高原。与周穆王的地盘接壤。帝台与炎帝石年是同时代的古神。关于三青鸟,长期以来人们都把它当成了三只神话中的鸟,实在是误读。《海内北经》记载的,“西王母梯几而戴胜。其南有三青鸟,为西王母取食。在昆仑虚,qu北。三青鸟,赤首黑目,一名曰大鵹,一名少鵹,一名曰青鸟”。三青鸟,并不是三只青鸟,而是三支统帅羌人的古神。最初轩辕氏族大量使用古猿附庸之后,其他古神也见步行步。这些古神大概是出身于鸟族,他们称附属古猿附庸为青鸟、羌人同音互译。取食是什么意思?取食就是驱使之旧名。它说的是三支羌人都是西王母的子族,为西王母驱使,四处出征,争夺天下。陶渊明《读山海经》诗说:“翩翩叁青鸟,毛色奇可怜。朝为王母使,暮归叁危山。”在陶渊明的诗中,三青鸟为西王母所使,正是“为西王母取食”的本义。西王母一族天然亲近炎帝一族,虽然现在和蚩尤敌对,但对之前和炎帝一族大战的轩辕黄帝也属无好感,保持着孤立主义,不过抵不过轩辕黄帝的卑辞厚币,《西次三经》记述了:“黄帝乃取峚,mi山之玉荣,而投之钟山之阳。瑾瑜之玉为良,坚栗精密,浊泽而有光。五色发作,以和柔刚。天地鬼神,是食是飨;君子服之,以御不祥。”《西次三经》所述黄帝要把峚山的玉瑛送到钟山之南,为什么要送?“天地鬼神,是食是飨”,原来是进献这些古神的。由此可见黄帝族当时得道多助,并非无因。

    这一幕流传后世,也点燃了上古先民对长生不死的向往。按照《西次三经》所述:“峚,mi山,其上多丹木,员叶而赤茎,黄华而赤实,其味如饴,食之不饥。丹水出焉,西流注于稷泽,其中多白玉。是有玉膏,其原沸沸,fèi汤汤,shāng,黄帝是食是飨,xiǎng。”可见当时古神都喜欢服食白玉膏。这白玉膏是什么东西?当时大小统治者为什么喜欢?这白玉膏又名辽丹,这种药可以是液体,也可以是药丸,有点类似于后世丹道的五石散或赤石脂。从神道到仙道,仙人食玉以及一些人类食玉成仙的例子也广为人们所接受,《诗经》中有:“太华之山,上有明星玉女主持玉之浆,服之成仙?”

    《河图》中也说:“少室之上巅,亦有白玉膏,服之即得仙道?”《搜神记》亦有:“赤松子者,神农时水师也,服冰玉散,以教神农?”洛阳偃师出土的东汉建宁二年服致碑上也说:“土仙者大伍公见西王母昆仑之墟,受仙道,大伍公从弟子……皆食石脂仙而去?”此处的石脂即为玉之浆?玉脂也,“大伍公”及弟子们即是食玉成仙的人类?古人看到古神神通广大,不老不死,甚至不食人间烟火,而是吸纳一些奇异物质,譬如某些重金属元素、惰性气体等等,秘密记录在图文中,最后被编纂进入《山海经》,后世于是以讹传讹,认为服食赤石脂等药物,可求延年益寿,乃至长生不死。矿石何时开始作内服药,现在已难以确知,不过从淳于意的《诊籍》来看,春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