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恐怖悬疑电子书 > 装绅弄鬼 >

第674章

装绅弄鬼-第674章

小说: 装绅弄鬼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问题重重的m16其实是一支非常优秀的步枪,其在应用中将发现的种种问题均由部队内部管理不善所致。”

    可是抽壳困难和射速的问题确实是由设计的缺陷引起。为了解决设计中的一些问题,m193弹中将容易产生残留物的含钙元素的碳酸盐的含量由原来的1%减少到0。25%,这样使m16导气管的堵塞现象就减少了一半,抽壳困难的现象也得到了解决。

    柯尔特公司对m16本身也进行了改进,例如弹膛镀铬;重新设计缓冲器,即复进簧导管,使射速降低到正常的状态;设计一种维护工具以及新的枪托,使清洁工具能贮存于步枪内;膛线缠距由原来的14英寸改为12英寸;严格控制生产工艺,提高产品质量。最后,还制订了一项“应该如何正确地维护m16”的训练计划,并印制了一份连环漫画式的步枪维护手册发给士兵,这项措施是关于操作问题的最终也是最好的解决方法。在操作性能和生产问题上所作的努力,使得m16/m16a1的运作开始变得相当可靠了。在解决了故障频频的问题后,下一个有待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把更多的步枪交到正需要它们的步兵团的手上。

    1966年,柯尔特公司是m16/m16a1的唯一生产商,月产25000支。1967年6月30日,美国政府购买了m16的专利与特许生产权,然后又增加了两个承包商,在1968年4月,通用汽车公司的分部和哈灵顿·理查森公司开始生产m16/m16a1,月产也分别为25000支。1969年柯尔特公司扩建,m16的月产量达到50000支。1970年5月,三家公司的最高月产量达到了89000支。到1971年,通用公司和哈灵顿公司相继停产m16/m16a1,而柯尔特公司则仍在为美军提供m16/m16a1步枪,直到1988年。

    m16与阿卡47的首次较量是在越南战场上,当时很多美军士兵在对手手里缴获阿卡47后,宁愿扔掉m16而使用阿卡47。在哈罗德·g·摩尔的《世人曾经是年轻的士兵》中多次提到战斗中m16出现故障时的解决方法往往是一些人使用伤员或阵亡人员的步枪继续战斗,而另一些人则是蹲在散兵坑底排除故障。因为缴获阿卡47是在战斗结束后打扫战场时才能做的,而更重要的是使用不同型武器还涉及到训练水平的有效发挥和配用弹药供应等一些琐碎问题。而改进后的m16a1就大大提高了可靠性。

    例如每一批m16a1在配发到部队前,都会进行可靠性抽试,抽试的结果中表明m16a1平均故障率为0。033%,低于当时指标要求的0。15%,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为3000发。通过严格控制生产工艺,m16a1还是具有良好的可靠性的。尽管m16最初在越南战场上表现得故障频频,但问题在六个月的时间内就解决了,m16/m16a1在战斗中的表现证明了尤金·斯通纳设计了一把优秀的步枪。

    当美国深陷越战的泥潭中时,还出现了几个m16的衍生型,包括一种短命的狙击步枪和xm177等。在越南作战的美国士兵普通反映m16、m16a1火力猛、重量轻,比m14易于携带。据在越南作战的美军第一骑兵师的一位指挥官p·w·肯德拉中尉回忆,该师的一个班被三面包围在一个小山上,为了呼叫直升机火力支援发射了信号弹。北越士兵以为他们要撤退,于是加快了进攻速度,结果受到m16a1的猛烈射击,伤亡很是惨重。

    当时北越士兵经常采用挖地道偷袭的方法令美军吃了大亏,后来美军特种部队就埋伏在探听到的地道出口附近,北越士兵刚一露头就被m16密集的火力所射杀,于是他们称m16为“黑枪”。虽然美军在越南战场失利,但m16却从越南战场起步,仅柯尔特公司在这段时间内就生产了350万支》

