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恐怖悬疑电子书 > 装绅弄鬼 >

第566章

装绅弄鬼-第566章

小说: 装绅弄鬼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石苓人吸了一口气,沉声道:〃如果不是巫蛊……会不会是祝由呢,毕竟这本来就是一体两面!“

    巫蛊是一种诅咒。相对符来说,所谓咒的历史就更早。字典中对咒的解释一为“某些教门或巫术中的密语,也即是祷祝。”二为所谓诅咒”。但事实上,祝才是咒的早期形式。所谓〃祝〃者咒也,〃由〃者病的缘由也。最早见于《黄帝内经》,《正字通》云:“经传以祝为咒”。根据《说文》对祝的解释是“祭主之赞词也”。《周礼》则说“大祝掌六祝之辞,以事鬼神,示祈福泽,求永贞。”这些记载很明确地反映出祝的意义就是巫祝通过美好的语言向上天求福,并求上天消之灾解难的一种仪式。古代巫祝并称,可见祝的产生跟巫师的活动是分不开的。巫师是人与鬼神之间进行交流的桥梁,能够通天达地,沟通鬼神与人之间的联系。我国有相当长一段时期是巫医并存,早期是巫盛于医,根据现在一些文献记载,可以清楚地知道,在尧帝皇朝,〃祝由〃是医疗、预防疾病主要手段,那个皇朝著名医生叫〃巫咸〃,在史料上称他为〃神医〃,他就是用〃祝由〃方法治病的。所谓〃巫〃在当时是一个职称,〃巫咸〃在今天就称为〃咸医生〃。根据《山海经》记载著名巫医就有十几个,他们是:巫咸、巫即、巫盼、巫彭、巫姑、巫真、巫礼、巫抵、巫谢、巫罗,号称〃十巫〃。《海内西经》记载六巫:巫彭、巫抵、巫阳、巫履、巫凡、巫相。古书上说他们〃皆操不死之药〃。所以我们常说〃医巫同源〃,就是说,今天中国医生根源来自当年医学先驱〃巫〃。后来随着儒学发展,医学在儒学理论基础形成同时,建立了自己理论基础,从而医学从巫术中独立出来了,中医学诞生了。春秋百家争鸣,一个新医学科学中医药学建立了。从我国文字变化中,也可以看出原始医药发展大概,古〃殹〃字有防役意思,在巫祝盛行皇朝,〃殹〃字下面加了一个〃巫〃字,而写作〃毉〃字了。后来,人们在储存粮食过程中发明了酒,并把酒功效应用到了医药上,酒成了制造药物基本原料,〃毉〃字才变作了〃醫〃字。

    刘耀勇忍不住问:“你们也相信岳文斌说的,真的有不死药?”