    1974年,美国陆军又采购了270万支。m16开始走向世界,并在世界各国军队中掀起的一股小口径步枪热潮。更值得一提的是,北越军队彻底击败南越军队后,从南越军队手上缴获了约一百万支m16a1。越南在1970年代至1980年代期间把这些缴获的m16a1销售到其他地方,大部分是卖到中美洲,尤其是萨尔瓦多的左派游击队马蒂民族解放阵线党手中。三发点射m16a2步枪的改进,1m16a2自动步枪斯通纳本人一直对m16a1情有独钟,所以对于m16a2的改进也一直耿耿于怀。他曾经说过,改进前和改进过程中,从来没有征求过他人的意见。

    他自己说m16a2除了护木以外,其他改动没有任何的价值。他已经忘记了m16a1的起家正是基于使用部队的呼声。海军陆战队将改进的m16a1命名为m16a1e1,与m16a1相比有如下的改进:改用比利时ss109枪弹,美军型号m855,膛线缠距由12英寸改为7英寸,理论射速达到700~;护木前方的枪管外直径加粗到18。5mm,接近消焰器直径,以增加枪管坚固性,提高单发精度,枪管因此加重170克;为节省弹药,将连发射击方式改为三发点射。

    枪托加长了16mm,这是为了符合人体工程学,以便于抵肩方式进行瞄准射击,更坚固耐用;三角形左右两半式的护木改为圆柱形上下两半式,护木外表有散热肋条,也可以起防滑作用;原直径2mm的觇孔改为5mm,方便瞄准近距离运动目标,准星尖由圆柱形改为方柱形,照门的风偏和高低可调;取消了枪口消焰器上的两个下方的开孔,以抑制枪口上跳和避免卧射时枪口扬尘;抛壳口后面增加了一块凸起,阻止弹壳后抛,方便左撇子射手使用;枪托、护木和握把材料改用纤维增强尼龙;枪托有防滑底板,直形小握把改为有手指槽的握把。

    在1981年夏季期间,m16a1e1进行了一次非常彻底的测试,并且在1982年9月定型为m16a2,一年后,即1983年11月20日它才正式地被海军陆战队采用。而此时陆军中的部分人正试图说服相关部门不要采用m16a2,虽然他们也承认大量的m16a1在长期使用和训练中已经损耗很严重了,但经过商讨研究,最后,陆军还是在1985年采用了m16a2。1986年,美国陆军部宣布在8年内,1986~1994采购2000万支m16a2步枪进行全面换装。

    本来,柯尔特公司也参与了这次m16a2的改进计划的,但是在1988年,柯尔特公司却因为报价高于fnmi,比利时fn公司在北美开设的制造厂而失去了美国陆军订购m16a2的生产合同,结果美军装备的m16a2枪身上被打上了fnmi的标志。m16a2的初始型号只具备半自动和3发点射功能,这也是迎合了某些美国陆军高级军官的主张。而英国专家特别赞赏这种发射方式,他们认为“可控的3发点射可以得到较高的命中率,这比一下子向敌方喷射10或15发子弹要好。”

    这确实是一种节约弹药的好方法。可是美国一些军事专家和技术专家却对此做了激烈的反对。因为这种设计思想从根本上动摇了突击步枪的宗旨。突击步枪在战术使用上的主要意图是借助突然和猛烈的火力阻止、压制、歼灭或震慑敌人。所以m16a2定型后又推出了一些有全自动发射功能的改型,不过这些全自动的m16a2多数是用于出口,美国陆军和海军陆战队装备的多是三发点射的美国政府标准型,645。另外,柯尔特公司向执法机构销售的m16a2名称也定为了》

    在这件事上,斯通纳本人也是激烈地反对m16a2的初始型号,他并不是反对3发点射机构,而是反对用3发点射代替全自动射击,因为这样做完全背离了他当初设计m16的初衷。早在20世纪60年代,美国有相当一部分军人倾向于步枪的半自动射击方式,理由是全自动射击会白白浪费弹药,当时斯通纳还为此据理力争。不少专家发现在二战当中,大约有4/5的m1伽兰德步枪手在战斗中不扣扳机,距bar步枪越近的士兵越是呆看bar连续射击的壮观场面,因此士兵得出“半自动在实战中无用”论。

    斯通纳认为半自动步枪即使在一名训练有素的士兵手中也难以发挥其最大的威力,原因有以下几个:一、选择目标时犹豫不决;二、敌人一反击就停射;三、邻兵伤亡时分散精力;四、扣一发响一发,由于紧张甚至恐惧,弹头射出去不是偏高就是偏低,打不中目标。具有全自动射击方式的步枪则完全是另一回事。

    士兵握住着bar这样的枪会感觉到他已经控制着一个区域,只要敌人出现在这个区域里,就一律全部拿下。虽然美军对m16步枪进行了多次改进,但m16仍然存在许多不尽人意之处。例如野战分解比较复杂;全枪较长,机动性较差;加粗枪管会提高性能,但影响到m203榴弹发射器不能挂装而只好使用只加粗护木的以前的枪管;三发点射机构设计不佳,每发射3发凸轮转动一圈,如果中断射击停止的位置不同,再次扣动扳机的扳机力就不一样,以致影响单发射击精度等等。

    其中一个重要问题就是枪机太轻而导致的惯性小,容易出现后坐不到位或复进不到位的故障,尤其是在泥水或风沙等恶劣环境中受影响最大。在黛米摩尔主演的电影《g·i·jane》中海豹队员在m16的枪口上套上套的情节并不是虚构。m16的使用说明书上也说明枪管进水后不能立即射击,这是因为m16的导气管太长太细,如果进水就会影响到自动射击。如果士兵需要携枪潜水,一个最实用也是最基本的解决方法就是在枪口上紧紧地套上避孕套。不过,m16枪族在海湾战争的沙漠环境中表现得非常可靠。1987年9月底,美国陆军提出了“美国陆军轻武器总规划”,m16a2作为单兵武器至少要装备到1994年。

    在1989年开始的acr,先进战斗步枪计划的目的之一就是寻求m16a2的替代品。但由于没有一个acr的参与竞争者能达到综合性能比m16a2还好的要求,这个计划最终被取消。现在美军已经抛弃了一些人所主张的“轻武器万能论”,肯定了单兵武器并不是单独作战的,而是主要对付有生目标、轻型车辆和防御工事内的敌人。至于轻装甲目标和低速空中目标则由其他专门武器对付。m16a2的改进型m16a3的诞生进入1990年代,由于acr计划夭折,美国军方已经看不到依靠现有技术为士兵提供革命性的制式步枪,所以他们倾向于对原有武器进行修改,于是这样就出现了m16a2的改进型》

    柯尔特公司的acr方案是在m16a2的基础上作出改进,设计出新的伸缩枪托,新的握把,新的护木,新的枪口制退器和发射双头弹,并且取消提把,这个方案提出的相当保守,当时就有人称其为m16a3。m16a3的设计保留m16a2的基本特征不变,只是作少量的改进,其基本宗旨是大幅度地提高射击精度,并没有打算采用任何高新技术,因此军方最初的打算是在三年内,1993年至1995年内广泛装备m16a3。m16步枪本身并没太大改进的余地,其主要的发展潜力在于采用新型的光学瞄准镜和夜视仪等瞄准系统。

    当时m16a3的计划是在借鉴一种为m16a2开发的名为“”系统的护木,和现在的kac生产的ris护木类似,在增设的m1913标准导轨上可选择地安装新型的瞄具。其具体方案是这样的:在m16上下左右各设一个导轨,取消m16机匣上方的提把,上方的导轨从机匣上方延伸至枪管前端;前护木下的导轨上安装折叠式小握把,或安装m203榴弹发射器;其他的导轨可以安装激光瞄准器、光学瞄准具等。

    m16a3更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