    石苓人笑了:“这个可以有……自从有了人类,疾病和死亡伴随着人们生活分分秒秒,所以对于死亡敬畏和恐惧,一直扰乱着人类心理状态,而丹道理论就是从人最关心生命观着眼而建立。要说丹道理念起到了对于生命心理干预作用,是毫不夸大说法。丹道理论建立,成功干预了人类对于死亡恐惧。丹道提倡庄子鼓盆而歌故事,即可以把它看作是庄子对于死亡〃安时处顺〃、〃天人和一〃理论基础,从现代心理学角度,也可以把它看成是庄子对于自己心理调整疗法。庄子妻子死了,惠子到庄子家里,没有看到应有伤心场面,却见庄子正对着妻子尸体席地而坐,两腿像簸箕一样随意曲伸着,一边敲着盆状瓦缶,一边高声歌唱。其声慷慨激昂,响遏行云。惠子十分气愤,走上前对他说:〃你与死去妻子共同生活了一辈子,她为你生儿育女,日夜操劳,现在她因衰老而死,你不哭也就罢了,居然敲着瓦缶高歌,你不觉得太过分了吗?〃庄子放下手中乐器,缓缓回答道:〃并非如此!你没有看到我悲伤,是因为我悲伤已经过去‘辰祥了,她刚死时候,我悲痛万分。每次我看到家里她曾经用过一切,就不禁回想起她平日一言一行,心里如同刀割一般。但后来,我忽然领悟了!〃庄子站起身,继续说道,〃你看那春夏秋冬自然变化。春天芳草萋萋,夏天,绿树成荫,秋天果实累累,到了冬天,万物凋零,一片萧瑟。从春到冬,再从冬到春,一切都自然而然地变化着。人生命正如这春夏秋冬变化一样。人起初是没有生命,更不用说形体和气息了,恍恍惚惚世界,经过变化形成了气,气再经过变化形成了形体,形体又变成生命,现在又经过变化回到死亡。她现在安安静静躺在天地之间,而我却为她哭泣,这不是没有明白天命表现吗?所以我停止哭泣而放声高歌。〃为死亡亲人而悲伤,是人之常情,但是,庄子却从中感悟到春夏秋冬变化与死亡没有两样,顺应自然规律就不会为死亡而悲伤不止,这就是庄子对自己悲伤心理调整过程。庄子继承和发挥了老子生死观,他把生死看作是自然而然现象,认为生死存亡为〃一体〃,相互转化,没有辨别必要,既不要乐生,也不可恶死。一切听任自然。丹道对于人们〃恐惧死亡〃心理干预,更大贡献在于〃对死亡乐观猜测〃。正是这种猜测,建立了〃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观点。丹道认为,对于死亡恐惧来自于对于死亡无知。既然死后世界是不可知,那就等于说〃任何人都不能确定活着和死亡哪一个更快乐,更自在〃。庄子说过一个〃丽姬出嫁〃故事。丽姬原本是一个民女,因为皇宫选宫女,她被选中,最后还成了皇后,享尽人间荣华富贵。她在回想当初被选中时,在家里哭得一塌糊涂悲惨情形,现在看来多么荒唐、愚蠢、无知啊!庄子认为人们对于死亡恐惧就像丽姬对于皇后生活恐惧是一个道理,你根本不知道死亡后什么样,面临死亡哭什么呢?庄子用一个寓言讲了这样一个道理。庄子到楚国去,途中见到一个骷髅,枯骨凸露,呈现出原形。庄子用马鞭从旁边敲了敲,问道:〃先生是贪求生命,失却真理,因而成了这样呢?还是你遇上了亡国大事,遭受到刀斧砍杀,因而成了这样呢?还是有了不好行为,担心给父母妻儿留下耻辱,羞愧而死成了这样呢?还是你遭受寒冷与饥饿灾祸而成了这样呢?还是你享尽天年而死去成了这样呢?〃庄子说完,拿过骷髅,当成枕头睡着了。刊了半夜,骷髅给庄子显梦说:〃你先前谈话情况真像一个善于辩论人,看你所说那些话,全属于活人拘累,其实人死了,就没有你说那些忧患了。你愿意听听人死后有关情况和道理吗?〃庄子说:〃好。〃骷髅说:〃人一旦死了,在上没有国君统治,在下没有官吏管辖,也没有四季操劳,从容安逸地把天地长久看作是时令流失,即使面南为王快乐,也不可能超过。〃

    半夜,骷髅给庄子显梦说:〃你先前谈话情况真像一个善于辩论人,看你所说那些话,全属于活人拘累,其实人死了,就没有你说那些忧患了。你愿意听听人死后有关情况和道理吗?〃庄子说:〃好。〃骷髅说:〃人一旦死了,在上没有国君统治,在下没有官吏管辖,也没有四季操劳,从容安逸地把天地长久看作是时令流失,即使面南为王快乐,也不可能超过。〃庄子不相信,说:〃我让主管生命神来恢复你形体,让你重新长出骨肉肌肤,返回到你父亲、母亲、妻子、儿女、左右邻里、朋友故交中去,你愿意吗?〃骷髅皱眉蹙额,深感忧郁地说:〃我怎么能放弃面南称王快乐而再次经历人世劳苦呢?〃恐惧心理有一个很明显特点:对于那些神秘和恐惧事物,对它们越不了解,恐惧感就越强。人类对于死亡恐惧就是如此。人总是习惯性地把死亡想象成:失去、虚无、黑暗、痛苦,所以,在人心里,死亡成了绝望代名词,我们自以为是地被自己想象所欺骗,因而生出了种种恐惧,又让这种恐惧占住了内心,影响了活着心情。

    至于所谓鬼神致病,其实是一种心理因素所致的疾病,在人类的造神运动之前,现代意义上举头三尺有神明的鬼神是不存在的。只有更像是山大王的古神而已。古人云:'吾心无鬼,鬼何以侵之,吾心无邪,邪何以扰之,吾心无魔,魔何以袭之。'故鬼神致病皆由心生。祝由治疗疾病的病因大多是心理不健全,故七情、六欲相乘而袭之。有很多种病,是间接由心理因素所致,所以其源在于心。祝由治疗有一定效果是大家公认的,但也局限在心理所致的疾病,而并非所有的疾病都可以治。有很多器质性病变也是由心理因素所致。所以,这些器官或组织产生的病变祝由亦可治。从生物学的角度讲,人体患病无非是心病和身病。心病是祝由治疗的范围,部分身病也属于祝由治疗的范围,但祝由并非包治一切'心病',没有什么是包治百病的,理解到祝由仅仅是医学的补充,不是治病的唯一手段。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有很多种病,已经攻克,但有些病仍未找到合适的治疗方法,这也是祝由科流传几千年仍未灭绝的原因。”

    石苓人丢下怅然若失的刘耀勇,继续说:“和现在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不同,在科学技术还很不发达远古皇朝,史书《国语》对巫的解释是:一种心地善良而正直的人,他们天生聪明,能够沟通人与神,又很有学问,能够弘扬美德,不仅知识广博,而且见解卓著,他们深得神明的信任,可以感召神灵下降,他们中女的称“巫”,男的称为“觋”。人神之间的交流,古人认为最好的方式便是以舞悦神,然后在神灵喜悦的情况下,用祝词的形式,向他们汇报自己的愿望,祈示上天的赐福。所以《说文》又说:“巫祝也,女能事无形,以舞降神者也。”祝在甲骨文中的形式正是巫师跪倒在地,向上苍祝祷告祝愿的典型形象。在远古皇朝,巫师往往是各种知识的掌握者,所以许多巫师本身就是众望所归的上位者。后来巫术走向民间,巫师群体扩大化,治病最简单易行方法就是用言语、行为进行开导、说服。这种方法,开始由亲近人随意而作,慢慢地从家族、部落、地区中涌现出威望较高长者,或者由知识较多、经验丰富、能说会道的人,在某种仪式下,通过他们方言、行为、舞蹈等方式为人治病。祝由的内涵也扩大化了。

    因为大周皇族血祭用的“尸”的替身传统,主持国家的大的祝这项治动的人名为“尸祝”,后来由于职业性质的进一步专门化,根据祝的目的与对象的不同,分为六祝,各司其职。再后来则老百姓也可以祝祷了。而根据愿望的不同,又可以分为善祝与诅祝即祝由术和巫蛊。无论是善祝还是诅祝,在春秋战国已经广泛存在,其使用者也不再限于专职的巫或尸祝,而是人人皆可用之。从秦汉起,祝的内容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典籍中已是祝、咒并见,在较正式的场合仍称祝,而在一般的场合或由巫师、方士来使用时,则称为咒。就善祝而言,它逐渐为丹道所改造利用,成为治病、消灾、改命的一种术数。汉末黄巾起事、张角兄弟等人就是利用符水咒法来替人治病,后来便发展成了一种专门的治疗方法……祝由科。

    丹道对生命的各个层面的多种现象有着广泛深入的了解。在不断深入生命本原的归根复命的过程中不舍一法,其中也包括保留和继承古代巫术文教,黄帝祝由之术,石苓人对此也所知不多,口诵一遍《祝由气功禁法速成》:坐站均可。两掌心相对,上下隔开三五厘米,指尖相反。二目垂帘,内视掌中,仔细体察双掌感应。双掌轻松地缓慢地作磨盘式对称转动,几秒种或几分钟后,会有气的感觉。能否达到速效,关键在于是否能将全身放松,并将意识集中于掌上仔细体会,有气感时,进一步体会有无排斥力或吸引力,反覆练此动作108次。当练到一定程度时,好像自己全身任督二脉也在开合,直到每一个毛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